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语文知识点梳理(3)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0758401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中考语文知识点梳理(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中考语文知识点梳理(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中考语文知识点梳理(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中考语文知识点梳理(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中考语文知识点梳理(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中考语文知识点梳理(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公文范文-2018中考语文知识点梳理(3)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21、五金:金、银、铜、铁、锡。22、五味:酸、甜、苦、辣、咸。23、五行:金、木、水、火、土。24、“永字八法”

2、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27、古代科举考试:A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B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员。C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D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

3、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正式科举考试,时间每年一次,地点府县,应试者儒生、童生,获取功名秀才乡试,时间三年一次,地点省城,应试者秀才,获取功名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时间三年一次,地点礼部,应试者举人,获取功名第一名为会元殿试,时间会试后同年4月,地点宫殿,应试者贡士,获取功名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连登三甲: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试。编辑推荐:2018中考语文知识点梳理汇总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1-精选公文范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