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周易》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0957068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刍议《周易》对当今教育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刍议《周易》对当今教育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刍议《周易》对当今教育的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刍议《周易》对当今教育的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刍议《周易》对当今教育的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刍议《周易》对当今教育的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刍议《周易》对当今教育的启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原理论文刍议周易对当今教育的启示孙宗满(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中学 401335)摘 要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周易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思想。本文拟从当今教育的角度去挖掘其中的教育智慧,以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关键词 周易 教育 启示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内容广博宏大,无所不包,既有天道规律、地道法则,也有人道准则。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理应从中撷取教育思想的爝火,以启示当今教育。一、教育的关键在于“树”人1、教育要“树”出人的精神周易乾象传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坤象传指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厚德载物、宽容敦厚是周易人格教育

2、思想的总原则,也是中国人积极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高度浓缩出中国人的精神和气质。周易把人的积极有为,自强不息,建立在对天地运行不息、万物生生不已的认识基础之上,认为天体运行,周而复始,刚健强壮永远不止。它的刚健运动决定了人类社会也必须刚健行进。一个人要有所创造,有所成就,对社会有所贡献,就必须具有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只有自强不息,才能不断改善个人和社会的生存状态,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周易认为大地广阔深厚,负载万物,具备无穷的德行,君子应效法大地,培养宽容敦厚的德行, 君子应安详而方正,柔顺而宽大、敦厚而直率、包容而慎重。有此宽容的人格,必然能产生能劳、能忍、推

3、己及人的善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奋斗与道德的结合,是人格修养的两大基调。在此原则下,人们的行动要刚毅方正,持之以恒,又要谨言慎行,含蓄包容。这种进取精神和博大胸怀,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也应是教育的灵魂所在。反观当今社会,由于整体社会心理的浮躁所衍生出的急功近利、唯我独尊给教育增加更大的难度。所以教育应特别强调对学生的理想、志趣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勤奋不懈、精进不已,不畏艰难险阻而英勇奋进的精神,以及诚挚待人、光明磊落、宽人严己而严守信义的品德,从而“树”出人的精神。2、教育要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周易十分注重德育。周易蒙象传指出:“君子以果行育德。”“君

4、子”指有知识、有修养的人,也指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即从事教育工作,应以果敢的行动培育道德品质,强调教育要重视德育,把德育放在了启蒙、教育的第一位。周易不仅指出了德育的重要性,而且还指明了德育的核心内容。周易蒙象传指出:“蒙以养正,圣功也。”启蒙、教育培养为人处事的正道,培养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言行正确,取舍得当,思想观念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这既是教育的主要目的,也是德育的主要内容。“君子果行育德”、“君子以自昭明德”都强调了安身修德的重要性。人是社会的人,加强人的道德品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统一。因此,周易十分重视人的处世态度。教育人要培养诚信、谦虚的品德。通过谦虚和

5、诚信,可以达到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交流沟通,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周易对道德的关注,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关注,很值得我们深思。周易强调德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对改革目前学校乃至社会上实际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人们的科技、经济知识素质在提高,思想道德水准、人文素养在滑坡的倾向,强化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德育教育,提高学生及人民大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以往的教育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培养,特别是在以追求利益为目的,以竞争为手段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在选用人才时,主要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实践动手能力,使道德教育被严重忽视。在这种重智轻德的环境下,中小学教育也严重忽视了对学生做人的教育,忽视了对人及人性

6、提升的真切关注。有些学生,将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只局限于课本知识,通过各种机械的学习和训练来获取考试成绩的高分,却缺少应有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学生只看重自己的学习成绩,缺少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缺乏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素养。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竞争也更加普遍、激烈,要想在这样的社会中立足,就必须具备善于学习、善于应变、善于合作、善于竞争、善于决策等基本素质和自强不息,不被困难吓倒的决心和信心。所以我们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具备扎实全面的科技知识和技能,更应使其学会如何做人、成人,如何适应时代的变迁。我们的教师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应给学生

7、以正确的价值导向,正确地对待财富、地位,教学生学会负责,学会关心,学会做人,勇敢的面对挫折和打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养成诚实、正直、谦虚、礼貌的美德,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二、教育的策略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周易蒙九二指出:“包蒙,吉。”说明教育有容纳蒙昧一体施教的意思。由于受教育的对象太多,背景不同,资质各异,成绩有好坏,因而不能强求统一,应当包容。作为一个教育者,在教育对象上,不论哪一类人,都一视同仁地对待。不能因地位的高低和成绩的好坏,在态度上有所偏差。对于资质比较差的学生,应该看到他们的长处,给予热情关怀和照顾。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只青睐少数尖子学生,强调用考试成绩作为区分学生之间的差异

