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二十世纪初“美术摄影观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0785336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析二十世纪初“美术摄影观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试析二十世纪初“美术摄影观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试析二十世纪初“美术摄影观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试析二十世纪初“美术摄影观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试析二十世纪初“美术摄影观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析二十世纪初“美术摄影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析二十世纪初“美术摄影观(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析二十世纪初“美术摄影观20世纪初的中国摄影据史料记载,1839年达格雷照相术公布后仅十余年即传入中国,但 由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少数人垄断了摄影术,身怀绝技者秘而不宣,流 传到中国的摄影术并没有像它在西方的发展一样走向民主化。直至晚清, 中国才出现了一些研究摄影学、宣传摄影术的文人墨客,他们开始从事摄 影实践,总结摄影经验,撰写摄影著作,传播摄影。19世纪70年代上海 编印出版了摄影专业书籍;清末出版的摄影书籍多为编译,刻版或石印, 但数量有限。而首创精神是成功的保障,由西方引进的代表先进文化的摄 影术来到中国时面临着重重困难,因而导致了如此局面:“吾国最初之摄 影家。鲜有以研究学术之精神

2、临之者。大都从西方之来华传教者或商人。 略得一二简易手续以为谋生之计。其时传教者或商人。对于斯道。未能深 明其学理技术。可断言也。而得知者,复视同枕秘,不肯轻以示人,师徒 相承,辗转传播,以讹传讹。遂致毫无新知。”20世纪初,随着专业摄影和商业摄影在中国的发展,一批业余摄影 师也随着西方的炮舰政策和商业扩张来到了中国。鸦片战争时西方用大炮 顷刻间轰开了中国的港口,紧接着以照相机撩开了中华帝国神秘的面纱。 当时中国旧的封建统治被摧毁,新的共和国又风雨飘摇,军阀纷争,社会 动荡,民不聊生。新的民主思想在孕育,新的救国道路在形成。20世纪20年代成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初创期和转型期,一些进步的文 艺界人

3、士的政治思想倾向和艺术倾向,为中国现代文艺创作方向定下了基 调和范例。1919年之后,经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一批文人学者、有识之 士加入到摄影队伍中来,以他们广博的学识、深厚的艺术素养和探索精神, 在摄影艺术处女地上披荆斩棘。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20年代的文 艺研究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了我国早期摄 影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我国摄影艺术随着摄影术的传入开始萌芽;从开 始被视为异端邪说到新奇玩意儿,为宫廷里极少数皇亲国戚、王公贵族所 赏玩,到高级知识分子和中等文化阶层中传播,成为摄影爱好者传情达意 的工具,以至“美术摄影”在群众中兴盛起来,经历了半个世纪。被国际摄影界赠与

4、“亚洲影艺协会之父”的郎静山,继刘半农组织北 京光社之后倡议组织了摄影团体“中华摄影学社”,进一步把摄影艺术推 向社会。1928年,郎静山应聘成为上海时报的新闻摄影记者,成为我国 新闻史上第一位摄影记者;1932年他在上海组织“三友影会”;次年, 他向新闻夜报争得一个版面,创办摄影艺术周刊,登载摄影技术、 影展评介、影坛动态、摄影史话、器材交换等方面的文章,共出了二百三 十多期。20世纪30年代的相机技术落后,焦距长,景深浅,胶片感光慢, 不能收缩多级光圈,郎静山对此作了多番考虑,试制集锦照片加以补偿。 早年的郎静山就意识到摄影是形象逼真、传递迅速的一种艺术手段,并力 争全国美展要包括艺术摄影

5、在内。他把西洋摄影技巧与国画的写意手段完 美地结合,形成了自己的摄影风格一一集锦摄影。1929年9月,中国美术刊行发行了郎静山出版的静山摄影集, 当时著名的摄影家都纷纷为其撰写序言,溢美之词此起彼伏。在陈万里、 吴伯翔、陈山山、佛青为其摄影集作的序言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位洒脱豁 达的文人身影,看到了这位摄影爱好者为理想而奋斗的心路历程,也从中 了解到当时的摄影思潮与人们评价摄影的标准。在郎静山推出这本静山 摄影集之前,陈万里于1924年出版了个人摄影艺术作品集大风集, 并于1926年在上海举办了个人摄影艺术作品展览,这些在中国摄影史上 都是史无前例的。岁月有序,时节如流,一晃大半个世纪过去了,郎

