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0920581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案例二:安徽省合肥市“05.30沟槽坍塌事故一、事故简介2007年5月30日,安徽省合肥市某市政道路排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一起边坡坍塌事故,造成4人死亡、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60万元。该排水工程造价约400万元,沟槽深度约7m,上部宽7m,沟底宽1.45m。事发当日在浇注沟槽混凝土垫层作业中,东侧边坡发生坍塌,将1名工人掩埋。正在附近作业的其余7名施工人员立即下到沟槽底部,从南、东、北三个方向围成半月形扒土施救,并用挖掘机将塌落的大块土清出,然后用挖掘机斗抵住东侧沟壁,保护沟槽底部的救援人员。经过约半个小时的救援,被埋人员的双腿已露出。此时,挖掘机司机发现沟槽东侧边坡又开场

2、掉土,立即向沟底的人喊叫,沟底的人听到后,立即向南撤离,但仍有6人被塌落的土方掩埋。根据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对有关责任方做出以下处理:施工单位负责人、工程负责人、监理单位工程总监等4名责任人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施工单位董事长、施工带班班长、监理单位法人等13名责任人分别受到罚款、撤消执业资格证书、记过等行政处分;施工、监理等单位受到相应经济处分。二、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沟槽开挖未按施工方案确定的比例放坡方案要求1:0.67,实际放坡仅为1:0.4,同时在边坡临边堆土加大了边坡荷载,且没有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导致沟槽边坡土方坍塌。2、间接原因1施工单位以包代管,未按规定对施工人员进展

3、安全培训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人员缺乏土方施工安全生产的 基本知识。 2监理单位不具备承担市政工程监理的资质,违规承揽业务并安排不具备执业资格的监理人员从事监理活动。3施工、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存在的违规行为未及时发现并予以制止,对施工中存在的事故隐患未催促整改。4未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第一次边坡坍塌将1人掩埋后盲目施救,发生二次塌方导致死亡人数的增加。三、事故教训1、以包代管,终酿惨案。这是一项典型的以包代管工程。施工单位对所承包的工程应加强安全管理,做好日常的各项安全和技术管理工作,加强土方边坡的定点监测、提前发现事故险兆。 2、深度超过5m的沟槽,施工前应组织专家论证,并严格按照施工

4、方案放坡,执行沟槽边1m内制止堆土的规定。3、监测不力,救援不及时。加强对沟槽施工边坡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施工单位应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应按照预案在统一指挥和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展抢险。 四、专家点评这是一起由于违反施工方案,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缺失而引起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事故的发生暴露出施工单位以包代管,监理单位不认真履行职责等问题。我们应从事故中吸取教训,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沟槽施工采取自然放坡是土方施工保证边坡稳定的技术措施之一,必须根据土质和沟槽深度进展放坡。深度为7m的沟槽施工属于不安全性较大的分项工程,不但要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而且还应进展专家论证,

5、并建设保证安全措施落实的监视机制。2、按规定对土方施工人员进展安全培训教育及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提高其应急抢险能力。总包单位应按照规定制定“土方施工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发生事故时,统一指挥、科学施救,才能防止事故扩大。3、落实工程总包、分包、监理单位的安全监视管理责任。严格按照相应资质等级,从事施工、监理活动。河南省郑州市“9.6模板支撑体系一、事故简介2007年9月6日,河南省郑州市航海路与中州大道穿插口北100米处,富田太阳城商业广场B2区工程工地发生一起天井顶盖现浇混凝土的梁、板、柱模板支撑体系发生坍塌事故,造成7人死亡,1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596.2万元。富田太阳城商业广场B区工程为

6、框架构造,建筑面积115993.56平方米,工程造价11800万元,发生事故是B2区地上中厅四层天井的顶盖,原先设计为观光井,后建设方提出变更,2007年6月22日,设计单位下发变更通知单,将观光井改为现浇混凝土梁板柱。B2区中厅四层天井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于2007年8月10日编制。8月15日郑州市某劳务公司工地负责人刘某在没有见到施工方案的情况下,安排架子班按照常规外脚手架搭设方法开场搭建,28日 基本搭建完毕。9月4日上午,建筑公司工程部施工员张某,该公司安全员陈某,劳务公司负责人杨某,监理张某对B2区中厅四层天井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情况进展验收,认为合格。9月5日上午8点,工程部施工员史某

7、、监理张某、劳务公司负责人杨某等人再次对搭设情况进展验收,认为合格。10点钟,甲方驻工地代表焦某组织,总监代表尹某,建筑公司工程部经理,技术负责人张某,工程部执行经理赵某,工程部施工员史某,劳务公司负责人杨某和陈某等人对搭设情况进展验收,当时提出脚手架架体稳定性不好,需继续加固。下午,杨某和陈某等人对支撑体系进展了加固。9月6日早饭后,陈某带着5名架子工继续加固支撑体系。7点钟左右混凝土班长张某通知准备打混凝土。8点张某在没有给工人进展技术交底的情况下,带着23名工人上到B2区裙房四层顶,准备为中厅四层天井顶盖梁板柱进展混凝土浇筑,因混凝土未到,8点30左右劳务公司工长张某在工地又问工程经理能

8、不能浇筑混凝土,工程经理说可以,随后张做了分工,并安排杨某先浇中厅顶板,再浇四周顶板,最后浇中厅的大梁。9点左右,总监代表尹某在医院 了解到模板支撑体系没按要求进展加固,当即 通知现场监理于某下发工程暂停令,于打印好后签上总监的名字,交给工程部的资料员王某,王收到后代签了工程经理名字,便把工程暂停令放在工程经理的办公桌上离开,9点30左右,模板支撑体系加固完毕,杨某看了以后对陈某提出了立杆间距稀了,应在梁的下面增加立杆。陈某答复增加立杆不好往里顺杆,要加立杆时间最少两天,杨没在说什么,这时泵车已到,10点钟开场打混凝土。中午工人轮流吃饭,14时左右,工程部工长张某,发现钢管已经弯了,模板支撑体

