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0615690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课-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5课-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5课-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5课-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课-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5课-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课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记住与唐朝和谐交往的国家,在对外交往中作出重要奉献的人物;理解日本遣唐使及与唐朝和谐交往的史实;理解对外交流发展的因素。、过程与措施: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自主学习,找出鉴真和玄奘,通过比较的措施结识历史。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唐朝文化对日本等国产生的影响,使学生结识中国当时在是世界上的先进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理解唐朝在与日本、印度的交往中互相影响、互相增进的史实,使学生结识实行对外开放,加强中外交流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鉴真东渡日本、玄奘天竺取经的史实,引导学生学习她们为弘扬中华文化而不畏艰险、敢于开拓的精神。【教学重点】鉴真东渡和玄奘西

2、行【教学难点】唐朝对外关系发展的因素;佛教在中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学时安排】 1学时【授课类型】 新授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导入新课提问导入:西游记中的唐僧与否是历史上的唐僧?谁能讲述唐僧的故事?学生讲述(略)师小结:唐朝经济繁华,社会安定、民族和睦。这不仅增进了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的发展,对周边的国家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我们来学习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自由谈谈对唐僧的理解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方面展示唐朝重要交通路线图,协助学生弄清邻国的地理位置和水路陆路交通。一、遣唐使来华、简介遣唐使遣唐使是日本皇室派往唐朝的使节,她们来回于中日之间,是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2、分析日本

3、差遣唐使的目的、次数、作用等。目的、作用:因这时唐朝正值封建社会的繁华时期,其经济文化处在世界的先进地位,而此时的日本则处在奴隶社会崩溃,封建制度确立、巩固的时期。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助于增进日本社会的发展,对日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再加上当时交通比前代有所发展,为双方的交流提供了更大的也许。次数:从685年的26近年中,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日本朝廷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来中国,其中三次因故中断,一次仅到朝鲜,两次为送回唐朝专使的“送唐客使”,一次为特派使团迎接遣唐使回国;日本名副其实的“遣唐使”为十二次。3、简介为日中和谐交流作出奉献的日本历史人物空海:空海在中国是如何成为出名的学问僧的?她

4、在中日文化交流方面有哪些重要奉献?引用王维和李白的诗歌来突出她们与晁衡的深厚友谊。李白的诗见书。送秘书监晁衡卿还日本王维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向国惟看日,归帆但信风。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阿倍仲麻吕。二、鉴真东渡1、简介鉴真生平和鉴真东渡状况鉴真是唐代出名高僧,曾客服重重困难6次东渡日本讲学,传播佛教文化,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重大历史奉献。展示鉴真东渡示意图次数概况未出海变夭折(遭诬告与海盗勾结,船只被官府查莫)被风浪所阻(突遇风暴,船只被汹涌的波涛击破)3东渡未能成行。(被官府出面制止)4未果(因弟子的好心阻拦)遭遇

5、台风失败(换眼疾,双眼失明)6东渡成功(75年,终于达到日本)2、看“鉴真坐像”图和“唐招提寺鸟瞰图”,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鉴真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尊敬?”鉴真坐像:公元763年,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葬于日本。在她去世前,其弟子按其真容制作了鉴真干漆夹纻坐像。塑像色彩逼真,身体为肉色,双手拱合,闭目微笑,嘴唇有淡淡的朱红,须发黑白相间,身着红色衫,上披袈裟。塑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至今供奉在唐招提寺开山堂内,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唐招提寺鸟瞰图: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为日本出名古寺,公元770年竣工。由鉴真及其弟子设计、建造、完毕。整个建筑深受中国盛唐建筑风格影响。寺中主殿金堂面阔七间,进深四

6、间,单檐庑殿顶,八根廊柱并列在台基上。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然后阅读郭沫若的诗“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三、玄奘西行学生看书思考回答:1、玄奘为什么要去天竺?2、玄奘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哪些奉献?教师解说:玄奘西游学佛和玄奘学佛后坚决回国的史实,以引导学生学习玄奘为实现自己的抱负执著追求和热爱祖国的精神。1、 阅读本目教材。理解遣唐使。2、 看书归纳、分析遣唐使来华的目的、次数、作用。3、 理解中日和谐交流的重要人物:空海和阿倍仲麻吕1、 阅读本目教材,理解鉴真生平、鉴真东渡状况。2、理解鉴真坐像、唐招提寺图,评析郭沫若诗歌,感悟为什么鉴真受到

7、中日两国人民的尊敬。学生阅读本目教材,思考教师提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归纳能力、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归纳能力、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意识总结拓展先简要对本节课内容作一小结。然后讨论两个问题:第一,唐朝与周边各国的交流得到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第二,学习本课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第一:唐朝是当时世界上大国,具有先进的政治制度、安定的社会环境、繁华的经济、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并且唐朝实行较为开放的外交政策。 第二:学习玄奘和鉴真的优秀品质;结识唐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先进地位,感悟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中外交往可以增进双方的发展,从而联系现实结识对外开放的重大意义。复习本课知识思考讨论提问巩固知识、拓展学生思维作业布置教材7 1、2;练习册:11完毕作业【板书设计】 第五课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一、遣唐使来华二、鉴真东渡三、玄奘 西行【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