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新《国际贸易实务》书后练习参考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0733719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8.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吴国新《国际贸易实务》书后练习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吴国新《国际贸易实务》书后练习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吴国新《国际贸易实务》书后练习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吴国新《国际贸易实务》书后练习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吴国新《国际贸易实务》书后练习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吴国新《国际贸易实务》书后练习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吴国新《国际贸易实务》书后练习参考答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国际贸易实务书后思考题部分参考答案第一章 绪论(略)第二章 国际贸易合同的标的9答:这种做法不符合合同规定,有可能被买方索赔。因为合同规定的包装材料是麻袋,卖方所交付的商品均应该是麻袋装,如果不采用合同规定的包装材料,无论材料好坏,均违反了合同的规定。案例中卖方用塑料袋装,违反合同,就面临着被索赔或拒收货物的危险。10答:本例中我公司应该承担赔偿责任。合同中品质的表达方法有凭说明和凭样品表示两种,卖方均有义务使所交货物与样品或说明完全一致。如果某些商品既用文字说明又用样品表示商品质量,则一旦成交,卖方必须保证实际交

2、付的商品品质既要符合文字说明又要和样品保持一致。如果发生货物的品质与样品或说明不符,买方有权解除合同,拒绝收货并要求赔偿损失。案例中两公司交易商品的品质既用文字说明又用样品表示,而货物和合同中的品质说明相符,和样品不符,所以卖方就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了。第三章 国际贸易术语5. 答:货物损失的责任由出口方承担。因为,在CFR术语成交的情况下,租船订舱是由卖方承担的,而保险是由买方办理的,因此,卖方在装船完毕后应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运通知,以便买方办理投保手续,否则,由此而产生的风险应由卖方承担。本案中,因为出口方未及时发出装运通知,导致买方未能及时办理投保手续,未能将风险及时转移给保险公司,因而,风险

3、应由出口方承担。6. 答:(1) 卖方可以及时收回货款。因为,按CIF术语成交属于象征性交货,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的界限是以货物装上船为界,其特点是卖方凭单交货,买方凭单付款。本案中,卖方收到买方开来的信用证后及时办理了装运手续,并制作好一整套结汇单据,这说明卖方已完成了交货义务且风险也已转移给了买方,因此,只要卖方提交的单据符合信用证的规定,卖方就可以及时收回货款。 (2) 在实际业务中,买方可以及时与保险公司取得联系,凭保险单及有关的证明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以弥补货物损失。 第四章 国际贸易商品成本核算与价格确定7. 答:(1)不正确。货币单位不明确。例如:每码3.5港元CIF香港。(2)不正

4、确。CFR术语后必须跟目的港。例如:每箱400英镑CFR伦敦。(3)不正确。计量单位不明确,FOB术语后必须跟本国的装运港。例如:每公吨1000美元FOB天津。(4)不正确。CFR后必须跟国外的目的港,含佣价与净价必须明确。例如:每打200欧元CFR汉堡含2佣金。(5)不正确。缺少计量单位,CIF术语后要跟国外目的港。例如:每箱1000美元CIF纽约减1折扣。8. 解:(1)出口总成本进货成本+出口前的一切费用+出口前的一切税金 1000015001000100 12600(元人民币)(2)出口商品换汇成本 (元人民币/美元)(3)出口商品盈亏率 27.70该批业务中,出口总成本为12600元

5、人民币;出口商品换汇成本为6.3元人民币/美元;出口商品盈亏率为27.70。9. 解:(1)原报价佣金含佣价佣金率2230.66(美元) 则FOB净价含佣价佣金22-0.6621.34(美元) 那么,CIF净价 22.54(美元) 则:CIFC523.73(美元)(2)出口商品盈亏率 27.29(3)出口商品换汇成本 6.32(元人民币/美元)即:该笔业务中,CIFC5%为23.73美元;出口商品盈亏率为27.29;出口商品换汇成本为6.32元人民币/美元。10. 解:(1)我方可以接受欧洲客商的报价。(2)本案应先将我公司内部掌握价换算成CIF价,然后再与欧洲客商的报价对比,从而确定是否可以

6、接受对方的报价。我公司FOB报价改报CIF价为 CIF汉堡 398.15欧元显然,我方内部掌握的CIF汉堡价为每公吨398.15欧元,低于欧洲客商的报价即每公吨400欧元CIF汉堡,故可以接受对方的报价。第五章国际货物运输(1)国际海洋运输5. 解: (1)尺码吨(体积) = 2001004025立方厘米 =20立方米 重量吨(重量)=20095公斤 = 19公吨 所以,选择尺码吨 (2)总运费=2080(1+10%+15%)= USD2000 (3)每件运费 USD2000/200 = 10USD (4) CFR = FOB + F = 500 + 10 = 510USD第六章国际货物运输保