6、静山和他的摄影集、 陈万里和他的序言也都成了历史,我们不妨如陈万里所愿,仔细梳理一下 摄影术传播之初的“声浪”,努力回顾一下当时的“艺术的摄影”,或曰 “爱美的摄影”,平心解读一下郎静山如何促使摄影发展成为“一种高尚 的娱乐”。事实上,这些问题解答的正是郎静山摄影观的构架。鉴于北京光社在当时摄影界影响之大,笔者选取北京光社年鉴序 言的撰写人、具有多重文化身份的摄影家一一刘半农为代表,与郎静山的 摄影观作比较,进一步分析上述问题,具体探讨一下何为“美术摄影”。美术摄影郎静山在1930年出版的华美影集中发表了何谓美术摄影? 一文,该文总结了 “美术摄影”的共通处,那就是:无不承认美术摄影正 如绘画

7、般是美的感情产物,是美化人生,创造人生的工具;而从另一方面 讲,美术摄影就是他的记录,就是他的各种活跃与迈进的姿态缩影。1898年“戊戌变法”维新派的领袖康有为是我国摄影艺术的最早倡 导者之一,也是早期摄影艺术评论的开创者。当时他称优秀的摄影艺术作 品为“模范图画”,1923年,他在上海摄影家欧阳慧锵编著的摄影指 南的十三幅照片上逐幅写了 “画意”的评语。我国美学、美育的倡导者、开拓者蔡元培在三十五年来中国之新文 化中这样提到摄影:“摄影术本是一种应用的工艺,而一入美术家之手, 选拔风景,调剂光影,与图画相等;欧洲此风渐盛,我国现亦有光社、华 社等团体,为美术家所组织。”刘半农在1927年撰写

8、了中国第一本摄影艺术专著一一半农谈影 在书写过程中他已经习惯把“照片”等同于“美术”,因而还为“照片” 加了很多美术法则,其手段称为一一“美术的手腕”。郎静山1931年在文华影展上题词曰:“有美皆备。”这时候, 与刘半农、郎静山同时代的很多摄影评论都以“美术”法则评价照片。郎 静山在分析“美术摄影”时,提出了三个重要元素,也就是摄影作品成功 的关键所在:一、光调;二、色调;三、构图。好的照片必须综合以上三 个方面来考究,如果一张照片在这三点上都无可指摘,那么这样的照片就 完美无缺了。同样,刘半农在书写半农谈影时也不惜重墨大篇幅分析 如何用光、如何构图这样的问题。特别是构图方面,刘半农还引用了诸

9、多 透视原理仔细阐述。可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以这样的标准来分析绘画作品又何尝不可 呢?从古到今,不少绘画大师不也是在苦心追求画面的构图、色彩,甚至 是光影效果吗?1931年郎静山出版了桂林胜迹摄影集,在序言中他开宗明义: “摄影尤绘事”。这样的观念贯穿了郎静山摄影观的始终,郎静山丝毫不 回避摄影模仿绘画这样的关系,言语之间甚至有些自豪。所不同的是同样 坚持“美术摄影”的刘半农却十分忌讳有关摄影模仿绘画的说法,他在 半农谈影中这样提道:“有许多人以为照相是模仿图画的,这实在是个很大的错误;至少至 今,我个人总不愿这样主张。因为画是画,照相是照相,虽然两者间有声 息相通的地方,却各有各的特点,并

10、不能彼此摹仿。若说照相的目的在于 仿画,还不如索性学画干脆些。”刘半农为当时社会上从事摄影工作的人所受的不公平待遇愤愤不平, 他企图为摄影正名,为摄影在艺术宝殿上争得一席之地而呐喊。因而,他 明确否认了摄影模仿绘画的动机,试图为摄影寻求独立的身份。然而,之 后刘半农又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摄影的目的即“造美”,拍摄好的照片的 秘诀即“结构完美”。如此说法似乎又回到了郎静山“摄影尤绘事”的论 断上去了。因为得出这样观点的前提是:摄影图像是模仿绘画的。坚持绘图法则的摄影师背后有其固定的理论依据,即摄影仅仅是一部 生产作品的机器,而机器产生的作品不是艺术。他们企图用特殊的艺术法 则与摄影过程中的机械化的

11、本质抗衡,郎静山和刘半农正是其中的典型。 以1931年起,郎静山开始参加国际摄影沙龙活动,提倡把摄影技术和中 国传统绘画六法相结合,用中国画理创作集锦摄影,1939年发表集锦 照相,将东方艺术融入摄影创作,他的照片甚至在画幅的上都沿袭了中 国的绘画传统。以至于许多评论认为,郎静山恬淡如菊,静穆超脱,深受 老庄哲学影响,达到了中国文人特有的高尚境界。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的摄影爱好者在探索创造性工作的时候, 并没有传统理念来指导他们,不久,他们开始从画家那里挪用现成的图画 法则。这种信念慢慢形成,以至于摄影成为一种新形式的绘画,拥护者以 各种可能的方式使照相机制作出像绘画一样效果的图片。或许这

