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解题“时间”四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0777436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解题“时间”四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效解题“时间”四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效解题“时间”四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效解题“时间”四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解题“时间”四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效解题“时间”四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英国的斯宾塞说:“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有限.时间有限,不只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我们应该力求把所有的时间用去做最有益的事情.”时间有限,才显得珍贵.因而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古训.作为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技能,培养各项素质,提高走入知识社会的适应能力,是最紧迫、最有益的事.做题是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的最重要过程之一,有些学生做题时,即使题量少、难度低,也常会出现时间紧、不够用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做题时注意力分散,浪费时间;二是时间分配不够合理,顾此失彼,从而做题效率低,成绩不够理想.那么,如何做,才能节约和合理分配好时间,提高解

2、题效率呢?笔者认为,若能从下面四点的“时间”策略入手,一定会达到高效解题的目的. 一、浏览全部定时间 人无目标,就如小船失去风帆在游荡,速度慢,效率低.做题,同样要确定目标时间,并围绕目标去努力实现.把每次做题都当做考试,有时间的限制,不仅会提高人的亢奋性,读题快,思维活跃,节约时间,同时使人精力专注,正确率高.长此训练,可改掉做题时摇笔、谈话、吃东西等不良习惯. 确定时间主要依据三个方面,首先是题量题目多,用时长.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相同时,以每题分钟定时.根据熟练程度(初学、复习巩固)时间可相应地增减.其次是题型,不同题型存在用时差异.选择、填空题用时短,一般每题定分钟即可;计算简答和实验

3、探究题耗时长,每题可定分钟.最后是题目的难易程度当题目总体偏难,每题可增加分钟;相反则减少分钟左右.当然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作相应的调整.时间确定时要遵守一个原则:时间要相对紧一点,过于宽松就达不到定时的目的. 要相对准确定时,必先预览全部.通过预览,可以确定题量、题型,大概了解题目的难易,便于大体确定时间的长短.相对正规考试,总提前分钟发卷,就是让学生先浏览试卷,把握上述情况,以便在解题时制定相应的策略. 二、先心后笔省时间 除了初学的前几章外,初中物理试题一般都有计算,不过计算的难度要求较低.计算方法(计数器物理禁用)有两种:心算和笔算.众所周知,心算速度快,耗时短,节约

4、时间.能用心算的,最好不要用笔算.哪怕是复杂计算中,只能用心算解决一二步,就坚决执行先心后笔,或者心笔兼用.不同学生心算能力存在差异,可通过有意识心算训练,和记住一些特殊数据(如至的整数立方和、的平方根等)和常用数据(如2/3、3/4、5/6等),提高心算能力. 三、先陈后新抢时间 经常做的或熟悉的材料,所反映的知识点在头脑中已建立信息库.当做题时再次遇到这样的或相似的材料,能迅速链接到脑中的信息库,作出反应,得到答案.首次出现的新材料,因尚未建库,链接不成功,搜寻不到知识点,有些学生会有紧张、畏惧之感.即使能静心分析,又怕耗时过多,影响后面答题,首尾难以兼顾.对于这种情况,妥善办法就是先陈后

5、新,先把熟悉材料的题目做好,然后集中时间分析、理解新材料题目.此时无心理负担,反而易得答案,即使最后无法得到正确结果,也无其他影响. 四、先易后难分时间 合理分配时间是保质保量做题的一个关键.有人认为:做题的顺序是先难后易,因为开始头脑清晰,分析问题清楚,易攻克难题,此法值得商榷.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是先易后难,不能在前面难题上消耗过多的时间,影响到后面简单、会做的题目作答.一般综合性或重要的考试,试题的难易分布都是先易后难,就说明了时间前后分配的合理性.对于初学时的课练,就不一定遵守上面的潜规则,有时题目虽然简单,因学生的知识不够全面或信息储存量少,可能觉得很难.那么什么样题目才为难题呢?在此,不好给出统一说法.因同一个题目难易判断会因人而异,俗话说“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就是这个道理.就个人而言,若一遍认真读题无法理解其意的,可视为难题,尽可放在一边,先把简单、易理解的题目迅速做好,节约出时间最后重点攻关未做的难题. 总之,“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找得到充裕的时间”(歌德语).做题时,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轻松到达成功的彼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食品饮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