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激发学生的自学潜能11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0776851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激发学生的自学潜能1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怎样激发学生的自学潜能1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怎样激发学生的自学潜能1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激发学生的自学潜能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激发学生的自学潜能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激发学生的潜能怎样激发学生的自学潜能?(一)创造外部激发环境人的潜能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是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潜能是主导的、第一位的因素,环境是限制或促进潜能发展的条件,环境的作用在于容许或帮助人实现自己的潜能。所以,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就必须首先营造一个良好的激发环境。第一,要有一个自由、民主和宽松的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明显地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从而大大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所起的作用是引导、组织、合作,即围绕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发出各种指令,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其开展讨论,让学生成为课堂信息的主要探求者、加工者、思考者和创造者。自由、民主

2、、宽松的课堂氛围能有效地消除学生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如“满堂灌”、“填鸭式”等)中的被动心理,为他们打开思路、激发潜能奠定基础。第二,要有紧凑有序的的教学节奏。学生是主人并不是说就可以撇开老师放任自流,毫无组织、毫无目的地让学生瞎折腾,这样做,场面看似热闹,但不会有什么实效。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应思考什么和怎样思考。“必须抓住思维这个核心,在有限的时间里,设置和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或通过种种手段激发学生质疑,使课堂成为充满生机的思维领域。”(麦曦主编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特点设置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相互联系的“问题链”,通过一连串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3、,让他们去一步步质疑、辩论、答疑。如讲授鲁迅的药时,可以从它的双线结构入手设计问题:夏瑜的遭遇怎样?华小栓的遭遇怎样?夏瑜为什么被杀?华小栓吃了人血馒头,病好了吗?为什么?夏瑜的牺牲能否唤醒民众?为什么?作者为什么安排华夏两家的遭遇作为小说的双线?意义何在?这样,学生就能有节奏地被教师引导,一步步理解作者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这一主旨。课堂教学任务也在有节奏、高效率、高质量中完成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积极性、主动性也充分激发出来。第三,要有活跃的思维环境。激发学生潜能的关键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思维总是和质疑、和问题联结在一起的。所以激疑质疑辩疑答疑是

4、活跃思维环境的必要环节。如进行文言句式教学时,可先板书这些句子:沛公安在?卿欲何言?何以战?吾谁与归?莫我肯顾。古之人不余欺也。宋何罪之有?唯才是举。然后要求学生分析这些句子结构,学生就会发现这些句子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宾语前置”。接着教师指出这几句是典型的宾语前置句,并要求学生据此概括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最后再补充、订正。这种“发现学习”的手法能使课堂产生活跃的思维环境。在这个环境中,知识是活的,是可以周转运用的,学生掌握知识再不是枯燥乏味、令人苦恼讨厌的事了。因为学生的学习潜能被激发起来、活跃起来了,学习完全是靠学生的自我“内驱力”完成的,是自主的学习,而且乐在其中。在以上这些激发环境中教

5、学,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增强学习“内驱力”,提高语文自学能力。(二)培养自我激发习惯的方法激发学习潜能,单靠外部环境影响刺激还远远不够,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自我激发的习惯,掌握自我激发的方法。国外专家研究学习方法时发现:每个人的时间20%是由习惯支配的。所以养成自我激发的习惯,对学习意义十分重大。首先要养成质疑的习惯,质疑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正如宋人陆九渊所言:“为学忌无疑”。启动思维,自我激发,必须从“疑”入手。其次要善疑,问题涉及的面越广,难度越深,思维潜能被激发的程度可能越深。“读思无疑者,须教有疑。”(朱熹,学规类编)教师应努力通过对学生用心良苦的引导和训练,逐步使他们

6、做到善疑。在学习岳阳楼记时有学生对“浮光跃金”一句提出质疑:文中明明写月下景色,月光应是白的,那么水面上的光又怎会“跃金”呢?前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普遍较差,主要是困为没有掌握了发现问题的思维活动规律,没有养成发疑自问的习惯,所以学生常常“没问题”,即提不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点明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思维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前后联系、新旧联系,在联系对比中发现矛盾发现问题。求异法,逆向思维发现问题。改换条件情境,利用假设提出问题。发散思维,想象联想旁及其他类似问题,提出问题。扩展法,从更深更广的角度提出问题。这些都是常用的方法。指导掌握运用这些方法,对培养学生自疑、自学能力,

7、进一步激发学习潜能,会起到积极作用。此外,需要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在课堂提问中,有些学生的回答富有创造性,但这种“顿悟”往往停留在“原始智慧”上,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思考方法和步骤如何。这时需要教师不失时机地因势利导,点拨、启发他们总结。如前面所举“浮光跃金”的例子,有学生回答,这是困为湖面上有渔船,船上有渔火,渔火倒映在水中之故。这时教师就应及时指出他运用了前后联系的方法激发了思维,因为后文有“渔歌互答”一句,前后联系,不知不觉地激发了学习潜能。“技能的获得要通过学生的活动,教师是无法包办的。”(吕叔湘论语文教学)教师的讲授、指导、示范等只能是一种诱导,不可能越俎代庖,故养成自我

8、激发的习惯,掌握自我激发的方法是挖掘学生语文学习潜能的重要途径。(三)培养创造性思维通过创造性思维训练,来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这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求异思维,这个特点贯穿于整个创造性活动的始终。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就是从同一来源的语言材料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的方法。它要求学生对同一问题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鼓励学生提出个人的独特见解。如学习愚公移山时,就有学生提出:愚公为什么不搬家而偏要移山呢?我们积极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这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学生主动地、独创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一般地说,在教学过程中

9、,教师导入新课的谈话,教师的创造性提问,学生的多样性答问,教师的启发性讲解,师生学习活动的协同评价与总结,都是不可缺少的创造性思维环节,实际上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潜能,培养自学能力的领地。抓住这些环节,紧密围绕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和思维心理品质、思维形式与习惯等进行训练,将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学习潜能的激发。如社戏最后一部分写道:“我吃了豆,却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为什么同是六一公公的豆,味道却不同呢?教师鼓励学生求异思维。有的学生说,肚子饿的时候吃东西最有味道;有的说,和小伙伴一起吃起来热闹,才觉得豆特别好吃;有的说,孩子们背着大人偷偷的煮豆吃,有新鲜感、神秘感,所以特别有滋味在以上问题的探索中,学生从生理、心理等不同角度创造性思考问题,使问题得到创造性回答,学生的学习潜能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大力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习“内驱力”,培养自学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逐步达到不教而自明,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切实转变教学思想,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其学习潜能,使其自主学习,才能达到“乐之者”的境界,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才能达到为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