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困境及对策初探论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0620982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改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困境及对策初探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课改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困境及对策初探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课改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困境及对策初探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课改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困境及对策初探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课改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困境及对策初探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改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困境及对策初探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改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困境及对策初探论(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教育学会第9次学术征文”评选登记表(以纸质形式报送论文需要填写此表)作者姓名白海荣职务职称中二出生年月1986.08.25内容分类英语论文题目新课改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困境及对策初探工作单位小厂镇寄宿制学校邮政编码076550通讯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固定电话5780012合作者姓名1、 2、3、 4、移动电话15132342788论文内容摘要(200字左右)随着新课程在农村学校的推进,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变得越来越困难: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在减退,两极分化在加剧,每个班上都出现了一大批偏差学生,英语课成为学生最头疼的课程;教师上课推不动,能回答老师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英语课成为一种单向灌

2、输低效课。同时学生的英语成绩每年都在大幅度下滑,英语成绩的下滑成为农村教育质量下滑的典型代表。所以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农村初中英语教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此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校管理三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解决对策.新课改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困境及对策初探 小厂镇寄宿制学校 白海荣摘要:随着新课程在农村学校的推进,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变得越来越困难: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在减退,两极分化在加剧,每个班上都出现了一大批偏差学生,英语课成为学生最头疼的课程;教师上课推不动,能回答老师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英语课成为一种单向灌输低效课。同时学生的英语成

3、绩每年都在大幅度下滑,英语成绩的下滑成为农村教育质量下滑的典型代表。所以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农村初中英语教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此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校管理三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解决对策关键词:英语教学 困境 对策新课改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材内容在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变、学生学习方法在变、学校的考评机制也在变。新课改好像让学生、老师、学校都进入了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之中,似乎不断变化才是新课改。然而通过不断的教学实

4、践,发现新课改虽在轰轰烈烈的开展,但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却在逐年大幅下滑。而且老师们普遍感到英语越来越难教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也越来越差了。为此对目前农村学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和老师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调研,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下滑是由于农村初中英语教育的方方面面不能够与新课程的要求兼容,农村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硬件、软件都达不到英语新课程的要求,而我们在教学中却一味的生搬硬套,结果导致新课程的理念与农村教学实际严重脱节。所以在此分析了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同时也提出了摆脱困境的对策和方法,以期与同行交流。一、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困境分析1、教师教

5、学方面:西部农村初中生绝大部分来自条件比较差的农村小学,小学都不把英语课当主课教,小学英语老师对英语课的重视程度很不够,有的老师每周带二十多节英语课,有的老师上英语课其实是在看自习课。初中英语新课程与小学英语课本不能接轨,所以就让初中英语教学无所适从,老师不知道学生已学了什么?还没有学什么?因此导致了初中英语教学上断层现象的出现。绝大多数初中老师不研究小学英语教材和英语教学法,他们在初中教学时按部就班,按照自己的定势组织教学,结果导致学生知识不系统,部分学生难以接受初中老师已习惯了的教学方法,所以最终导致学生新知识跟不上,新教法适应不了,最终沦落为英语学困生。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

6、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组织教学,而农村学校很难满足这些条件,教师缺乏必要的培训,有的老师对新课程理解只是一知半解,甚至还没有理解,但在教学中他们却迫于学校的压力生搬硬套新理念、新方法,结果导致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严重脱节。新课程对于学生英语学习的要求提高了,要求学生能够从听说读写等多方位去学英语,不但要在课堂上学,而且要在课外学;不但要求在学校学,而且要求在家里学;不但要求跟着老师学,而且还要跟着多种媒体学、跟着社会学、跟着家长学,但农村都不能满足这些条件。初中英语老师对学生的学情研究不够,特别是对农村学生的心理研究。农村学生普遍比较自卑,爱害羞,学英语张不开嘴,怕人笑话,而英

7、语的学习需要学生大胆,敢说、敢讨论。所以需要老师了解农村学生的心理,解开束缚学生的思想包袱。2、学生学习方面:小学英语基础太薄弱。大部分学生不重视英语课,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他们认为英语就是副课,英语学习从思想认识上一开始就掉队了。大多数学生在初中的英语学习还沿袭过去的方法和认识态度,所以就导致英语学习越来越困难了。农村学生学英语存在先天的不足,他们大部分不敢张嘴说英语,不会主动模仿老师,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农村学生缺少必要的英语学习环境。作为农村的孩子他们能听到的英语只有在课堂上,课外听到的语言只有当地的方言,农村学生在村上说普通话都遭人嘲笑,可以想象说英语的后果。农村多数家庭收入相对较低,

8、生活困难,多数家长对学生的英语学习重视不够。部分学生虽重视对英语的学习,但方法不当,感觉越学越差,最终失去了英语学习兴趣。有部分学生曾参加过课外英语补习班,因此基础相对较好,所以大部分未参加过补习班的的学生感觉自己比不上人家,于是就成为英语学习的弱势群体,上课成了看客,成了英语学习的旁观者。农村初中部分学生经常不能完成英语作业,课后复习,自我管理能力与学习习惯较差,而多数家长意识不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平时又很少配合教师监督其子女的学习,甚至认为子女学习成绩的好坏是学校和教师的职责,与父母无关,从而使这些学生的英语学习潜力无法充分发挥出来。3、学校管理方面:学校领导对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不够重视,

