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的基本知识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085309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管理的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公共管理的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公共管理的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公共管理的基本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公共管理的基本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管理的基本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管理的基本知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管理的基本知识 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E蓉现代文明社会必须具备的四大支柱:科学、技术、管理、教育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是推动社会前进的车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 程度上要取决于这两个方面的能力。因此,一个国家管理能力的高低,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与成败。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一、实现公共管理是我国行政发展的目标选择(一)中国传统行政管理的概念及其隐含的缺失行政管理-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的管理及为此进行的行政机关内部事物的管理。它实际上 是一种政府行政、政府独政的局面。其间隐含着以下缺失:1. 政府主导,居高临下其结果是牺牲民主2. 救世主观念,保姆意识T-其结

2、果是牺牲社会活力。3. 擅权专政,失去监督其结果是导致腐败4. 全能政府,职能上怜国主义现象-其结果是导致低效(二)公共行政的概念及其包含的积极内含公共行政的基本涵义公共行政是指为了公益目的,由享有国家公共权力的机构或人员在 公民广泛参与及其制约下对公共事物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公共行政主体是国家行政机恣共行政客促国家事务、社会公共彩和机关内部事务; 公共行政主要方式是制定和执行正确的社会公共政策,综合运用各种调节手段,从宏观上间接 调控社会生活;公共行政职责任务是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组织管理好国家事务、社会 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促进国家政局稳定、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 提

3、高。公共行政概念包含的积极内含:1. 管理的目标-为了公共利益、公众利益,而非个人利益、部门利益。2. 管理的范围公共事物,而非一切事物。3. 管理的把握公共权力是人民赋予的。4. 管理的过程公民参与及其制约。5. 管理的机制-公共责任制度。(三)公共管理的概念及其实现的变革1. 公共管理的含义所谓公共管理是指由政府、政府公共组织民众共同参与的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规划、 协调和执行的活动。理解和把握公共管理的概念应注意三点:(1)公共管理主体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三大主体所组成的管理体系。三大主体中,政府是公共管理实施的渠道。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非政府组织和民 众参与公共管理在现代国家

4、中呈逐步发展的趋势。(2)公共管理客体(对象)是社会公共事务它包括政治性公共事务、经济性公共事务和社会性公共事务三个方面。如维护国家主权和 领土完整、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发展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开展社会 公共服务等。(3)公共管理的核心是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事实上或者可能影响到全体成员的利益。公共利益是全体 成员个人利益的体现,但公共利益又不是成员个人利益的加总。实施公共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而非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如为全社会解决社会治 安问题、市场秩序问题、贫富差距问题、通货膨胀问题、人口问题、资源环境问题等。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和本质。2

5、. 公共管理实现的变革(1)管理的主体多元化政府不再是公共事务管理的唯一主社会组织、非政府公共部门(中介组织)也参与到公共事物的管理中来,出现管理主体的多元化趋势。(2)权力形式的分散化过去权力集中在政府手恻在权力散落在社会各个层面,府更 多的是服务,而非权力。3. 管理手段的市场化政府在管理公共事物的过程中,尽量引进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用 企业精神改造政府管理,使公共服务个性化。(1)政府职能合同出租将政府承担的大量的服务性职能,过委托代理合同承包这样 一些市场化运作机制委托出去,让社会其他机构来承担。(2)打破垄断,放宽公共领域对私人资本的限制。4. 管理模式的灵活性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

6、的关系主要是谈判息交流、交往等合 作关系,不是强制关系,是一种通过互动来实现的。5 .管理过程的效率性有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质量观念,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 最低的消耗去实现行政目标。二、公共管理基本职能公共管理职能是指公共组织的活动所体现出来的绩效与作用。从阶段上看,公共管理的职能表现为对有关公共事物所做出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四 个方面。我国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1. 服务职能。现代公共管理理念主张管理就是服务,公共组织的存在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 求,公共组织应尽可能地为社会提供满意的公共产顾客全上、顾客导向是公共管理的工作模式。各国政府都致力于建立一企业家政府,想尽一切办法满足人民的合

7、理期待和正 当要求,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标准。(1)提供纯公共产品的公共服务(2)提供准公共产品的公共服务。(1)提供纯公共产品的公共服务A. 提供法律体系和公民权利保护;B. 保证分配公正和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政策C. 国防、外交、国家安全;D. 中小学义务教育、公费医疗系统等。(2)提供准公共产品的公共服务A. 提供自然垄断型的准公共产朴水道系统、供水系统、铁路运输系统公路交通系统、 天然气煤气系统、电力输送系统、电话电讯系统、垃圾处理服务等等;B. 提供福利型公共产品:邮政服务系统、传染病免疫措施、必要的娱乐设施、避孕计划、 统计情报等。C. 政府管理私人部门所产生的管制性公共服务。2.

