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题库7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0825599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题库7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题库7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题库7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题库7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题库7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题库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题库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米宝宝科技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题库题目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1.如果让你对学生讲述“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这句话,以下讲解角度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让学生在翻译时注意此句中的“假”和“腰白玉之环”中的“腰” 一样,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B. 要向学生指明“假借”是同义复合词,“假”和“借”都理解为借C. 可将“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之”和“走送之”、“当余之从师也”、“无鲜肥滋味之享”、“弗之怠”几句中的“之”放在一起讲解,加深学生对“之”的几种用法的理解D. 要让学生明确这是一个倒装句,原句应是“每于藏书之家假借”正确答案:A

2、,2.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国产大片英雄在我市上映时,电影票极其难买,电影院内中途退场的观众也是凤毛麟角。B. 公安人员昼伏夜出,经过二十多天的侦査,终于抓获了这个黑社会头子。C. 五十年代后期以来,在中小学的历史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对岳飞的评价都是一以贯之的,不存在重新定 义岳飞是否是民族英雄的问题。D. 李红说:“张老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无时无刻都在关心着我们。”正确答案:C,3.在文言文总结课上,教师举例讲解“古今异义词”的用法,下列不合适的是()。A.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B.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爱莲说C.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D. 自此冀之南、汉之

3、阴,无垄断焉愚公移山正确答案:B,4.在学到杜甫的春望的时候,有同学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话是杜甫夸张的写法,哪有人看见花就哭,看见鸟就受惊呢。下列教师评价中,最为贴切的一项是( )。A. 你的理解不正确,下去再好好想想。B. 真的吗?再好好考虑考虑。C. 诗言志表情,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看看这两句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是什么呢?这样你还会觉得夸张吗?D. 对于同一部作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理解,你的理解也是正确的。正确答案:C,5.班级建设设计以( )最为重要。A. 实现目标的途径B. 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C. 实现目标的工作程序D. 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正确答案:D,6.某教师在教学某版

4、语文教材苏州园林一课时,带领学生欣赏了课本前面所配的苏州园林彩色照片。下列对编者意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借助彩页照片的欣赏,帮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布局.意境和层次B. 辅助学生理解课文中如句子“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等抽象的表述C. 课文内容与彩页相印证,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加深理解,巩固记忆D. 课文语言描写与彩页照片相互对照,有助于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正确答案:D,7.阅读口语交际课“做一回小记者”的教学反思(节选 ),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 的 )A第一次上口诂交际课,我参考了很多资料,结合单元重点和学生现状,确定了教学方案。B为了营造“答记者问 ”的口语交际

5、情境 ,我 选取了六位学生做“发言人 ”,介绍学习经验 ,其他学生扮演 “记者 ”,采访 “发言人 ”。 所有学生都写出参与这次活动的体会。C课 堂 上 ,六位“发言人”的经验介绍得很精彩。“小记者”们提问也很积极 。第二天收完作业,连平时最调皮的学生都写了满满一页,内容也很充实。这堂课学生既交流了学习经验,又锻炼了 口语交际能力,我心里很得意。D晚自习时,我跟学习委员聊天,他说昨天的课很有趣,不过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就另外的话题进行采访,比如儿童辍学现象,中学生早恋问题等等。我突然意识到,我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不够开放,只是在形式上给了学生空间。下一次,我应该让学生一起来设计口语交际的学习内容

6、。对画线部分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 )。A. 教材要求和学情都是设计教学方案的重要依据B. 整个学习活动的设计具体、完 整 ,具有可操作性C. 活动化的教学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D. 教学内容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应该由学生来确定正确答案:D,8.阅读天上的街市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A师:同学们,秋天的夜晚凉风习习,深邃的夜空繁星点点,而对这神奇、迷人的夜空你能想到什么呢?文学大师郭沬若凭着奇妙的联想和想象,为我们编制出一幅天上的美景,大家想知道这美景足怎样的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天上的街市。(稍停顿)请大家听录音,思考两个问题:1.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这幅画面是用什么

7、方法描绘出来的?(听范读录音)B师:让我们带着刚才这两个问题来朗读课文,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二节。(一生读)他读得怎么样?(面向学生发问)生1:太快了,没有注意重音。生2:没有感情。C师:大家评得很中肯,这位同学要再接再厉。我们每个人在读诗的时候一定要充满感情。下面听老师读。(师范读,之后生齐读)师:好,下面谁来读一下第三、四节呢?(一生读)谁来评价一下,他读得如何?生1:读得很有节奏。生2:让我感受到了诗歌描绘的画面。生3:他的声音洪亮,而且很好听。D师:评得非常不错,这位同学读得也很到位。通过朗读评议,大家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下面我们一起来回答刚才的问题,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对画线部分

