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因工程学的餐馆优化再设计课程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091475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人因工程学的餐馆优化再设计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基于人因工程学的餐馆优化再设计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基于人因工程学的餐馆优化再设计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基于人因工程学的餐馆优化再设计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基于人因工程学的餐馆优化再设计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人因工程学的餐馆优化再设计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人因工程学的餐馆优化再设计课程设计(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攀枝花学院学生课程设计(论文)题 目: 基于人因工程学的 某餐馆优化再设计 学生姓名: 刘 璐 学 号:2 所在院(系): 机械工程学院 专 业: 工业工程 班 级: 2010级工业工程 指 导 教 师: 蒲光华 职称: 讲师 2013年 6 月 24 日攀枝花学院教务处制 /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价值日益受到尊重。安全、健康、舒适等因素在工作系统设计和评价中必将受到广泛重视。近年来,随着人们财富的不断积累,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追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本文主要探讨人因学在餐饮酒店业的应用,了解并初步掌握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室内设计的全过程,并以此为核心,对室内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设计理论相关知识

2、和内容作全面系统的训练,针对餐馆作业环境、作业空间以及室内色彩设计的概念、过程和方法分析照明环境、颜色环境、噪声环境、微气候环境及空气环境,通过这些分析来改进酒店的经营管理方式和设施布局,最大化的给顾客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人因学的应用。对餐厅内的整体布局进行优化再设计,使整体布局达到最佳的效果,为顾客提供一种舒适的就餐环境。关键词 人因工程学,设施布局分析,作业空间分析,优化再设计目 录摘要.1 绪论.11.1课题研究的背景11.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2.1目的11.2.2意义11.3课题研究的内容22 课程设计的理论概述.32.1 人体测量的理论依据32.1.1人体

3、测量的基本姿势32.1.2人体测量数据的运用准则32.1.3 人体测量的数据应用42.2色彩的理论描述52.2.1色彩的三属性52.2.2色彩对人的影响52.3 照明的理论描述63 餐馆的人因工程学设计与改善83.1 餐馆的桌椅改善83.1.1 餐馆桌椅数据测量结果83.1.2桌子的人因工程学优化83.1.3座椅的人因工程学优化103.1.4桌间间距的人因工程学优化123.2餐馆色彩的人因工程学优化123.3餐馆照明的人因工程学优化144 改善后的餐馆布局154.1 桌椅改善分析154.2 照明改善分析164.3 餐馆色彩改善分析175 课程设计小结19参考文献.201 绪论1.1课题研究的背

4、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选择了在餐厅就餐。快餐店作为平价美味的消费场所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但是我们就餐的餐厅的设计和使用方面都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学习完人因工程学的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对餐厅的设计提出自己的意见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为期1周的实践调查活动通过调查我们想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述人因工程在餐饮业上的发展情况餐厅设计与就餐舒适度的关系餐厅设计与餐厅利用效率的关系 餐厅设计与创新方案设计1.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目的了解并初步掌握人体测量、作业环境、作业空间设计的原理与方法以及室内色彩设计的概念、过程和方法;初步掌握产品设计过程中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了解

5、并初步掌握进行室内环境设计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并初步掌握艺术和技术相互融合的过程,以技术求真、以艺术求美。了解并初步掌握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室内设计的全过程,并以此为核心,对室内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设计理论以及美学和工学基础、设计表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相关知识和内容作全面系统的训练,同时不断总结提高撰写论文和设计说明书的能力等等。1.2.2意义人因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型学科,是实现人性化设计的重要理论指导和设计方法。在理论课之后,通过完成一次具体课题的设计,能使我们真正触摸实际设计中的人因工程学问题,真正体验所学知识与实际设计的联系,引导我们体验设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可能的设计改进,

6、以及寻求更佳的设计方案,以提高我们运用人因工程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的能力。同时,完成课程设计需要作两方面的调研:现实 情况的调研和文献资料查询,这部分工作超越课堂,超越教材,需要到图书馆、资料室、 互联网以及设计的种种现场去进行调研,对激发我们的学习主动性,培养自我钻研、开 拓进取的精神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把理论过度到实践同时,更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 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能找出更好的设计方案,以使我们现有的资源得到更好,更充分 的利用,也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1.3课题研究的内容本课程设计是与人因工程学配套的实践环节之一。在完成人因工程学课堂教学的基础上,

7、以某餐馆内部环境为设计对象,以人因工程学的原则与方法为设计依据进行一次全面的实操性锻炼。设计采用人因工程学中相关的原则与方法为依据,结合具体工作性质,要求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实际设计内容:该餐馆的装修、布置现状调查;对该餐馆的就餐环境及相关数据进行进行人因学分析;根据人因工程学的具体原则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方法;通过本环节的锻炼,加强对人因工程学相关原理和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同时,加强对计算机以及相关课程的掌握和运用。2 课程设计的理论概述2.1 人体测量的理论依据人体测量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 寸来确定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用以研究人 的形态特征,从而为各种工业