8、经济职能。为组织或成员实现或争取到尽可能多的经济利益是上述服务职能的宗旨或目 标。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现阶段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宏观经济调 控、市场监管、管理国有资产和监督国有资产经营等。3. 规范与约束职能无论是广义政府组织颁布的宪法、法律,还是具体执政的行政当局公 布的政策、条例,除非通过法律程序加以更改,全体民众无论各自是否赞成,在当时条件下都 必须遵守、执行。4. 安全保障职能。全体公民享有同等的政治、经济权利2)国家有义务保证公民的政 治、经济权利不受侵害。三、当代中国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1 .公共管理理念有待深化传统政府管理理念认为,社会公共事务只有政府才能解决

9、好。在这种理念支配下,政府对 社会公共事务大包大揽,管了许多该管、管不好、管不的事情。现代政府管理理念认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应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前提下,吸纳非政府公 共组织和公众的参与,才能广泛、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解利益矛盾。2 .政府角色需重新定位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嗽国政府所撤的角色也在发生转变,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我国政府的职能转变的差距主要表现为: 政府对微观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直接干预依然过多,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尚未形 成。 规范、监管市场秩序的力度不够,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一些政府部门出现利益集团化和非公共机构化倾向,公共服务职能弱化,易滋生体制性 腐败

10、。 中央和地方的责权利关系尚未完全理顺。 依法行政的统一性和透明度不高。3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遭遇障碍非政府组织是在地方、国家或国际级别上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的、自愿的公民组织,通常 由利益与兴趣相同或相近的人们组成。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 法律制度安排缺位。 政府改革不到位。 理论研究滞后。 非政府组织缺乏自律。 专业化服务能力不足。4 .公共管理模式需要重新公共管理模式改革的基本方向是:(1) 构建政府为主的、非政府组织广泛参与的多主体公共管理格局。(2) 培养职业化管理人员和管理团队。(3) 建立科学的绩效标准与绩效评估体系。(4) 公共服务机构的分散化和小型化,公共管理组织

11、结构的扁平化。(5) 引入公共物品供给的竞争机制。(6) 采取与更大的授权相适应的灵活激励机制。第二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一般说来,每个公共部门拥有的资源大致有五种:物质资源、财政资源、技术资源、信息 资源和公共人力资源。这五种资源是公共部门管理、实现其社会服务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而 公共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提高公共生产力的关键。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一) 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1 .人力资源的含义及特征人力资源的含义:人力资源实质上就是人所拥有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组织所利用,对 价值的创造起贡献作用的体能、知识、技能、能力、个性行为特征与倾向等经济资源的总和。人力资源的特性:能动

12、性、时效性、增值性、非经济性、个体差异性和有限性。2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组织、 培训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 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的活动。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匹配即做到人与事的匹配。(二)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从一般意义上讲,依据组织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组织所拥有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 配置,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推动组织发展是人力资源管理的 主要任务,具体包括:(1) 人力

13、资源计划与配置。(2) 人力资源潜力的激发。(3) 职业生涯规划及发展。(4) 业绩评估和激励。(5) 协调劳动关系。(6)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7) 人力资源信息管理。(8) 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效益核算。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广选人、育人和用人1. 选人要依据组织参与市场竞争获取竞争优势或完成组织使命的需要,结合组织的实力提 出自身的用人标准,从社会招聘或内部现有员工中选出适宜的人员;2. 育人就是要使员工通过不断的学习实现自身能力的保值增值,满足组织当前以及未来参 与市场竞争、服务社会的需要;3. 用人是指按照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人员的能力,寻求组织、员工与竞争的最佳 结合,实现组织人力资

14、本的保值增值。可以认定,正确地使用正确的人以实现组织的目标是组 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最终归属,因为资本只有使用才能带来效益。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及任务(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从宏观上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为了保证整个公共组织系统有效运行,实现工作 性质与人力资源整体结构的相互动态匹配所进行的人力资源供需预测、规划,拟订人力资源管 理的基本制度、政策以及相应管理标准,实现公共部门的社会服务职能的活动。从微观上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某个具体的公共行政组织为了履行其公共管理职 能,实现公共利益,而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对其所属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录用、任用、使 用、保障等

15、管理活动和过程的总和。(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1 .利益取向的公共性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其基本的价值取向。2 .管理行为的政治性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为具有显著的政治性色彩,而不仅仅是一项纯粹的技术性人力 资源管理工作。公共部门人员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公共权力等政治资源分配和调整下的结 果,其本身也就是一种政治行为。(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1 .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管理体制这是当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 任务。2 .创造一个良好的用人环境。好的环境可激发人的潜能推动人才的成长而恶劣的 环境将压制人才的积极性,甚至扼杀人的创造性。3 .建立一套科学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及管理手段。4. 强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制化建瞅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制化就是为了规范政府的人事行政管理行为,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推动公共服务职能的实现。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一)要素有用原理没有无用之人,只有没有用好的人每个人只要能放在一个与其能力和愿望相匹配的地 方,就能发挥其价值。人力资源管理本质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