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政策有哪些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0865863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口退税政策有哪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出口退税政策有哪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出口退税政策有哪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出口退税政策有哪些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出口退税政策有哪些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出口退税政策有哪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口退税政策有哪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出口退税政策有哪些,如何计算?介绍出口退税是指对出口商品已征收的国内税部分或全部退还给出口商的一种措 施,这也是国际惯例。我们国家的出口退税政策有: 1995年和1996年进行了第一次大幅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由原来的对出口 产品实行零税率调整为3%、6%和9%三档。 1998年为促进出口进行了第二次调整,提高了部分出口产品退税率至 5%、13%、15%、17% 四档。 2004年1月1日起国家第三次调整出口退税率为5%、8%、11%、 13%和17%五档。 2005 年进行了第四次调整,中国分期分批调低和取消了部分“高耗能、 高污染、资源性” 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适当降低了纺织品等容易引 起贸

2、易摩擦的出口退税率,提咼重大技术装备、IT产品、生物医药产品 的出口退税率。 2007年7月1日执行了 第五次调整的政策,调整共涉及2831 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经过这次 调整以后,出口退税率变成5%、9%、11%、13%和17%五档。 2008年8月1日第六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后,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 退税率由11%提咼到13%;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咼到11%。 2008年12月1日起执行了第八次调整的政策,涉及提咼退税率的商品范 围有:1. 将部分橡胶制品、林产品的退税率由 5%提咼到 9%。2. 将部分模具、玻璃器皿的退税率由 5%提咼到 11%。3. 将部分

3、水产品的退税率由 5%提咼到 13%。4. 将箱包、鞋、帽、伞、家具、寝具、灯具、钟表等商品的退税率由11%提 咼到 13% 。5. 将部分化工产品、石材、有色金属加工材等商品的退税率分别由 5%、 9% 提咼到 11%、 13%。6. 将部分机电产品的退税率分别由 9%提咼到11%, 11%提咼到 13%, 13%提咼 到 14% 。 2009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了第九次调整的政策,提咼部分技术含量和附加 值咼的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具体规定如下: 将航空惯性导航仪、陀螺仪、离子射线检测仪、核反应堆、工业机器人等 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由 13%、 14%提咼到17%。 将摩托车、缝纫机、电导

4、体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由 11%、 13%提咼到14%。 2009年2月 1日起执行了第十次调整的政策,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 率提咼到 15%。 2009年4月1日起执行了第十一次调整的政策,提高部分商品的出口退 税率。具体明确如下:1. CRT彩电、部分电视机零件、光缆、不间断供电电源(UPS)、有衬背的 精炼铜制印刷电路用覆铜板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2. 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6%。3. 将六氟铝酸钠等化工制品、香水等香化洗涤、聚氯乙烯等塑料、部分橡胶 及其制品、毛皮衣服等皮革制品、信封等纸制品、日用陶瓷、显像管玻壳 等玻璃制品、精密焊钢管等钢材、单晶硅片、直径大于等

5、于 30cm 的单晶 硅棒、铝型材等有色金属材、部分凿岩工具、金属家具等商品的出口退税 率提高到 13%。4. 将甲醇、部分塑料及其制品、木制相框等木制品、车辆后视镜等玻璃制品 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 11%。5. 将碳酸钠等化工制品、建筑陶瓷、卫生陶瓷、锁具等小五金、铜板带材、 部分搪瓷制品、部分钢铁制品、仿真首饰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9%。6. 将商品次氯酸钙及其他钙的次氯酸盐、硫酸锌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5%。 2009年4月 1日,国家正式发文,中国纺织企业出口退税从原来的15% 上调至 16%,希望借此推动纺织企业的复苏。 出口退税特点: 它是一种收入退付行为:出口货物退(免)税作为

6、一项具体的税收制度, 其目的与其他税收制度不同。它是在货物出口后,国家将出口货物已在国 内征收的流转税退还给企业的一种收入退付或减免税收的行为,这与其他 税收制度筹集财政资金的目的显然是不同的。 它具有调节职能的单一性:我国对出口货物实行退(免)税,意在使企业 的出口货物以不含税的价格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是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 的一项政策性措施。与其他税收制度鼓励与限制并存、收入与减免并存的 双向调节职能比较,出口货物退(免)税具有调节职能单一性的特点。 它属间接税范畴内的一种国际惯例: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实行间接税制度, 虽然其具体的间接税政策各不相同,但就间接税制度中对出口货物实行 “零税率”而

