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艺术体育生二轮专题完全突破11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练习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062081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艺术体育生二轮专题完全突破11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艺术体育生二轮专题完全突破11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艺术体育生二轮专题完全突破11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艺术体育生二轮专题完全突破11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艺术体育生二轮专题完全突破11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艺术体育生二轮专题完全突破11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艺术体育生二轮专题完全突破11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练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高考山东卷)2、表1为2007年亚洲四个国家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表1国家种植面积(万公顷)单位面积产量(吨/公顷)总产量(万吨)甲44002.149416.00乙1684.36732.48丙29504.2312478.50丁10361.801864.80A.印度、日本、中国、泰国B.印度、泰国、中国、日本C.中国、泰国、印度、日本D.中国、日本、印度、泰国【答案】A(2011年高考江苏卷)图12为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13为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双选)【答案】BC242002年20

2、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建设用地增加 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未利用土地增加【答案】AC(2011年高考广东卷)读“汽车产业链结构图”(图4),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011题。10.从产业链的角度看, P代表的产业最有可能是A.配套产品生产(仪表、轮胎等) B.汽车研发(发动机、变速箱等)C.农机制造(拖拉机、农用车等) D.能源加工(石油、天然气等)【答案】A11.影响汽车服务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原料 B.市场 C.动力 D.劳动力【答案】B通用原理突破一、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命题方式:以示意图、坐标图等来考查农业的分布、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考例1】(2008

3、全国卷)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1。当地1月平均气温 3。完成(1)-(2)题。(1)张某承包了的耕地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答案】BA【考例2】假定城镇是唯一市场,城镇周围是条件均一的平原,种植农作物的收益只与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运费相关,其关系表达式为:收益=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费。单位面积甲、乙、丙农作物,其市场价格分别为600元、1000元、1400元,生产成本分别为200元、400元、600元,运费与距离成正比。图4是这三种农作物收益随距城镇(市场)的

4、距离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1)X、Y、Z线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甲、乙 D丙、乙、甲(2)在距城镇OJ范围内,为取得最佳综合经济效益,种值这三种农作物的界线应该是AE、F B.F、G C.E、H D.F、H(3)与其它两作物相比较,单位面积作物zA单位距离运费最低 B.单位距离运费最高C随距城镇距离增大收益递减最快 D.总是收益最低【答案】DCA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命题方式:结合区域地形图、气候资料等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区位条件。【考例1】图13为两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大量种植的农作物

5、是 ,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和 。(2)两地发展农业相似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3)与甲地相比,乙地农业具有的显著优点是 . 。 答案: (1)小麦 商品谷物农业 混合农业 (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科技发达;政府扶持(3)良性的农场生态系统;合理安排农事活动;灵活适合市场【考例2】(2008江苏)图14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15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面对国际粮价上涨,请对乙地所在国提升粮食产量提出建议。答案:(1)全年高温,作物生长期长;降水丰富,利于作物生长。 易受干旱、洪涝灾害影响(2)发展农业技术,提升粮食单产;保

6、护耕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兴修水利,防灾减灾命题方式:结合一定的背景材料,考查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世界粮食问题。【考例1】(2008天津)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要解决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答案:植树造林;保护湿地(保护沼泽);保持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用养结合)。(2)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答案: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人口密度大;非农业用地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3)据图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答案: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

7、水平;一些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已经在警戒线以下;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考例2】由于区域环境的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如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等。图6为四种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片,读图完成下题。丙农业地域类型区若采用大水漫灌,则可能引起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酸化 D土壤盐渍化【答案】D命题方式:考查考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及综合分析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重大社会问题,体现地理学的实用性。【考例1】我国生物燃料乙醇项目是在“十五”期间提出的。近期,国家发改委发出紧表4:2000-2003年我国粮食供需状况年份2000200120022003总产量(亿

8、吨)4.624.534.574.31总需求(亿吨)4.794.834.884.93供需平衡(亿吨)-0.17-0.30-0.31-0.62注:供需平衡=供给量-需求量 根据上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1)1996-2003年,我国耕地数量总体上呈明显的 趋势。就各地区耕地数量占全国的比例来看,增加幅度最大的是 地区,下降幅度最大的是 地区。(2)在非农建设用地中,占用耕地数量最多的类型是 。2000年以后,非农建设用地的势头还呈 趋势。(3)2000-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总量呈 趋势。(4)1950-1960年,J省玉米种植重心向 方向移动;1960年以后,J省玉米种植

9、重心的总体移动方向是 。(5)你认为我国粮食燃料乙醇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案:(1)下降。东北,华北。(2)独立工矿。加速上升(或增长)(3)下降(4)西南,向东(或先东北再西南)。(5)我国人多地少,粮食短缺;耕地(持续)减少,粮食供需矛盾加剧(或粮食生产压力大);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三、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命题方式:以坐标图、示意图或一些热点问题(首钢搬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为背景材料,结合城市及附近地区简图分析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考例1】东北地区是我国以机械等部门为主的老工业基地。下表为“东北产业结构变化

10、表”,下图为“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 1978年2005年第一产业比重()20.012.8第二产业比重()64.349.6第三产业比重()15.737.6(1)请简述东北地区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2)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与1978年相比,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3)图13中,字母A表示工业,B表示工业。(4)工业旅游是指以工业生产场所、工业产品、工业生产工艺过程等为主要吸引物开发的旅游项目。开发工业旅游最主要的条件是(填代号)。A资源的游览价值B地区接待能力 C市场距离D旅游环境承载量(5)试分析图13所示产业结构调整模

11、式的优点。答案:(1)原料丰富;能源充足;市场条件好;交通便利;技术基础好;国家政策支持(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但依然保持优势;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3)钢铁森林(4)A(5)避免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衰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保护生态环境【考例2】(2006江苏)钢铁工业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主导工业部门。图16是“攀枝花市及其附近地区简图”,图17是设想“以攀枝花钢铁工业为基础的生产流程模式图”,读图(1)简述攀枝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2)图17所示的生产流程中,字母A表示,B表示,C表示。(3)试分析此生产流程模式的优点。(4)图示地区还可

12、发展炼铜工业,其主要优势条件有。答案 : (1)接近铁矿、煤矿区,原料丰富;接近煤矿区、水电站,能源丰富;水源充沛;水陆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地形起伏大,平地少。(2)铁矿石 煤炭 钢铁 (3)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加强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4)铜矿资源丰富;水电充足。【考例3】下图为“五种类型产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食品工业、软件产业、服装加工业与图中所示类型相符的依次是A B C D(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最容易实现跨国界转移的类型是ABC D【答案】AC命题方式:以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图(柱状图、三角坐标图等)为背

13、景,考查某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工业化程度。(2)与阶段相比,阶段的新变化有 A.劳动力和资金需求增多B.工业产品更新周期缩短 C.企业规模大,数量减少D.对交通通达度要求提高【答案】(AD)(BD)四、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命题方式:以某地工业集群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产业集聚的意义,产业集聚形成的工业地域的特点。【考例1】(2008海南)M公司为世界著名的电子企业,于1992年开始在我国天津经济开发区兴建生产厂。目前天津已成为M公司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M公司的天津生产基地本着就近采购的原则(图1),使在华供应商由1995年的130多加发展到2001年的700多家。完成(1)(2)题。(1)与北京相比,天津成为M公司向中国产业转移的首选地的优势条件是A.海运方便 B.市场潜力大 C.研发力量强 D.生产成本低(2)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中,M公司第类供应商选址天津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原料地 B.接近市场 C.接近研发中心 D.接近国际航空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