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1(DOC 7页)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0758845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作品阅读1(DOC 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学作品阅读1(DOC 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学作品阅读1(DOC 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学作品阅读1(DOC 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文学作品阅读1(DOC 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作品阅读1(DOC 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作品阅读1(DOC 7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六、文学作品阅读 强化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泪珠与珍珠 (台湾 琦君)我读高一时的英文课本,是奥尔珂德的小妇人,读到其中马区夫人对女儿们说的两句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念益温厚。”全班同学都读了又读,感到有无限启示。其实,我们那时的少女情怀,并未能体会什么忧患,只是喜爱文学句子本身的美。又有一次,读谢冰心的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青山,好象泪洗过的良心”。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不知愁的少女,总是写泪写愁的诗。看到白居易新乐府中的诗句:“末染红素丝,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大家都喜欢得颠来倒去地背。老师说:“白居易固然比喻得很巧妙,却不及杜甫的四

2、句诗,既写实,又更深刻沉痛,境界尤高,那就是,莫自使泪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总无情。”他又问我们:“眼泪是滚滚而下的,怎么会横流呢?”我抢先地回答:“因为老人的脸上布满皱纹,所以泪水就沿着皱纹横流起来”大家听了都笑,老师也颔首微笑说:“你懂得就好。但多少人能体会老泪横流的悲伤呢?”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发,在返乡探亲热潮中,能得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一书数十年阔别的郁结,已算万幸。“未老末还乡,还乡欲断肠”。这也就是探亲文学中,威吓有那么多眼泪吧!说起“眼枯”,一般也是老年人的生理现象,我丈夫一向自诩“男儿有泪不轻弹”,现在

3、也得向眼科医生那儿借助“人造泪”以滋润干燥的眼球。欲思老泪纵横而不可得,真是可悲。记得儿子幼年时,我常常要为他的冥顽不灵气而掉眼泪,儿子还奇怪的问:“妈妈,你为什么哭呀?”他爸爸说:“妈妈不是哭,是一粒沙子掉进她眼睛里,一定要用泪水把沙子冲书来。”孩子傻愣愣地摸摸我满是泪痕的脸,他哪里知道,他就是那一粒沙子呢?沙子进入眼睛,非要泪水才能把他冲洗出来,难怪奥尔柯德说:“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了。记得有两句诗说:“玫瑰花瓣上颤抖的露珠,是天使的眼泪吗?”想象得真美。然而我还记得阿拉伯诗人所编的故事:“天使的眼泪,落入正在张壳赏月的牡蛎体内,变成一粒珍珠。”其实是牡蛎为了努力排除体内的沙子,分泼液

4、体,将沙子包围起来,反而形成一粒圆润的珍珠。可见生命在奋斗过程中,是多么艰苦!这一粒珍珠,又未始不是牡蛎的泪珠呢? 最近听一位画家介绍岭南派画家的一张名画,是一尊流泪的观音,坐在深山岩石上。他解说因慈悲的观音,愿为世人负担所有的痛苦和罪孽,所以她一直流着眼泪。眼泪不为一己的悲痛而为芸芸众生而流,佛的慈悲真不能不令人流下感激的泪。 基督徒在虔诚祈祷时,想到耶酥为背负人间罪恶,钉在十字架上滴血而死的情景,信徒们常常感激得涕泪交流。那时,他们满怀感恩的心,是最纯洁真挚的。这也是奥尔珂德说的“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的原因吧!1作者在第段中引用冰心的文句“雨后的青山,好象泪洗过的良心”,并说当时只“觉

5、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其实,这句话在本体与喻体的关系上更有妙处。请你针对这一点作简要的说明。(填写的文字不超过30个字。)答:雨后的青山是有颜色、有形象的,而良心 2第段中说:“探亲文学中”“有那么多的泪水”,这反映出人们怎样的感情?作者借此意在说明什么道理?(第一问,填写的文字不超过35个字;第二问,摘录原文语句作答)答: 作者借此意在说明“ ”。3通观-段的内容,回答下面两个问题。作者是从哪个角度来写“泪水”的?(填写的文字不超过25的字答: 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笔下的泪水所蕴含的意义。(不要用原文,不超过40个字)答: 4下列对文章的所作的评点,哪两项是不恰当的?A体味忧患与痛苦的价

