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0868355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教案: 活动名称幼儿园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幼儿园游戏生活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朗读儿歌。2.看图书,讲画面,理解画面和儿歌的简单意义,学习翻阅图书的方法。资源准备1. 阅读读本、阅读操作本、幼儿字词卡。2. 教师用大书、朗读光碟、大字词卡、句卡。3. 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教学方法提示1. 口语交流导入法2. 情境观察讲述法3. 节奏朗读记忆法活动流程建议一、导入(准备)活动1通过游戏活动、生活活动与幼儿之间建立亲近的情感,和幼儿一起唱歌、玩游戏,稳定幼儿情绪。 2口语交流导入法和幼儿一对一、或小组交流谈话活动,亲近安抚幼儿,设计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引起幼儿说的兴趣,运用玩具手偶等和幼儿一起

2、游戏说唱我爱我的幼儿园。3、讲故事活动(分组进行)和幼儿围坐在一起,给幼儿讲熟悉的生活故事,将故事画面展示给幼儿看,玩“找一找”的游戏,引起幼儿对图画书的关注。二、阅读活动1游戏后请幼儿安静地坐下,和幼儿一起说说游戏中快乐的事。启发引导幼儿复述游戏的情节,教师用肢体语言启发幼儿说出“幼儿园、朋友多,玩游戏、学唱歌。”2阅读讲述活动(1)出示大书,让幼儿来观察描述:画面上是哪里?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做什么?你喜欢玩什么玩具?(2)导入教材观察讲述活动发给幼儿每人一本教材,示范书要轻轻拿,平放在桌上,要一页一页地翻,看完一页再看下一页。 请幼儿翻到第一课,引导幼儿说说画面上有什么,都有谁,在做什么?

3、 幼儿观察欣赏画面,大家一起朗读儿歌幼儿园。2.收书、放书的练习教师示范收书、放书,说明具体要求。幼儿按要求收书、放书,教师给与鼓励和帮助。3.朗读儿歌的练习节奏朗读记忆法(1)教师根据儿歌韵律配节奏,指导幼儿用双手拍节奏朗读儿歌,手、口、耳配合活动,节奏由慢到快,反复练习。 (2)和幼儿一起拍节奏读儿歌,鼓励幼儿大声朗读。三、拓展活动1歌曲表演:我爱我的幼儿园给幼儿每人戴上小动物的头饰,扮成小动物,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表演,一起唱我爱我的幼儿园。2指导幼儿到语言阅读区活动,示范阅读图书的具体要求,进行初步的阅读常规与习惯的示范与指导:(1)取放图书要轻拿轻放,放回书架要一本一本摆放整齐,开始时

4、教师应给予示范和帮助。(2)书要轻轻翻,看完一页再看下一页,不反着、倒着看。(3)看书时可以自言自语,也可以和同伴交流,还可以求问老师,但不能大喊大叫,影响别人,逐步建立阅读活动秩序。(4)教师应通过生动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让幼儿对阅读活动产生兴趣,乐于参与,使活动达到目的。3阅读操作本的家园互动教师应利用阅读操作本把阅读学习延伸拓展到家庭中,与家长做及时有效的沟通。第二单元教案: 活动名称五官本领大活动目标1.通过儿歌认识自己的五官,知道五官的名称、位置,了解五官的本领。2.运用感官来学习了解周边的事物,促进幼儿感知觉协调发展。 资源准备1.阅读读本、阅读操作本、幼儿字词卡。2.教师用大书、

5、朗读光碟、大字词卡、句卡。3.大头娃娃一个,可以移动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教学方法提示1.节奏朗读记忆法2.图文对应行指法活动流程建议一、导入活动1.游戏:指五官游戏过程:(1)老师说:眼睛、耳朵、鼻子。眼睛、耳朵、鼻子。幼儿用手指到具体的五官位置。(2)老师会越说越快,看一看宝宝的速度能不能跟得上。老师还可以把五官变成身体部位来增加游戏的难度和趣味性。游戏目的:熟悉身体部位,提高反应能力。2、谈话活动:五官本领大 (1)请幼儿说说五官有什么本领,自己会用五官做什么?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语言配合动作,帮助幼儿学习分辨五官的功能。 (3)游戏,贴五官 教师出示没有五官的大头娃娃,请幼儿

