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最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0786688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满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最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满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最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满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最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满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最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满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最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满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最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满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最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2.2.2.31112第一节编制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第二节工程概况工程名称: XXXXXXXXXXXXXXXXXXXXXX精装修工程工程地点: 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XXXXX本工程进行室内装饰装修阶段时,必须搭设脚手架施工平台。第三节装修工程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案选用根据吊顶及墙面的实际安装方法,在脚手架顶面主要为吊顶构件、模板、安装人员及安装工具:扳手、管子钳、垫板及备用小配件,椐此,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和建筑施工扣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中的相关荷载取值,取脚手架荷载标准值:2KN/ 。由于吊顶安装面积大,高度高,为减少人员的搬运,充分利用空间大的功能,在脚手架顶面设置放料间距为 400mm(规格为 50mm80mm 2000mm)及满铺模板 (2400mm1200mm),脚手架模板顶面严格控制材料堆放,并须分散堆放

3、,堆放点上有专人负责,严格控制荷载不大于 200 / 。一、搭设准备工作在脚手架搭设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据施工方案的要求, 应由技术人员对参与脚手架搭设的有关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2、应对搭设用的钢管、扣件、模板、方料等进行检查验收,经检验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3、清除地面杂物,做好立杆基础措施。二、脚手架搭设方案根据吊顶、墙面安装方案,采用扣件式满堂钢管脚手架作为操作平台,并根据矿棉板完成面高度搭设, 并预留出吊顶安装空间, 脚手架的最高搭设高度为7500mm,顶面模板需顶层满铺,脚手架中间设置剪刀撑,由于脚手架高度高,脚手架搭设需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立杆放脚,搭

4、设完成后,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第二步安装。第二步为中间剩余部分脚手架的搭设及外围周边剪刀撑设置,完成后进行脚手架的第二次验收,为整体验收。脚手架钢管考虑目前市场上的质量情况,决定选用规格 483.5 Q235A。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规定的取值通过计算确定立杆主体间距为 1200mm1200mm,水平杆步距为 1800mm。脚手架搭设顶面宽度符合平面布置图要求,以满足吊顶安装支承特点,标高如附图所示,为保证脚手架纵横向稳定。满堂脚手架周边环向和中间设置剪刀撑,并由地面至操作顶面连续设置,剪刀撑与地面倾角为45 60 之间,中间剪刀撑每隔四排设置,

5、间距不大于6000mm,扫地杆距地为 200mm,纵横双向设置。第四节安装满堂脚手架的施工管理一、脚手架搭拆施工工艺搭设标准:脚手架钢管要求横平竖直,整齐清晰,平竖通顺,连接牢固,受荷安全,有吊顶安装预留空间,不变形、不摇晃,立杆采用一字扣件对接,两个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在高度方向的接头不大于步距的1/3 ,立杆的垂直偏差不大于架高的 1/400 。1、搭设顺序先按 1.2m 立杆间距进行整体布杆,搭设中间场地部位脚手架与周边已搭设部分持平再按吊顶要求层高往上逐层搭设。2、脚手架搭设立杆第一步放置纵向扫地杆第二步放置横向扫地杆立杆第一步放置纵向大横杆立杆(加临时抛杆)第一

6、步横向大横杆第二步横向水平杆第二步纵向水平杆立杆第三步纵向水平杆第三步横向水平杆以此类推,完成第一层脚手架纵横向搭设剪刀撑搭设再搭设上几层脚手架固定方料满铺模板。(1)先画线放样,然后脚手架立杆按1200mm 进行摆放,场地处立杆在基本立杆间距中间加一根,高度不低于6000mm,呈“十”型,东西向宽度约22000mm,南北向宽度约13000mm。东西向搭设至二层框架墙面处,南北向搭设至砼框架处。(2)脚手架立杆采用一字扣件对接,顶层杆可采用搭接或对接。(3)脚手架水平杆伸出端能与砼柱、梁或墙顶紧处,水平杆应顶紧,立杆距柱、梁不小于15 。(4)脚手架顶面按平面布置要求,顶层搭设大横杆钢管间距为

7、500mm。上满铺竹排,用 18#铁丝固定方木,方木上满铺模板,每张模板各边固定点不少于如需临时拆除模板,用后应及时用铁丝绑牢。2 点。在安装过程中,(5)为保护过往人员及作业人员的安全, 四周临空面应设栏杆, 栏杆高度不小于 1200m。2、拆除(1)脚手架拆除按“先搭后拆,后搭先拆,先拆非承重杆,后拆承重杆”的原则进行,按层从上往下逐层拆除,严禁上下层同时进行,即模板方木连横杆大横杆剪刀撑立杆。(2)拆除前,应对操作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并有书面记录。交底人与被交底人履行签字手续才可上岗作业。(3)在脚手架拆除前,先对脚手架进行全面支撑安全检查,检查扣件和支撑杆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在主管人

