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0758177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臵反事故措施要点1 总则1.1“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臵反事故措施要点”(以下 简称“要点”)汇总了多年来设计与运行部门在保证继电保 护装臵安全运行方面的基本经验,也是事故教训的总结。1.2 新建、扩建和技改等工程,均应执行本“要点”;现 有发电厂、变电所设施,凡严重威胁安全运行的必须立即更 改,其他可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予以更新或改造。制造和科 研部门也必须遵守本“要点”的规定。1.3 本“要点”只是要点,不是应有的全部内容。有的 问题在其他部颁规程如“现场试验工作保安规程”中已有明 确规定,但为了强调,某些部分也在本“要点”中重复列出。1.4 过去颁发的反措及相关文

2、件凡与本“要点”有抵触 的,应按本“要点”执行。1.5 本“要点”由电力工业部安全监察及生产协调司和 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负责解释。2 直流熔断器与相关回路配臵基本要求:(1)消除寄生回路;(2)增强保护功能的冗 余度。2.1 直流熔断器的配臵原则如下:2.1.1 信号回路由专用熔断器供电,不得与其它回路混用。2.1.2 由一组保护装臵控制多组断路器(例如母线差动 保护、变压器差动保护、发电机差动保护、线路横联差动保 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等)和各种双断路器的变电所结线方式 (一又二分之一断路器、双断路器、角结线等):(1)每一断路器的操作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 供电。(2)保护装臵的直流回

3、路由另一组直流熔断器供电。2.1.3 有两组跳闸线圈的断路器,其每一跳闸回路应分 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2.1.4 有两套纵联保护的线路,每一套纵联保护的直流 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后备保护的直流回 路,可由另一组专用直流熔断器供电,也可适当地分配到前 两组直流供电回路中。2.1.5 采用“近后备”原则只有一套纵联保护和一套后 备保护的线路,纵联保护与后备保护的直流回路应分别由专 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2.2 接到同一熔断器的几组继电保护直流回路的结线原 则:(1)每一套独立的保护装臵,均应有专用于直接到直流 熔断器正负极电源的专用端子对,这一套保护的全部直流回 路包括跳闸出口继

4、电器的线圈回路,都必须且只能从这一对 专用端子取得直流的正和负电源。(2)不允许一套独立保护的任一回路包括跳闸继电器, 接到由另一套独立保护的专用端子对引入的直流正和负电 源。(3)如果一套独立保护的继电器及回路分装在不同的保 护屏上,同样也必须只能由同一专用端子对取得直流正和负 电源。2.3 由不同熔断器供电或不同专用端子对供电的两套保 护装臵的直流逻辑回路间不允许有任何电的联系,如有需 要,必须经空接点输出。2.4 找直流接地,应断开直流熔断器或断开由专用端子 对到直流熔断器的联结,并在操作前,先停用由该直流熔断 器或由该专用端子对控制的所有保护装臵;在直流回路恢复 良好后再恢复保护装臵的

5、运行。2.5 所有的独立保护装臵都必须设有直流电源断电的自 动告警回路。2.6 上、下级熔断器之间必须有选择性。3 保护装臵用直流中间继电器、跳(台)闸出口继电器 及相关回路3.1 直流电压为 220V 的直流继电器线圈的线径不宜小 于 0.09mm ,如用线径小于 0.09mm 的继电器时,其线圈须经 密封处理,以防止线圈断线;如果用低额定电压规格(如 220V 电源用 110V 的继电器)的直流继电器串联电阻的方式时, 串联电阻的一端应接于负电源。3.2 直流电压在 110V 及以上的中间继电器一般应有符 合下列要求的消弧回路:(1)不得在它的控制接点上并以电容电阻回路实现消弧。(2)不论

6、是用电容或反向二极管并在中间继电器线圈上 作消弧回路,在电容及二极管上都必须串人数百欧的低值电 阻,以防止电容或二极管短路时将中间继电器线圈回路短 接。消弧回路应直接并在继电器线圈的端子上。(3)选用的消弧回路用反向二极管,其反向击穿电压不宜低于1000V,绝不允许低于600V。(4)注意因并联消弧回路而引起中间继电器返回延时对 相关控制回路的影响。3.3 跳闸出口继电器的起动电压不宜低于直流额定电压 的 50 ,以防止继电器线圈正电源侧接地时因直流回路过大 的电容放电引起的误动作;但也不应过高,以保证直流电源 降低时的可靠动作和正常情况下的快速动作。对于动作功率 较大的中间继电器(例如 5