7、言,各国都是一致的。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与各国的征 税制度是密切相关的,脱离了征税制度,出口货物退(免)税便将失去具 体的依据。补充出口退税的计算方法:退税额=(增值税发票金额)/ (1+增值税率)X出口退税 率。1、“先征后退”办法按照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乘以外汇人民币牌价计算应退税 额。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X外汇人 民币牌价X征税率-当期全部进项税额。当期应退税额二出口货物 离岸价格X外汇人民币 牌价X退税税率。 2、内资生产企业(含新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免、抵、退税的计算:当期应纳税额二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一(当期进项税额一当期出口货 物 不予免征、抵

8、扣和退税的税额)。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二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X 外 汇人民币牌价X(增值税税率一退税率)。3、当生产企业本季度出口销售额占本企业同期全部货物销售额 50及以上,且 季度末应纳税额出现负数时,按下列公式计算应退税额:当应纳税额为负数且绝对值鼻本季度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X外汇人民币 牌价X退税率,时当期应退税额二本季度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X外汇人 民币牌价X退税率。当应纳税额为负数且绝对值本季度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X外汇人民币牌 价X退税率时:应退税额二应纳税额的绝对值4、生产企业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的,按如下公式 计 算免、抵、退税:当期出口货物不

9、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二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 X外汇人民币牌价X(征税税率一退税率)一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 件 组成计税价格X(征税税率一退税率)。5、无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算:当期出口货物不予退税部分二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X外汇人民币牌价X (征税税率退税税率)。当期累计外销货物的进项税额二当期累计全部进项税额X(当期累计外 销货物销售额三当期累计全部货物销售额)。当期累计外销货物的应退税额二当期累计外销货物的进项税额一当期出 口货物不予退税部分)。6、对外修理修配的出口退税计算(外贸企业):应退税额二修理修配金额X退 税率。7、出口企业委托生产企业加工收回后报关出口的货物

10、退税计算:应退税额=(购 买加工货物的原材料等发票进项金额+工缴费发票金额)X退税率 8、出口企业出口货物应退消费税的计算应退消费税税款二出口货物的工厂销售 额(出口数量)X税率(单位税额)10、凡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特准退税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应按下列 公式计算 进项普通发票所列(含增值税的)销售金额二进项额吧X退税率。注意逃税漏税一旦被查到处罚金额巨大。可免税但不予退税出口货物有哪些(1) 来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对来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其外商来料部分,进口时是免税的,生产企业加 工复出口的货物的加工费收入也是免征增值税、消费税的,所以,出口后也不退税。(2) 出口企业直接收购的农业生产者销售

11、的国产农产品。对各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和水 产品的农业生产单位和个人自产的各种初级农产品,增值税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免征增值税,因而对 此类产品出口不予退税。(3) 避孕药品和用具、古旧图书。为了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这部分货 物在增值税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免征增值税,所以出口后不再办理退税。(4) 卷烟。对有卷烟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出口国家卷烟出口计划内的卷烟,按照规定由出口企业凭主管 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开具的准予免税购进出口卷烟证明,向卷烟厂购进卷烟。卷烟厂所在地的主管征 税的税务机关凭准予免税购进出口卷烟证明所列品种、规格、数量,核准免征生产环节的增值税、消 费

12、税。出口企业在卷烟出口后,凭出口货物的有关单证,以及卷烟厂所在地主管征税的税务机关开具的出 口卷烟已免税证明,向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办理免税核销手续,不再办理退税。对非计划内出口的卷烟要照常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后也一律不得退税。(5) 军品以及军队系统企业出口军需工厂生产或军需部门调拨的货物。这部分货物在生产环节和流通 环节均免征增值税,因而出口也不退税。(6)国家规定暂时免税的其他货物也不办理退税,如饲料、农药等货物。国家规定暂时性免征增值税 的货物,在免税期内出口的,也不予退税。(7)1993 年底以前成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的货物。1993 年底以前成立的外商投资企业,由于实行 新的流转税,可以享受超过原来工商统一税征收的税款部分实行返还的政策。因此,国家规定,该类企业 出口的货物免征本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其进项税额不得退税。此项政策执行到 1998 年底,从 1999 年 1 月1 日起,可以与其他生产企业一样执行退(免)税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