12、种误解正 是由于恐惧触犯艺术的名称而形成的。摄影以新方式揭示新事物的巨大能 力被绝大多数摄影拥护者疏忽了,照相机先天的忠实性竟成了它的局限性。 在摄影发展的第一个繁荣期,摄影家揣着继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沿袭画家 的传统,以建立“美术”的标准来抑制任何有独创性、有活力的视觉征兆 的出现。这些“美术的手段”和“写意”手法都成为“画意摄影”的渊源。兴起的声浪20世纪20年代,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文艺研究团体如雨后春 笋一般涌现出来。我国爱好摄影者之团体以1923年冬建立的北平光社为 之先,南方华社相继而为之创,各学校摄影学会均应声而起。当时的许多 摄影团体除举办展览外,还编辑出版了各种形式的摄影书

13、刊。这一时期源 自西方的摄影艺术在我国出现了一片繁荣发展的景象,也就是陈万里所说 的“近五年来新发的声浪”。北京光社原名“艺术写真研究会”,后因名字太长才改为光社。它的 建立被称为我国摄影艺术经过漫长的技术准备和摸索阶段,进入发展时期 的标志。而光社本身则被视为我国摄影艺术的发源地,中国美学思想和摄 影展览的发源地,同时也是我国最早的摄影艺术团体。1924年6月,光 社在北京中央公园举办了第一次公开影展,每日观众足有两三千人之多。 从此每年一次,每一会期观众至少有万余人。1927年北京光社出版了年鉴,刘半农为其作了序言。由于年鉴的销 量出人意料的好,第二年,光社年鉴又义不容辞地出版出来,刘半农

14、继续 执笔为其撰写序言,然而这篇序言的声音显然尤为低沉。刘半农出光社的 “情绪不佳”,言语中透着让人哭笑不得、爱恨交织的说不出的滋味,他 是如此形容光社的面貌的:“就整个儿光社说来,它原是去年的老样子,好像一只疲瘦的骆驼, 全身沾满了尘埃煤屑,一拖一拖的在幽冷的城墙根下走;你要他努力,他 努力不来;你要他急进,他急进不得;他只会一拖一拖,一步一步的向前 走。”如此萧条暗淡的描述恐怕光社中任何人都不愿在年鉴的序言中见到, 似乎也为光社后来的消亡埋下了一个伏笔。于是,刘半农传出了影界新的 希望,即上海成立了华社。对于这同气连枝的团体,刘半农充满憧憬,对 于华社虽然不必说“太阳出来了萤火该消灭”那一

15、路的客气话,却也不妨 说“太阳出了我们身上也有光”。既然刘半农称华社和光社是“同气连枝” 的团体,为何他对于两个社团的态度却截然相反呢?我们在光社序言中又 看到:“但华社光社的目的虽然相同(这目的简单言之,只是弄弄镜箱,送 两个钱给柯达克或矮克发,无论如何,总说不出什么天大的道理来),态 度却不无小异。在我们这方面是昏庸老朽,愈腐愈化,愈化愈腐。在他们 却是英气勃勃,不住的前进。所以华社虽然成立了还不很久,已在南方博 得了极好的声响。我们在种种方面,可以看得出他们这一年中苦心努力的 痕迹。”华社真的能给影界带来希望吗?刘半农的摄影观能在华社找到自己扎 根生长的土壤吗? “华社”全称为“中华摄影

16、学社”,是1928年年初由 郎静山、陈万里、吴伯翔、黄振玉等发起,经上海时报主人黄伯惠等 赞助,联合报界和摄影同人成立的摄影团体,他们定期举办摄影展览,每 星期聚会一两次,交谈研究,相互观摩作品。华社简章规定:“本社 以研究摄影艺术为宗旨。”位居华社会计一职的郎静山在华社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可以在 1939年出版的郎静山摄影专刊上看到郎静山摄影作品入选国际沙龙 的丰功伟绩”,郎静山是用照相这一奇技淫巧”,千方百计地弄出中 国画的味来,来圆他的绘画之梦和撬开他的国际奖牌之门。华社中展出的 摄影作品题材内容多为风光、人物、静物、花卉、建筑等。这些物质和精 神条件都较为优越的知识阶层,都认为摄影是一种消遣,一种娱乐,把摄 影当做满足个人兴趣的途径。张篷舟1931年在文华影展序言中这样呼吁道:“艺术摄影团体 的小组织又忒多,缺少巨大的活跃。有力量分散的毛病,甚者门户之见很 深,取不到前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