8、设计和工程设计提供人体测量数据。 这些测量数据对工作空间的设计,机器、设备设计以及操纵装置 等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并直接关系到合理地布置工作地,保证合 理的工作姿势,使操作者能安全、舒适、准确地工作,减少疲劳 和提高工作效率。2.1.1人体测量的基本姿势立姿 指被测者挺胸直立,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眼睛平视前方, 肩部放松,上肢自然下垂,手伸直,手掌朝向体侧,手指轻贴大 腿侧面,膝部自然伸直,左、右足后跟并拢,前端分开,使两足 大致呈45夹角,体重均匀分布于两足。 坐姿 指被测者挺胸坐在被调节到腓骨头高度的平面上,头部以 眼耳平面定位,眼睛平视前方,左、右大腿大致平行,膝弯屈大 致成直角,足平放在

9、地面上,手轻放在大腿上。1 孙林岩,崔凯,孙林晖人因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1.2人体测量数据的运用准则在运用人体测量数据进行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准则:1最大最小准则。该准则要求根据具体设计目的选用最小或最大人体参数。如人体身高常用于通道和门的最小高度设计,为尽可能使所有人(99以上)通过时不致发生撞头事件,通道和门的最小高度设计应使用高百分位身高数据;而操作力设计则应按最小操纵力准则设计。2可调性准则。对与健康安全关系密切或减轻作业疲劳的设计应遵循可调性准则,在使用对象群体的5一95可调。如汽车座椅应在高度、靠背倾角、前后距离等尺度方向上可调。3平均准则。虽然平均这个概念在有关

10、人使用的产品、用具设计中不太合理,但诸如门拉手高、锤子和刀的手柄等,常用平均值进行设计更合理。同理,对于肘部平放高度设计数而言,由于主要是能使手臂得到舒适的休息,故选用第50百分位数据较合理,对于中国人而育,这个高度在14279cm之间。4使用最新人体散据准则。所有国家的人体尺度都会随着年代、社会经济的变化而不同。因此,应使用最新的人体数据进行设计。5地域性准则。一个国家的人体参数与地理区域分布、民族等因索有关,设计时必须考虑实际服务的区域和民族分布等因素。6功能修正与最小心理空间相结合准则。国家标准公布的有关人体数据是在裸体或穿单薄内衣的条件下测得的,测量时不穿鞋。而设计中所涉及的人体尺度是

11、在穿衣服、穿鞋甚至戴帽条件下的人体尺寸。因此,考虑有关人体尺寸时,必须给衣服、鞋、帽留下适当的余量,也就是应在人体尺寸上增加适当的着装修正量。所有这些修正量总计为功能修正量。功能修正量随产品不同而异,通常为正值,但有时也可能为负值。通常用实验方法求得功能修正量,但也可以通过统计数据获得。2 丁玉兰人因工程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2.1.3 人体测量的数据应用1、平均值代表样本的测量数据集中地趋向某一值,该值被称为平均值,简称均值。平均值是描述测量数据位置特征的值,可用来衡量一定条件下的测量水品或概括地表现测量数据集中情况。2、标准差表明一系列测量值对平均值的波动情况。标准差大,

12、表明数据离散,远离平均值;标准差小,表明数据接近平均值。标准差可以衡量变量值的差异程度和离散程度,也可以概括地估计变量值的频数分布。3、百分位数表示设计的适应域。在人因工程学中常用的是第5、第50、第95百分位数。第5百分位数表示“矮身材”,即只有5%的人群的树枝低于此下限数值;第50百分位数代表“适中”身材,即分别有50%的人群的树枝高于或低于此值;第95百分位表示“高”身材,即只有5%的人群的数值高于此上限值。当需要求的任一百分位a的数值时,则可按下式进行计算=K式中,为平均值(mm),为标准差(mm),K为百分比变换系数,设计中常用的百分比值与变换系数K的关系如表2.1所示。当求1%5%

13、之间的百分位时,式中取“”;当求50%99%之间的百分位数时,式中取“+”。表2.1 百分比与变换系数K3 郭伏,钱省三人因工程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2色彩的理论描述颜色是通过人的视觉起作用的。不同颜色所发出的光的波长不同,当人眼接触到不同的颜色,大脑神经做出的联想跟反应也不一样,因此色彩对人的心理有直接的影响2.2.1色彩的三属性色彩的三属性是指色彩具有的色相、明度、纯度三种性质。三属性是界定色彩感官识别的基础,灵活应用三属性变化是色彩设计的基础。(1)色相 (hue)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在色彩的三种属性中色相被用来区分颜色,根据光的不同波长,色彩具有红色、黄色或绿色等性质

14、,这被称之为色相。黑白没有色相,为中性。(2)明度 (value)根据物体的表面反射光的程度不同,色彩的明暗程度就会不同,这种色彩的明暗程度称为明度。在蒙塞尔颜色系统中,黑色的明度被定义为0,而白色被定义为10,其他系列灰色则介于两者之间。(3)纯度(chroma)纯度指的是色彩饱和程度,光波波长越单纯,色相纯度越高,相反,色相的纯度越低。色相的纯度显现在有彩色里。在孟塞尔颜色系统中,无纯度被设定为0,随着纯度的增加数值逐步增加。4 明兰,张鸿博现代色彩构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2.2.2色彩对人的影响色彩对人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色彩的辨别力、视认性、明视性,色彩的象征和情感等都是心理学上的重要问题。人们对色彩的感觉是一种复杂的现象,人们之所以会对色彩产生感觉,是由于可见光波段的电磁波作用于视觉器管的视网膜从而产生特有的响应,当这些响应投射到大脑枕叶横纹区后,就在那里形成色彩感觉。温度感色彩的温度感,是人类在长期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