8、,因此造成了相当多的学生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上成为被淘汰的对象。时至今日,“一视同仁”的思想在我们某些学校还没有得到落实。个别老师视优生为掌上明珠,而对成绩较差的漠不关心。另外,教材的编定也偏深、偏难,使许多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成了部分尖子生的陪读,这些都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树立每个学生都是好学生的理念,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作为新一代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周易讲求“包蒙”的教育态度,对改变应试教育的弊端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周易认为,蒙者多样,治蒙也应该多术。周易蒙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启发教化蒙昧不守

9、正道的儿童要严格,可采用强硬果断的手段,对他们实行强制性的教育和改造,让他们不敢肆意妄为。在当今教育和教学中,我们应以此为借鉴,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为素质教育不是选择性教育,而是要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只有看到学生各方面的差异,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育和学习才会是和谐愉快的。所以在教育中,既要坚持共同要求和统一标准,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某些专长。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不逼迫灌输,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周易蒙象传指出:“童蒙之吉,顺以巽也”。这里指明了对积极好学、虚心接受老师指导的幼童,应根据学生的心性特点,顺

10、其势而诱导之,使他们向着有用的方向发展,成为社会之有用人才。周易蒙上九指出:“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上九”指那些冥顽的幼童,经过多次启蒙教育之后,仍冥顽不化,应通过强硬手段予以适当惩戒。即惩罚那些冥顽不化者,使他们醒悟,不再做错事,以免他们走向邪路,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以影响,使其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教育是双方面的事情,如果受教育者对老师的说服教育置之不理,不接受老师正确的教导,坚持错误,不肯悔改,那就不能一味的进行说服教育,而应制定纪律、法规、使用必要的处罚手段来约束那些冥顽者,使其改掉恶习,走向正道。三、教育的出发点源自内心的真诚和主动周易蒙卦辞指出“匪我求蒙,童蒙求我。”

11、意思是,并非我有求于幼童来启发蒙昧,而是幼童需要启蒙有求于我。也就是说,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童蒙求我”实际上就是说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动积极的地位。学生必须积极主动的请求老师施教于己,而不应是老师主动请求向学生施教。作为学生在思想上必须有强烈的求知欲,行动上表现出高度的积极、主动性,教育才能取得显著的效果。教师不能把自己的知识和观点移植给学生,无论是把人类的认识成果化为学生的知识、智力,还是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观点、情感、意志,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活动,也都需要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束缚,我们的教育强调把学生当作教育

12、的客体加以塑造,一切活动都围绕教师的教来进行,学生往往处于附属地位,这种师生观、教学观的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很少有主动参与的机会。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被动适应教师,被动适应环境和社会,从而使智育僵化,扼杀了教育的生动性。因此,我们当今的教育,应借鉴“童蒙求我”的思想,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注重能力思维方式的培养,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提高教育的生动性,从根本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人格和主体能力,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他们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起决定作用,诱发学生求知求道

13、,培养学生的道德思想和完善的人格,增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周易蒙卦辞指出:“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意思是,初来求问,就告诉他,然而不动脑筋,反复求问,就是在亵渎教导者了,便不再教告。在此蒙卦阐述了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基本的主张: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知识和心理准备状态,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学生如果是专心请教,教师必须耐心施教,但是如果学生一味地依赖教师,自己不开动脑筋,对同样的问题,反复询问,教师就不能告诉,否则学生容易养成懒惰的性情。教师并非吝啬不施教,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然后稍加点拨,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我们联想到当今教育,由于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陈旧单一,造成学生思维方式的公式

14、化,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必须大力实施启发式教学。启发性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和维持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智力活动去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启发式教育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人格,对学生的思维方法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周易把求学比喻成求筮,就是在强调求学要具有至诚之心,所以启发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态度。在教学中要利用一切力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师的语言要形象生动,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教学内容也要不断变化、更新,充分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想学”、“愿学”、“乐学”,更好的掌握知识,发展技能。四、教育的过程需

15、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周易蒙象传云:“山下出泉,蒙。”山下出泉是蒙卦之象。泉,涓涓淙淙,渐行渐远,不舍昼夜它既有循序渐远的意思,也有恒常不舍的含意。君子观此卦象,当悟知教育之道。循序渐进,首先要持之以恒。恒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象传:“不恒其德,无所容也。”程传解释它:“人既无恒,何所容处?当处之地,既不能恒,处非其据,岂能恒哉?是不恒之人,无所容处其身也。”人而无恒,半途而废,于世间何所容处?将不时遭到羞辱,这是处事的一般道理,它同样适用于教育。蒙卦象也包含了这层意思,对教育说,它既指教者教导之恒,也指学子求学之恒,两者都持之以恒才能成就教育之事而不至于半途而废,劳而无功。教育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艰苦过程,必须不断坚持,方能取的良好的效果。周易的智慧包罗万象,本文仅撷取几点与教育有关的思想,为当今教育提供一些思考的触发点,祈望更多的有识之士来探索周易、思考周易。参考文献:李伯钦 全本周易 万卷出版公司2005年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星座/运势/宗教/风水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