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区幼儿教育办园体制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0782963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江区幼儿教育办园体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滨江区幼儿教育办园体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滨江区幼儿教育办园体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滨江区幼儿教育办园体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滨江区幼儿教育办园体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滨江区幼儿教育办园体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江区幼儿教育办园体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突破瓶颈,努力实现城乡幼儿教育和谐发展滨江区幼儿教育办园体制调研及对策思考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一生发展的奠基阶段,它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都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199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ECD)会议报告中就将“儿童早期教育与保育:从投资中获益最多的教育阶段”作为“早期教育”部分的标题。这充分反映了DECD成员国已经意识到了在人生早期向幼儿提供教育资助的深远意义。进入2000年以来,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在世界范围内渐次展开,而这次改革的最新焦点就是幼儿教育,因为在新世纪里国家之间的教育竞争已经转入幼儿教育这一最新战场。 我国

2、正处于构建和谐社会、争取和平崛起的关键时期。为加快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国务院办公厅颁发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13号),杭州市人民政府于2005年颁发了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杭政函200539号),今年3月,市政府又颁发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教育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政策意见(试行)(杭政办200716号),滨江区政府于2006年颁发了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杭高新2006328号)。 为了有效贯彻实施市、区政府有关幼儿教育的政策、精神,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共建品

3、质之城,共享品质教育”及高新区(滨江)共建共享“创新型和谐社会示范区”的号召。民进滨江支部将我区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重点把办园体制作为调研课题,并对街道幼儿园、村办幼儿园、无证幼儿园进行问卷和现场调查。深入的调研,让我们感受到幼儿教育是我区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我区高新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与我区领导正在设计实施的优化公共教育服务 打造“高新教育品质”不甚和谐。我区幼儿教育现状我区现有46所幼儿园(乙级幼儿园8所),其中公办街道幼儿园2所,小区配套幼儿园6所,个体民办幼儿园9所,村办幼儿园16所(其中,一所村办幼儿园挂牌为浦沿街道幼儿园),未经审批的无证幼儿园13所。

4、在园幼儿5317人,(3-5)岁幼儿入园率99.9%,其中等级幼儿园的在园幼儿覆盖率为36%。(见附件1)随着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幼儿教育发展势态良好,特别是我区多个小区标准配套幼儿园的交付使用,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成长环境,解决了部分群众子女“入好园”的需求。但由于我区幼儿教育基础薄弱等诸多历史原因,村办、个体家庭式、无证幼儿园数量多(在园幼儿基数大),这些幼儿园教育资源配置不足,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低下,影响了我区幼儿教育均衡化、优质化发展,并制约着我区幼儿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对照今年市政府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政策意见(试行)(杭政办2

5、00716号)文件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幼儿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突出。我区上等级幼儿园数量少,全区还没有一所甲级幼儿园,等级幼儿园的在园幼儿覆盖率低,位居全市13个县(市)区倒数第一。村办、无证、民办幼儿园与小区配套幼儿园相比,在办园条件、园务管理、师资水平、保教质量、收费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我区幼儿园收费最高的是每人4230元/学期,最低的是每人400元/学期)。原因:办园体制和资金投入不足是导致我区幼儿教育优质资源不足和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因素。原来16所村办幼儿园,都是由村集体举办,属集体办园性质,有较好的场地(具备独立园舍或办在小学里),稳定的师资队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6、,幼教体制发生变化,很多地方把幼儿教育推向市场化,现在我区16所村办幼儿园,只有浦沿街道4所村办幼儿园还由村集体负责来办,其他村都把幼儿园承包给个体来办,有的村把原来幼儿园园址改建成社区老人活动中心、村卫生院等。村集体不仅没有投入幼儿园的发展经费,还每年向幼儿园收取租金。另外,我区民办、村办、无证幼儿园共37所,在园幼儿基数大,占全区幼儿数的72%,而在他们中上等级的幼儿园只有2所,幼儿人数是全区幼儿数的7.5%。这37所幼儿园(除2所上等级外),依靠自收自支、缺乏规范管理,普遍存在低质低价的现象,办园条件简陋,师资水平差,教师配备不足,保教质量低下,发展后劲不足,导致全区幼教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7、。二、幼儿教育督导、管理缺乏制度性安排,抓幼儿教育的力度不够。2005年9月,区教育局配备了幼教教研员,在加强对幼儿园保教常规管理、教研、科研工作指导、幼儿教师培训、幼儿园等级评估等业务方面的指导、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可喜成绩。但对幼儿园收费、招生等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对街道落实政府责任;对各类幼儿园的依法办园、规范办园、保教质量评估等方面的督导、督查,行政管理力度不够。原因:区教育局没有成立幼儿教育专职机构,没有专职幼教管理人员,另外,我区还没有建立健全区、街道、村(社区)齐抓共管的幼教管理网络。三、幼教师资力量薄弱。全区专任幼儿 教师310人,其中在编公办教师17人,大专及以上

8、学历达46%,中师、职高学历48%,初中及以下学历占6%。专任教师的职称情况是:中级职称3人,占0.9%,初级职称70人,占22.6%。未评职称237人,占76.5%,持有教师资格证146 人,持证率为47%(见附件2),与上级部门规定的严格实行的幼儿园教师持证(教师资格证)上岗制度目标差距大。我区幼儿教师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尤其是专业化发展水平较低,影响全区幼教保教质量提高。原因:我区公办幼儿教师少,骨干力量不足。大部分是合同制和临时聘任的教师,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低。民办、村办幼儿园教师月收入一般在700-1200元,多数幼儿园没有为临时聘任的教师办理养老保险;有的幼儿园教师数配备不足,一个班只

