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文物保护管理办法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0843402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嘉峪关文物保护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嘉峪关文物保护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嘉峪关文物保护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嘉峪关文物保护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嘉峪关文物保护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嘉峪关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嘉峪关文物保护管理办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嘉峪关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峪关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的通知嘉政发201258号各区,市政府各部门,在嘉各单位:嘉峪关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讨论 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嘉峪关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七月三日嘉峪关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 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和甘肃省文物保 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文物的保护、 利用和管理,适用本办法。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 石窟寺、石刻及近现代重要史迹、代

2、表性建筑等文物的保护和管理。第四条市文物局负责对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实施监督管理;市公安局、工商局、建设局、国土局、规划局、财政局、环保局 等部门依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市教育局、文化局等 部门应当做好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第五条文物保护工作应当坚持保护为主、抢救为先、合理利用、 加强管理的原则。第六条 一切机关、企事业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国家文物的义务。第二章文物保护单位第七条 嘉峪关关城及我市境内的长城本体(包括壕堑)及沿线关堡、烽火台,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禁止在其古建筑物上乱刻 乱画、敲打破坏、故意损毁。禁止在其保护范围内开沟挖渠、倾倒垃 圾、违法建设。第八条新城墓

3、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在其保护区内挖沙取土、开垦荒地、拆传毁墓,钻探爆破等,严禁私 自挖掘古墓。第九条黑山岩画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严禁对岩画、石刻进行涂 抹、亥I划、拓片。禁止在岩画保护区进行开山修路、开矿采石等破坏 保护区原始地理地貌的行为。第十条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由市文物局遴选推荐,经市政府核定公布后报省政府备案,并依法划定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设立保护 标志,建立记录档案,设置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负责管理。第十一条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由市文物局会同市建设局、国土局、规划局划定后,报市政府核定公布,并 报省文物行政部门备案。第十二条尚未核定

4、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市文物局可根据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等,对其组织调查,对其名称、类 别、位置、范围等予以登记和公布,并报市政府和省文物行政部门备 案。第十三条 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与文物保护无关的建设工程。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修建其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等与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风貌不相协调的建筑物或 者构筑物。第十四条 建设工程选址,应当尽可能避开不可移动文物; 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的,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无法实 施原址保护、必须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 规或规章的规定执行。第十五条文物保护单位或尚未公布为文物保

5、护单位的不可移动 文物的所有者或使用者为文物保护管理责任人,市文物局应当与保护 管理责任人签订文物保护管理责任书,并建立市、镇、村三级联动的 群众性保护组织,聘请文物保护员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第十六条 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 别报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并按照批准的修缮计划、工程设计方 案以及相关技术规范实施;对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进行修缮,应当报市文物局依法批准。第三章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第十七条 本市辖区内地下埋藏的一切文物和在生产建设中出土 的一切文物,均属国家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据为己有。第十八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进行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应

6、当依 照有关规定履行报批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勘探和非法发掘。第十九条 进行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请市文物局 组织对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勘探。第二十条 需要配合基本建设工程进行考古发掘工作的,由市文 物局向省文物行政部门履行报批手续。确因建设工期紧迫或有自然破 坏的危险,急需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的,可由市文 物局按法定程序向省文物行政部门及时报告,由市文物局先行组织发 掘,同时补办有关批准手续。第二十一条 因基本建设和生产建设需要的考古调查、勘探、发 掘,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第二十二条在进行建设工程或在农业生产中,任何单位或

7、者个 人发现文物,应当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市文物局。市文物局接到报告后,如无特殊情况,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赶赴现场,并在七日内提 出处理意见。市文物局可以报请市政府通知市公安局协助保护现场; 发现重要文物的,应当立即上报省文物行政部门。依照前款规定发现的文物属于国家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藏 匿、私分或哄抢。第四章博物馆与馆藏文物第二十三条 市文物局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博物馆的监督和管理 工作;博物馆应当按时向市文物局报送上一年度的工作报告,接受年 度检查,做好年度统计工作。第二十四条博物馆应当对其收藏的文物区分等级。一、二级文物 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由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组织专家鉴定确认,三级文物 由市

8、文物局组织专家鉴定确认。第二十五条博物馆应当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对馆藏文物进行登 记、建帐,建立科学的藏品档案,帐、物应分别指定专人保管,逐步 实现藏品数字化管理。并报市文物局备案。第二十六条 博物馆应当加强文物库房建设。文物库房要坚固、适 用,配备保险可靠的防盗、防火、防腐蚀、防损坏等科学设施,建立 健全严格的安全保卫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安全检查。市公安局应指导、协助做好文物库房的安全保卫工作。第二十七条禁止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将馆藏文物赠与、出租或者 出售给其他单位、个人。文物的调拨、交换、借用,一律登记造册,报市文物局审查后上 报省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第二十八条文物收藏保管单位应做好对

9、馆藏文物的整理和修复 工作。国有博物馆、纪念馆和文物管理单位根据需要可以向社会征集 文物,充实文物藏品。第五章 文物的拓印、复制及拍摄第二十九条 文物复制品(包括建筑模型)的生产、制作,由省 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未经省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允许,任何单 位或个人不得生产文物复制品和制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物的模 型。第三十条 未经市文物局同意,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或管理机构及其 工作人员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文物复制、拓印模具和技术材料。第三十一条 古代摩崖、石刻的拓印,应当由文物保管单位实施。非文物保管部门不得拓印古代摩崖、石刻。第三十二条 利用文物原件进行复制、拓印应坚持少而精的原则, 严

10、格控制复制品。批量制作文物复制品、拓片,不得使用文物原件。第三十三条 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纪念馆的陈列品,不准系统拍摄;展柜中的文物不准取出拍摄;标有 请勿拍摄”字样的 文物不准拍摄。拍摄文物,要遵守有关保护文物的规定,确保文物的安全。第三十四条利用文物保护单位拍摄电影、电视和其他资料以及 举办大型活动的,拍摄单位或者举办者应当按照审批权限报相应的文 物行政部门批准。更改拍摄计划或者活动计划的,应当报原批准的文 物行政部门重新批准。第三十五条 获准拍摄电影、电视的单位,在拍摄前需与文物保管 机构签订协议,拍摄时必须严格按批准的拍摄计划进行,并负责保护 现场和文物的安全,服从主管部门的管

11、理和监督, 不得超越批准范围, 不得把文物作为影视片的道具。第六章文物收藏与文物市场管理第三十六条 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通过合法方式收藏文物,其收藏的文物可以依法流通,但法律、法规禁止流通的除外。鼓励文物收藏者将其收藏的文物捐赠、 出借给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第三十七条 单位或者个人收藏的文物,可以卖给文物行政部门指 定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和文物收购单位。严禁倒卖谋利,严禁私自卖 给外国人。第三十八条 文物购销须由省级以上文物行政部门批准的文物商 店经营。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文物购销业务。第三十九条 市文物局应会同市工商局、公安局等部门,加强对 文物市场的监控和管理。市公安局、工商局和司法机关在查处违法犯 罪活动中依法没收、追缴的文物,应当在结案后及时移交市文物局。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四十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由市文物局依法予以处罚; 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一条市文物局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 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对依法 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由嘉峪关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有效期五年,期满后自动 失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