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 (3)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0759320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中访友 (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中访友 (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中访友 (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中访友 (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中访友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中访友 (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中访友教学目标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理清课文层次。学习过程二次备课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课山中访友(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师: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出示目标)请大家齐读。目标都清楚了,你们有信心达到吗?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理清课文层次。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先学师:下面我们看一下自学指导:认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8

2、个生字词,带拼音的多拼读几遍,不会读的可以问同桌或举手问老师,不理解的词语同桌前后桌讨论交流;3分钟后,比一比谁读得既准确又响亮;后教1.指名认读生字词(先差生,后优秀生);2.指名纠正读音;3.教师小结,指导难读的字词;4.检查词语的理解情况及成语的积累情况;5.指名说一说文中几个相对重要的词语、成语的大概意思,师依据情况后教;6.指名上台演板,其他同学在下面写;7.同桌互批互改,指名上台纠正错误;8.个别难写的字词教师完成“后教”;9.生交流识字方法,指名说一说自己的识字方法;10.比读课文(不同形式读);11.指名点评正音。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初步理解内容先学师:好,通过前面的学习,

3、大家已经掌握了生字词,并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下面请大家依据自学指导继续学习。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分钟后看谁说得简明扼要。(学生看书,准备回答,教师巡视,了解学情)后教1、指名复述课文主要内容(只要能说出即可,中下等生为主)2、师总结归纳并视情况板书。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课文,划分段落先学师:同学们已经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请看自学指导: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用“”给文章划分段落,并能概括段落大意,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要求语言简洁、准确,无错字。时间8分钟。后教1、生开始自读课文;2、全班交流;(师巡视,部分学困生教师可适当引导,或后教)交流的顺序为

4、:、分段对不对?如有几种分法,请学生各抒己见,说出“为什么”,段意归纳的“对不对”(准确、简洁)。、全文段与段之间有什么联系,理清文章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并举一反三。当堂训练师:前面几个环节大家做得相当好,现在我们来写一写本课的生字词吧,我相信大家能做得更好;咱们比一比看谁写得既正确又漂亮!有没有信心?1.生开始写字练习;2.指名上台板演;3.指出错误或易错的。课 题山中访友课型讲读课 时两课时本课时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2、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学习过程二次备课板书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

5、1课山中访友(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师: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出示目标)请大家齐读。目标都清楚了,你们有信心达到吗?1、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体会他一路上的好心情。2、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感受作者描写的境界先学师:下面我们看一下自学指导:1认真阅读文章,想一想作者在山中拜访了那些朋友?2、从那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找出描写“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情感的有关语句读读体会。)3、细致深入地读课文,说说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5分钟后比说说的准确。(学生看书,准备回答,教师巡视,了解学情)后教1、指名回

6、答,作者在山中拜访了那些朋友。错误或者不完整的由其他学生补充回答,教师适当指导。2、从那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有感语句认真读,体会,然后交流。)3、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让学生从上面的句子中加以体会,体会不到的地方教师完成“后教”。4、师鼓励总结5、生交流学习方法,指名说一说自己的学习方法。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学习作者所运用表达情感的方法先学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理解了课文内容,下面我们继续学习,出示自学指导:再读课文,作者运用了那些表达方法。(采用读、议、辩、演的方式感受。8分钟后一起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情后教1、议一议:作者运用了

7、那些表达方法。在议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识,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或段落,在反复读中加深认识。2、教师适当指导。本文想象丰富、新奇,有浪漫色彩。如:“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一棵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由此可见想象使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同时作者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而且,也很好的表答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3、交流其好处。让学生各抒己见,说出意思即可。当堂训练师:前面我们完成的很好,下面我们完成当堂作业,比谁完成的最好。运用想象、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写一段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