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评价语言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0963367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课堂的评价语言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语文课堂的评价语言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课堂的评价语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堂的评价语言(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课堂的评价语言评价具有激励性功能。教师们都在试图运用评价的激励性使其在教学中发挥作用,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状态下进行学习并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但怎样运用激励性评价,人们的观点和方法是不尽相同的。课堂教学的评价权绝大多数时候是掌握在教师手里的,评价是以教师话语和体态体现的,特别是教师的评价用语。因此,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语言是否科学和正确,是评价的关键。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借助评价语言的魅力来引领学生快乐地学习,从而把学生带入知识殿堂,是人们经常思考的问题。一、准确生动的激励性评价语言诱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课堂教学中教师准确、生动的评价语,能极大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教师不断积累和创新评价用语,不仅

2、能提高自己的评价能力,更能激励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比如课堂上对于朗读好的学生的评价:“读得真不错!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听你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呀!请你再读一遍,让大家仔细听听!”“老师听了你的朗读都被感动了!”等等。老师的由衷赞美会使学生在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的同时产生积极的表现自我的欲望,产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动力,由此创建出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们都积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面对学生提出的一个个有价值的问题老师往往多加赞赏:“学贵有疑,这个问题问得好!”“你的思维很敏锐,这个问题很有深度!”“你真能发现问题,

3、瞧!都问到点子上去了。”教师赋予学生以自我角色意识,启发他们捕捉自己的体验并进行创造。开放性问题的提出,以及及时跟进的评价语,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情感体验,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会得到较大的提升。二、巧妙机智的激励性评价语言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鼓励学生的回答,并注意情绪导向。如“今天你的表现真出色,只是说得还不够全面,请其他同学帮你补充,好吗?”“再想想,还可以怎么理解?”“你能进一步对你的回答作出解释吗?”这种以商量的口吻连串追问式评价语言,可引导学生向较高的思维层次递进,使学生能更深刻地对文本进行揣摩分析,由此将教学内容引向深处,使整个课堂显示出融洽和谐

4、的氛围,提升课堂教学的层次和质量。学生的理解有时不可能十分准确、全面,这时教师就要以充满爱心、饱含智慧的话语加以引导,这样既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更有效地参与学习。三、饱含深情的激励性评价语言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学中只要老师对学生怀着一种积极的希望之情,就会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学生会比原来做得更好。一位教师让学生讲讲自己在生活中体验到了母爱,有位男生发言说:“有一天过马路的时候,我无意间拉起了妈妈的手,发现妈妈的手已经不是那么柔软细滑,而是变得很粗糙。我心里觉得涩涩的,一下子懂得了母亲,懂得了母亲为我是多么操劳!”教师评价说:“老师也感动了

5、,没想到在你粗犷的男子汉外表下有这样一颗细腻敏感的心。老师为你感到骄傲。”教师的评价强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一幕定格在学生心中,凝固成一幅充满母爱的画面。这样深情的语言,这样走进学生心灵的评价,会给学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不仅让他们在课堂上情感充沛,而且可能影响他们未来的生活。有人说生成知识容易,生成情感难,如果我们注意课堂评价中的每一句话,抓住生成情感的每一个契机,生成情感恐怕也不是什么难事。四、幽默诙谐的激励性评价语言带给学生学习的乐趣教育家斯维特罗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幽默的教学语言,绝不只是为了博得学生一笑,它在给学生以愉快欢悦的同时,促使学生深入思索,悟出

6、“笑外之音”,从而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一位教师请一个学生朗读课文,让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情节。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仿佛把大家带入了果实累累的果园。学生读完后,老师看了看全班同学,煞有介事地说:“这位同学读得多好,某某同学听得都入迷了。我发现他在边看边听的过程中,使劲咽过两次口水。”回过味来的同学们都会心地笑起来。老师接着说:“课文中描写的事物,肯定在他的头脑中变成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我断定,他仿佛看到了那红得几乎发紫的杨梅,仿佛看到了作者大吃杨梅的情景,仿佛看到了那诱人的杨梅果正摇摇摆摆地朝他点头,于是才不由得流出了哈喇子”学生们都哈哈大笑起来。老师又郑重其事地说:“如果读文章能像某同学这样,在脑子里过电影,把文字还原成画面,那就证明你读进去了,就证明你读懂了。老实说,刚才我都流口水了,只不过没让大家发现罢了。”同学们更乐了。课堂中,老师用幽默的语言,既肯定学生精彩的朗读,又借助听课同学的表现把一个重要的读书方法“边读边想象,把抽象的文字还原为生动的画面”揭示出来了,学生不仅感到学习的无穷乐趣还领悟到了朗读课文的真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