6、上来粘贴五官,说出五官的名称。二、阅读活动 1.观察儿歌五官本领大的画面,说说小朋友在做什么。导入儿歌: 小眼睛,看东西,小耳朵,听声音,小鼻子,闻味道,小嘴巴,吃饭香! 2.图文对应游戏 (1)观察画面内容,说说每组画面的内容。 (2)对应找文字部分,找到文字来行指朗读。 (3)教师出示大句卡、大字词卡认读。3.游戏:我的五官本领大 (1)你看到教室里的什么? 引导幼儿细心观察,说出具体事物。 (2)你听到什么在发声? 教师用准备好的乐器或能发声的物品敲击或弹奏,幼儿仔细辨别,说说是什么在发声。 (3)学习用“看”和“听”说一句话。 4.有节奏地朗读儿歌:拍手念儿歌。三、拓展活动1、午餐喷喷

7、香 午餐时,让幼儿闻一闻饭菜的味道。尝一尝饭菜的味道,说一说闻到什么味道,尝到什么味道,同时进行进餐教育,鼓励幼儿吃好吃饱,学习用鼻子辨别味道。2.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倾听,说说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味道。鼓励幼儿运用五官去学习了解身边的事物,然后用句式表达出来,丰富幼儿词汇量。3.结合幼儿的感知觉练习丰富相关操作材料,利用操作材料(蒙氏感知教具等)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理解五官的功能,学习用五官来感知认识事物。4.与家长进行家庭延伸活动的沟通,建议家长随机利用家庭生活契机,帮助幼儿学习运用五官认识周边的事物,促进幼儿感知觉发展。第三单元教案:活动名称:树叶飞飞活动目标1.欣赏秋天画面,初步

8、感知秋天大自然的变化。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表演儿歌,动手用色彩来表现秋天。资源准备1.阅读读本、阅读操作本、幼儿字词卡。2.教师用大书、朗读光碟、大字词卡、句卡。3.投影图片(教材儿歌画面)或制作喷绘图。4.到户外感知秋风吹、捡树叶回来,教师准备一张画有大树的白板纸。教学方法提示1.口语交流导入法2.游戏互动分享法3.图文对应行指法活动流程建议一、导入(准备)活动1.谈话活动:秋天来了 (1)教师提问:小朋友是否感到天气的变化,穿着的变化?在讨论中让幼儿知道秋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凉了。 (2)请幼儿说说户外有了什么变化?在讨论中发现风变大了,树叶开始落下来了。二、阅读活动1.观察描述游戏(1)观

9、察手中的两片树叶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发现树叶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2)请幼儿说说树叶飘落时的样子像什么,谁愿意表演一下?引导幼儿感受树叶飘落时的美丽,像蝴蝶一样。(3)发给幼儿阅读教材,翻到树叶飞飞,自由观察讲述情境。(4)教师引导观察讲述:画面上是哪里?秋天的颜色好看吗?树叶是怎样飘落的?2.儿歌朗读游戏:(1)由儿歌画面内容导入儿歌,在观察描述中读出儿歌:树叶飞飞秋风秋风吹吹,树叶树叶飞飞。就像一群蝴蝶,张开翅膀追追! (2)幼儿听朗读光碟找到文字跟读。(3)幼儿行指文字跟读。认读关键字“秋天”“树叶”。(4)幼儿表演朗读,幼儿手拿树叶,表演动作来朗读。教师给与辅导和鼓励。三、拓展

10、活动1.集体作画游戏,教师将准备好的画有大树的白板纸铺在桌上,准备好浆糊,幼儿分组把手里的树叶粘贴在白板纸上,共同完成树叶飞飞的画。2.幼儿在阅读延伸操作卡的单元练习中给秋天的树叶涂色,学习用色彩来表现秋天。一日生活中渗透礼让和礼貌用语教育,引导幼儿友好相处。3.儿歌朗读表演活动,表达喜爱秋天的情感,纠正普通话发音,正音正字。4.图文对应的认字游戏,利用大字词卡、小字词卡玩游戏,认读掌握学过的汉字。第四单元教案:活动名称小猴子活动目标1.在观察和朗读儿歌中萌发喜爱小动物的情感。2.学习象声词,进行发音吐字的练习,学习说好普通话。资源准备1.阅读教材、阅读操作本、幼儿字词卡。2.教师用大书、朗读