8、员批准后方可开拆。(4)拆架子的高处作业人员应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扎裹脚、穿软底鞋方可上岗操作。(5)在脚手架拆除范围内,设置警戒区,并指定专人负责看管。(6)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7)所有杆件在拆除时,应将杆上附着的扣件与杆件分离,在每层拆除后,应及时运至地面,严禁抛掷,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进行分类堆放。(8)需当天拆除的杆件尽量当天拆完,若当天拆不完,在下班前应将已松动的杆件重新固定,并在适当位置设置连接件,在确定连接牢固后人员方可撤离。(9)在拆架过程中,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

9、离开。(10)拆架时严禁碰撞脚手架附近电源线,以防触电事故。(11)翻掀垫铺模板应注意站立位置,并应自外向里翻起竖立,防止外翻将脚手板内未清除的残留物从高处坠落伤人。二、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脚手架由验收人员填写验收记录,并由搭设人员、安全员、施工员和项目经理、监理签证,方能交付使用。1、脚手架必须由持有效上岗证的专业技术人员搭设,搭设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形书面交底记录,并在交底文件上签字确认。2、进行分区、分层、分次验收和检查,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应迅速调整,并追究责任。3、脚手架验收严格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中所要求的内容进行检

10、查,内容如下: 搭设后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采取扭力扳手检查。 连墙件:四周与砼柱梁连接处的连墙件按二步一道或二跨一道设置。 剪刀撑:垂直剪刀撑纵横向每隔四跨设置一道,与地面角度在45 60之间;水平剪刀撑按三步一道设置。 杆件搭接:立杆采用对接,顶层可采用搭接,顶面横杆和剪刀撑等搭接长度不小于100,并采用 3 个扣件紧固。 顶面模板必须满铺,并用不小于2 寸钉子固定。三、安全措施1、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者不得上脚手架操作。2、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

11、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软底鞋,工具及零配件要放在工具袋内;袖口、裤口要扎紧。3、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应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J84-2001)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4、在使用期间,在每天上岗前,应由带班队长进行巡检,日常由架子工进行安全检查与维护,并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J84-2001)规定进行。安全网应按有关规定搭设或拆除。5、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6、临空搭设脚手架时,外侧应有防止坠物伤人的防护措施。7、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

12、作业时,必须配备灭火器等灭火器材,并由专人看守。8、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职安全员进行现场监督和巡视,严禁人员入内。9、上下楼梯口搭设安全通道。在脚手架与楼梯口高差较大处,应设置爬梯,爬梯上下端应固定。10、严禁从脚手架上往上、下抛物。11、遇到立杆沉陷或悬空、节点松动、架子歪斜、杆件变形等问题,在未解决前应停止使用脚手架。12、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应有书面验收记录,并履行验收签字手续,验收合格后,应将合格证挂在显眼处。13、在脚手架使用期间,顶面的网架杆件应分区分批分散堆放,并严禁抛掷,应轻放,顶面使用荷载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有专人进行控制。14、符合其它安全有关规定要求。1

13、5、脚手架工程事故应急预案1)应急预案目的为对脚手架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脚手架倾倒、跨架,人员高空坠落,落物伤人等事故后进行紧急处理,最大限度地保护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的损失,制订本应急预案。2)适用范围脚手架工程整个施工阶段及发生脚手架倾倒、跨架,人员高空坠落,落物伤人等事故时。3)职责(1)项目经理 应急指挥总指挥。全面负责应急指挥工作。 有权采取一切手段,以控制和减少事故危害。 授权相关人员相应的应急处理权。(2)项目技术负责人 组织有关部门编制修订、评审应急预案。督促相关部门做好事故抢险过程记录。 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并形成记录。 当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不在时,担任应急总指挥工作。(3)技术部:负责编制、修订、评审应急预案。(4)质安部 协助技术部编制修订、评审应急预案。 督促检查相关部门落实应急准备工作。(5)安装部 协助技术部编制、修订、评审应急预案。 组织进行应急预案的演习,并提出改进建议。 发生事故时,组织抢险队进行抢险、营救、减损防护工作。(6)器材部 协助技术部进行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评审。 落实应急预案所需物资、设备的准备工作。4)抢险组织机构总指挥:项目经理安装部质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