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层国税部门加强经费管理的几点看法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0616295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基层国税部门加强经费管理的几点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对基层国税部门加强经费管理的几点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对基层国税部门加强经费管理的几点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对基层国税部门加强经费管理的几点看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对基层国税部门加强经费管理的几点看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基层国税部门加强经费管理的几点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基层国税部门加强经费管理的几点看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基层国税部门加强经费管理的几点看法 -日期:2008-03-08 黄州区国税局课题研究组 来源:黄州区国家税务局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这些年来,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力度较大,我们税务部门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作为基层国税部门的财务工作者来说,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与发展,部门预算改革、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财务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对我们的财务管理工作和财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部门的任务更重、责任更大。本文通过对黄州区国税局1994年至2004年来经费收入、支出、负债、资产以及近年来经费预决算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就县级国税部门如何

2、严格财务管理,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保障能力,促进国税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谈几点想法。一、基本情况1、人员情况从1994年至今,我局机构几经更迭,人员随之增减变动较大。1994年有干部职工337人,1995年国地税机构分设后,共减少57人,1996年与团风县国税分设之后,减少41人,1997年以后至今,随着团风县国税人员逐步调回,以及各县市人员的大量调入,我局人员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2004年共有干部职工271人(包括临时工27人)。2、收支基本情况1994年至2004年,我局经费总收入8631万元。其中上级拨入4723万元,其他收入3908万元(其中代征代扣手续费收入1197万元,

3、地方财政补助收入1508万元,其他收入1203万元)。1994年至2004年,我局经费总支出9112万元。其中人员支出3992万元,占经费总支出的44%,公用支出2628万元,占经费总支出的29%,项目支出2492万元,占经费总支出的27%。-从支出明细结构来看,由下表可见(单位:万元)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支出合计 497 221 573 732 955 940 1603 1032 1064 962 619一、人员经费 238 136 204 241 245 350 424 519

4、606 622 4071、正式职工 169 132 161 180 185 298 305 414 436 468 287占人员经费比例 71% 97% 79% 75% 75% 85% 72% 80% 72% 75% 70%人均年收入 0.6 0.6 0.8 0.9 0.9 1.5 1.5 2.1 2.1 2.3 1.42、临时工 4 1 1 3 2 7 14 17 22 19 10占人员经费比例 1% 1% 1% 1% 1% 2% 3% 3% 3% 3% 2%人均年收入 0.1 0.1 0.1 0.3 0.5 0.7 0.9 0.7 0.43、离退休人员 18 4 23 27 29 33 3

5、9 45 51 50 37占人员经费比例 7% 3% 11% 11% 12% 10% 9% 9% 7% 8% 9%人均年收入 0.6 0.1 0.8 0.9 0.9 1.1 1.2 1.4 1.5 1.5 14、其他 47 19 31 29 11 67 43 96 84 73二、公用支出 255 85 124 166 240 235 270 355 350 6336 2121、会议费 5 2 10 14 1 2 4 2 7 9占公用经费比例 2% 2% 6% 6% 1% 1% 1% 2% 4%2、招待费 21 8 54 32 45 74 102 33 45 34占公用经费比例 8% 10% 3

6、3% 13% 19% 27% 29% 9% 13% 16%3、差旅费 5 2 7 5 7 9 10 3 1占公用经费比例 2% 1% 3% 2% 2% 2% 3% 1% 1%4、车辆费 28 5 16 28 31 29 34 45 46 43 31占公用经费比例 11% 6% 12% 17% 13% 12% 13% 13% 13% 13% 14%5、交通工具购置费 28 12 6 14 1占公用经费比例 23 5 2 4 16、设备购置费 14 1 37 38 28 12 13 10 8占公用经费比例 5% 15% 16% 10% 3% 4% 3% 4%7、其他 182 72 79 71 10

7、7 118 120 168 247 228 129三、项目支出 4 245 325 470 355 909 159 22 41、基建支出 4 244 294 464 353 885 153 72、代征代扣手续费 1 31 6 2 25 6 15 43、结余情况:截止2004年,我局经费累计结余为赤字481万元。4、固定资产情况:截止年,我局固定资产余额为2025万元。其中1994年357万元,1995年370万元,1996年399万元,1997年399万元,1998年448万元,随着基建的逐步完工,1999年固定资产增至875万元,2000年增至2027万元,2001年为2066万元,2002

8、年为2078万元,2003年为2093万元,2004年重新登记入账为2025万元。二、我局十年来财务收支管理的主要做法这些年来,我局财务管理工作始终以服务税收征管为中心,深化财务改革为重点,量化财务管理为目标,严格遵循上级局和局党委的工作思路,为规范经费收支行为,健全财务监督机制,促进廉政建设,全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而努力,始终把经费预算、决算管理、银行账户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这几项任务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来抓。一是着重预算管理,提高经费管理实效。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税务经费管理的基础。近几年来,我们严格按照上级局有关精神和要求,全面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依法依规安排和使用资金,

9、主要作法:一方面在预算编制上坚持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对个人工资性支出按标准逐人核定,对公用经费和业务费用按定员定额编制预算,各项预算支出细化到目,专项经费实行呈现报审批制度。另一方面改革预算编制的方式方法,积极推行“零基预算”。依据单位的机构人员编制情况、当年的事业发展计划和工作任务,准确评估本单位的收入能力,在此基础上以收定支,认真、细致、科学地论证经费支出指标,不考虑上年支出基数,从零开始。二是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收支行为。针对局财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采取民意调查与实际相结合的办法,集思广益,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修改完善管理制度,并针对我局招待费用

10、支出较大、车辆费用控制不严、财产管理权责不明等问题制定了明确的管理办法。为保证管理制度的严肃性与实效性,我们在收支控管上下工夫,坚持做到收入“一个笼”,支出一支笔:对有预算收入上缴任务的单位督导其依照核定的数额及时足额的上缴局计征科,做到了无截留、占用、挪用或者拖欠;对预算资金的支出实行跟踪管理和监督,按月公示。正是这种合理有效的预算管理办法,“取之有道,用之有据”的经费管理原则,为我局经费工作的有序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取得了积极效果。这些年来干部职工待遇稳步增长,其中正式职工由1994年的人均年收入0.6万元增加到2.3万元,临时人员由0.1万元增加到0.7万元,离退休人员由0.6万元增

11、加到1.5万元。各项公用支出基本上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尤其在车辆费用、招待费支出方面同比往年起伏不大,基本持平,同时做到了经费总体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与此同时,我们合理利用有限的结余资金,在改善局办公楼设施,改造路面、庭院环境,丰富、活跃干部及离退休老人节文化生活,加强干部业务技能学习培训等方面投入财务和物力,得到了全局上下的一致好评与首肯。三是严格银行账户管理,全面进行财产财务清理。按照上级局的要求和部署,我们在对全系统的银行账户进行自查自清的基础上,还对全局的财产财物进行了全面清理。共取消尘封多年的老账户4个,并对现有账户按规定进行报批、备案,确保了资金进出渠道的通畅和规范。在清理过程中,我们主要把握了以下几个重点,首先是认真清理往来账,针对我局往来科目数额较大、待调待处问题较多的现状,我们分阶段、分步骤进行整改催收,经过清理调整,局内部往来挂账中,“暂存”余额对比“三清”数减少2686112.85元,“暂付”余额对比“三清”数减少939532.88元。其次是整改并账不彻底的问题。严格按照市局经费报账制办法,将清理调整后的各科科目余额彻底并入办公室核算,真正实现全局经费通过计征科和办公室两套账核算。再次是制定欠款还款计划并具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