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的开发与保护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0752560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冈石窟的开发与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云冈石窟的开发与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云冈石窟的开发与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云冈石窟的开发与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云冈石窟的开发与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冈石窟的开发与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冈石窟的开发与保护(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云冈石窟的旅游开发与保护学生姓名:侯敏指导教师:卫红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历史文话遗产景点成为了 人们旅游的热点。云冈石窟文化遗产是通过漫长的历史时代逐步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可贵 财富。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是特定历史时代的活化石,代表着一种奇特的艺术成绩 和奇特的自然风情。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的文化、经济、生 活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其科学合理的保护利用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1961年,国务院将云冈石窟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5月8日,云冈 石窟经国家旅游局批准,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0年12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

2、 织在芬兰赫尔辛基会议上将云冈石窟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录。既然云冈石窟是如此珍 贵的文化遗产,那么合理的开发和保护他便成为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一、大同云冈石窟概况我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一云冈石窟开凿于公元460年的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 年的历史。由凉州名僧昙曜奉文成帝的旨意开凿,整个石窟凿刻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的 武周山石壁上,因其高处名云冈,故取名云冈石窟。石窟现存主要洞窟、窟龛、造像分 别有45个、252个、5.1万余躯,。其恢弘的气势、悠久的历史及精湛的雕刻艺术使之与 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齐名为中国“石窟三圣”。云冈两道山麓,把石窟自然的分成东、中、西三部分,其中1

3、-4窟为东区,5-13窟 为中区,14-45窟为西区。东部的石窟造型大多数以造塔为主,所以又称之为塔洞;中 部的石窟都分前窟和后窟两室,主佛位于洞窟中心,洞壁及洞顶以佛传浮雕为主,栩栩 如生的讲述着释迦摩尼成佛的过程;西部完成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以中小窟和补刻 的小龛为主。二、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性云冈石窟作为早期佛教传入中国的优秀艺术,强有力的见证了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的民族大融合,其造像的皇家风格堪称经典,使其当仁不让的成为了第二次佛教石窟艺 术繁荣期的世界之最。云冈石窟极具特色,它将大量的各民族的特有元素融汇贯通,形 像生动鲜明,从不同角度诠释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石窟艺术的风格

4、,同时也将长江以 北的中原地区的宗教信仰的发展变化表现的淋漓尽致。我国人民自古善于吸取外来事物的优点,云冈石窟也不例外。在石窟艺术传入中国 后的短短三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广大人民取其精华,再结合我们本土特色,实现了石窟 艺术的“中国化”。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丰富的创造力。对我国石窟艺术风格的推进影 响甚远,并与敦煌的莫高窟、洛阳的龙门窟、天水的麦积山窟共称为中国四大窟,成为 中国古代佛教文化艺术史的传奇。云冈石窟,历尽了的岁月的磨砺,经受了时代的考验,是我国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宝 贵财富。它目睹了人类千年以来的变化发展,见证了历史潮流的前进倒退,代表了一个 朝代的辉煌业绩,是历史的活化石,具有划时代的

5、意义。同时,它作为历史文化遗产, 与我们城市的经济、文化、生活都密切相关。是否行之有效的采取保护措施是社会各界 极其关注的热点。一个城市旅游业的兴旺与否,也在于它是否合理运用了它的文化,尤 其是宝贵的历史文化。三、云冈石窟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一)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内容单调景点的开发关键在于如何对景点进行深度开发或进一步的功能提升,云冈石窟的开 发仍停留在观光石窟这一层面上,对于佛教义理和佛教故事缺乏升入的探究与应用。云 冈石窟景区专职导游人员缺乏相关的佛教文化知识,在讲解中通常忽略云冈石窟的修建 背景、佛像雕刻手法、服饰等更深层次的内容,简单的导游讲解无法调动游客的积极性, 激发不起他们的

6、游览兴趣。游客的游览仅仅停留在对石窟外观的欣赏。石窟的文化内涵 得不到挖掘,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缺失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又怎能释放他的无限魅力。另外,通常在云冈石窟内会有专职的佛教人员,然而他们仅仅从事一些占卜或为佛 品开光之类的活动,很少和游客进行交流。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基本上是以观光或从事一 些迷信活动为主,旅游内容很单调,无法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对历史瑰宝有更深的了解。(二)形象不突出,品牌不明显相对于敦煌石窟与莫高窟而言,云冈石窟的开发和宣传力度远远不够,这也就导致 旅游形象不突出,品牌不明显的现状。在旅游资源项目的开发中必须要强调地方化、民 族化,保持当地传统格调,凸显自己的特性,才能树立