11、光碟、大字词卡、句卡。3.猴子、小熊的图片。教学方法提示1.口语交流导入法2.游戏互动分享法3.图文对应行指法活动流程建议一、导入(准备)活动1.谈话交流活动:宝宝进步大(1)请个别幼儿来讲这样真好的故事(2)请小朋友说说最近自己有什么进步?(3)老师对小朋友的进步给与表扬。2.观察小动物的游戏 (1)教师出示小猴和小熊的图片,请幼儿回答、表演: 学一学小猴子、小熊的动作神态。 它们喜欢吃什么。 它们有什么本领。二、阅读活动1观察讲述活动(1)发给幼儿阅读教材,翻到小猴子,自由观察讲述情境。(2)教师引导观察讲述:画面上是哪里?它们在做什么?发生了什么事?(3)引导幼儿看图想象讲述:汽车怎样叫

12、?小猴开车撞到小熊后他们说了什么?2儿歌朗读游戏:(1)由儿歌画面内容导入儿歌,教师朗读儿歌,幼儿欣赏。(2)教师领读,幼儿跟读。(3)幼儿听朗读光碟找到文字部分,行指文字跟读。认读关键字:小猴子(4)幼儿表演朗读,教师纠正普通话发音,正音正字。三、拓展活动1谈话活动:学说“对不起”。小朋友在游戏时发生碰撞时应说什么?小朋友不小心做错事说什么?引导幼儿学说“对不起”、“没关系”。进行礼让和礼貌用语教育。2游戏:开汽车幼儿玩驾驶小汽车的游戏,体验幼儿园里集体游戏的快乐。教师可适当设计情节,如:红灯亮了,紧急刹车。前面十字路口,请司机转弯。,到了娃娃家请幼儿读出标志牌的字“娃娃家”,到了语言阅读区

13、读出墙上学过的字词卡上的字等,增加游戏的趣味性。第五单元教案活动名称幸福的娃娃活动目标1.在观察讲述活动中理解感受家庭的温暖,萌发爱父母的情感。 2.在观察欣赏活动中记忆朗读儿歌,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朗读。3.在谈话活动中锻炼大方讲话表达。资源准备1.阅读读本、阅读操作本、幼儿字词卡。2.教师用大书、朗读光碟、大字词卡、句卡。3.让幼儿带来爸爸妈妈的生活照片,教师做一个展板来展示。4.教师收集北方冬天的图片做展示让幼儿欣赏。教学方法提示1.口语交流导入法2.情境观察讲述法活动流程建议一、导入(准备)活动谈话交流活动:温暖的家 1请小朋友说说冬天的感觉。出示北方冬天的图片,告诉幼儿冬天北方雪花儿飘飘

14、,大地冰冻,引导幼儿说出冬天天气很冷。2冬天为什么大家都愿意呆在家里呢? 家里有暖气、暖炉、空调暖风、家里暖和。 4温暖的家是谁给的呢? 爸爸妈妈给的,爸爸妈妈辛苦工作换来的,是爸爸妈妈的爱让我们有一个幸福的家。5教师展示幼儿带来的家庭生活照片展板,请幼儿上来说说是在哪里照的,简单描述当时的情形。通过谈话活动和幼儿一起了解冬天的特点,更加对比感受到家的温暖、父母的爱让我们很幸福,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二、阅读活动1.观察讲述活动(1)发给幼儿阅读读本,翻到幸福的娃娃,自由观察讲述情境。(2)教师引导观察讲述:画面上是什么季节?外面怎样、家里怎样?一家人在做什么? 请小朋友来看图描述画面情景。(3)师生一起欣赏画面、讲述画面,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叫什么名字,说说家里有趣的事。2.儿歌朗读活动(1)由画面内容导入儿歌,教师朗读儿歌,幼儿欣赏。 (2)幼儿听朗读光碟找到文字跟读。(3)幼儿行指文字跟读。认读汉字:家里(4)幼儿表演朗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