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周练理综试题(四)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078696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周练理综试题(四)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周练理综试题(四)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周练理综试题(四)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周练理综试题(四)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周练理综试题(四)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周练理综试题(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周练理综试题(四)(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周练理综试卷(四)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种子的成熟过程实质上就是胚由小到大以及营养物质在种子中变化和积累的过程。如图所示为小麦种子(淀粉类种子)成熟过程中蛋白质、葡萄糖、淀粉的含量和淀粉磷酸化酶(催化淀粉的生物合成)活性的变化。据图可推知( ) A、曲线表示淀粉,曲线表示葡萄糖 B曲线表示淀粉,曲线表示淀粉磷酸化酶 C淀粉是由葡萄糖和蛋白质等转变而来的 D、生长素含量逐渐增加,淀粉酶活性不断增强2、将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 min测定一次

2、小室中的C0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对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此实验可用于验证A植物比B植物具有更强的固定CO2的能力B当C02浓度约为08 mmolL时,A、B两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等C30min以后,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都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D若A植物在第5 min时光照强度突然降低,C5含量将增加条件水分消耗(mL)Ca2+K+Mg2+光下109013527179暗中435105351133、用含有各种必需元素的溶液培养大麦。实验分两组,一组在光下、一组在黑暗中,48h后,测定几种离子的浓度,表中各离子的数据为实验结束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占本实验开始时浓度的百分比()。从表中可得出的结论

3、是( ) 水分吸收和矿质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蒸腾作用在光下比在黑暗中强,消耗水分多 植物对矿质离子K+的吸收速率大于吸收水的速率 在植物体内Ca2+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是不能再被利用的矿质元素A。 B C D4下图表示水温的高低对水稻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影响。下列有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在定范围内,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随土温的升高而加快水稻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水稻秧苗遇到低温时,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能力下降,会使叶色变淡当超过或低于最适水温时,对K+的吸收影响都是最大的 温度过高时吸收速率下降是由于高温使酶活性降低,呼吸速率下降A、 B。 C D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为了

4、研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有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实验过程中,刻度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会向右移动。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液滴右移的距离(单位:cm)。请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开始前应对葡萄糖溶液作煮沸处理,以除去氧气和灭菌 B表中数据可以表示酵母菌无氧呼吸所产生的CO2的量 C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强度越来越大 D35最有利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随着实验的进行,液滴右移的速率越来越大6. 为了检验某含有杂质的样品的纯度,现将克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

5、量分数)是( )A. B. C. D.7.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2( )A. 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 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 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B. 向Na2 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 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 等质量的NaHCO3和Na2 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D. 向Na2 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8. 25 时,浓度均为0.2 mol/L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均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B.存

6、在的粒子种类相同C.c(OH-)前者大于后者 D.分别加入NaOH固体,恢复到原温度,c(CO33-)均增大9. 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可采取的方法是:(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C加入澄清石灰水 D加入稀盐酸10. 向m g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b 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 mol/L氢氧化钾溶液V mL,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到的沉淀质量为n g。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p g。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B.C. n=m+17VcD. 11. 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

7、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关系如右图。反应中镁和铝的( )A物质的量之比为3:2 B质量之比为3:2C摩尔质量之比为2:3 D反应速率之比为2:312. 1mol过氧化钠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Na2CO3BNa2O2 Na2CO3 CNaOH Na2CO3DNa2O2 NaOH Na2CO313. 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 、Cl、Mg2、Ba2、CO32 、SO42 ,现取三等份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

8、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 mol(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K一定存在 B. 100 mL溶液中含0.01 mol CO32 C. Cl不可能存在 D. 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你在平直公路上以正常速度骑自行车,所受阻力约为车、人总重力的0.02倍,则你骑车的功率最接近于( )A、1W B、100W

