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教学教案1017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0787232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足球教学教案1017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足球教学教案1017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足球教学教案1017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足球教学教案1017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足球教学教案1017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足球教学教案10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足球教学教案1017(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足球教学教案第10周 系 班上课日期: 年 月 日星期 第 节课的任务目的1、学习正面抢截球技术,提高一对一防守能力。2、学习假动作左晃右拨、右晃左拨,提高运球变向的能力。课的局部课 的 内 容课 的 组 织 方 法、要 求准备部分1、 列队、师生问候、点名,明确课的任务。2、 准备活动 A、 慢跑800米B、 伸展活动:上下单振臂,上下双振臂,前后振臂,屈腿内踢,屈腿外踢,屈腿上振,屈腿内旋,屈腿外旋,直腿内踢,直腿外踢,后踢腿 4X8拍C、抢球游戏:4VS1或5VS1 要求:两脚出球基本部分1、学习正面抢截技术 15分钟2、 假动作的学习 40分钟l 左右晃右左拨球l 计时1对1防守练习l

2、 7X7足球比赛l 四分之一场地l 分成四队,两场同时比赛l 五分钟一节,共两节A、 讲解示范:正面抢球的部位、方法、用力方式。动作协调、脚要有向上提拉的动作把球抢截下。B、 练习1一人踩球,一人抢截,体会提拉把球抢到自己脚下。2按上述方法,每人联系10次,交换。A、 讲解示范:运球中上体向左右晃动,同时用右左脚脚背外侧向右左拨球,同时身体的中心及时跟上。B、 练习l 两人一组,一人运球,另一人消极防守,一人前进一人后退练习,10米的距离往返练习。l 返回时防守人为进攻人,交换角色练习。l 场地:15 X 30米。A。1对1突破过线得分,要求:防守者利用抢球时的选位、假动作来防止对手突破得分。

3、B。防守者尽量延缓对手突破C。防守队员得球后迅速还击,攻向进攻方球门。注意:膝关节微屈,抢球注意时机,尽量逼近对手和对手对抗。要求:后场出球要快,中前场鼓励运球突破,运球突破后及时的分球或是射门结束局部1、 静力性拉伸2、本次课讲评器材设备足球20个,标志物10个小结足球教学教案第11周 系 班上课日期: 年 月 日星期 第 节课的任务目的1、通过学习正面头顶球,提高头球的能力。2、学习胸部停球技术,提高停高空球的能力。课的局部课 的 内 容课 的 组 织 方 法、要 求准备部分1列队、师生问候、点名,明确课的任务。2准备活动 A慢跑800米B伸展活动:扩胸运动,上下双振臂,前后振臂,体转运动

4、,高抬腿,后踢腿 C游戏:限制区域自由运控球 基本部分1、学习正面头顶球技术 20分钟2学习胸部停球技术 20分钟l 胸部停高球挺胸式接球l 胸部停低平球l 9X9足球比赛l 二分之一场地l 擂台战,被进球球队下,另一组上A讲解示范:头球的部位、方法、要求、用力方式。两眼要注视来球,发力要靠腰腹肌的力量。B练习1手抛球,让球自由落下,用前额部位顶12次再用手接住。2按上述方法,多顶几下。3两人一组,一人抛球一人顶回。A讲解示范:面对来球站立,接触球瞬间,两脚蹬地,膝关节伸直用胸部轻托球的下部使球微微弹起于胸前上方。B练习l 自己抛球到空中,用胸部挺胸式接球。l 两人一组,一人抛球,另外一个接球

5、l 每人练习10次交换练习A讲解示范:面对来球站立,两臂自然张开,挺胸迎球,接触球瞬间收胸、收腹、臀部后移将球接在体前。B练习两人一组,一人抛球,另外一个接球l 每人练习10次交换练习要求:比赛中培养队员的责任感,不轻易丢球,丢球快速的回抢。结束局部1 静力性拉伸2、本次课讲评器材设备足球15,标志物10个小结足球教学教案第12周 系 班上课日期: 年 月 日星期 第 节课的任务目的1、通过学习脚内侧停反弹球技术,提高接反弹球的能力。2、学习正脚背传球,提高长距离传球的能力。课的局部课 的 内 容课 的 组 织 方 法、要 求准备部分1列队、师生问候、点名,明确课的任务。2准备活动 A、限制区

6、域自由运控球 B 原地韧带静力拉伸基本部分1、 学习脚内侧停反弹球技术 20分钟2 学习正脚背踢定位球3、 7X7足球比赛l 四分之一场地l 分成四队,两场同时比赛l 10分钟一节,共两节A讲解示范:根据来球的落点及时移动到位,接球腿提起小腿脚尖微翘,脚内侧与地面成锐角,当球落地反弹刚离起地面时,用脚内侧部位轻推球的中上部。B 练习1手持球,抛球自由落下,反弹用脚内侧接。2按上述方法,左右脚轮流多练习几下。3两人一组,一人抛球,一人用脚内侧接反弹球。A讲解示范:直线助跑,最后一步稍大,支撑脚距球10-12CM,脚尖正对出球方向,大腿带动小腿由后向前摆动,以脚背的正面部位击球的后中部。击球后身体