9、对学校英语老师的培训不够到位,学校英语教学评价机制滞后,不能全方位的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评价,学校不能创造有利于新课程下英语教学的环境,英语教学设施设备严重不足。农村初中班级学生人数过多,每一个班都是60多人,甚至更多,辅导难以做到精细化。学校英语教研活动成效不高,教师之间交流偏少,教师英语学习渠道不畅通,学校的英语课外活动严重不足。农村学校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后进生面过大,教学时间、课外辅导时间不足,教师难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农村学校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及研究活动偏少,教师课后与学生沟通的时间少,情感联系脆弱,使少数学生的心理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他们甚至不敢与老师打招呼,上课不能积极回答问题,导致农村

10、学校英语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课堂互动不够,课堂教学效率偏低。正是由于这三个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在新课改的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出现了与新课程目标不匹配的尴尬局面,新课改没有使学生英语学习更积极、更主动,反而使教师教学更困难,学生学习更被动,特别是导致了学生英语成绩大幅度下滑。作为一个从教数年的英语教师,比较了新课改前后英语教学方方面面的变化,提出以下几点在新课改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对策。二、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对策探讨1、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增强英语学习自信心,唤起学生的英语学习激情。对农村学生来说最大的鼓励和鞭策莫过于相信学生,老师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切切实实的

11、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怀和信任。搞好农村学生英语教学的关键就是教师要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当学生有了英语学习的自信,教师再想办法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靠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斗志。只有前期的思想疏通工作到位后,教师才能再施以适当的教法开展高效英语教学。2、创设英语学习氛围,拓宽英语学习途径,加大英语信息的输入量。新课程的英语教材在总体设计上有许多突破,强调多渠道学英语,特别强调英语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现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创造性教学留有余地,十分重视英语的交际功能等。这些都很好的反映了学习英语的重点,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口语训练时间和材料。但是农村地区学生听英语时,由于不熟

12、悉英美人的生活习惯、文化特色、兴趣、爱好等,常会感到所听材料虽无具体的新词句,但却听不懂内容。为此,听力训练可配置一定的情景,并在教学中主要介绍文化背景,这样,在听时思想就不会转不过弯了。众所周知,听的训练包括听音会意和听音辨音两项。前者说的是:听到别人说英语,自己能听懂;后者说的是:听到别人说英语,自己能觉察出他在语音、语调上的特点,会听也就会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好口语录音带和听力录音带,以教材为本,辅之以课外拓展和补充。坚持经常听、反复听,进而达到听音会意和听音辨音的目的。学生接受系统的听力训练,是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听力一样,说的能力同属于口语能力。在现代生活里,人们对口

13、语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变。作为教学手段,口语训练又是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学习语音、语法和词汇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对话、游戏及认真唱好英语歌曲。朗读、背诵也是农村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法宝,每学期要有计划的布置背诵的内容和朗读的材料,让学生在朗读背诵中感悟英语。3、吃透新课程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新课程的理念和思想是适合学生学习规律的好方法,但新理念怎么样才能与农村的教学实际接轨,怎样才能使新课程的效能最大化,怎样才能用新课程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这都需要我们英语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所以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机械灌输和只讲大

14、道理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使自己的课生动有趣,让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对于起始年级的学生来说,兴趣更是动力。培养学习兴趣将导致学生热爱这门学科的学习,而好的教学方法又是激发兴趣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来自教师的主观努力,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不断的观察和总结,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教案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考虑到学生如何去思考,并根据这一特点来确定教法,力争达到教与学的统一。二是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4、加强语音教学,培养英语语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纯正英语农村学生英语学习的最大问题是不敢张

15、嘴,不敢张嘴的原因是恐怕自己读的英语难听,别人会笑话他。所以语音教学对农村学生来说是英语学习的第一步,老师一定要在语音教学上下大工夫,让学生彻底会读48个音标,同时在教授单词时一定要让学生读熟、读对。在农村,由于学生的发音易受到方言的影响,所以为了保持纯正的发音,学生就一定要与方言作斗争,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充分利用与课本配套的录音、多媒体等教学软件,为学生提供朗读示范,并让学生多听多看,通过声情并茂的情景对话,让学生充分感受标准的语音语调、意群停顿、句子重音与节奏等,使学生在对话、正确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建立声音图式,使学生身临其境,生成语感。在学生初学英语时,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语音训练

16、,为发展拼读能力打下坚实基础。课堂提问时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环境,采取抢答、必答、求答等形式让学生发言,特别是给弱势学生有说的机会。通过小组讨论、记者采访、导游介绍等课堂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学习策略,同时要求学生尽量做到看、写、读、听、背多管齐下和眼、手、口、舌、脑的综合运用。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机械操练中走出来,让他们在一切语言交际中有意识地感受语感,把握语感。把握了语感,则学习的悟性就会高,由此对英语知识的认识就会深刻些,进而能开发自己学习英语的潜能。5、加强课外辅导,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创设学生应用英语的环境农村学生光靠课堂学英语远远是不够的,因为英语是一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