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声现象和光现象 五年中考荟萃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0876184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三 声现象和光现象 五年中考荟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专题三 声现象和光现象 五年中考荟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专题三 声现象和光现象 五年中考荟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专题三 声现象和光现象 五年中考荟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专题三 声现象和光现象 五年中考荟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三 声现象和光现象 五年中考荟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三 声现象和光现象 五年中考荟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声现象和光现象A组2015年全国中考题组一、选择题1(2015浙江台州,6,4分)下列对各光学现象的相应解释或描述,正确的是()A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蜡烛远离平面镜时,蜡烛的像变小C插在水中的铅笔“折断”了,是因为光的折射D只将F板绕O点向后转动,还能在F板上看到反射光线解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蜡烛远离平面镜时,蜡烛的像大小不变故B错误;插在水中的铅笔“折断”了,是因为光的折射,故C正确;只将F板绕ON向后转动,不能在F板上看到反射光线,故D错误。答案C2(2015浙江温州,12,4分)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竖直向上移

2、动 B竖直向下移动C水平向右移动 D水平向左移动解析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不能中目标,故A不符合题意;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左边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左移动,光斑会向下移动,能中目标,故B符合题意;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中目标,故C不符合题意;将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中目标,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B3(2015浙江嘉兴,6,4分)某同学进入泳池前以为池水很浅,踩下去后却有一种“踏空”的感觉

3、,即水的实际深度要比看上去的深一些,其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 D光路可逆解析由于光的折射,水池底的光线经水面折射进入人眼,产生视觉,其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虚像在实物池底的上方,所以看起来池底变浅,踩下去后才有一种“踏空”的感觉。答案C4(2015浙江宁波,14,4分)从水下向水面看,看到一条鱼及其所成的像,如图所示,可以判断()Aa是b鱼通过光的反射成的虚像Ba是b鱼通过光的折射成的虚像Cb是a鱼通过光的反射成的虚像Db是a鱼通过光的折射成的虚像解析由题意可知,从水下向水面看,人在水下,鱼也在水下,所以是在同一介质中,因此可判断为反射,不是折射。故B、D不正确

4、;此时是水面相当于镜面成像,而人在水下,鱼也应该在水下,所以下面的b应该是鱼,而上面的a应该是鱼通过光的反射成的虚像,故A正确、C不正确。答案A5(2015江苏连云港,2,2分)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B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C物体靠近平面镜时,所成的像将远离平面镜D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故A错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故B错误;平面镜所成的像,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离平面镜越近,故C错误;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故D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6(2015江苏扬州,17,3分)人的眼球

5、的晶状体相当于_透镜。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面,应该利用_透镜矫正。解析人的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近视眼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使物像模糊不清。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可以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成在视网膜上。答案凸前凹7(2015江苏南京,20,2分)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解析因为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故作出AA、BB的垂直平分线,即为平面镜位置。答案如图所示。8(2015浙江义乌,26,2分)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实验探究的

6、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A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在纸上分别记录物与像的位置B、B;C、C。B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C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D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蜡烛的像时,在纸上记下蜡烛的位置A。(2)步骤A的实验目的是_;(3)图乙是物、像的位置实验记录,请你利用测量工具对乙图的实验记录作出处理并得到相应规律_。解析(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步骤应该是先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

7、,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再点燃蜡烛做实验,为得到普遍规律,应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多做几次实验;(2)探究平面镜成像时,要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其目的是进行多次实验来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3)将AA、BB、CC连线,标明垂足,并分别注明测量数据。由图乙所示实验现象可知,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答案(1)CDBA(2)多次实验,寻找规律(多次实验,便于得出普遍规律)(3)作图痕迹如图所示。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9(2015浙江湖州,27,6分)小明喝水时,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

8、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什么光却不能透过呢?小明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如图,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1)小明的推测是_。(2)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_,证实了自己的推测。(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吗?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_。解析(1)如题图,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

9、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可能会发现折射光线消失;(2)据(1)的猜想可知,若猜想正确,即该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光斑会消失;(3)据上面的规律不难看出,由于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当折射角增大到某种程度后,折射光线会消失;而光线从空气射向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不会出现上述现象。答案(1)折射光线消失(2)光斑消失(3)不会,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10(2015浙江杭州,11,6分)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

10、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 cm。(2)在凸透镜成像实验测量物距和像距的过程中,_(选填“物距”或“像距”)的测量误差较大,原因是_。解析(1)凸透镜成像可以在光屏上呈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因此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2)焦距是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由图可得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1.0 cm,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1 cm,读数时注意要估读一位。(3)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观察像的过程中要不断向前向后移动光屏以得到最清晰的像,因此观察存在较大的主观因素,产生的测量误差也较大。答案(1)会聚11.0(2)像距光屏上

11、不一定是最清晰的像,像的位置确定不够准确。B组20142011年全国中考题组一、选择题1(2012福州,3)如图所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 ()A反射角是6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C入射角是30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解析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大小等于90减去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60。答案A2(2014浙江宁波,8,4分)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

12、在不同位置解析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当镜子沿MN分开后,猫在两个镜子中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故A、B、D错,C正确。答案C3(2013浙江杭州,20,3分)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凸透镜前1.5倍焦距的地方,当它向与它同侧的距离透镜3倍焦距的地方移动时,它所成的像()A变大B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与蜡烛之间的距离变小解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答案B4(2013广东广州,9,3分)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下列哪一项操作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A透镜不动,

13、蜡烛、光屏靠近透镜B透镜不动,蜡烛、光屏向右移动C透镜、光屏都不动,蜡烛向右移动D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靠近光屏解析由已知可知,当前物距u2f,像距fv2f,此时要成清晰放大的像,则需减小物距到fu2f。答案B二、非选择题5(2014浙江宁波,24,4分)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人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_(选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析小孔成像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具体应用,半透明薄纸相当于光屏,因此半透明的薄

14、纸应该放在圆筒的B端;当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时,光屏上的像将变大。答案B变大6.(2013浙江杭州,27,5分)杭州某些路口装有语音自动提示系统,其工作过程是一旦行人或骑车者在闯红灯时,摄像头即拍下照片,然后将信号传输到语音提示系统,发出声音,提醒行人或骑车者。摄像头工作原理与人眼相似,相当于一个_透镜。解析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凸7.(2014浙江杭州,34,7分)右图为发光点S和竖直放置的平面镜的位置情况。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完成下列两小题:(1)在图中用光路图作出发光点S的像点S(2)推导证明S点和S点到平面镜距离相等解析(1)从点光源S向镜面发出两条入射光线,其中一条垂直射向镜面,入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