7、及踢球腿随球前摆。B 练习。l 两人一组,一人踩球,另外一个做原地击球动作l 两人一组,一人踩球,另外一个体会五个环节。l 相距20米,互相传接,接球时选取合理的部位。要求:比赛中多打过顶球,寻找对手身后的空挡,以创造时机。结束局部2、 静力性拉伸2、本次课讲评器材设备足球15,标志物10个小结足球教学教案第13周 系 班上课日期: 年 月 日星期 第 节课的任务目的1、技术分析理论2、战术分析理论足球技、战术理论课讲义足球战术是指在足球比赛中,为了战胜对方根据主客观情况所采取的个人行动和集体配合的方法。技术、身体素质、心理品质和战术质量紧密相关。运发动的技术和身体素质是实现战术的根底,良好的

8、心理素质是完成战术任务的保证。足球比赛是由攻守矛盾组成的,攻与守不断的转换组成了比赛的全过程。因此,足球战术可以分为进攻和防守两大系统。进攻与防守中又分别包含着个人战术与集体战术两类。个人:传球、射门、运球、过人、接球、掷球、摆脱、跑位局部配合:局部地区的二过一配合、三人配合等进攻战术 全队:阵地进攻、快速还击、边路、中路、转移足定位球:开球、角球、球门球、任意球、掷界外球、罚球点球球战个人:盯人、选位、抢截术局部配合:保护、补位、临近位置配合 防守战术全队:区域盯人、混合盯人等 定位球:开球、角球、球门球、任意球、掷界外球、罚球点球第一节 现代足球的战术特征一 、械分工的消失现代足球比赛,由

9、于全攻全守战术打法的运用与开展,锋卫职责机械分工已经消失。比赛中队员上下、左右大范围机动跑位十分频繁,后卫插上助攻直至射门得分,前锋退居门前积极防守的现象已屡见不鲜。当然,队员位置机械分工的消失并不等于比赛场上队员没有位置职责分工。实践证明,全面化的队员仍然首先是本位置的专家,其次才是其他各位置的能手,根据比赛主客观实际,出色地。创造性地完本钱队总体战术赋予他的各项任务。二 、快速争夺时空主动权争夺时空主动权,敏锐观察和准确判断是前提,足球意识和经验是根底,快速行动。高超的技术和同伴支援是保证。优秀选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视野开阔,时空判断能力强,能更早地预测将会出现的局面,快速争夺控球的主动权,

10、以到达本队的战术目的。三 、阵型与队形合理组合优秀队在比赛中整体队形压扁,一般在40米左右,三条线脉络清晰,间距合理。局部地区队形往往是三角形。合理的队形进攻中利于支援,防守中利于保护补位。阵形与队形完美结合的核心有利于创造和利用时空间,或控制和封锁时空间。四 、集体与球星完美组合足球是集体运动工程,取胜需要发挥整体力量,即使是球星离开了同伴的支援,单枪匹马难现光荣。但球队又是由假设干队员组成,每名队员的竞技水平直接影响整体成绩。球星是球队的核心,拥有特长或绝招比同伴高出一筹,在比赛中起到了别人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教练员往往围绕球星制定攻防战术打法。实践证明:只有训练有素的整体和出类拔萃的球星

11、完美地结合,才能夺取世界杯冠军。第二节 比赛阵型和队形比赛阵型是指比赛场上队员的位置排列、攻守力量搭配和职责分工的形式。阵型的序列一般是从后卫向前锋。守门员的人数、职责固定,一般不予计算。比方352,442。433阵型。教练员在选用比赛阵型时应考虑以下几点:l 依据本队和对手的特点而择用l 允许球员超脱阵型的束缚l 当今比赛队形更重于阵型l 某一种阵型在同一场比赛中不是一成不变的l 阵型不是比赛打法的本质的反响战术是战胜对手的方法与手段,一定的战术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比赛阵型才能充分发挥其威力。合理的比赛阵型可以充分发挥全队的整体力量和每一个队员的特点,扬长避短,充分挖掘全队的竞技潜力,对于保持全

12、队高度的动态平衡,最大限度的创造和控制攻防的时空间,顺利完成预定的比赛战术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队形是阵型在不同比赛场区前、中、后场更具体、更严谨、更灵活的运用,它是根据比赛形势随机变化和协调而有序的人员组合。队形是全队攻防战术的效力的重要根底和整体实力充分发挥的根本保证。良好的队形是攻防各线纵深层次清楚,左右横向联系紧密,全队整体衔接紧凑而有序。这不仅使局部与整体的攻防力量搭配更趋合理,而且也有利于根据场上的比赛态势变化及时调动攻防力量,保持攻防的动态平衡或在局部区域尽快形成以多打少,以多防少,从而有利于进攻时创造和利用时空间,防守时控制和封锁时空间,最大限度保证本队战术得以顺利实现。一支球队如果不能在不同的比赛情况下保持良好的队形,进攻必然乏术,防守必然乏力。 比赛队形可划分为整体和局部队形两类.保持合理队形的总体原那么是:前后层次清楚,左右策应及时,四面衔接有序。其核心在于: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