9、配备一位教师,导致教师日常工作量大,只能充当保姆式的带管孩子,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我们曾对一所4个班的村办幼儿园教学方面进行两次暗访与跟踪调查,情况是:老师在教幼儿写字、做算术,或让幼儿放任自由、看电视,农村幼儿园“小学化”、“放羊式”的教学现状,让人担心、揪心。我们在现场与教师沟通,她们说:这种情况也是出于无奈,一位教师从上午7:00左右到下午5:00多,一人一天带全班40来个孩子,吃、喝、拉、撒、睡样样都要管,哪有时间去思考提高保教质量的问题。另外,我区民办教师数量多导致教师流动性大。教育局虽然免费为幼儿园教师做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但培训好的教师并不一定长期为我区幼教事业服务

10、,有些教师等时机成熟后到其他区应聘公办教师去了,或到市区其他幼儿园工作。这也制约了全区幼教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我区幼儿教育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我区经济实力雄厚,城市化已进入加速期,统筹协调城乡发展的条件比其他地区更加成熟。由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及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基本已完成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转型的战略部署。目前正朝着打造“高新教育品质”的方向发展。然而,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共建生活品质之城,共享品质教

11、育”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关注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教育的均衡、公平、优质化发展。不要让幼儿教育的城乡办园体制与师资质量问题破坏了全区教育整体的和谐发展。根据市、区人民政府的有关政策,结合我区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突破瓶颈,推行以公办和集体办园为主体的新农村多元化办园模式。我区是一座新兴城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幼儿教育还没得到应有的关注与重视,要缩小城乡之间,园际之间教育差距,实现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必须要解决农村幼儿园的办园体制和管理机制问题。要突破瓶颈,就需要区、街道两级政府把幼儿教育提到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全方位地推进我区幼儿教育的和谐发展。1

12、、加强各街道中心幼儿园建设。西兴街道、长河街道幼儿园要完善自主管理机制,独立人事、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保教质量,承担本辖区教育管理和业务指导的职能。浦沿街道幼儿园目前还是一所村办(浦联村)幼儿园,没有一名公办的幼儿园教师,也无能力担负本辖区的幼儿教育管理和业务指导的职能。建议新建或改制浦沿街道幼儿园,加大幼儿教育投入,使之成为一所公办的街道中心幼儿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整和资源,探索符合我区实际的村办幼儿园的办园体制。建议由区政府领导牵头,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幼儿教育协调会,针对我区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各部门分工负责制定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各街道

13、制定出台新农村幼儿教育管理体制的若干规定(意见)。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利用浦沿街道原有的基础,进一步规范村办幼儿园建设。浦沿街道东冠、杨家墩、新生村幼儿园现都由村集体投入,并由村集体管理,村办幼儿园办园较规范,岩大房、冠一村原来都有较好的园舍,联庄村、山二村幼儿园设在小学内。在没有公办街道中心幼儿园的情况下,应鼓励集体继续投资举办规范幼儿园。岩大房、冠一村把原来功能改用、或承租的园舍拿回来,继续由村集体负责举办幼儿园;联庄小学已并入彩虹城小学,应抓住机遇利用小学布局调整后的校舍优先举办规范幼儿园。如果村村都有一所规范的幼儿园,浦沿街道的4所无证幼儿园就没有生存的空间。调整西兴和长河街道村办幼儿

14、园体制,提升办园水平。西兴与长河街道的村办、无证办园较多,且村办幼儿园都已个体承包,幼儿园每年向村集体交租金(西兴村除外)。我们建议西兴、长河街道要重视村办幼儿园办园体制调整。可把各村办园作为中心的幼儿园的分园或教学点,实行“六统一”(即经费统一管理、教师统一调配、教师工资统一发放、教师工作统一考核、教玩具统一配置、办学质量统一评估)的运行模式(这种模式,在我市其他区、县已取得成功经验)。这样做有助于改变过去村园用人由各村自主、举办者文化素质低下,教师队伍质量难以保证,教育教学无人问津,各村教师自由放任的情况,有助于提高村园的教育教学质量,使村园幼儿的受教育条件明显改善,并不断增加农村规范幼儿

15、园和上等级幼儿园数量,提升农村幼儿园办园水平。3、进一步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办园体制。凡移交教育行政部门使用的小区配套幼儿园,原则上由教育行政部门举办公办幼儿园,按事业法人登记,配备一定数量的公办教师作为管理干部和教学骨干,并逐步发展、打造高品质的幼儿园。二、确保幼儿教育经费投入,推动各类幼儿园健康发展。1、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委关于加快我省幼儿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1998157号)精神,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幼儿园的事业经费,由各级财政统筹安排。区、乡镇在同级教育事业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学前教育事业经费,并将其列入财政预算,做到逐年增长。区学前教育事业经费达到同级教育事

16、业经费的5%以上,乡镇每年要安排足够的配套经费,用于举办公办中心幼儿园和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学条件。2、各村办幼儿园在调整、完善办园体制,理顺管理机制的同时,要按农村规范幼儿园的建设要求,投入经费进行园舍建(改)造与维修、设备添置,教育局与街道进行适当补助。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保教质量。1、稳定幼儿园教师队伍。落实街道中心幼儿园、公办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公办教师编制,作为管理和教学骨干,引领正确的办园方向。公办幼儿园事业编制的教职工实行全员聘用制,非公办幼儿园专任教师实行人事代理制。2、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合法权益。幼儿园教师在职称评定、评奖和评优等方面,享有中小学教师的同等待遇。具备相应条件的教师,参加杭州市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其他教职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督查民办、村办幼儿园逐步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并规范各幼儿园的师班比,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给教师以人文关怀。3、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综合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