六年级阅读试卷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096533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阅读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阅读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阅读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阅读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阅读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阅读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阅读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六年级古诗阅读作文竞赛(四)班级:_姓名:_ 要学好语文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将使你终生受益。一积累运用,展示你的诗文功底诗文的功底来自积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我们应时时不忘积累。(一)“腹有诗书气自华”,请你根据要求填空。(12分)1.问渠哪得清如许, 。2.白日放歌须纵酒, 。3.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_,_。4.“_”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风是巧夺天工的裁缝,而在我最喜欢的是和风细雨,“_”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5.李贺在马一诗中抒发了自己想干一番事业的情怀的句子是_,_。6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她写了一首赞颂项羽,

2、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夏日绝句。诗句是“_” “_”7.我们学过的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出塞 ,诗为“_” “_”;王之涣的凉州词,诗为“_” “_”8.即将告别母校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_”和“_”的诗句,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_”表达了离别之情。送别好友汪伦时,他还写下了“_”的诗句,高适送别董大写下了“_”,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9.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_”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_”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_”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_”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我还想到了描写儿童的这样一句诗“_”。(二)会读诗,来猜谜。(2

3、分)1.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猜一种建筑材料( )2.“一朵芙蓉顶上栽,彩衣不用剪刀裁。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唱千门万户开。”猜一动物( )二迁移运用,展示你的阅读功底“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读书不能光靠课内,课外特别要多读一些名著。(一)我读书,我会填。(26分)1.三国演义中“三国”是_ 、_ 、_,分别是由_ 、_、_ 创建的。 2.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的作者是_。作者的老师是_。3.四大名著中除三国演义外,其他三个分别是:_、_、_,它们的作者分别是_、_、_。4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_国小说家_。鲁滨孙共出海_次。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_

4、,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第二次出海是去_经商,这次他成功了;第三次出航极为不幸,他们遇到了_,被俘虏,沦为奴隶,逃出来后抵达_;第四次航行是去_,遭遇_,一连十二天,当行驶到_洲一个岛屿附近时船突然触礁,遂遭灭顶之灾。5.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_、_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_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_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_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_。6.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_;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_,法名是_;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_。7.“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指的是_、_、_.8.孔子名_, 字_,_时期的鲁国人,9.学而时习之,_?

5、有朋自远方来_?10._,_,是知也.11.生活中用来教育人们要谦虚,不要狂妄,不懂装懂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_._,_。12.子曰:“_则罔;_则殆。”13.子曰:“知者不_ ,仁者不_ ,勇者不_ 。”(二)我读书,我判断。(4分)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才能获得新知识,这样便可以做老师了。”()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论语。()3.“四书五经”的“四书”,指的是大学、论语、中庸、孟子。()4.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可观的财富

6、。( )(三)我读书,我选择。(3分)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三”的意思是: ( ) A数字,表示具体数量。 B表示多数 C表示少数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孔子是在告诫人们要珍惜 ( )A时间 B逝者 C河流3.孔子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 (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三强化运用,展示你的真正实力学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光积累不会运用你只是知识的容器。现在检查一下你的运用能力(一)阅读训练。狐假虎威(6分)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日:“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

7、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以为畏狐也。 1、联系故事内容,题目中“假”字的含义应该是_ 。(2分)2、对这则故事中几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天帝使我长百兽上天让我为百兽之长。 B子以我为不信我不会认为你在说谎。 C吾为子先行我与你先走。 D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看看百兽见到我的表现而不走开吗?3、读了这则寓言,你有什么感受?(2分)_竹(17分) 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藏”。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

8、和松、梅被人誉为“岁寒三友”,历年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雪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往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1、“息”字的解释有:呼吸时进出的气;停止;消息;利息。文中“息息相关”的“息”应属于第( )种解释。(1分)2、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9、(3分) 不愧:_自古至今:_不惧:_3、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平凡( ) 然而( ) 品格( ) 不畏( )4、这段短文写了竹子的( )、( )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 )。(3分)5、作者从_、_、_的用途写出了竹子“全身是宝”。 (1.5分)6、为什么说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藏”? (2分)_7、“岁寒三友”是指_、_、_。(1.5分) 8、用“”画出本文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1分)_9、竹子最突出的品格是:_(2分)(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30分) 有这样一则关于蚂蚁的生存故事:野火烧起来了,蚂蚁如何逃生呢?众多的蚂蚁迅速聚集起来,抱成一团,然后像滚雪球一样飞速地逃离火海,但是往往只有最里面的蚂蚁才能逃生。蚂蚁实在太渺小了,但是恰恰是这蚂蚁,让人把生命看得严肃。生命的卑微并不可怕,有时也决定不了什么,可怕的是我们懈怠了精神,蚂蚁虽小,但它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们的灵魂深处,催人自省。 蚂蚁滚雪球逃离火海引发我们什么感想呢?它的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请以“精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字数在4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