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句和关联词完美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0787670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句和关联词完美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复句和关联词完美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复句和关联词完美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复句和关联词完美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复句和关联词完美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句和关联词完美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句和关联词完美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句子“手牵手”一复句和关联词教学目标1、掌握正确划分复句层次的方法,能够判断复句内分句的关系。2、理解并掌握常见关联词的使用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请同学们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四句话连接起来:(幻灯显示)1、张海迪姐姐瘫痪了:2、张海迪姐姐顽强地学习;3、张海迪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4、张海迪姐姐学会了针灸。正确答案:张海迪姐姐虽然瘫痪了,但她顽强地学习,不仅学会了多门外语,而且学 会了针灸。结果有一个学生写道:虽然张海迪姐姐学会了针灸,可她还是瘫痪了。有一个学生写得更过分:张海迪姐姐不但学会了外语,还学会了针灸,她那么顽强地学 习,终于瘫痪了。后两位

2、同学的答案非常好笑,但是这两句话的关联词运用都没有错误,它是错在分句的 组合不合情理、不合逻辑。对一个复句,从语言运用角度去思考,我们不仅要判断关联词运 用得是否正确、得当,而且要分析复杂的句子的层次结构和组合关系是否合乎逻辑。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复句的知识。二、判断单复句(一)我们先来做一个简单的判断单复句练习。1、 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单句)2、这副对联知道的人颇少,有介绍的必要。 (复句)3、 不久我就离开了母亲,因为我要读书啦。(复句)4、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她都遵守纪律。(单句)(二)明确单复句概念1、单句概念单句就是指结构和意义比较简单的句子。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就某个句子看只

3、是一个主谓结构,但充当句子中某个成分(如主语、宾语、定 语、状语等)的也是主谓结构,也就是说在句子中还包含着从属或降级的主谓结构。如:我听说今年大学扩大招生了。“我听说”的宾语“今年大学扩大招生了”是一个主 谓结构。一种是:就某个句子看不止一个主谓结构,其中任何一个主谓结构也不是从属或降级的 主谓结构,但这些主谓结构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句子中间没有停顿,书面上没有标点符号), 也就是说这几个主谓结构说的差不多就是连续发生的同一件事。如:老师鼓励我考大学。句子=老师鼓励我+ (我)考大学我下了课去图书馆。句子=我下课+ (我)去图书馆2、复句概念复句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互不从属的分句的句子,有两

4、个或两个以上主谓结构。练习:判断单复句(1) 他今天有病没去上班。(单句)(2) 他今天有病,没去上班。(复句)(3)因为他今天有病所以没去上班。(复句)3、如何区分单复句 复句的分句间互不为成分,这是区分单、复句最重要的一点。复句的分句之间结构 上互不包含,就是说互相不作句子成分,没有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这是复句的本质特 征,也是复句和单句的最根本的区别。 不能看只有一个主语就断定不是复句。凡是一个主语管几个动词,只要中间用逗号 或分号表示停顿,又互不做成分,就是复句。如:我请假去看病。(单句)我请假,去看病。(复句) 有些关联词既可以用在复句的不同分句中,也可以用在单句中。如:只有热爱

5、工作的人,才能热爱生活。(单句)4、小试身手:辨别下列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1) 无论你还是我都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复句)(2) 片面强调政治,而不注重学习,都是不对的。(单句)(3) 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产。(单句)(4) 只有在冬季,我才能看到这种景象。(单句)(5) 我们依照规章制度,罚王峰停工三天。(复句)(6) 只有共产党,才是领导我们穷人闹翻身的大救星。(单句)(7)发放个人消费贷款,对活跃市场、改善人民生活、扩大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发挥 了重要作用。(单句)(8) 无论谁,都必须遵守纪律。(单句)(9) 暴风雨冲过的荒草,象用梳子理过似的,躺倒在烂泥里

6、。(单句)(10) 这是普遍真理,任何地区、任何时代都适用的真理。(复句) 三、复句的类型复句分联合关系和主从关系两种。(详见书本85页)1、联合关系的复句:并列复句、选择复句、递进复句、连贯复句、解说复句。2、主从关系的复句:因果复句、目的复句、转折复句、条件复句、假设复句、让步复句。3、关联词是复句的黏合剂(复句关联词详见书本86页)活动:找出下面复句中的关联词,并说明复句的结构关系。(1 )南朝如果出了个英主,我们大辽是肯定斗不过他们的。(假设关系)(2) 迟大冰一边漫无目的地走着,一边遥望着广漠的绿野。(并列关系)(3) 与其建这么个没用的碑,还不如拿这笔钱救济伤残人。(选择关系)(4

7、) 不但能救得杨过和小龙女性命,而且能解你体内之毒。(递进关系)(5) 可惜师伯那时不在,否则令狐大哥也不会身受重伤了。(转折关系)(6) 任何缺点错误都是对人民不利的,因此也就对党不利。(因果关系)这些复句都只有一个结构层次和一种结构关系。其中(1)、(5)、(6)三句只有一个单用的 关联词;(2)、(3)、(4)三句则有两个成对配合使用的关联词。活动:上面句子能不能不用关联词请试着去掉这些复句中的关联词,想一想,如果不用这些关联词,复句还可以说吗? 根据这种情况,上面这些句子可以分为三组:第一组,(2)、(6)句可以去掉关联词,而且不改变句意。比较:(2) 迟大冰漫无目的地走着,遥望着广漠

