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练习SH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0936691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练习SH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社会心理学练习SH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社会心理学练习SH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社会心理学练习SH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社会心理学练习SH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练习SH》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练习SH(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心整理单项选择题 1、社会学习论是用来说明人们社会行为的。 a 认知理论 b 精神分析 c 行为主义 d 构造主义 2、把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的心理学家是。 a 米德 b 詹姆斯 c 卡特尔 d 杜利 3、用“我是谁?”来定性的测量自我的是。 a 詹姆斯 b 高顿 c 罗森伯格 d 谢里夫 4、中学生既想与异性交往又怕耽搁学习的这种冲突是。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双趋避冲突 5、在身材表情中,较为敏感的是。 a 目光接触 b 双手姿态 c 微笑 d 音调 6、个体对认知对象的品质形成倾向性的印象后,会用它来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是一种。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2、c 光环效应 d 刻板印象 7、个体依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的缘由进展推想与判定的过程是。 a 定势 b 图式 c 归因 d 整饰 8、折扣原那么是由提出来的。 a 海德 b 凯利 c 罗特 d 米德 9、在高焦虑状况下,与他人在一起会使个体的焦虑状况。 a 增加 b 削减 c 不变 d 不确定 10、在个体从事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到达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是。 a 自我评估 b 成就评估 c 志向水平 d 焦虑状况 11、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的利他者心理特征是。 a 心境 b 社会责任感 c 内疚 d 利他技能 12、认为人在变更看法时遵循“费劲最小原那么”的理论是。 a 平衡理论 b 认知失调

3、理论 c 社会交换理论 d 角色转换理论 13、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个体的看法及其转变的关键是。 a 冲突的强度 b 诱因的强度 c 新旧经验的冲突 d 个体所处的地位 14、在以下的人际关系类型中,最难相处的是。 a 主从竞争型 b 主从合作型 c 竞争合作型 d 主从竞争合作型 15、争夺中出现的零和冲突指的是。 a 双赢 b 一方赢另一方输 c 双输 d 无最终结果 16、属于单向沟通的人际距离是。 a 公众距离 b 社交距离 c 个人距离 d 亲近距离 17、对个体来讲,从众的功能是。 a 社会评价性 b 共同性 c 相同性 d 社会适应性 18、由于恐惊偏离而发生的从众行为,属于。 a

4、真从众 b 权宜性从众 c 高层次从众 d 低层次从众 19、有他人在场时,个体从事难度较大的工作,常常会出现的现象是。 a 结伴效应 b 观众效应 c 社会抑制效应 d 罗森塔尔效应 20、导致夫妻冲突的深层次缘由可能是。 a 欲求不满 b 价值观不相同, c 远离的“自我” d 夫妻性差异 21、家庭生命周期适用的对象是。 a 核心家庭 b 主干家庭 c 联合家庭 d 残缺家庭 22、视察学习所包含的过程为。 a 留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b 联想过程、效仿过程、强化过程 c 视察过程、学习过程、效仿过程、强化过程 d 效仿过程、外部强化过程、内部强化过程、稳固过程 23

5、、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构造的心理层面是指。 a 主我 b 客我 c 本我 d 自我 24、以下不是人际关系特点的一项为哪一项。 a 情感性 b 干脆性 c 定向性 d 个体性 25、以下属于非正式沟通网络的是。 a 链式 b 轮式 c y式 d 单线式 26、以下哪一项不是婚姻的动机。 a 经济 b 符合道德标准 c 繁衍 d 爱情 27、以下属于镜我的是 。 a 小王盼望自己英勇、努力 b 小王觉得自己很英勇、努力 c 妈妈觉得小王是很英勇、努力 d 小王觉得妈妈认为他很英勇、努力 28、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境况地位确定的自我认同是 。 a 自我 b 身份 c 角色 d 地位 29、 是一种重要的

6、社会刺激,它既有先天遗传的成分,也有后天习得的成分。 a 目光接触 b 言语表情 c 面部表情 d 身材表情 30、家庭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是 。 a 通过父母对孩子的口头教授 b 通过性别期盼与认同、效仿的机制实现 c 靠道德造就来实现 d 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 多项选择题 31、自我概念的功能包括。 a 保持内在相同性 b 形成稳定自我评价 c 说明个体经验 d 确定个体期盼 32、自我概念形成的阶段主要有。 a 生理自我 b 心理自我 c 社会自我 d 志向自我33、个体通过表现自己来限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这一过程是。 a 印象整饰 b 印象管理 c 印象形成 d 印象限制 34、影响亲合动机的因素是。 a 认知因素 b 情境因素 c 心情因素 d 诞生依次 35、广义的侵扰行为包括。 a 反社会性侵扰 b 亲社会性侵扰 c 被认可的侵扰 d 不被认可的侵扰 36、用本能论来说明侵扰缘由的心理学家是。 a 弗洛伊德 b 罗伦茨 c 多拉德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