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概论总汇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088710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教育概论总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特殊教育概论总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特殊教育概论总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特殊教育概论总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特殊教育概论总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殊教育概论总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教育概论总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20分)1、某位儿童说话时常出现倒句、破句、主语缺损等现象,使用的词汇不及同龄儿童,该儿童可能属于语言发展迟缓。2、脑瘫儿童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是尽可能让他们在普通学校普通班就读,在护理和治疗方面需要多学科合作。3、 编制出学校儿童用的第一个智力量表的学者是韦克斯勒。4、 通过讲故事、木偶剧等活动让普通儿童了解残疾儿童的障碍和感受,这是 体验 学 习。5、 听障是否导致聋哑取决于障碍程度、障碍发生的年龄及儿童所处的环境条件。6、 大多数盲人能及时避开障碍物,这是因为他们具有障碍感觉。7、广义的特殊儿童除残疾儿童外,还包括超常儿童&视障学生思维的两个特点是概念不完整、不准确

2、和思维活动发展比明眼儿童落后。9、 按智力常态分布曲线计算,智障者流行率为2.27%;性别上的特点是男性多于女性。10、 画人测验属于常用的筛查 工具。11、 对超常儿童的教育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压苗助短”,这是自然与催化并进_原则。12、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对残疾或特殊儿童发展所采取的主要对策是通过医疗清除 儿童内部固有的不利条件。13、理疗师侧重于对脑瘫儿童进行下肢及大肌肉群的训练。14、 随班就读是引导现有学校迈向全纳性学校的一种策略15、 对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的青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机构是工读学校。16、认知行为矫正法包括多种具体的技术方法,其中对学习困难学生特别有实用价值

3、的是 自我指导禾廿自我监督。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2分,共10分)1、动力型困难学生 p1622、任务分析法3、填平补缺充实法 p3874、资源教室方案 p735、盲相 p284 盲相或叫盲态,是指视觉障碍者因早期干预不当而造成的一种外部状态, 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表现: 1 行走时异常状态, 2 重复性呆板动作四、简答题(每小题 8 分,共 40分)1、何谓构音障碍?举例说明四种构音错误。P2192、如何理解教师的培训要适应新的要求?P223、举出 4 种矫正不良情绪和行为的方法。3294、举例分析智障儿童的记忆特点,并提出提高其记忆能力的建议。P193 p213-2155、听障学生随班就读

4、有哪些有利之处?p254五、论述题(每小题 15分,共 30 分)1、试论述早期干预的理论依据。1. 器官用进废退说和功能补偿代替说 生物体任何器官频繁地持续使用会逐渐增强这个器官, 使之发达; 反之则逐渐衰弱, 直至最后功能消失。 有发展缺陷的儿童大多是由于器官或功能的损伤或丧失所致, 但他们中 的大多数器官或功能并没有完全丧失, 可以通过早期干预进行训练, 以建立或保持相应的能 力, 否则将逐渐丧失。 生物体还有一种功能补偿或代替的现象。 当机体某一器官发生病变或 功能失常时, 可通过建立新的条件联系, 调动器官残存的能力或其他器官的能力对失去的功 能进行补偿或代替。2. 遗传与环境变互作

5、用论 儿童的发展是有机体的先天禀赋能力与外在环境交互影响而产生的。一方面要承认 有机体的遗传或先天的限制,另一方面要看到潜在的发展可以被不同的环境所加强或阻碍。3. 关键期理论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伦兹的研究发现, 小鹅在出壳后 24 小时内有追随某一固定的、 走 动着的“东西”的行为,过了这个时刻,这种追随行为就难以形成。所以出生以后 24 小时 内, 是小鹅形成追随行为的关键期。 个体某些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大多是在学龄前时期。 所以 对婴幼儿进行早期干预效果最好,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错过最佳时期, 效果往往较差。4. 婴儿潜力的研究婴儿潜力的研究婴儿传统上被认为是 “无能” 的,但许多儿童

6、心理学家近 30 年的研 究发现:婴儿具有相当“高水平”的先天禀赋能力和反应能力,早期教育与早期干预愈早进 行愈好。2、随班就读学生入学时应作哪些考虑? P32答: 1、父母或儿童监护人同意。 2、年龄与普通儿童相同,特殊情况可以适当放宽。3、残余能力。 4、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5、交往能力。 6、社会成熟性。 7、其他,如家庭经济情 况等。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20分)1、 说话时有呼吸声,这属于声音障碍问题。2、 首次提出全纳性教育的文件是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3、 根据现有经验,搞好随班就读的关键是教师和管理。4、 学习动机、态度、意志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存在较多障碍而引起的学习困难者

7、是属于动力 型困难学生。5、 1874年,在北京建立的瞽叟通文馆是我国最早的第一所特殊学校。6、 让普通学生戴上涂有凡士林的眼镜看东西,这是一种体验性学习。7、唐氏综合征(先天愚型)主要是由于第 21号的染色体上偏差引起的,它的出现也和母亲的 年龄有关。&认为情绪行为问题是儿童与环境之间不良影响的结果,这是生态学 的观点。9、 视觉发生严重障碍时, 之所以能够“以手代目”,主要因为触觉和视觉是并行的感觉,本质上很接近。10、 裂腭容易造成器质性型构音障碍。11、 1994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残疾人教育条例,这是中国第一部有关残疾人教育的专项法规。12、 对脑瘫儿童进行下肢及大肌肉群训练的专业人

