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备课(663)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0821350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备课(66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语文备课(66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语文备课(66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备课(66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备课(66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寻隐者不遇一、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寻隐者不遇,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变化,感受故事的意境。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富有节奏地诵读古诗。教学难点:体会平白如话、寓问于答的写法,感受古诗的深远意境。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今天,老师想为大家介绍一首我十分喜欢的古诗,诗的名字就叫寻隐者不遇(课件出示古诗)伸出手,我们一起来写出这首古诗。这是唐代诗人贾岛写的一首五言绝句。(教师提醒有些字的写法:寻、遇、松、)二、读。(读通古诗)1师:以往拿到一首古诗,你们会怎么去学习?学生交流方法,教师肯定:的确,拿到一首古诗,首先要读,把诗读通顺了。(板书:读)2先

2、自己读一读,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时别把题目丢了,开始。生自读。3指名检查读诗。师:示意读好的学生举手。请这三位同学读。师:评价一下,他们的朗读怎么样?生评价。 师:都读通顺了,如果词与词之间注意停顿,读出节奏就更好了,谁来读。生读。师:听出来了吗?有点韵味,(教师划出节奏线)我们一起这样读一读。4齐读古诗。三、解。(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1过渡:读这关过了,那接下来如何理解这首诗呢?你们有好方法吗?(板书:解)2生交流,教师引导学法:使用工具书,同座互相探讨,借助插图。3师:那请大家打开书,轻声读读古诗,发现不理解的地方就用我们刚才说的方法去解决,解决不了的地方打问号。4大班交流。师:说说

3、你的疑问或者已经解决的问题。重点解决:(1)“隐者”,层层递进理解。(这里的“者”就是指的人。那隐者仅仅指隐居山中的人吗?这种人还像诸葛亮那样很有对,所以隐者是隐居山中的学者;而且这种人不想为官,想过清净悠闲的生活。)(2) “童子”指儿童,在这首诗中,童子的身份其实就是隐者的:徒弟。(3)“云深”:云会有深浅吗?看看书中的插图,巍峨的高山直插云霄,半山腰处地云雾怎样?这里的云深指什么?对呀,还可以用哪些四字词语来形容这云雾吗?生交流,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读读。(云雾缭绕。云雾飘渺,云雾深重,云海茫茫,云遮雾罩,云雾弥漫)课件出示,学生读。(4)“只”:教师提出:“只”字你们理解吗?我

4、们来看看工具书中的注释: 第一声:量词;单独的、极少的;第三声:表示限于某个范围;唯一,仅有;。这首诗中读第几声,是什么意思呢?在诗中可以说成是“就在这座山中”。课件出示:这些诗句中的“只”又是什么意思?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5)寻:仅仅指寻找吗?寻访更好。5师:现在请同座位互相说说古诗的意思。6学生练说古诗的意思。7指名说古诗的意思。(开小火车说)诗题:谁寻访?更完整了。第一句:谁问的?第二句:第三句:这句还是谁说的?第四句:这句仍然是童子说的。师:你们看,这首诗的意思一看就明白了,这就是老师喜欢的第一个原因:平白如话。(板书:平白如话)来,一

5、起读读这平白如话的诗。四、悟。1.教师引导:古诗会读、理解了,是否就学完了呢?(板书:悟)其实,我们还要学会感悟诗歌背后做隐含的东西,这是最难的,也是最有意思的。2.来,请学生闭眼,听老师读古诗,边听边想象、边感悟,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1)仿佛看到了什么?生交流,师引导。师引导:看到的还真多,有景有人。再走进些,能将看到的情景描述地更生动清晰些吗?你们看,这是老师来到林间看到的松:走进山间,郁郁葱葱,充满生机。我抬头远眺,是一棵棵古朴苍劲的松树,枝干遒劲,松针密集,满眼苍绿。(课件出示)老师看到的松怎么样?(颜色、形态描写具体了,仿佛眼前就是一棵棵苍松。)试着写写你眼前看到

6、的某个情景,可以是高山,可以是云深,也可以是人,可以采用老师的这种短句,用上学过的四字词,写在作业纸的第一题上。生写,交流。师评价:围绕松苍、山高、云深来评价。师总结:同学们,此诗虽平白如话,但诗中包含的情境却如画般美妙,真是“诗中有画”啊!(悟诗境)(2)你们又仿佛听到了什么?生自由交流。(多有情趣啊,真是生机勃勃,别忘了还有诗人和童子两人的)教师引导:同学们说听到说话声,谁和谁再说话?他们说了些什么呢?对照古诗,同座位试着说一说,再现一下当时的场景。指名交流。(看着这图,老师给你们起个头啊:诗人在山间小道上走着走着,突然看到了一座茅草屋,正巧一个童子从小木屋蹦蹦跳跳地跑了出来,诗人忙走上前

7、去问道: 说得不错,那我想问问了,诗中只有童子的回答,诗人的话在哪啊?诗中找啊!聪明,从童子的回答中我们悟出了诗人的问话,无问只答,这叫“寓问于答”,这就是老师喜欢这首古诗的第二个理由。(板书:寓问于答)3.老师课前也做了功课,将问答全呈现在诗中,自己放声读一读,再与贾岛的这首诗比较,你有何感觉。山中访故友,松下问童子,汝师在何处,言师采药去。(汝:你)何处采药去,只在此山中,山中何处寻,云深不知外。 此诗寓问于答,凝练简洁啊。来,为这“寓问于答”我们再次诵读这首诗。4. 师导:其实,这首诗不仅“寓问于答”,伴随着这三问三答,还有诗人的心情变化呢?把自己当作诗人,再次走进那个情景,相信你肯定能

8、感悟到诗人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用心完成作业纸中的第二题。(把诗人内心想的和他的心情写出来)6.完成填空:诗人问:童子回答:听到童子的回答后,诗人诗人又问:童子回答:听到童子的回答后,诗人诗人再问:童子回答:此时诗人指名交流,师随机板书。(失望、一线希望、无可奈何)还有一处诗句诗人的心情又是如何,你悟出来了吗?师读:松下问童子。(板书:希望)不知不觉当中,大家又体悟到了诗人的感情变化。(板书:悟诗情)了不起!来,让我们一起读出这情感的变化,感情诵读。师:读得更有韵味了。7小结:你们看,平白如话的诗词却有着丰富的内涵,有美妙如画的情境,有有声有色的对话,有深远悠长的情感,这就是老师喜欢的第三个理由(板书:词约旨丰)8.师导:诗人寻访隐者,结果没有遇到,这本是一件失望的事。可是,因这一件憾事,作者却有感而发,写下了这平白如话、寓问于答、词约旨丰的千古名诗,虽不遇,但也无憾。9.最后,让我们将这千古名诗一起背诵于心。(板书:诵)也希望大家记住这学习古诗的四个步骤。(指板书)五、布置作业。1.将古诗的改写成作文。2.搜集贾岛的一两首古诗。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希望) 平白如话 读 言师采药去。(失望) 寓问于答 解 只在此山中,(一线希望) 词约旨丰 悟悟诗境 云深不知处。(无奈) 悟诗情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