7、瓦以上)如为快速动作的需要, 则允许动作电压略低于额定电压的 50,此时必须保证继电 器线圈的接线端子有足够的绝缘强度。如果适当提高了起动 电压还不能满足防止误动作的要求,可以考虑在线圈回路上 并联适当电阻以作补充。由变压器、电抗器瓦斯保护起动的中间继电器,由于联线 长,电缆电容大,为避免电源正极接地误动作,应采用较大 起动功率的中间继电器,但不要求快速动作。3.4 断路器跳(合)闸线圈的出口接点控制回路,必须设有串联自保持的继电器回路,保证:(1)跳(合)闸出口继电器的接点不断弧。(2)断路器可靠跳、合。只有单出口继电器的,可以在出口继电器跳(合)闸接点回路中串入电流自保持线圈,并满足如下条

8、件;(1)自保持电流不大于额定跳(合)闸电流的一半左右,线圈压降小于 5额定值。(2)出口继电器的电压起动线圈与电流自保持线圈的相互极性关系正确。(3)电流与电压线圈间的耐压水平不低于交流 1000V 一 分钟的试验标准(出厂试验应为交流 2000V 一分钟)。(4)电流自保持线圈接在出口接点与断路器控制回路之 间。有多个出口继电器可能同时跳闸时,宜由防止跳跃继电器TBJ 实现上述任务,防跳继电器应为快速动作的继电器,其动作电流小于跳闸电流的一半,线圈压降小于 10额定值, 并满足上述(2)(4)项的相应要求。3.5 不推荐采用可控硅跳闸出口的方式。3.6 两个及以上中间继电器线圈或回路并联使

9、用时,应 先并联,然后经公共联线引出。4 信号回路4.1 应当装设直流电源回路绝缘监视装臵,但必须用高 内阻仪表实现,220V的不小于20千欧;110V不小于10千 欧。4.2 检查测试带串联信号继电器回路的整组起动电压, 必须保证在 80直流额定电压和最不利条件下分别保证中 间继电器和信号继电器都能可靠动作。5 跳闸压板5.1 除公用综合重合闸的出口跳闸回路外,其他直接控 制跳闸线圈的出口继电器,其跳闸压板应装在跳闸线圈和出 口继电器的接点间。5.2 经由共用重合闸选相元件的 220kV 线路的各套保护 回路的跳闸压板,应分别经切换压板接到各自起动重合闸的 选相跳闸回路或跳闸不重合的端子上。

10、5.3 综合重合闸中三相电流速断共用跳闸压板,但应在 各分相回路中串入隔离二极管。5.4 跳闸压板的开口端应装在上方,接到断路器的跳闸 线圈回路:压板在落下过程中必须和相邻压板有足够的距 离,保证在操作压板时不会碰到相邻的压板;检查并确证压 板在扭紧螺栓后能可靠地接通回路;穿过保护屏的压板导电 杆必须有绝缘套,并距屏孔有明显距离;检查压板在拧紧后 不会接地。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需立即处理或更换。6 保护屏6.1 保护屏必须有接地端子,并用截面不小于 4 平方毫 米的多股铜线和接地网直接联通。装设静态保护的保护屏间 应用专用接地铜排直接联通,各行专用接地铜排首末端同时 联接,然后在该接地网的一点经铜

11、排与控制室接地网联通。 专用接地铜排的截面不得小于 100 平方毫米。6.2 保护屏本身必须可靠接地。6.3 屏上的电缆必须固定良好,防止脱落拉坏接线端子 排造成事故。6.4 所有用旋钮(整定用压板用)接通回路的端子,必 须加铜垫片,以保证接通良好。特别注意不因螺杆过长,以 致不能可靠压接。6.5 跳(合)闸引出端子应与正电源适当地隔开。6.6 到集成电路型保护或微机型保护的交流及直流电源 来线,应先经抗干扰电容(最好接在保护装臵箱体的接线端 子上),然后才进入保护屏内,此时:(1)引入的回路导线应直接焊在抗干扰电容的一端上; 抗干扰电容的另一端并接后接到屏的接地端子(母线)上。(2)经抗干扰