8、的绿野。(并列关系)(6)任何缺点错误都是对人民不利的,也就对党不利。(因果关系)第二组,(1)、(4)句去掉关联词后句子仍然成立,但是原意改变了。比较:(1)南朝出了个英主,我们大辽是肯定斗不过他们的。(因果关系)(4) 能救得杨过和小龙女性命,能解你体内之毒。(并列关系)第三组,(3)、(5)句不能去掉关联词:(5)句去掉关联词后只能读成假设关系的复句,但 是却与原来想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了;(3)句去掉关联词,表达不出两个分句之间的语义联 系,句子变得完全不成立了。比较:(3)建这么个没用的碑,拿这笔钱救济伤残人。(5)可惜师伯那时不在,令狐大哥也不会身受重伤了。小结:关联词在复句中起着重

9、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分句之间的逻辑联系清楚地显示出来,因 此,在组织复句时一定要注意关联词的运用。4、指出下列复句类型(1)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并列复句)(2)学习既要有一股钻劲,又要有一股巧劲。(并列复句)(3)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不足。(转折复句)(4)为了维护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国家经济安全,我们必须抛弃单就“外经贸论”的传统思 路。(目的复句)(5)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搬掉。(选择复句)(6)要是到了夏天,那座高山上的积雪就会融化。(假设复句)(7)我们即使再盖一间库房,也装不下这些稻谷。(让步复句)(8)说实在的,我也搞不懂是怎么回事,也不想去搞懂它

10、。(递进复句)(9)既然他处处为集体着想,就会得到大家的信任。(因果复句)(10)多一点翻译的技能还在其次,更主要的,还是受一点美英华文化的熏陶。(递进复句)(11)他宁可少睡些,也要把当天的事情做完。(选择复句)(12)你要是踩着那些窝儿下去,到17米的地方就会发现井壁的一旁有一条隧道。(假设复句)(13)他们今天是来开会,还是来参观呢?(选择复句)(14)他们不是来旅游的,而是来视察工作的。(并列复句)(15)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承接复句)5、易混淆的复句类型(1)并列复句和选择复句。这两种复句中的大部分句子容易区分,但也有容易混淆的情况。并列复句中

11、从正反两方 面对比表述的类型(常用的关联词有“不是而是”,“是不是”),有学生易 混同于选择复句中的一种没有取舍的情况(常用的关联词为“不是就是”)。例如“不 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辨别这两种复句:首先可以从关联词入手。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这两类复句的关联词进行比较(特别是比较 其关联词的后部分),分析其异同点。其次,可从句子表达的意义上来区别。并列复句是为了鲜明地说明事情或事物的特点, 意思往往是确定的;选择复句则列出两种不相容的可能,引人注意,意思是不确定的,要人 们自己去确定取舍。(2)因果复句和并列复句。虽然这两种复句有本质上的区别,但因果

12、复句中表推论因果关系的情况(常用“既然 就”来表示),有些学生易混同于并列复句中的“既又”的情况。例如:“既然 我们是学生,我们就要认真读好书。”这个复句本来是因果复句,但有些学生判断为并列复 句。辨清这两种情况的方法有二:第一用换关联词法来判断,表推论的因果复句中的“既然就”可换成表一般因 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所以”,意思上不会有多大的变化;而并列复句却不能把 “既又换成“因为所以”;第二,用前后分句换位法来判断:前后分句不能换位的是因果复句,能换位意思不变 的则是并列复句。(3)假设复句和条件复句。这两种复句由于在某种情况下比较相似,所以很容易混为一谈。如1)“如今,你若是 从井冈山许多山

13、坳走过,便能看到一条条修长的竹滑道。”(2)“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 沙丘就可以被固定下来。”很多学生不明白为什么例(1)是假设复句,例(2)又是条件复 句。可从两方面来辨别这两种复句。第一,根据关联词来辨别:凡是前一分句中的关联词与“如果”意思一样的(如“假如”、 “假若”、“若是”、“若要”等),则是假设复句;凡是前一分句的关联词与“只有”意思相 近的(如“只要”、“除非”等),就是条件复句。第二,根据句子感情色彩来判断:假设复句往往带有假设的意味,主观色彩较浓;而 条件复句常常是冷静地叙述情况,比较客观。(4)并列复句和递进复句。并列复句分句间或者是平列关系,或者是对举关系。虚心使人

14、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他的脑子里所有的就不是空想,他的行动也就可以不断地得到进步。一边让雨淋湿我的头发,一边还想去田野悠然地踏青呢。常用的关联词有“也”“又”“还” “既又” “一边一边” “一方面 另一方面” “不是而是”等。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一层, 如程度更深,数量更大,范围更广等。递进复句一般要用关联词语连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更”“而且” “甚至”“尤其” “特别”“何况” “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并且、也、 还)”“尚且何况”等。例如: 那雨却下得大了,而且下了一整天。 对于叔叔回国这件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

15、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 钱置一所别墅。 老旦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5)有一个顺口溜把难记的、易混的整理在一块,请牢记。“不是”“而是”是并列,“不是”“就是”是选择,“尚且”“何况”是递进,“尽管”配“还”是转折。“既然”配“就”是因果,“即使”配“也”是让步,“无论”“除非”和“不管”,“只有”“只要”讲条件。四、多重复句(一)分析复句(多重)的方法步骤:先读懂整个复句所表达的意思,这是基础。步骤:1、确定分句的数目和界限。综观整个多层复句,确定分句的数目,明确分句之间的界限。即使进了养老院也可能有一个两老无猜的美好收获而且没有青壮年时期的诸事缠身,你可以如童年一般朝夕牵手,尽情享受。这个多层复句由以下5个分句组成:即使进了养老院,也可能有一个两老无猜的美好收获,而且没有青壮年时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