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设计范例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0811514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范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范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范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范例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范例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范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案设计范例(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雅鲁藏布大峡谷一. 学习生字、新词1. 读准课文中标有音节的词语2. 学习生字穆玛涓滔脉卉罕二. 分析1. 边读边思考,理解文章大意我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世界屋脊”。这块高原上还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思考:(1)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思考:(2)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为什么?2. 学习词语、句子,感受文章写作特点(1)丰富的语言例:“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例:“堪称”“号称”“美誉”例:“世界屋

2、脊”“植物类型博物馆”“动物王国”(2)特定作用的句子例:“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表达在生物的多样性上”三. 总结全文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开始介绍地理位置接着列举数字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然后写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从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峡谷的奇异景观。四. 资料袋的学习雅鲁藏布大峡谷2003年08月20日15:00 晚报相关雅鲁藏布大峡谷不仅以其深度、宽度名列世界峡谷之首,更以其丰富的科学涵与宝贵资源而引起世界科学家的注意。世界最大降水带分布在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流

3、域;世界最北的热带气候带和自然带分布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上濒临绝种的古老物种生息繁衍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上最丰富的水能资源、稀有生物资源分布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大峡谷地区是自治区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其中有利用价值的经济植物不下千种,具体可分为:药用植物、油料植物、纤维植物等。大峡谷地区茂密的森林与高山灌丛草甸栖息着种类繁多的动物,其中不少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如云豹等。由于遭到长期大量捕杀,许多已濒于灭绝。大峡谷地区有不同类型的自然带,除海拔4200米林线以上为雪原冰漠和草甸灌丛外,几乎都被森林覆盖着,天然林区面积广、森林资源丰富,仅次于中国东北和西南两个林区,居全国第二位。大峡谷有两

4、个基本特点:奇特的大拐弯和青藏高原最大的水汽通道,这两大特点本身构成世界上珍奇的自然奇观,构成最有特点的生态旅游资源。壮观、奇特、雄伟、秀美、原始、自然、洁净、环境独特、资源丰富无与伦比。前者最好从空中来立体观赏它,特别在空中能一睹它那全景的壮观和秀丽,后者的水汽和热量为大峡谷地区生态旅游带来山地齐全的垂直自然带,生物的多样性和季风型海洋性温性冰川、高山湖泊的无穷魅力和神奇壮秀以与变化无穷独特壮丽的万千气象。雅鲁藏布江遇南迦巴瓦峰阻挡,改向南流,以南迦巴瓦峰为中心,形成世界上极为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峡谷。大峡谷入口处古堡遗址目睹了大峡谷的历史变迁。3鸟的天堂(开课前: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轻快的音

5、乐声中,教师和几位擅长绘画的孩子,根据上节课初读课文的感受,一起在黑板上画枝繁叶茂,独木成林的大榕树。)(点评:根据本课特点,创新板书设计。)师:上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师指黑板上的画)远远地望见了这株大榕树。现在,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们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了!(多媒体播放“大榕树”片段,师配乐诵读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生边听边欣赏。)(点评:自然引入对重点段的学习。)师:欣赏着榕树,作者发自心的赞美,他是怎么说的呢?请孩子们打开课本,默读课文有关段落,找一找这句话。(生默读课文)生:作者是这样说的:“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生:(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师:榕树美,美在哪儿呢?这样吧,

6、我们自由朗读描写榕树的段落,体会体会。有喜欢的句子就勾出来多读几遍,有不太理解的地方就在旁边作上记号。(生朗读、勾画、体会)(点评:引导学生自读、感受、质疑。)师:你们喜欢读哪些句子,体会到了些什么,谁来说说自己的理解?生:我觉得这株榕树特别的大,因为作者远望时还以为是几株榕树,可现在走近了,看清楚了才发现,“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生:我还给他补充一点,这株榕树长在一座小岛上,一株树就占据了整座小岛,真的是“独木成林”。生:我喜欢读这几句话“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从这几句话

7、中,我体会到了榕树的绿叶特别美,颜色鲜艳欲滴,又十分的繁茂,充满了生机。(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在黑板上的“榕树”上增添了“一簇簇绿叶”。)生:我认为榕树最美之处还在于它的根。榕树的根与众不同,课文中是这样写的“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枝上生根”,使榕树显得特别的奇特。师:还有哪些孩子体会到了榕树根的奇特?也欢迎你发表自己的见解。生:榕树枝上生根,是因为榕树枝上长着许多气根,气根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越长越长,一接触到地面,就钻进了泥土里,长成了新的根。师:哟,你的知识可真丰富!你是怎么了解到气根的知识的?生:我是从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中的“植物篇”里了解到的。师:多读课外书的确能

