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检测八电化学原理2016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0787223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检测八电化学原理2016高三化学二轮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专题检测八电化学原理2016高三化学二轮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专题检测八电化学原理2016高三化学二轮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专题检测八电化学原理2016高三化学二轮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专题检测八电化学原理2016高三化学二轮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检测八电化学原理2016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检测八电化学原理2016高三化学二轮复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检测八电化学原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现将氯化铝溶液蒸干灼烧并熔融后用铂电极进行电解,下列有关电极产物的判断正确的是()A阴极产物是氢气B阳极产物是氧气C阴极产物是铝和氧气 D阳极产物只有氯气解析:由于加热过程中AlCl3水解,蒸干灼烧后得到的是Al2O3,因此本题实为电解熔融的Al2O3,阳极产物是O2,阴极产物是Al,只有B正确。答案:B2化学与生活、生产有着密切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H得电子释放出H2,钢铁被腐蚀B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OH失电子释放出O2,钢铁被腐蚀C船底镶嵌锌块,锌发生还原反应而被消耗,以保护船体D外加电源的正极连接在海水中

2、的钢铁闸门上,可保护闸门解析: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反应式是O22H2O4e=4OH,整个过程是吸收O2而不是释放出O2,B错。选项C中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金属锌发生氧化反应,C错。选项D中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钢铁闸门应与外加电源的负极相连,D错。答案:A盐桥中装有含琼脂的KCl饱和溶液3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Fe作正极,发生氧化反应B负极反应:2H2e=H2C工作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溶液pH均不变D工作一段时间后,NaCl溶液中c(Cl)增大解析:此原电池的负极是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是石墨,H在此发生还原反应,右池中氢离子在石墨棒上被还原为H2不断逸出,使

3、溶液酸性减弱,所以溶液的pH有变化。因此本题中的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答案:D4有一种新颖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SOFC),该电池工作时,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高温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电池说法正确的是()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B电池的总反应式:2C4H1013O28CO210H2O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式:O24e=2O2D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式:C4H1026e13O2=4CO25H2O解析:由题意可知,通入丁烷的电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通入空气的电极是正极,发生还

4、原反应。熔融电解质中,O2由正极移向负极,A项错误。B项正确。C项中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C项错误。D项中通入丁烷的一极应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4H1026e13O2=4CO25H2O,D项错误。答案:B5(2014福建卷)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AgCle=AgCl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解析:原电池的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Cl22e=2Cl,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5、:AgeCl=AgCl,阳离子交换膜右侧无白色沉淀生成;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电池总反应不会改变;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电子时,负极消耗0.01 mol Cl,右侧正极生成0.01 mol Cl,左侧溶液中应有0.01 mol H移向右侧,约减少0.02 mol离子。答案:D6(2014广东卷)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为Al,其他均为Cu,则()A电流方向:电极A电极B电极发生还原反应C电极逐渐溶解D电极的电极反应:Cu22e=Cu解析:分析图可知:左侧两个烧杯的装置形成原电池,且为负极,为正极,而最右边的装置为电解池,因此,该装置中电子流向:电极A电极,则电流方向:电

6、极A电极,A正确;电极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电极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有铜析出,C错误;电极为电解池的阳极,其电极反应为Cu2e=Cu2,D错误。答案:A7(2014唐山统考)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盐桥中K向甲池移动B滤纸上的红点向a移动C片刻后乙池中c(Cu2)增大D电子沿CubaC路径流动解析:由题给装置图可知,这是铜与硫酸铁形成的原电池,对外供电电解硫酸钠溶液。原电池反应原理为2Fe3Cu=Cu22Fe2,Cu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Cu极为负极,盐桥中阳离子向正极(C极)移动,A选项正确;a与C极相连,故a为阳极,电解池中,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即滤纸

7、上的红点(MnO)向a移动,B选项正确;乙池反应为Cu2e=Cu2,铜离子浓度增大,C选项正确;电子不经过电解质溶液,D选项错误。答案:D8(2014南宁测试)如图为一种固体离子导体电池与湿润KI试纸AB连接,Ag可以在RbAg4I5晶体中迁移,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聚四氟乙烯膜与AlI3反应生成2,Ag与2作用形成电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试纸B端发生氧化反应BAg从石墨电极移向银电极C石墨电极为电池的正极D若该电池消耗了1 mol银单质,则滤纸上生成1 mol I2解析:根据题意可知银电极是电池的负极,石墨电极是电池的正极,则A是阳极、B是阴极,C正确。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在原

