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0916594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调研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实习调研报告院系名称: 土木建筑学院 专业班级: 土木工程F1006 学生姓名: XXX 学 号: 201048040808 指导教师: 弓平 教师职称: 副教授 2014年 3月 4 日毕业设计实习调研报告调研时间:2014年2月25日至2014年3月3日调研地点:郑州大学行政办公楼调研目的:通过实地调研获得的数据和材料,根据毕业设计工作的要求,熟悉办公楼的使用特点,内部布置,研究其建筑特点、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要求及相互关系。熟悉办公楼建筑设计的相关规范及要求,明确对荷载的传递路径的认识,能对结构和荷载的布置进行简单分析,吸取借鉴实例的精华部分,为下一步指导设计方案,尤其是建筑设计提供借

2、鉴。调研方式:现场实地调研,网络查询。实地调研:(办公楼近景)(办公楼全貌)调研情况如下:其行政办公楼,是多层框架结构的综合办公楼。符合现代多层办公楼的一般特点,结构形式简洁,平面布置合理且基本对称。从抗震的角度看,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重合有利于抗震,再加上现代化的办公条件及设施,能够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比起追求艺术,及外形独特的办公楼,可能更为经济。资料查询:对于框架结构,在结构建筑特点方面:它是由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及基础为主框,加上楼板、填充墙、屋盖组成的结构形式,楼板和横梁连在一起,横梁和柱通过节点连为一体,形成承重结构,将荷载传至基础,力的传递路线比较明确。对于整个房屋全部采用这种结

3、构形式的称为框架结构或纯框架结构。框架可以是等跨或不等跨的,也可以是层高相同或不完全相同的,有时因房屋布局和空间使用要求等原因,也可能在某层抽柱或某跨抽梁,形成缺梁、缺柱的框架。墙体是填充墙,仅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所以框架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承重构件与围护构件有明确分工,建筑物的内外墙处理十分灵活,应用范围很广,因此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一、办公楼建筑选址要求:1,办公建筑的基地应选在交通和通讯方便的地段,并应避开产生粉尘、煤烟、散发有害物的场所和贮存有易爆、易燃品等地段。 2,位于城市的办公建筑的基地,应符合城市规划布局的要求,并应选在市政设施比较完善的地段。3,在同一基地内办公楼与其它建筑

4、共建,或建造以办公用房为主的综合性建筑,应根据使用功能不同,做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互不干扰。 4,建筑基地内应设机动车和自行车停车场(库)。条件不允许时,可由有关部门就近统筹建设停车空间。停车场地面积由当地规划部门确定。二、办公楼基本用房建筑要求: 1普通办公室。一、 普通办公室宜设计成单间式和大空间式,特殊需要可设计成单元式或公寓式。 二、大空间式办公室在布置吊顶上的通风口、照明、防火设施等时,应尽可能为自行分隔或装修创造条件,有条件的工程宜设计成模块式吊顶。三、机要部门办公室应相对集中,与其它部门宜适当分隔。四、值班办公室可根据使用需要设置,重要办公建筑设有夜间总值班室时,可设置专用卫生

5、间。五、普通办公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3,单间办公室净面积不宜小于10。2、公共用房(公共用房一般包括会议室、接待室、厕所、开水间等)(1)、会议室根据需要可分设大、中、小会议室。中、小会议室可分散布置。小会议室使用面积宜为30左右,中会议室使用面积宜为60左右;中、小会议室每人使用面积:有会议桌的不应小于1.80,无会议桌的不应小于0.80。大会议室应根据使用人数和桌椅设置情况确定使用面积。会议厅所在层数和安全出口的设置等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要求,并应根据语言清晰度要求进行设计。作多功能使用的会议室宜有电声、放映、遮光等设施。有电话、电视会议要求的会议室,应有隔声、吸音和遮光措施。(2)接待室一