7、良好的旅游形象。自2000年8月8 日第一届云冈旅恒山游节的开办,历经十年时间,云冈石窟的文化理念到了广泛的宣 传,但由于宣传形式的单一仍不足以将云冈石窟打造成为国际品牌。(三)资源破坏严重,修复难度大首先,从自然因素讲,大同地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风沙较大,文物在这里本身 就不利于被保护。自然的地理环境使云冈石窟即使在没有人为因素的情况下也会被破 坏。风化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云冈石窟属于砂岩,砂岩虽然便于雕刻,但也很容易 被风化,墙体上的浮雕历经风吹日晒、雨打雷击,砂岩的质量直线下降,致使表皮起皮 脱落。较之于其它窟来说,莫高窟属于砾岩,虽也比较松散,但敦煌地处沙漠,降水量 很小,因而保存

8、比较好。龙门石窟则属于石灰岩,石灰可溶于水,能使岩体更坚实;由 此可见,能否较完好的保护此类户外雕刻性的建筑,重点是控制其与水的关系,因此, 要保护云冈石窟首先要治水。其次,从人为因素讲,现代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工业的发展,但工业污染对云冈石窟 造成的破坏却又是是很严重的。大家都知道,山西是产煤大省,承担着向全国输送煤的 重任,而大同在这之中又是一个重要角色,所以相当重视煤业的发展。石窟附近就有很 多大中小型煤厂,年产原煤两可达700多万吨,人民消耗和工厂消耗每年约为每年50 万吨,因此云冈石窟区域内的的环境污染远比其它几大石窟的污染要严重的多,而且这 些污染物也是引起浮雕风蚀、风化的罪魁祸首之一

9、。(四)追求短期效益,超容量接待游客近年来随着“五一”、“十一”黄金周及各种假日的增多掀起了一股旅游热潮,为了 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云冈石窟的日接待量及年接待量逐年增加。据统计,05年十一黄 金周,云冈石窟接待游客达七万余人;06年游客日接待量突破6000人;09年五月大同市云冈石窟、 恒山两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0.651万人次,端午小长假期间,云冈石窟景区接待游客2.6万人次,环比 增长100%;门票收入72万元,环比增长89.4%。目前云冈石窟的日接待量在5000人次以上,年接 待量在50万人次以上。游客大量涌入,人们呼吸出的水汽和二氧化碳改变了石窟内的大 气环境,加速了石窟的变质。而且这样

10、超容量的接待游客会致使景区人员疏于管理,加 上一些游客素质较低,随意拍照、在建筑物上乱刻乱画,在景点景区乱丢废物破坏景区 环境,对石窟雕像的损害的破坏也是不可估计的。(五)外围景观建设被忽略,内外景观不协调目前,在云冈石窟外围仍旧存在很多大小型煤矿以及凌乱的矿山居民区,这些建筑 不论从景观的整体布局来看,还是从内外景观的色调上来看都严重导致了云冈石窟景区 的内外景观不协调,大大影响了宗教文化遗产整体形象。虽然近年来,这个话题已引起 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并开始着手解决,但并没有彻底完善。(六)缺乏地域性品牌化旅游商品云冈石窟虽凭借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雕刻艺术随吸引了不少顾客,但根据调查显 示,大部

11、分游客在景区停留时间短暂,人均消费不足百元,且游览满意度较低。石窟 遗产旅游地除门票收入外,在娱乐、餐饮、住宿、纪念品等方面的收入寥寥无几,与“世 界文化遗产”的旅游市场价值大不相符。政府应加大力度开发相关产业的发展,着手于 地域性品牌化旅游商品的创建。如,制造一些以云冈石窟为主题的纪念徽章、石窟模型 以及印有石窟图像的T恤等等。四、云冈石窟开发与保护的措施(一)改变游览方式,优化产品结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的的兴趣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游览观光,已经开始从静态参 观向动态参的方向发展,他们更愿意亲身参与到其中享受游览的乐趣。云冈石窟现有的 游览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目标市场的需要,应该从观赏式上升到表