8、电池内部,阳离子从负极移向正极,故B错误。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若该电池消耗了1 mol银单质,则滤纸上生成0.5 mol I2,故D错误。答案:C9(2014浙江联考)锂空气电池是一种新型的二次电池,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4H4e=2H2OB该电池充电时,阴极发生了氧化反应:Lie=LiC电池中的有机电解液可以用稀盐酸代替D正极区产生的LiOH可回收利用解析:正极的反应式为O22H2O4e=4OH,A项错误;电池充电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B项错误;有机电解液不能用稀盐酸代替,因为金属锂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C项错误。答案:D10(2

9、014武昌调研)研究发现,可以用石墨作阳极、钛网作阴极、熔融CaF2CaO作电解质,利用图示装置获得金属钙,并以钙为还原剂还原二氧化钛制备金属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熔融CaF2CaO换成Ca(NO3)2溶液也可以达到相同目的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2O24e=CO2C在制备金属钛前后,整套装置中CaO的总量减小D若用铅蓄电池作该装置的供电电源,“”接线柱应连接Pb电极解析:钙能与水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Ca(NO3)2溶液作电解质,A错误。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根据图示可知B正确。CaO中Ca2在电极槽中得电子生成钙,钙与二氧化钛反应重新生成CaO,所以在制备金属钛前后,整套装置中Ca

10、O的总量不变,C错误。铅蓄电池中Pb电极是负极,应与“”接线柱连接,D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包括3小题,共40分)11(10分)某化学研究小组以铜为电极,按如图所示的装置电解饱和食盐水,探究过程如下。实验1:接通电源30 s内,阳极附近出现白色浑浊,之后变成橙黄色浑浊,此时测定溶液的pH约为10。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聚集大量红色沉淀,溶液仍为无色。查阅资料:物质氯化铜氧化亚铜氢氧化亚铜(不稳定)氯化亚铜颜色固体呈棕色,浓溶液呈绿色,稀溶液呈蓝色红色橙黄色白色相同温度下CuCl的溶解度大于CuOH。实验2:分离出实验1中试管底部的沉淀,洗涤,分装在两支小试管中,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序号操作

11、现象滴入足量稀硝酸溶液沉淀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最终得到蓝色溶液滴入足量稀硫酸溶液仍有红色不溶物,溶液呈现蓝色请回答:(1)实验1中试管底部红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2)实验1中阳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3)利用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 实验1中最初生成的白色浑浊转化为橙黄色浑浊的原因是_。(4)实验2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解析:(1)在实验1中,阳极铜被氧化,由现象不难判断,铜逐步转化为氯化亚铜氢氧化亚铜氧化亚铜,所以实验1试管底部是Cu2O。(2)实验1中阳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uCle=CuCl(或CuOHe=CuOH)。(3)实验1中最初生成的白色浑浊转化为橙黄色浑浊是因为CuCl存在

12、如下沉淀溶解平衡:CuCl(s)Cu(aq)Cl(aq),OH与Cu结合,生成更难溶的物质,使平衡正向移动。(4)在实验2中,中的Cu2O会被HNO3氧化,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Cu2O14H2NO=6Cu22NO7H2O;中的Cu2O在稀H2SO4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Cu2O2H=CuCu2H2O。答案:(1)Cu2O(2)CuCle=CuCl(或CuOHe=CuOH)(3)CuCl(s)Cu(aq)Cl(aq),OH与Cu结合,生成更难溶的物质,使平衡正向移动(4)3Cu2O14H2NO=6Cu22NO7H2OCu2O2H=CuCu2H2O12(15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下列装置如图连接,D、

13、F、X、Y都是铂电极,C、E是铁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试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试回答下列问题:(1)电源B端的名称是_(填“正极”或“负极”)。(2)甲装置中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是_。(3)设电解质溶液过量,则同一时间内C、D电极上参加反应的单质与生成的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4)欲用丙装置将粗铜(含少量铁、锌等杂质)精炼,G极材料应该是_(填“粗铜”或“精铜”),电解液中原电解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丁装置的现象是_。(6)设装置甲中溶液的体积在电解前后都是500 mL,当装置乙中所产生气体的体积为4.48 L(标准状况)时,甲池中所生成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解析:(1)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试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说明是氢离子放电,溶液呈碱性,F极为阴极,也就是说B为负极。(2)铁为阳极,失去电子,溶液中的铜离子得到电子,则总反应式:CuSO4FeCuFeSO4。(3)由(2)可知铁、铜的物质的量相同。(4)粗铜的精炼,电解质为CuSO4溶液,阳极G应该为粗铜,由于其中一些杂质金属放电,导致溶液中的铜离子的浓度减小。(5)考查胶体的电泳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