6、、接待室根据使用要求设置,专用接待室应靠近使用部门,行政办公建筑的群众来访接待室宜靠近主要出入口。二、高级接待室可设置专用茶具间、卫生间和贮藏间等。 (3)厕所一、厕所距离最远的工作点不应大于50m。二、厕所应设前室,前室内宜设置洗手盆。三、厕所应有天然采光和不向邻室对流的直接自然通风,条件不许可时,应设机械排风装置。(4)开水间一、应根据办公建筑层数和当地饮水习惯集中或分层设置开水间或饮用水供应点。二、开水间宜直接采光和通风,条件不许可时应设机械排风装置。三、开水间内应设置倒水池和地漏,并宜设洗涤茶具和倒茶渣的设施。四、框架结构办公楼设计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 框架结构体系是由竖向构件的柱

7、子与水平构件的梁通过节点连接而组成,既承担竖向荷载,又承担水平荷载。框架结构体系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也可以构成丰富多变的立面体型。其主要缺点是侧向刚度较小,当层数过多时,会发生过大的侧移,易引起非结构构件破坏而不能满足使用要求。2、 结构平面形状和立面体型应尽可能简单、规则,使各部分刚度均匀对称,减少结构扭转的可能性。框架结构应在纵横两个方向布置成双向刚接框架,也就是说,应尽量避免在特殊情况下,形成只有单跨单向的单柱体系。还要尽量统一柱网及层高,以简化设计和施工。在多层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为C20或C25。在抗震设防地区,应遵循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的设

8、计原则,以形成延性框架。3、 框架柱的截面尺寸:截面高度h=1/6 1/12 H,截面宽度b=11/1.5 h,其中H为房屋层高。也可按轴心受压柱估算,考虑弯矩的影响,将轴力乘以1.21.4的放大系数。框架主梁的截面尺寸:截面高度h=1/10 1/14 L,截面宽度b=1/2 1/3 h,其中L为梁的计算跨度。可根据跨数、荷载、承重、非承重选取大者或小者,一般可取h=L/10,b不宜小于200mm,也不宜小于h/4。次梁的截面高度h=1/12 1/16 L,应比框架主梁高度至少小50mm,可以的话,最好比主梁小100mm。次梁的截面最好比主梁宽度小50mm,一般可取200mm或250mm,但不

9、应小于150mm。主次梁相交处应注意附加箍筋或附加吊筋的增设。4、 楼板的结构体系常用的有双向板和单向板两种。一般情况下,可通过次梁使楼板尽量成为双向板结构,这样可以使整体受力更加合理,配筋也更加均匀,楼板厚度也可以比单向板要薄一些。通常,单向板板厚可取h=1/30 1/35 L,双向板板厚可取h=1/35 1/45 L,可根据荷载、跨数及使用实际情况取大者或小者。一般来说,框架结构的楼板板厚不宜小于100mm。另外,还要注意楼板开洞的各种处理方法。5、 普通楼梯是多层房屋的竖向主要通道之一,要注意楼梯柱TZ的灵活布置及楼梯梁的合理选择和布置。要保证楼梯梁下的净高不应小于2m,楼梯段净高不应小

10、于2.20m。一般来说,板式楼梯板的板厚可取h=L/30。要注意的是TZ设置处的梁上应增设附加箍筋或吊筋。如果框架结构中设置了电梯井、楼梯井或其他剪力墙型的抗侧力结构后,应按框架-剪力墙结构计算。这时,因为剪力墙数目一般很少,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最大适用高度可比框架结构适当增加。6、 要注意楼面梁和屋面梁的不同,屋面梁要有防水的翻边处理。在设计结构详图时,要跟建筑专业密切配合,力争结构合理,形状美观,功能到位。在结构详图中要特别注意构造最小配筋率的要求和分布钢筋的布置。结构详图要做到尺寸明确,钢筋小样明确,标高和平面位置明确定位。7、 结构的构造要求是保证计算简图正确性的必要

