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研究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0949762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研究中职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研究课题组随着社会经济的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的地位日益突出,也对中职校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各所学校为适应时代发展,纷纷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但很少对这个问题进行多层面、全方位的系统性分析和总结,严重影响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本课题拟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中职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研究,提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从理论上来说是对学校各项制度的重大补充,也可为教育界各位同仁进行类似研究提供相关参考。本课题以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发展为主要着眼点,紧紧抓住迁建契机加速学校新一轮发展和继续推进学校品牌发展战略,都需要一

2、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作为支撑。为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我们决定系统地对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其结论将对我校长期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为此,我组确立本次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在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等先进理论的指导下,在我校迁建至临港新城主城区、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更需要一支结构优化、数量足够、富有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大背景下,研究中职校师资队伍建设策略:如何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如何优化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如何创设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的制度环境等等,从而为新形势、新背景、新理念下的师资队伍建设指明方向。我组本次课题研究主要采用

3、的研究方法有: 1)、文献法:查阅文献资料,学习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 2)、调查法:A)、访谈法:对教师、企业等进行针对性访谈,获取不同角度的反馈。 B)、问卷法:对学生、家长等进行问卷调查,倾听各种不同渠道声音。 3)、行动研究法:和兄弟学校交流,取长补短,借鉴优秀经验创我校特色。 用理论引导实践行动的方向,用行动验证理论研究的成果,互为依托。本课题的特色创新之处在于: 1)、有关师资队伍建设策略的研究,国外也众说纷纭,但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和实践基础的巨大差异,国内很难对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简单模仿和移植。而本次课题研究试图探索和解决国外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成果与我校实际发

4、展情况进行融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问题。 2)、目前很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都促使校方出台各种师资标准的硬性规定,而本课题研究则从教师的视点出发、以教师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的主体,聚焦教师、关怀教师,争取从个体上满足每一位教师的发展需要、从整体上引导师资队伍发展的大方向,从而使教师个人发展和学校整体发展相结合。 3)、结合我校迁建至临港新城的大背景,本次课题研究还涉及了迁建前后如何稳定师资队伍建设方向、如何依托临港产业区优质资源加快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等等。这种迁建过程中的全程化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国内外鲜有先例,凸显了本课题鲜明的特色。为此,我们成立了以教务科为主导、专业部为支撑、广大教师为后援的课题研究

5、网络体系,课题组内主要成员计有5人,其中高级讲师3人、讲师2人,即:姓名性别职称研究专长课题组分工倪忠梅女高级讲师教学管理及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综合统筹金 红女高级讲师教学管理及教研组建设研究分析现状、学生调查李金玉男讲 师教学管理及信息化建设研究市场调查、资料综合陈梅仙女高级讲师机电类专业建设研究机电专业科教师研究徐士芳女讲 师商贸类专业建设研究商贸专业科教师研究在课题研究初期,我们主要采用文献法,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多种渠道获取资讯,学习先进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职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现状,我们发现:近年来我国在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方面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结合中国特色实践作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

6、了一些成果。比如很多职业院校都研究和总结出类似“引、送、下、带、聘”等策略:“引”是指从生产管理第一线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教学工作;“送”是选送部分教师到重点院校的对口专业进行深造;“下”是让部分教师下到基层企事业单位锻炼;“带”是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定期对中青年教师有针对性进行实习、实训的培训指导;“聘”是指针对部分对现场操作技能水平要求非常高、专业性非常强的课程,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教学。而“双师型”是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概念,经过多年的研究,大致上经历了“双职称”、“双证书”、“双能力”、“双素质”等阶段,但每一种解读都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局限性,本课题也将对此进行一定

7、的研究和借鉴。国外这方面的研究也各具特色,德国在职教师资培训上有统一标准,使职教师资培训更加规范。英国设有专门的技术师范学院,既培养后备教师,还培训在职教师。日本职业技术院校聘任教师从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两方面拓展。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层次和种类多种多样,对教师实践性和技术性的要求比普通课程教师高得多,要求“多面手”与“专业性”并重。澳大利亚政府则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提高毕业后的专业水平。这些都是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但是否完全照搬照抄就可以?不同的环境和设施条件下是否仍旧适用?这都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为不断深入推进本次课题研究工作,使其对学校发展建设起到参考性、建设性的积极促进作用,我们课题组

8、以本校为样本,对本校师资队伍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总体来说,虽然近些年来我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学校教育教学深层发展对师资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还存在许多问题。1)、师资总量缺乏随着中职教育的不断发展,我校的办学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等任务日益繁重,对比而言,专任教师总量不足的矛盾就比较突出。目前我校专任教师总数为99人,同期在校学生数为1669人,生师比为16.9:1。许多教师已经长期超负荷工作,完成日常教育教学任务已经殊为不易,不仅身体心理处于透支状态,而且无暇顾及业务提高、培训进修和实践锻炼,从而影响了学校内涵建设的进一步提升,不利于办学水平的进