8、增长我们的见识!(指黑板上的画)孩子们,你们看,这长胡须一样的东西就是他刚才为我们介绍的“气根”,这直直的根就是由气根长出的支柱根。生:那这榕树之所以能“独木成林”就是因为长着这些“气根”,难怪课文中说“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我从这句话还体会到了榕树的壮观的美!师:你的理解更深刻了!那你来读读这句话。(生读)师:还有谁想读?读出榕树的大、榕树的奇。(生再读)师:读得真不错!我们继续交流。生:课文中还有一句话,“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象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从这句话我体会到了榕树富有活力,生命力旺盛的美。师:体会得真好!那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生:能!(生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9、师:的确读出了自己的感受。(点评: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分享学习心得。)师:孩子们,刚才读书时,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来。生:课文中说“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师:这样吧,再自由地读一读这句话,然后可以联系着上下文,可以联系着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看看自己有什么见解。(生自由地读、体会)(点评:联系本组重点训练项目“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师:想好了可以把自己的理解说给前后的同学听一听。(生自由交流,师也参与其中)师:谁来谈谈自己的理解?生:作者是黄昏时到那儿去的,

10、这时候小鸟们都回窝了,躲在大榕树上,只是偶尔扑扑翅膀。当小鸟扑翅膀时,绿叶就晃动起来。可是绿叶太多了,课文中说是“不留一点缝隙”,所以作者看不见躲在树上的小鸟,但是他却感觉到了“生命的颤动”。师:这是你的理解,比较独特。还有不同的见解吗?生:课文中说“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说明这是一株富有活力的大树,作者从它的每一片绿叶上感受到了这种勃勃的生机,所以说是“每一片绿叶上都有新的生命在颤动”。师:你能联系着上下文来谈自己的理解,真不错!生:绿色是生命的象征,作者看到这每一片绿叶,在晚霞的映照下,闪耀着动人的光彩。尤其是那新生的嫩叶,绿得鲜亮,绿得发光,让作者情不自

11、禁地发出感叹,“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师:孩子,你的感受多深刻呀!生:刚才几个同学都说到了这每一片绿叶本身就蕴育着无限生机,但我觉得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也许当时吹过一阵阵微风,这些充满活力的绿叶在风中你挤我,我挤你,不停地摇动,才让作者产生了“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的感觉。师:你认为“风吹”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很有道理。生:我觉得绿叶本身并没有动,但是这满树的叶子翠绿欲滴,在的照耀下,发出夺目的亮光,作者看久了,似乎感到绿叶上的点点光斑像是一些可爱的小精灵在舞蹈,眼前有一些绿色的光点在闪烁,所以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颤

12、动”。师: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美的画面啊!孩子们,看来我们每个人对这句话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也许是风吹,也许是鸟动,也许是的照耀,也许是新发的嫩芽,或许是那绿叶本身就蕴育着无限的生机,才让作者产生了如此奇妙的感觉。让我们用自己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你觉得怎么读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就怎么读。开始吧!(点评:尊重学生对阅读的多样感受。)(生自读体会。)师:谁想来读?(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请了两名学生后发现学生情感的投入不够)师:这句话写得很美,我也很喜欢,想读给大家听一听,你们听我读得怎么样。(师有感情地朗读)师:我是带着自己的感受,非常投入感情地在读。你们还想读一读吗?生:想!师:那就再练习

13、练习吧!(生再次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师:谁想来读一读?(请了4 名学生朗读,读得很不错。)师:这“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的感受是多么奇妙呀!难怪作者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生:(齐)“美丽的南国的树”!师:这也是我们发自心的赞美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师:这是赞美榕树,赞美南国,更是赞美神奇的大自然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师:伴随优美的音乐,让我们再来欣赏欣赏这独木成林的美景吧!我们一起读7 、8 自然段。(师生一起配乐朗诵7 、8 自然段)师:这两个自然段写得真美。让我们把榕树的美久久地留在记忆里,好吗?生:好!师:那我们把7 、8 两个自然段记下来。可以按作者怎么写的这个顺

14、序记,可以看着插图记,如果自己有更适宜的记忆方法那也行。我们看看哪些孩子更能干,能在较短的时间尽快地把这两个自然段记下来。(生练习背诵)(点评:积累语言。)师:会背了吗?生:会了!师:那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师生一起背诵7 、8 自然段)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背到这种程度,真是挺不错了!今天回家以后再练习练习,相信会背得更熟练的。师:刚才,我们和作者一起,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来到这里(指黑板上的大榕树),欣赏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第二天清晨,当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师拍手),一只大鸟飞了起来!(随着师的表达多媒体播放一声鸟鸣,飞出一只大鸟)师:我们继续拍掌!(师生伴着欢快的音乐声有节奏地击掌,多媒体播放群鸟纷飞的情景,师配着画面解说: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令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师:看孩子们现在的表情,个个都那么惊喜!那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再次欣赏那热闹的场面吧!放声地,自由地读读课文,你可以坐着读,可以站起来读,可以找伙伴一起读,也可以请老师和你一起读!(生自由地无拘束地朗读课文12 、13 自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