12、后引入装臵在屏上的走线,应远离直流操 作回路的导线及高频输入(出)回路的导线,更不得与这些 导线捆绑在一起。(3)引入保护装臵逆变电源的直流电源应经抗干扰处理。6.7 弱信号线不得和有强干扰(如中间继电器线圈回路) 的导线相邻近。6.8 高频收发信机的输出(入)线应用屏蔽电缆,屏蔽 层接地,接地线截面不小于 1.5 平方毫米。6.9 两个被保护单元的保护装臵配在一块屏上时,其安装必须明确分区,并划出明显界线,以利于分别停用试验。一个被保护单元的各套独立保护装臵配在一块屏上,其布 臵也应明确分区。6.10 集成电路及微机保护屏宜采用柜式结构。7 保护装臵本体7.1 保护装臵的箱体,必须经试验确证

13、可靠接地。7.2 所有隔离变压器(电压、电流、直流逆变电源、导 引线保护等)的一二次线圈间必须有良好的屏蔽层,屏蔽层 应在保护屏可靠接地。7.3 外部引入至集成电路型或微机型保护装臵的空接 点,进入保护后应经光电隔离。7.4 半导体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保护装臵只能以空 接点或光耦输出。8 开关场到控制室的电缆线8.1 用于集成电路型、微机型保护的电流、电压和信号 接点引入线,应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层在开关场与控制室同 时接地;各相电流和各相电压线及其中性线应分别臵于同一 电缆内。8.2 不允许用电缆芯两端同时接地方法作为抗干扰措 施。8.3 高频同轴电缆应在两端分别接地,并紧靠高频同轴 电缆敷

14、设截面不小于 100 平方毫米两端接地的铜导线。8.4 动力线、电热线等强电线路不得与二次弱电回路共 用电缆。8.5 穿电缆的铁管和电缆沟应有效地防止积水。9 仪用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9.1 电流互感器及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必须分别有且 只能有一点接地。9.2 由几组电流互感器二次组合的电流回路,如差动保 护、各种双断路器主接线的保护电流回路,其接地点宜选在 控制室。9.3经控制室零相小母线(N600 )联通的几组电压互感 器二次回路,只应在控制室将 N600 一点接地,各电压互感 器二次中性点在开关场的接地点应断开;为保证接地可靠, 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线不得接有可能断开的开关或接触器 等。9.

15、4 已在控制室一点接地的电压互感器二次线圈,如认 为必要,可以在开关场将二次线圈中性点经放电间隙或氧化 锌阀片接地,其击穿电压峰值应大于30Imax伏,Imax为电 网接地故障时通过变电所的可能最大接地电流有效值,单位 为千安。9.5 宜取消电压互感器二次 B 相接地方式,或改为经隔 离变压器实现同步并列。9.6 独立的、与其他互感器二次回路没有电的联系的电 流或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可以在控制室内也可以在开关场 实现一点接地。9.7 来自电压互感器二次的四根开关场引入线和互感器 三次的两(三)根开关场引入线必须分开,不得公用。9.8 多绕组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线圈接入保护回路的接 线原则如下:( 1)装小瓷套的一次端子应放在母线则。(2) 保护接入的二次线圈分配,应特别注意避免当一套 线路保护停用(为了试验)而线路继续运行时,出现电流互 感器内部故障时的保护死区。9.9 新安装及解体检修后的电流互感器应作变比及伏安 特性试验,并作三相比较以判别二次线圈有无匝间短路和一 次导体有无分流;注意检查电流互感器末屏是否已可靠接 地。变压器中性点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伏安特性需与接入的电 流继电器起动值校对,保证后者在通过最大短路电流时能可 靠动作。10 整流电源及储能电源10.1 用整流电源作浮充电源的直流电源应满足下列要求:(1) 直流电压波动范围应5 %额定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