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乡敬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0916596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3.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某乡敬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某某乡敬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某某乡敬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某某乡敬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某某乡敬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某乡敬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乡敬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敬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一六年二月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1.3 报告编制的范围与内容21.4 项目概况31.5 研究结论5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建设必要性82.1 项目提出的背景8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第三章 建设条件与场址选择163.1建设条件163.2场址方案224.1 总体规划方案244.2 建筑设计方案284.3 设备购置方案364.5 给排水设计方案404.6 暖通设计方案424.7 景观设计43第五章 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及消防455.1 环境保护455.2 劳动安全485.

2、3 消 防50第六章 节 能526.1 用能依据及节能设计规范526.2 耗能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536.3 节能措施53第七章 组织机构577.1 组织机构577.2 人力资源配置57第八章 项目实施计划598.1 项目管理598.2 项目实施进度建议598.3 项目实施安排59第九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619.1 工程建设招标方案619.2 招标初步方案基本内容及要求63第十章 社会效益6610.1 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6610.2 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67第十一章 结论和建议6911.1 结 论6911.2 建 议69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 项目名称*敬老院建设项

3、目1.1.2 承办单位*人民政府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1年本);3、中共中央国务院最新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2022】13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主席令72号);5、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6、最新加强基层老龄工作的意见(全国老龄委发【2021】2号);7、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最新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21】6号)8、最新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国办发【2022】19号);9、国务院最新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22

4、】7号);10、*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11、*省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12、*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1年)(豫政办202175号);13、*集镇建设总体规划(20102030);14、*省人民政府最新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豫政【2021】80号);15、*省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豫民【2021】1号);16、*省社会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17、*省人民政府最新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豫政文 【2021】24号);18、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19、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建标144-2021);20、委托单位提供的基本资料

5、。1.3 报告编制的范围与内容1、结合项目背景,论述该项目实施的必要性,确保工程项目实施的可行性;2、提出合理的工程建设方案,确定建设规模;3、环境保护与消防;4、节能分析;5、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6、项目实施计划;7、项目招投标方案;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9、提出研究结论及建议。1.4 项目概况1.4.1 建设场址该项目拟建于*街区。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交通十分便利。项目建设选址内基础设施完备,地质条件好,可利用场区内完善的基础设施,在此建设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及今后的进一步发展。1.4.2 建设规模和工程方案1、建设规模该项目建成后,可以成为一处集养老服务、护理保健、休闲娱乐等多种服

6、务为一体的医护型养老基地,势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项目可新增就业岗位40个,提供床位350张,其中老年生活用床306张,康复、疗养、卫生保健等床位44张。并为老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理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保健等服务,同时餐饮、娱乐设施齐全。项目的建成运营,将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工程方案该项目总占地13333.33(20亩),总建筑面积3500,建设框架结构175间,其中,住宿用房150间,办公、餐饮、医疗室、洗浴室、厨房、仓库等配套用房25间。项目建成后,可提供养老床位350张(其中:老年生活用床306张,康复、疗养、卫生保健等床位44张),项目建

7、成后,集中供养能力将由现在的56人增加到406人,集中供养率达到80%以上,并为老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保健等服务,同时餐饮、娱乐活动等设施齐全。将彻底改变原有的大部分五保户住房年久失修、渗漏、严重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作用,更好的履行“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愁”的服务宗旨,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1.4.3 项目投入资金及效益情况该项目计划总投资490.00万元,全部用于建设投资。包括:建筑工程费为247.70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费45.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161.00万元,基本预备费为36.30万元。项目工程所需资金490

8、.00万元,资金来源:争取国家政策性投资及单位自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1-1序号项 目 名 称单位数 量备注1规划总用地面积13333.33折合20亩2总建筑面积3500 3容积率0.264绿地率40.00%5总投资万元490.00 其中:建筑工程费万元247.70 设备购置费万元45.00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61.00 基本预备费万元36.30 6项目建设期年11.5 研究结论我国目前是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快的国家,这源于改革开放以来人口出生率的下降、经济条件的提高和健康条件的改善等因素。据统计,近60年来,我国平均寿命比建国前增长了近30岁。而目前家庭抚养晚辈与赡养老人的状况,却存在着

9、极大的反差:6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赡养老人却力不从心。这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孝心或经济原因,而是因为老年人有多方面的需要。为社会服务几十年,到老年被社会边缘化,深居家中、缺乏交流群体,老后生活无乐。人口学家分析,我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其家庭结构是一种1: 2: 4的倒金字塔式,即两个中年人负担4个老人和1个小孩,这不仅在经济上、尤其是在精力上都会力不从心。养老已成为社会化问题,社会养老负担也会越来越沉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迫切,老人的赡养、护理问题也日益突出。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地建设养老院刻不容缓,这是老年人的需要,社会的心声。该项目建设也符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10、2021年本)中,第一大类“鼓励类”第三十七项“其他服务业”中的第10条“养老服务”的规定。是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产业。其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市场前景广阔。*敬老院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性经济规划,适合当地经济发展要求。项目建成后能促进养老行业的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将为*养老事业提供巨大的支持,通过提供保健、护理、膳宿、休闲、娱乐等多层次、多角度的养老服务,给广大孤寡、空巢老人安度幸福晚年提供一个规范化的生活环境,构筑起一道保护老人生命安全的屏障。同时,项目实施后,将极大地促进*市养老事业社会化的方向发展,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尊

11、老爱老风气的形成。项目建成后,将新增40个就业岗位,为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做出贡献。同时,有助于节约子女照顾老人的时间,分担子女压力,释放劳动力。因此,该项目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具有非常大的投资意义,是必要且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建设必要性2.1 项目提出的背景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进入老龄社会。1999年,中国也进入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老龄化的程度逐步加深。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1/5。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

12、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老龄人口的增长量和增长速度逐年上升。据联合国预测,1990-2022年世界老龄人口平均年增速度为2.5%,同期中国老龄人口的递增速度为3.3%,世界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95年的6.6%上升至2022年9.3%,同期中国由6.1%上升至11.5%,无论从增长速度和比重都超过了世界老龄化的程度,到2022年中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1.67亿人,约占全世界老龄人口6.98亿人的24%,全世界每四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1)蓝皮书指出,截至2021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比2021年增加891万,占总人口的1

13、4.30。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老年人口规模巨大。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从2021年到210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将经历快速老龄化、加速老龄化和稳定的重度老龄化三个阶段,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2026年将达到3亿,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维持在3-4亿的规模。二是老龄化发展迅速。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中国只用27年就完成了这个历程,并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都保持着很高的递增速度,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列。三是地

14、区发展不平衡。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四是城乡倒置显著。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中国的情况则不同。目前,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五是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目前,老年人口中女性比男性多出464万人,2049年将达到峰值,多出2645万人。六是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中国则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目前,*老年人口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全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8.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4%,也就是说7个人当中就有一位老年人。*将逐步建立健全与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和机构养老为支撑”体现城乡不同特点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完善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相结合的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