8、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A. 利用日常生活体验导入诗歌,拉近了学生与诗中飘渺想象的距离B. 带着问题朗读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不利于把握朗读时的节奏情感C. 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评价面向全体,具有公平性、鼓励性D. 朗读感知后让学生回到最初问题,体现了教师把握课堂节奏的能力正确答案:B,9.阅读语文课堂教学案例,按要求答题。在一次语文课上,陈老师正和同学们尽情地“畅游”在颐和园这幅清新、美丽的“画卷”中,突然一只小手高高举起:“老师,课文第四自然段第四句话中的滑字,应改成划船的划,划过。”这位同学突如其来的提问,似乎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其他同学也似有所悟,都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是啊,应

9、该是划船而不是滑船”、“是不是印错了?”、“也许是作者错了。”有位同学提议:“老师,我们写封信去问问颐和园的作者吧!”陈老师对此的做法是:(1)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让同学们安静下来思考这一问题;(2)针对同学的质疑,陈老师提出了三个思考题:昆明湖静得怎样?绿得怎样?昆明湖美吗?美在哪里?让同学们思考用“滑”还是用“划”字好?对上述案例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意外的突发事件或者事故,能冷静对待,巧妙地运用各种灵活机动的方法或手段,解决突发事件。B. 该教师尊重学生,能以平等的身份引导学生。C. 质疑能力的培养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

10、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D. 教师对学生的质疑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没有发挥主导的作用。正确答案:D,10.关于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下列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是单由教师讲解,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B. 教师把作文中应注意的问题直接提出,由学生来回答,会使学生得到锻炼,对作文的理解更加深入。C. 新课标提倡在教学中实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的方式,在作文教学中也同样有效。D. 打破以往由教师先做讲解提示,由学生自由作文的做法,改为由学生分小组讨论。正确答案:B,11.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 口语交际过程是听与说的互动过程。B. 口语交际过

11、程,听的人不是被动的听众。C. 说的人也不能只管自己说。D. 听与说双方都是主动的,双方的角色是不能随时互换的正确答案:D,12.阅读某教师的教学叙事片段,按要求答题。准备背影教学方案的过程,与此同时,我融入背影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对上述教学述事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品读父亲爬月台的场景是本方案重要教学内容之一B. 背后的故事应该作为背景知识在教学导入环节交待C. 语言品味与情感体悟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必要学习阶段D. 可以结合张岱湖心亭看雪引导学生理解白描手法正确答案:B,13.在复习总结古诗文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运用动静结合手法的古诗,其中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12、()。A.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B.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C.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D.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正确答案:D,14.学习威尼斯商人一课时,教师打算放映其同名电影的视频资料。在使用时教师的做法正确的是( )。A. 自习课播放整部电影,无关者可以离开教室,或者自行自习B. 课上播放整部电影,边播放,教师边讲解C. 课前根据课文内容,精心剪辑,课上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地播放、讲解D. 教师作为设备操作者、监督员,课上播放电影,把课堂真正完全交给学生正确答案:C,15.初中文言文中经常出现一词多义的现象,为此教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大家归纳总结“穷”的意义,下列作业

13、中有错误的是()A.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到尽头)B. 复前行,欲穷其林。(困厄.处境艰难)C. 振困穷,补不足。(生活困难)D. 不忍穷竟其事。(穷究,追究到底)正确答案:B,16.阅读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教学设计(片段),按要求答题。师:A上节课我们布置了搜集关于“雨”的资料,小组讨论交流后推荐一篇最优秀的作品的任务,现在就请我们的同学向我们展示我们小组智慧的结晶。(学生代表朗读各自推荐的优秀作品,作品分别是春夜喜雨(杜甫)、春中节选的一段春雨图(朱自清)、雨巷(戴望舒)、雨声(赵丽宏)师:B听完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读,我想同学们的心扉早已被多情的雨打动了,谁能告诉我你最喜欢哪个作

14、者笔下的雨,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即时点评,之后,师生共同梳理归纳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师:C前面我们倾听了写雨的作品,相互探讨,相信我们都已学到了很多写作方法了,有的同学其至开始摩拳檫掌,急不可待的想实战演练一番了,那么现在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视频,看过视频后,用我们这节课所学到的写作方法指导写作,即兴写一段300字左右的视频描写。(播放电影惊涛骇浪选段视频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时,人民子弟兵临危受命,军民联手浴血奋战,抵抗洪水,保卫家国的事件)师:D好,现在大家都完成了自己的写作,老师也完成了,能不能让老师先展示一下老师的作品,你们帮老师指导指导好不好?对画线部分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A. 课前布置搜集资料的任务,为进入正式课堂教学做好了准备,但由于教师课前没有帮学生扩展思路,从学生的准备结果可以明显看出学生的思路受限B. 由学生自由谈论喜欢哪个作者笔下的雨,到师生共同梳理归纳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教学设计由浅入深, 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符合教学规律C. 由读到说到写,教师利用多媒体资源顺利完成了教学的过渡,且教师在选择视频教学时,适时利用这一契机,拓展了学生对“雨”的思维D. 语文综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