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师的感谢信范文.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070001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老师的感谢信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老师的感谢信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老师的感谢信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老师的感谢信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老师的感谢信范文.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教师的感谢信范文对教师的感谢信范文。清理书札,发现两封二十多年前的“感谢信”。写信的是两位青年教师,一位姓周,一位性邹。一九七九年,我“平反”后被安排到衡山县一所偏僻的乡村中学任教。次年,从外校调来一位姓周的年轻教师。他黝黑的皮肤,敦实的身材,额头上间或显现出岁月留给他的皱纹。我虽然比他大了将近一个“年轮”,但从外貌看他似乎并不比我显得“年轻”。我们教同一个班。我教语文,兼班主任;他教数学。教室东头有两间房,我住外间,他住里间。他性格内向,不苟言谈,好象背负着沉重的荷载,整天郁郁寡欢。由于我们是“同事”加“邻居”的关系,自然经常接触。一天,我走进他的房间,跟他闲聊,问他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2、他坦言出两块“心病”:一块是当了多年的民办教师,至今没有转正;另一块是“女朋友”现代语,那时含蓄地称“女方”近年来对他有些冷淡。其时,我还是“老大难”的“大龄青年”。也许是关心,也许是好奇,便问:“女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原是一位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回城后如今一家县属工厂当工人。”“你们是怎么认识的?”“那时我跟她母亲在同一所乡村小学教书,她下放在这所学校附近的农村。她经常到她母亲那里来玩,我们就认识了。彼此印象都不错,相好了。”他没有勇气说“相爱”“她的父母在哪里?”我思忖一番,劝他“丢掉梦想”:“这门亲事恐怕很难成功。女方如今是国家的正式工人,在县城;而你是一个民办教师,在乡下;人的生活

3、环境发生了变化思想感情也会变的,这是唯物论的反映论。算了吧,天涯何处无芳草。至于转正的事,有三条路。第一条路,每年县里安排了极少的转正名额,你上面没有关系,轮不上你。第二条路,顶职,你的父母都是农民,没职可顶。第三条路,每年允许部分民办教师参加师范院校的招生考试,考上了毕业后自然成了公办教师。你只有第三条路可走,别无选择。”“不,我们已经相好了许多年,他父母对我很不错,都赞成我们继续好下去。她母亲今年退休,儿女都有了正式工作,容许让我顶职。”“那好呀!目前正在办理教职工退休顶职手续,你赶快去找哇。”我把工作安排好,向校领导请了假,吃过饭便催促他一同乘车去县城。他当“向导”,我们“轻车熟路”来到了县X中。女方和她的父亲不在家,家里只有她的母亲。周教师喊了一声“吴教师”后便只顾埋头喝茶,再也不吭声了。我只好“开门见山”:“吴教师,您的儿女都有了正式工作,您退休可千万别把这个指标浪费了,让周教师顶职,对周教师好,对您全家也好。”“可以呀,不过这事你们得去找一下教育局。”我们起身告辞。在校园里,我们又碰上了女方的父亲。周教师喊了一声“X校长”后又不吭声了,我只好再“开门见山”一次。X校长与吴教师的答复只字不差,好象他们事先已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