6、值,探询亲情与人生的真谛。B七十老妪仍具少女情怀,足见泪珠可以使人永葆青春。C珍珠是牡蛎的泪珠-动人的联想,升华了文章的情。D宕开一笔写观音流泪、耶稣滴血,旨在增添文章神秘感。 E珍珠贵重亦有价,纯洁真挚的泪珠凝聚的情义却无价。是摸不着、看不见的。用抽象的良心比喻具体形象的青山,别出心裁。人们对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能得骨肉团聚,感慨不已,悲喜交加。说明“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作者是从对亲人的体恤爱怜这一角度来写“泪水”的。答案不唯一,但不能违背作者的写作目的。(注:本文写泪水,意在探询亲情的真谛,评判人生的境界。)4.BD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黑白

7、”启示录 孙颙 我喜欢围棋。并非附庸风雅,蓄意在中国文人的艺术修养“琴棋书画”中窃取一二。既出于消遣,也迷于它特殊的魅力。 在世界众多的棋局里,围棋是貌似简单、实为复杂的一种。它的构成,朴实无华;它的变幻,扑朔迷离。它简单到什么地步?既无车马炮兵,亦无将帅帝后;棋盘上唯有众多小方格,找不到诸如九宫、界河之类的花样;走棋不必考虑直线、斜线、拐角,一次往交叉点上投一子便可;二人纹秤对坐,或执黑,或执白,任凭自己构思,徐徐下来就是。至于说它复杂,说它变幻无穷,就算是天才人物,以毕生之力,也难全盘参悟。黑白两军的较量,恰似兵力雄厚的两国之战。援军源源不断,战局吉凶莫测;从开局到收宫,几乎每一步棋都可有

8、众多选择,甚至经常无法判断谁优谁劣;与其说是在比赛谁更高明些,不如说是在比赛谁犯的错误少些-即使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因为某步的不慎,就可能导致满盘皆输,悔恨不已。我想,电脑学棋,最难学得出神入化的,恐怕就是围棋了。 我常想,围棋的这种两重性,蕴含着某种深刻的启示。比如世界的构成,不说太阳系,更不必说缥缈的宇宙,单讲我们生活的地球,其丰富与变化,简直无奇不有,令人眼花缭乱,无从捉摸。但是,若把它简化下去,倒也清楚,犹如围棋的任何风云源于黑白二子;人世间、自然间的一切差异与运动,则源泉于两种基本粒子,质子与电子的多一少一,构成门捷列夫周期表上的各种元素;进而组合为无数有机物或无机物,直至从低级生命

9、到高级生命的大千世界,似乎可以这样认为,简单的形式,其发展变化的潜力,其通往高级形式的可能性,往往超过了比较复杂的形式。 于是,对有些现象,我们不再觉得奇怪,比方说,电脑专家,从古代八卦中获取灵感;而埃及法老们的墓区里,总会传出让科学家们着迷的新发现。从原始文化到现代文明,好像只有一步之遥。中国的哲人们,早用独特的智慧论述了这些道理,如“返朴归真”,“大道归于无道”等等。佛家思想更推向极致,即所谓“菩提不是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极端的说法,可以不讨论,我们只需注意有启示意义的哲理,并用以分析艺术创造。大诗人不会刻意用华丽的语词装饰篇章,大作家喜欢以质朴的手法表现繁杂的历史,