9、 C、1kWD、10kW15、某人将重物由静止开始举高h,并获得速度V,则在这个过程中( )A、重物所受合外力对它做的功等于重物动能的增量;B、人对重物所做的功等于重物机械能的增量;C、重物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重物重力势能的增量;D、重物所受合外力做的功等于重物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增量。BAm2m2llO16、质量不计的直角形支架两端分别连接质量为m和2m的小球A和B。支架的两直角边长度分别为2l和l,支架可绕固定轴O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如图所示。开始时OA边处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则( )A、A球的最大速度为2B、A球的速度最大时,两小球的总重力势能最小C、A球的速度最大时,两直角边与竖直方

10、向的夹角为45D、A、B两球的最大速度之比v1v2=2117、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一端固定在长木板M的左端,另一端与小木块m连接,且全部的接触面均光滑。开始时,m和M均静止,现同时对m、M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1和F2,从两物体开始运动以后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形变不超过其弹性限度。对于m、M和弹簧组成的系统( )A由于F1、F2等大反向,故系统机械能守恒B当弹簧弹力大小与F1、F2大小相等时,m、M各自的动能最大C由于F1、F2大小不变,所以m、M各自一直做匀加速运动D由于F1、F2等大反向,故系统的总动量始终为零18、水平飞行的两颗子弹a、b分别击中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比它们大的木块

11、A和B,若子弹a击中木块A并留在A内;子弹b穿过了木块B。木块A、B的质量相同,子弹a、b的质量和初速相同。设子弹和木块相互作用后,木块A、B和子弹a、b的动能分别为EA、EB、Ea、Eb,则一定有( )AEA=Ea BEA=EB CEAEB DEaEb19、一质量为m,动能为Ek的子弹,沿水平方向射入一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的木块,并停留在木块中,打入木块的深度为d,在进入的过程中,木块向前运动S,并最终以某一速度匀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子弹克服木块阻力所做功为 B、子弹对木块所做的功为C、转变成内能的功为 D、转变成内能的功为20、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

12、,则( )A 物体的动能一定变化; B 物体的动量不可能一直不变;C 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变化; D 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变化。21、一升降机在箱底装有若干个弹簧,设在某次事故中,升降机吊索在空中断裂,忽略摩擦力,则升降机在从弹簧下端触地后直到最低点的一段运动过程中,( )升降机的速度不断减小 升降机的加速度不断变大先是弹力做的负功小于重力做的正功,然后是弹力做的负功大于重力做的正功到最低点时,升降机加速度的值一定大于重力加速度的值卷22(6分)(1)额定功率为80kw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最大速率可达20m/s,汽车质量为2000kg,假如汽车从静止开始以额定功率行驶,若不考虑阻力变化,阻力大小

13、为 ,当速度达到10 m/s时汽车的加速度为 。(2)不可伸长的细线一端拴一小球,另一端悬于0点现将细线张紧,使细线处于水平状态,将小球从A处由静止释放,到0点正下方B处时,细线恰好被c处的刀片切断若仅有刻度尺,为验证小球从A点下摆到B点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需测定的物理量及相应符号是 ,用这些量表示的机械能守恒的关系式是 小球编号 A B C 小球半径(10-3m) 0.5 0.5 1.5 小球质量(10-6kg) 2 5 45 小球的收尾速度(ms-1) 16 40 4023(8分)物体从高空下落一段时间后便匀速下落,这个匀速下落的速度称为收尾速度已知相同环境下,球形物体的收尾速度仅与球的半径和质量有关下表是某研究小组测得的实验数据:(1)由A、B两球的实验数据可知,小球匀速下落时所受阻力,与小球收尾速度的关系是 (2)由B、C两球的实验数据可知,小球匀速下落时所受阻力f与小球半径r的关系是 (3)由(1)(2)分析可知,小球匀速下落时所受阻力与小球半径r和小球速度V的关系表达式是 ;其中,比例系数等于 (取g=l0ms2)24、如图,一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车顶用细线悬挂一小球,小车质量m3,小球质量m2,一质量为m 1的子弹以速度v1水平射入球内,求以后小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细线足够长,球的最大高度不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