12、演式和参与式。云冈石 窟开展的旅游活动,除了一般游览活动外,还应该结合佛教传统活动开发多种动态参与 项目,如组织有兴趣的游人开展参禅、浴佛、食斋、放生等佛事活动,还可根据石窟的 雕刻内容开展旅游活动以及利用石窟在社会的影响做文章。众所周知的舞蹈“千手观音”在其他国家也有着不同凡响的好评,然而据编导张继刚说,他的创作素材来源于云冈石 窟。这是一个宣传云冈石窟的好机会,若在旅游节期间邀请千手观音节目组来云冈石窟 演出,社会反响一定很大。此外,大同地方艺术学校也可组织编排这个节目,在云冈石 窟定期演出,请游客加人表演,不仅增加了游客的旅游经历,也丰富云冈石窟的旅游内 容。也可开发“休学旅游”这一新型

13、旅游产品,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大量佛教爱好者或对 佛教知识感兴趣的中小学生在此进行修学,也可带动当地餐饮业、住宿业得到进一步发 展。即达到教育和旅游的功能统一,文化和经济的产业统一。(二)加强区域合作,发展区域旅游合作是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趋势下的必然选择,也是区域整体旅游形象建设的 新要求。云冈石窟地处大同市西部,而大同市又恰好位于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东 距首都298公里,西眺呼和浩特285公里,南离佛教胜地五台山250公里。优越的地理位 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大同与五台山旅游区、首都旅游区和内蒙古草原旅游区进行区 域合作奠定了基础。同时,大同作为北京西去内蒙古、宁夏、甘肃,南赴五台山及其

14、他 景区和西安的中转城市,非常有利于云冈石窟发展区域旅游合作。云冈石窟虽作为世界 文化遗产有着很好的发展优势,但并不具备发展成为世界领先文化遗产旅游景点的条 件,因此要想使云冈石窟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在中国同类旅游活动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 加强与周边旅游地的合作,形成规模效应,用群体优势来弥补个体的不足,才能充分实 现云冈石窟历史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三)加强文化培训,提高导游水平导游是文化的传播者,导游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旅游 的教化作用的发挥。对于佛教文化旅游来说,要求导游员必须具备较丰富的佛教文化知 识和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够解答游客关于佛教方面的一般性提问,懂得

15、对佛教问题去粗 取精,能够正确区分佛教和迷信,不能信口开河胡编乱造。在追求讲解的趣味性的同时 也要注意科学性,注重导游词的编写,从云冈石窟的历史中挖掘内容。导游员不仅要有 专业知识,还要博才多学,熟悉大量的民间传说和历史典故,这样才能讲解得既生动又 详实。总之,云冈石窟自北魏开凿以来,一千五百多年间屡建屡毁,从建筑风格、雕刻 手法、佛像服饰、菩萨宝冠到绘画内容,都真实地记录了佛教文化在历朝历代的变迁, 也反映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演变,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最早见证。好的导游可以激发游 客对景点的好奇心,增加旅游景点的魅力,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培养优秀导游队伍从而把 云冈石窟推向世界。(四)控制游客容量,

16、加强景区保护想要合理的开发云冈石窟就必须要加强本地的旅游规划工作,充分估计云冈石窟的 旅游接待能力,正视超负荷接待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影响。针对旅游旺季有可能出现的 “人满为患”的情况,应有计划的及时采取可能的手段,如我们可采取调整价格的方法 或设法将游客引流分散往其他参观点,云冈石窟与位于市中心的上下华严寺,以及悬空 寺、应县木塔、五台山等景点都相离不远,可以云冈石窟为核心,设计一条佛教文化旅 游线路,在客流量较多的情况下可分置将游客送往其他景点观赏,尽量分散客流,控制 游客进入量。这样以来也可带动同城其他景点的发展。(五)整治窟外环境,协调景区统一对石窟进行合理编制开发规划,避免在景区内及其周围区域建设与该景观不和谐的 建筑,维护景区的整体环境。就社会环境而言,可将外围的小矿山、煤场和居民区进行 整治和搬迁,从而建立佛文化交流中心或其他办理佛事的场所,使外围环境和石窟趋向 协调统一;就自然环境而言,在景区的内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