9、一步发展。2)、师资结构不合理以下为我校专任教师汇总表:学历研究生比例大学比例大专比例基础课教师48人0048100%00专业课教师51人611.7%4588.3%00合计99人66.1%9393.9%00专业技术职务高级比例中级比例初级比例基础课教师48人918.7%2552.1%1429.2%专业课教师51人917.6%2243.1%2039.3%合计99人1818.2%4747.5%3434.3%年龄结构51岁以上比例40岁以上比例30岁以上比例30岁以下比例基础课教师48人12.1%2245.8%2041.7%510.4%专业课教师51人001427.4%2651.0%1121.6%合

10、计99人11.0%3636.4%4646.5%1616.1%从年龄结构来看,基础课教师中40岁至50岁教师占45.8%,30岁至40岁教师占41.7%,两者合占基础课教师总数的87.5%,30岁以下教师占10.4%,年轻教师略显缺乏。而专业课教师中40岁至50岁教师占27.4%,30岁至40岁教师占51.0%,30岁以下教师占21.6%,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从学历结构上来看,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大学本科学历,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3.9%,而硕士或以上学历的教师非常少,仅占6.1%,这和我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的地位很不相应;从职称结构来看,我校高级职称的教师还不够多,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8.2%,而中级

11、职称、初级职称分别占47.5%、34.3%,从师资梯队建设的合理化来看,我们应当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初级、中级教师争取评获中级、高级职称;从专业结构来看,基础课教师相对偏多,平均课时数较低,而专业课教师相对不足,平均课时数很高,这样不仅造成了基础课教师“吃不饱”、专业课教师“吃不了”的结构性失衡,也非常不利于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层次开展。3)、师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研究发现,我校现有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难以完全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与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中青年教师中拔尖人才不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数量不足,个别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仍不能适应时代需求,缺乏授课经验,缺乏勤奋工作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12、如何建立分层次、分梯队的师资培养机制和体系,这是迫在眉睫的课题。为精确把握我校师资现状,我们课题组在教师和学生中间分别开展了针对性的问卷调查,通过匿名问卷的方式,让广大师生在无压力、无倾向、无限制的氛围中自由答卷,从而最大限度的体现师生对于师资现状的真实想法。从问卷调查对象的范围来看,本次回收学生问卷77份,涵盖了数控技术应用、会计、现代物流、国际商务、烹饪、商品储运等6个专业从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回收教师问卷86份,涵盖了机电专业部、商贸专业部、实习实训等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岗位职责的大多数教师。用样本容量、样本层次和样本反馈来看,本次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均体现了鲜明的广泛性、针对性和真实性,

13、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从学生问卷中反映,有67.5%的学生最重视教师的师德素养,可见师资建设在大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同时,还应切实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有64.9%的学生最喜欢生动活泼的教学风格,有76.6%的学生认为我校教师教学中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组织课堂不佳,有46.8%的学生认为作为中职教师,最应具备的能力就是教学组织能力,由此可见,我们应当引导教师真正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花心思研究学生、花力气研究教法,调动起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从教师问卷中反映,有75.6%的教师认为目前工作的确有压力,但还可以适应;有60.5%的教师认为自己基本胜任课堂教学;有62.8%的教师认为作为中职教师,最

14、应具备的能力就是教学组织能力,这一点和学生的看法完全一致,看来随着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和落实,已经逐步在师生中间形成了“教学组织影响着教学效果”的普遍共识;有53.5%的教师认为师资建设过程中最应该优先加强的是专业理论提升,有62.8%的教师选择了外出观摩作为最乐于参与的继续教育形式,有62.8%的教师认为自己独立设计和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已经足以满足日常教学应用,可见我们针对教师开展的信息技术培训起到了良好效果。通过本次调查分析,我们倾听到了来自师生群体的呼声,这对于课题组而言既是一种鞭策、又是一种挑战。如何引导教师向这些方向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我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

15、注。关于中职校教师基本素质,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都曾经进行过大量的概括和研究,我们将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综合,结合我校现状和发展需求,进一步归纳成“四素质、八能力”,即:四素质:师德师风素质、业务知识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八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监控能力育德转化能力、教研科研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社会活动能力考虑到我校师资队伍现状,我们认为,应重点迅速提高以下三方面能力:1)、实践操作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都位于生产、服务第一线,应属于中等操作型技能人才。作为教师,除了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娴熟的教育教学能力之外,更需要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中职学生的技能要求,才能实现中职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2)、教研科研能力没有教科研就没有改革,没有改革,就没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中职教师而言,面临的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要更好的对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