8、员是理疗师。13、 教育鉴定与诊断工具分为二种,即工具和教育测验工具。14、 指导学生对记忆进行组块、联想、配对,提高记忆水平,这种方法称为学习策略指导法。15、 癫痫的主要症状是 和 。16、教育应当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这就是全纳性教育。17、 美国相关法律规定要为出生至三岁的残疾儿童制定和实施个别化家庭服务_计划。18、 日常交谈最常用的声音强度为 30分贝40分贝。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2分,共10分)第#页共10页1、失语症 p2212、 特殊需要儿童p43、 肢体残疾p3354、视力残疾(障碍)p2705、 传导性听觉障碍p242四、简答题(每小题 8分,共40分)1、超常儿童通常可

9、分为哪几种类型?P3662、简述随班就读的目的。P253、资源教师应具备哪些必要的知识?P784、简述关键期理论。P1315、判断一个学生是否属于学习困难,需符合哪些条件?P161五、论述题(每小题 15分,共30分)1、何谓情绪与行为障碍?举例分析矫正该类儿童不良行为常用的自我管理技术(认知策略)。P308 p3262、分析智障学生随班就读课堂教学模式并谈谈如何在班级授课中有机地结合个别辅导。P212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随班就读教学模式是建立在非分类(跨类)教学原则基础上的。2. 人们对特殊儿童的态度已由拒绝、歧视到同情、怜悯,再进而成为积极的接纳与协助 。3. 超常儿童最

10、一般的分类是把其分为智力超常 儿童和有特殊才能的儿童两大类。4. 波太奇计划由于训练安排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趣味性、连贯性和可操作性,目前已被许多国家应用。5. 失语症是由气质性脑病变引起的理解 和 表达 语言符号内容的异常。6. 耳病及损伤一般只导致传音性性听力障碍。7. 视障学生对词意的理解往往缺少表象基础,因此很难把握词汇所表达的概念。8. 我国残疾标准中对肢体残疾下的定义是“指人的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畸形,导致人体运动系统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或功能障碍。9. 根据我国几个盲校的调查,在盲生中 先天致盲者占大多数。10. 认为情绪行为障碍学生是学会了不适应的反应和未能学会适当的反应,这

11、是行为学的观点。11. 我国第一部有关残疾人教育的专项法规是残疾人教育条例。12. 药物中毒会导致传导性听觉障碍13. 大部分轻度弱智儿童的致病原因是社会文化因素。14. 我国最早的特殊学校是瞽叟通文馆。15. “失去知觉、虚脱、全身惊厥”意味着癫痫的大发作 。16. 声音嘶哑尖锐、鼻音过重等是属于音质 问题。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 特殊教育1特殊教育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 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2. 语言频率平均听力损失2. 就是指语言频率为 500、1000和2000赫兹的平均数。3. 语流

12、障碍3. 语流障碍的典型表现是口吃,指语流或说话节奏中断,言语不流畅,特别是在有些音、 音节、词或词组上有迟疑、停顿、重复或延长现象。4. 苯丙酮尿症4. 是一种常见的由氨基酸代谢障碍所引起的疾病。5. 低成就超常儿童5. 智商高,但在学业上无法取得高成就的人。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 何谓瀑布式特殊教育服务体系?P272. 简述学习困难学生的鉴别方法。P1643. 分析造成情绪行为障碍的环境因素。P3114. 举例说明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个别化原则。5. 简述资源教室方案的功能。P751.美国学者迪诺提出了瀑布式特殊教育服务体系(1分)。该体系主张学校要分层次(1分),从学习环

13、境受限制程度最多的隔离式教养机构到受限制程度最少的普通学校的全日制普通班(2分),与儿童的残疾程度从重到轻相匹配(2分)。普通学校的全日制普通班是比较适合轻度残疾学生的(2分)。第#页共10页2. ( 1)教师日常观察( 2 分)( 2)标准化测验(智力测验、成绩测验、心理过程测验)(2 分)( 3)非正式测验( 2 分)(4) 医学检查( 2 分)(以上各点需作解释)3. 家庭因素:不健全的家庭因素,不良的教养方式,不良的亲子关系( 3 分); 学校因素:方针目标不切合学生身心发展实际,教学方法不当,无视学生个别差异, 师生关系紧张( 3 分);社会因素:交友不慎,不良的社会风气,社会生态环

14、境的破坏(2 分)4. 个别化教学不同于一对一的教学( 1 分)。个别化教学是在集体教学的条件下, “适当 并注意个性发展的教学” 。(2 分)所有的学生都应当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最大 限度的进步( 2 分)。教师的作用是对于异质同班的学生( 1分),依据一定的标准(通常 是学习的学习成绩、认知起点、能力倾向)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给 予相应的分层教学( 2 分)。5. ( 1)评量(2)教学(3)咨询(4)在职训练(以上每点需作解释,各 2 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题 15 分,共 30分)1. 如何理解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教育的可能性?1. 人人都有

15、受教育权:(1)教育权是一种基本的人权( 2 分)。(2)教育应当免费( 1 分)。(3)国家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力,对残疾儿童必须实施义务教育(2 分)。(4)对每一个适龄特殊儿童提供教育是现代法律的要求(2 分)。教育的可能性:(1)特殊儿童能力低,学习有困难,但绝对不是没有学习能力(2 分)。(2)特殊儿童都是可教育的,只要有持续的适当的教育,都会有进步,只是进步大小不同而已( 2 分)。(3) 学习的范围、方式要符合特殊儿童的特点和需要(2分)。(4)特殊教育应实现有教无类(2分)。2. 举例说明早期干预的作用。P129(1)治疗、补偿或矫正已经存在的发展缺陷。如对视觉障碍儿童及早进行手术治疗(如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