7、险3答:该项损失应由卖方承担。因为CFR的风险划分点是装运港货物装到船上,该损失发生在货物在装运港货物装船之前,所以,损失由卖方承担。保险公司不赔偿。因为CFR术语下,是由买方购买保险。本案中,卖方承担损失,但其并没有购买保险,所以保险公司不赔偿。4答:保险金额CIF(1投保加成率)150000(1+10%)=165 000美元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费率 165 000(0.6%+0.03%) 1040美元5答:(1)一切险包含偷窃提货不着险、碰损破碎险,因此,不用加保这两个一般附加险。(2)平安险和水渍险均是基本险,保留一个。(3)渗漏险、受潮受热险均是一般附加险,不能单独投保,要在投保基本险的

8、基础上加保。(4)包装破裂险、串味险、战争险和罢工险均是附加险,不能单独投保,要在投保基本险的基础上加保。(5)水渍险、锈损险的条款是妥当的。第七章商品的检验检疫9. 答:我公司可以拒绝对方的索赔要求。(1)索赔要求已超过索赔期限。双方在合同中已明确规定货到目的港30天内检验,这里的复验期限也就是索赔期限。本案德国客户在半年后才向我公司提出索赔,显然超过了索赔期限。按照有关法律,德国客户也就丧失了向我公司索赔的权利。(2)德国客户的索赔理由不尽合理。尽管索赔文件中声称有70的货物已绣损,但他无法证明这些锈损是在装船前就已经存在的。按照CFR术语成交,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的界限为装运港船舷。除非买方

9、能证明这种锈损是由货物本身固有的瑕疵所致,否则卖方将不承担任何责任。(3)德国客户提供的索赔依据不符合要求。一般情况下,双方规定在货到目的港后天内检验时,买方提供的检验证书应由目的港的检验机构出具。而本案的检验证书是由德国内地的检验机构出具,显然是不符合要求的。卖方可以认为这批货物的绣损,是由于买方在收货后因保管不善所致。因此,卖方有理由拒赔。10. 答:我公司应认可加拿大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证书。公约规定,“如果货物在运输途中改运或买方须再发运货物,没有合理机会加以检验,而卖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或理应知道这种改运或再发运的可能性,检验可推迟到新目的地后进行。”按照上述规定,本案纽约商人提交的加

10、拿大检验证书是有效的。第八章 进出口货物的报关(略)第九章 国际货款的结算8答: 开证行不能凭开证人对货物品质不满的意见拒付25%的应付款。因为根据国际商会第600号出版物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规定:“不可撤销信用证,在受益人提交了所规定的单据并符合了信用证条款时,构成开证行的确定承诺,如系即期信用证,则可根据信用证规定所确定的日期进行付款.”。“在信用证业务中,各有关方面处理的是单据,而不是与单据有关的货物、服务或其他行为。”据此,开证行拒绝付款显然是没有道理的。因迟付而使受益人遭受利息的损失,理应由开证行承担。 关于货物品质问题,如果确实不符合合同的规定,开证人可以根据实地检验机构的检验证书

11、依照合同条款直接向出口方提出索赔,绝不能要求开证行拒付货款,开证行也不得受理此种要求。9. 答:本案例因对信用证条款有不同的解释,因而可能有两种不同的结果: 开证行不能拒付,理由:(a) L/C规定的条件仅仅是说明付款时间;(b)货到港后,只要单证相符,不管货物好坏,开证行均应付款。 开证行有权拒付,理由:(a)L/C中的条款是开证行付款的前提条件;(b)货物在运输途中受损,不能满足L/C条件。所以开证行有权拒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审证,以免造成被动和损失。10答:修改信用证如下:(1) 金额有误,未考虑溢装后的金额。应改成:not exceeding USD618,000.(2)

12、汇票的付款期限不符,应为即期at sight.(3) 提单条款中的运费条款有误,Freight Collect 应改成 Freight Prepaid.(4) 保险条款中的加成率应为110%.(5) 保险条款有误。应将ICC(Institute Cargo Clause)改成CIC (China Insurance Clause).(6) 检验证书条款应删去或作修改。不应由开征申请人签发。(7) 数量条款有误,应为“5000 doz 3% more or less at sellers option”。(8) 价格条款有误,漏掉了计量单位per doz.(9) 目的港有误,应将Yokohama

13、改为Kobe/Osaka.(10) 装运期有误,应将“not later than Sept.30, 2010”改为“during Aug./Sept. 2010 in two equal shipments.”。第十章 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8. 答: 不属于不可抗力事件。因为,根据公约的相关规定,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买卖合同签订后,不是由于当事人一方的过失或故意,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对其发生和后果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合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遭受不可抗力事件的一方,可以据此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推迟履行合同,对方无权要求赔偿。构成不可抗力的罢工应准确地定义其为行业罢工或社会性的罢工而非当事人企业的员工罢工。 在本案例中,D工厂的工人罢工属于企业内部罢工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