10、而大画家未必都是善用浓墨重彩的能手。 洗练的背景,简单的道具,平凡的生命关键只在于变化;无穷无尽,新颖独特的千变万化。围棋只有黑白二子,但用不着担心哪一天会走完了所有的棋路,一筹莫展地重复前人的章法;同样,艺术创造也走不到尽头。中国传统山水画,几千年了,不知有多少才子墨客在宣纸上耗干了生命,但新人们依旧滚滚而来,表现着顽强的超越历史的创造精神。 这便是自然、人生、历史、艺术的相通之处:细沙碎石堆出了争险斗胜的千峰万岭,生死爱恨孕育了黑黄红白的雄男丽女简单与复杂、平凡与伟大,就像“1+1”这最朴素的算术语言与现代化电脑的关系一样,如出一枝。其间蜿蜒幽曲的小路上,只有一块路牌,上面只有一条指示那就

11、是-变!匠心独具,天然浑成的创造,是艺术巨人们留下的共同的脚印。1.为什么说“电脑学棋,最难学得出神入化的,恐怕就是围棋了”?2.作者认为围棋的特点是什么?它给了作者什么启示? 3.为什么“大诗人不会刻意用华丽的语词装饰篇章,大作家喜欢以质朴的手法表现繁杂的历史”?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文章开篇就介绍了作者自己喜欢围棋的原因是蓄意在中国文人的艺术修养中要学得一二,并不是要附庸风雅。B.这篇文章由围棋的特点说开去,着重论述了自己获得的“启示”,因此可以说,写感悟是全文突出的重点。C.文章言近旨远,以小见大,语言精致典雅,立意悠远独到,对生命、生活、文化、自然现象的解说都耐人

12、寻味,令人深思。D.“既无车马炮兵任凭自己构思”一句,在比较中表现了下围棋时表面虽很平静,实则暗藏着巨大的危险,显示围棋实质上是令人惊心动魄的运动。E.“比方说,电脑专家总会传出让科学家们着迷的新发现”一句,表明了只要努力探索,人们总会从历史遗存中获得新发现。1.因为围棋变幻无穷,战局吉凶莫测;每一步棋都有众多选择,难判优劣;一着不慎,将满盘皆输。(4分,三点内容,一点1分,全对3分;所答内容正确即可。) 2. 特点是貌似简单,实则复杂。(2分。把“貌似简单”答为“它的构成,朴实无华”亦可,把“实则复杂”答为“它的变幻,扑朔迷离”亦可,意思正确即可) 它启示作者认识到简单与复杂的关系,使作者认

13、识到世间万物的发展在于变化。(4分,一点2分,第一点能把握住“简单与复杂”的关系,第二点能把握住“变”即可。) 3.因为他们深知简单的形式具有的发展潜力,所以他们力图运用简洁质朴的手法传达深刻丰富的内涵。(4分,意思正确即可。)4. B C(4分,A.首段第二句“并非”一直管到句末。D.画线句指的是围棋“貌似简单”。E.画线句指的是由于简单与复杂之间有一种特殊关系,因此科学家特意从远古时代简单的创造中去获取发现。)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美丽的谎言明明瘦瘦的,12岁了,看上去顶多10岁模样,大大的眼睛里,总好像藏着些什么。今天,他很怕到学校去,可是,学总是要上的。他不敢多想昨天的事情。明明只有爸爸,而且爸爸是个盲人。他很爱爸爸。爸爸长得很帅,不仔细看是看不出眼瞎的。他一直不明白,妈妈到哪里去了,爸爸的眼睛怎么会看不见的。很小的时候.他问过爸爸。爸爸能告诉年幼的孩子一个关于那个荒蛮年代留下的生死离恨的凄惨故事吗?能告诉孩子一个六尺男子汉因为感情的折磨而永远失去了光明吗?爸爸只是默默无语。那双大眼睛里的泪水使明明感到害怕,他再也不敢问爸爸什么了。但是,昨天,这个孩子本来伤痕累累的心又流了一滴血。语文课上,老师叫一位同学解释“睁眼瞎”这个词,那孩子想了一会儿笑嘻嘻地说,那不就是明明的爸爸么,眼睛睁得老大什么都看不见。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