9、系已经变形,立即用对讲机向杨某汇报,杨某通过对讲机叫张某让工人加固,张立即跑到楼顶看到工人正在浇筑,立即让工人停顿操作,赶快下去,但工人不理,14时25分左右正在干活的工人只有3名跟张某向东跑,刚跑出不到2米就听见轰的一声,中厅四层天井的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了。此时正在B3区的陈某听到响声后立即跑过来,看到中厅四层天井模板支撑体系坍塌就立即拨打了110、120 ,并向相关领导汇报。事故发生后市领导立即赶到现场,启动了应急救援预案,成立指挥部,调集200名武警战士,200名消防官兵,300名公安干警以及800多名民工和100名医护人员对现象进展搜救。同时紧急调来有关建筑专家、技术人员和专用搜救设备,

10、制定了科学的抢险方案,采取了有效措施进展了搜救。对抢救出的伤员及时送往医院救治。此次事故共造成7人死亡,1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596.2万元,是一起生产安全较大的责任事故。这起事故对有关单位和责任人进展了处理。一对工程部执行经理、工长、安全员、劳务公司负责人、总监代表、监理等8名管理人员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工程经理被撤消资格证书并给予经济处分。工程监理被撤消资格证书,终身不予注册。建筑公司工程部经理、安监部经理、公司技术负责人等被撤职处理。其他10多名各级管理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和经济处分。二对单位的处分:建筑总包单位、劳务公司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一年,并按规定给予经济处分。监理公司暂

11、扣监理资质证书一年,并按规定给予经济处分。二、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劳务公司在没有施工方案的情况下,安排架子班按常规的外脚手架支搭,导致B2区地上中厅四层天井顶盖的模板支撑体系稳定性差,支撑刚度不够,整体承重力缺乏,混凝土浇筑工艺安排不合理,造成施工荷载相对集中,加剧了模板支撑体系局部失稳,导致坍塌。2、间接原因1劳务公司现场负责人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预兆没有及时采取果断措施,让工人立即撤离,现场指挥失误。2;劳务公司未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未按规定对工人进展三级安全教育和培训,未向班组工人进展安全技术交底。3建筑公司对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交底内容不清,针对性不强,而实际未得到有效执

12、行。4工程部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未认真组织整改、验收,安全员在发现重大隐患没有得到整改的情况下就在混凝土浇筑令上签字。5工程经理、执行经理、技术负责人、工长等相关管理人员未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完毕后未组织严格的验收,把关不严。6监理公司监理员超前越权签发混凝土浇筑令,总监代表没有按规定程序下发暂停令,对下发暂停令后,工地仍未停工的情况下,没有及时的追查原因,加以制止。监视不到位。三、事故教训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坍塌的事故,近几年来应该发生的不少,从这些事故发生的情况看,不外乎是施工人员不按施工方案执行,或者没有方案就组织施工。从目前情况看,如果严格按照方案施工, 基本上

13、都能保证安全,但劳务公司负责人在没有见到施工方案就违章的指挥架子班按脚手架的常规做法施工,这是教训之一。从事故经过看,这起事故并不是突然发生的紧急状态,从发现支撑体系变形到倒塌有半个小时的时间,但工人安全意识差,没有自我保护意识,不听从指挥,如果从发现支撑体系变形以后,人员立即撤离现场,就不会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所以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这是教训之二。在施工程序上安排不合理,没有严格的按照施工方案的程序执行,而是由工长口头上交代,先浇筑中间板,后浇筑梁的方法。造成局部荷载加大,对本已无法承受压力的支撑体系加快变形,最终导致整体坍塌,这是教训之三。四、预防对策1、严格执行相关的标准、标准、从

14、新编制施工方案,并严格按编制、审核、审批制度,把好技术方案关,同时严格组织实施。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正确处置和随时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并正确的处理。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按要求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把好现场安全监视关。4、加强特种工的培训,保证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防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发生。5、严格执行施工方案的操作程序,对主要局部用书面形式进展传达,对施工人员就新的施工方案内容进展培训。五、 专家点评从这起事故的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操作人员未见施工方案就组织搭设模板支撑体系,把施工方案变成了一个摆设。2、未按要求进展

15、验收,前面几次验收都认为合格,最后一次验收认为不稳定,需要加固,既然发现隐患,在隐患没有消除之前就进展混凝土浇筑。3、施工管理人员对工艺不了解,盲目的安排施工造成工序不合理,施工过程没有管理人员指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4、当发现模板支撑体系变形后,施工人员不听指挥,不及时的撤离现场,表现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差,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必须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建议:1、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专项施工方案要遵守建质【2009】87号文件的规定,编制的方案必须按编制、审核、审批的程序进展严格的把关,需要专家论证的必须进展论证,并按专家提出的意见修改后实施。施工方案是指导施工的纲领性文件。必须贯彻到施工班组的作业人员。2、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对于这类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支搭过程要指派专人负责指导,从根基垫板、布杆、间距的控制、剪刀撑的设置,螺栓的扭紧力度等细节要严格的把关,严格执行方案提出的要求,保证体系符合方案的要求,把隐患消灭在支搭过程中。3、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专项工程,要求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对不安全性较大的工程要有专项的应急预案,并对施工人员进展培训、演练。一旦发现不安全,有序的迅速撤离,把损失降至最低。4、把好最后一道关,支搭完成后一定要按照施工方案组织验收,验收过程中提出的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人文/社科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