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共6页)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0867663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共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共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共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共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共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共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共6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安全风险管理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实行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以最经济、科学合理的方式消除项目施工中的风险所导致的各种灾害及事故后果。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危害进行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从而针对本单位存在的风险做出客观而科学的决策,预防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标准化和科学化。 2、 本制度适用于生产设备、设施、存储、运输的风险评价与控制,适用于生产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和非正常情况,包括本单位范围内各个生产经营阶段的风险管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以及风险信息的更新。二.职责1、 总经理直接负责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价的领导工作,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程序和指导书,明

2、确风险管理的目的和范围。2、 生产副总协助风险管理和评价工作,成立风险管理组织,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主持年终风险评审工作。3、安环处是风险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重大风险分析记录的审查与控制,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4、 各级管理人员应积极参与配合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价工作,提供相关资料。三.风险管理和评价机构(详见附件: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图)组 长:孔 俊副组长:滑鹏俭 陈 健 龙田周 徐 进 陈兆南 刘统华 樊全想 时钧国 马士芳成 员: 王社会 王 伟 杨 明 陈万里 马儒明刘乃部 龙厚君 李圣海 陶 亮 赵书峰陈 凯 王佩文 牛爱峰 朱 亚 王 磊蔡 峰 王立法 蔡瑾瑜 孙劲松 张成

3、印高朝阳 马 荣 王 琦四.内容 1、 风险分级制。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风险评价,其结果从高到低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分级标准见表4.1表4.1 风险分级风险级别风险名称风险说明1不可容许风险 事故潜在的危险性很大,并难以控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极大,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多人伤亡2重大风险 事故潜在的危险性较大,较难控制,发生事故的频率较高或可能性较大,容易发生重伤或多人伤害,会造成多人伤亡 粉尘、噪声、毒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达、级者3中度风险 虽然导致重大事故的可能性小,但经常发生事故或未遂过失,潜伏有伤亡事故发生的风险 粉尘、噪声、毒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达、级

4、者,高温作业危害程度达、级4可容许风险 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虽然重伤的可能性较小,但有可能发生一般伤害事故的风险 高温作业危害程度达、级者;粉尘、噪声、毒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为安全作业,但对职工休息和健康有影响者5可忽视风险 危险性小,不会伤人的风险事故的后果与可能性的综合评价结果可得出风险级别见表4.2表4.2 事故后果与可能性综合评价结果后果可能性极不可能不可能可能轻微伤害543一般伤害432严重伤害3212、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 1)、各单位要详细划分作业活动;编制作业活动表,其内容包括作业区域、设备、人员和流程,并收集有关信息。2)、辨识与各项作业活动有关的主要危害(

5、见重大危险源清单)。 3)、在假定现有的或计划的控制措施有效的情况下,对与各项危害有关的风险的程度做出主观评价,并给出风险的分级。4)、制定并保存辨识工作场所存在的各种物理及化学危害因素和生产过程的危险、生产使用的设备及技术的安全信息资料。5)、进行工作场所危险评价,包括事故隐患的辨识,灾难性事故引发因素的辨识,估计事故影响范围,对职工安全和健康的影响。6)、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风险级,并编制计划以控制评价中发现的,需要重视的任何风险,尤其是不可承受的风险。7)、建立一套管理体制或控制措施落实工作场所危险评价结果,包括事故预防、减缓以及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8)、针对已修正的控制措施,重新评价风险,

6、并检查风险是否不可承受。9)、修订完善并向职工下发、培训、实施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程序)包括每个操作阶段的程序、操作极限值、安全措施;10)、利用事故分析会,每周安全活动日认真分析导致或已导致生产现场事故和未遂事故的每一事件(包括吓一跳事件),并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确保事件的危险程度和控制措施被每个职工充分理解。危险源识别的准备、工作活动分类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 确定危险源风险级别 反 馈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反评审措施计划的可行性 馈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实施阶段图. 风险管理基本流程3 、危险评价结合各单位特点,本着风险评价的实用性和易操作性原则,有以下几种危险评价方法可供选择:1)、LEC

7、评价法: D=LEC D危险性分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2)、MEC评价法:R=MES R风险程度 M控制措施的状态 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S事故后果以上两种评价方法详细内容步骤可查阅相关资料。3)、直接判断法。对下述情况可直接定为较高级别的风险: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曾经发生过事故,至今仍未采取防范、控制措施的;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4、 风险控制制度 1)、风险控制措施原则。应优先选择消除风险的措施,其次是降低风险(如采用技术和管理措施或增设安全监控、报警、连锁、防

8、护或隔离措施),再次是控制风险(如个体防护、标准化作业和安全教育,以及应急预案、监测检查等措施)。2) 、重大危险源的确定。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可确定为重大危险源:违反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风险评价定为1级、2级风险的危险源。 风险控制措施表风险级别风险名称控制措施5 可忽视风险 不需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4可容许风险 可保持现有控制措施,即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但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需要监测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3中度风险 应努力采取措施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应在规定时间内实施风险减少措施,如条件不具备,可考虑长远措施和当前简易控制措施

9、在中度风险与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评价,更准确地确定伤害的可能性,确定是否需要改进控制措施,是否需要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2重大风险 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为降低风险时必须配给大量的资源,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就应采取应急措施,应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1不可容许风险 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若即便经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应在实施前予以评审,应着对以下内容: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能够是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是否已选定了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受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计划的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计划的控制措施

10、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5 、管理制度1)、通过风险评价工作确定的危险源(点),造册登记、绘制一览图、任何部门和个人无权擅自撤消已确定的 危险源(点)或者放弃管理2)、对所有危险源(点)必须悬挂警示牌并保持警示牌完整无损,因工作需要调整危险源(点)负责人,应在警示牌上及时更正3)、各级管理者要按危险源(点)的管理要求实施管理监督工作。在危险源(点)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风险控制措施4)、各类危险源应列为各级安全检查的重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应及时采取临时措施,并向上级管理部门反映情况。5)、凡属高压、高空、有毒等危险作业,必须有安全措施和专人负责6)、凡在各类危险源(点)发生事故时,必须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危险源(点)的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如果确属危险源(点)管理失控造成事故,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加倍处罚。7)、建立健全风险教育培训和交底制度。项目部必须每年组织对全员进行风险源的学习培训和教育,并对风险管理人员进行风险管理技术交底。8)、建立风险巡查机制,风险管理人员必须每日对风险源进行检查,并认真做好巡查记录。对于新发现的危险源必须及时上报风险管理机构,以确定危险源的级别,迅速制定相应控制措施。9)、针对1级、2级和3级风险必须建立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