11、条件。由于实际情况和计算简图的差异,所以必须因地制宜进行合理的调整。 8、 荷载的取值并不是越大就越安全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用最不利组合进行设计计算。五建筑体型选择与平面布置1. 设计原则建筑是供人使用的有功能作用的空间,同一功能要求和使用目的的建筑可以有多种空间形式,建筑体型一般综合反映内部空间,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建筑的性格、历史时期和民族地域特点。鉴于此,办公楼建筑体型设计应根据现有经济技术水平处理好功能、空间与形式的辨证统一关系,还要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以便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生根于特定的环境,给人以良好的感觉。同样,对于建筑造型与平面布置的选择,必须考虑结构因素,

12、以有利于结构受力。平面形状应简单、对称、规则,以减少地震灾害的影响。2. 建筑造型根据设计原则,办公楼采用的是“”字型结构体系。这种结构体系符合简单、对称、规则的原则。3. 结构平面形状和立面体型结构平面形状和立面体型应尽可能简单、规则,使各部分刚度均匀对称,减少结构扭转的可能性。框架结构应在纵横两个方向布置成双向刚接框架,也就是说,应尽量避免在特殊情况下,形成只有单跨单向的单柱体系。还要尽量统一柱网及层高,以简化设计和施工。在多层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为C20或C25。在抗震设防地区,应遵循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的设计原则,以形成延性框架。4. 剖面设计剖面设计主要分析建筑物各部分应

13、有的高度,建筑层数、建筑空间的组合利用,以及建筑剖面中的结构、构造关系,建筑物的平面和剖面是紧密联系的。一. 防火设计1 耐火等级本工程属三类建筑(使用年限50年的普通建筑和构筑物),其耐火等级不能低于二级。2 防火设计要点2.1 总平面布局中的消防问题2.2 选址应在交通便捷处,根据城市规划确定的场地位置应有方便的道路通过,要求既靠近主道,便于办公楼中人群的集散,又便于消防时交通组织和疏散。2.3 应设环形车道,建筑周围应设宽度不小于3.5m的环形车道,可以部分利用交通道路,以便消防车能靠近高层主体,能在消防时有足够的流线。3 疏散设计发生火灾时,人员往往还在远离地面的办公楼,将他们全部迅速

14、地疏散到安全地带是防火的重要环节,疏散设计的原则是路线简单明了,便于人们在紧急时进行判断,同时供以室内任何位置向两个方向疏散的可能性。3.1 疏散所需时间从火灾现场退出的时间不应超过2分30秒为宜。通道宽度: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少于1m计算。3.2 疏散楼梯的位置疏散楼梯是发生火灾情况下最主要的竖向交通途径,其位置应首先符合安全疏散距离的规定,也应符合人在火灾发生后可能的疏导方向。 二. 结构部分1 框架结构体系的特点:1.1 结构自重较轻。1.2 建筑立面容易处理。1.3 计算理论比较成熟。1.4 设计时要控制高宽比。1.5 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能获得较大空间,也可按需要做成小房间。1.6

15、整体侧向刚度较小,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较大,有时候影响正常使用。2 框架结构体系选择的因素及适用范围:2.1 考虑建筑功能的要求。例如多层建筑空间大、平面布置灵活时。2.2 考虑建筑高度和高宽比、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等因素。2.3 非抗震设计时用于多层及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时一般情况下框架结构多用多层及小高层建筑。2.4 框架结构体系是介于砌体结构与框架-剪力墙结构之间的可选结构体系。框架结构设计应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施工的原则。2.5 框架结构由于其抗侧刚度较差,因此在地震区不宜设计较高的框架结构。在7度设防区,对于一般民用建筑,层数不宜超过7层,总高度不宜超过28米。在8度设防区,层数不宜超过5层,总高度不宜超过20米。超过以上数据时虽然计算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但是不经济。六 调研体会 近年来框架结构在世界各地又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城市普遍兴建了包括商场、住宅、旅馆、办公楼和多功能建筑等各种类型的框架建筑。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参加或从事框架结构设计已成为必须面对的现实之一。 通过毕业设计对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做一个系统的总结和应用,通过自己对在熟悉任务书的基础上参观、比较同类建筑,查阅、搜集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