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汇总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0610765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知识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物理知识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物理知识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物理知识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物理知识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知识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知识汇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中物理知识汇总第一部分知识梳理第一板块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一切发生体都在振动。注意:“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是正确的;但是“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是错误的。因为振动停止,只是物体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传播。、声音的传播:()条件:需要介质。()形式:以波的形式传播。注意: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速:()影响因素: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大小:15空气中声速为340m/s。()特点:固体中声速液体中声速气体声速。二、声音的特性、三特性比较:项目特性决定因素相应关系音调发声体的频率(即发声体振动快慢)振动快,频率大,音调高。

2、振动慢,频率小,音调低。响度发声体的振幅及距离发声体的远近距离相等,振幅大,则响度大。振幅相等,距离近,则响度大。音色发声体的材料及结构分为乐音和噪音、声音的分类:()、可闻声:指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超声波:定义:指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大于20000Hz发出声音。 应用:雷达、蝙蝠、超等()、次声波:定义:指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小于20Hz发出的声音。 应用:地震预报、火山喷发、检测核爆炸等三、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定义:噪声是指物体发生无规则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危害及等级: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保护听力,声

3、音不能超过90dB。、噪声的控制: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四、声音的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第二板块 光现象一、 光的传播及应用。、光的传播:光沿直线传播。条件:均匀的同种介质中。、光线:用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轨迹的带箭头的直线。注意: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为了研究光而引入的物理模型。光线必须是实线且带箭头。、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其中在真空中传播最快,光在真空传播的速度是10m/s,用c表示。、光年:光年是距离单位,不是时间单位,它的长度等于光在真空中年所通过的路程。、应用:小孔成像等二、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反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

4、到另一种介质时,在介质接触面返回到原来介质中的现象叫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过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线叫镜面反射。、漫反射:平行光线经过反射后不再是平行光线。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虚像与实像:物体所成的像能在光屏上呈现的称为实像,如果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则称为虚像。小孔成像是实像,而镜子所成的是虚像。、平面镜成像特点:(1)、物体与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物体与像等大、同向。(3)、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4)、像是虚像2、光的折射: 、定义:光从一种介

5、质进入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折射定律:(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2)、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其他介质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此概念可用光路可逆证明)、球面镜: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应用如:后视镜,可扩大视野凹面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应用如:太阳灶 注意:在光学中光路全是可逆的发生部位温度条件剧烈程度温度变化共同特点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常温下缓慢可变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沸点下剧烈不变在反射和折射中注意当入射角为

6、0时,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应为0球面镜作图时光线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会经过虚焦点注意实线和虚线,光线为实线要带箭头,辅助线或反向延长线。3、光的色散: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为七彩光带的现象。 白光的组成: 红橙黄绿蓝靛紫;色光三原色:红绿蓝;颜料三原色:红黄蓝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4、红外线与紫外线 红外线波长比红光长,热作用强。应用如:夜视仪、遥控器等 紫外线波长比紫光短,化学作用强,可杀菌、帮助合成维生素D、使荧光物质发光等。 应用如紫外线灯、验钞机等。5、透镜: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做光路图可

7、以找到规律。 (透镜作图三条线:1、经过光心的光线;2、平行于主光轴的线;3、过焦点的光线;)第三板块 物态变化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 摄氏温度T():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热力学温度t(K、开尔文):宇宙中最低温度为0(k) 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换算关系为:t=T-273.152、温度计 (1)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使用方法:估:估计温度大致范围;选:根据估测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看:看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放:玻璃泡全部侵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者容器壁;读:待示数稳定后再读,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

8、中,视线应该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熔化过程需要不断吸热;有固定熔化温度和固定凝固温度的物质称为晶体,反之称为非晶体; (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固过程会不断放热;4、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过程需要不断吸热;汽化过程有沸腾和蒸发两种;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过程会持续放热;气体液化时需要降温加压,气体液化后体积会缩小。5、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过程需要吸热; (2)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过程持续放热;升华、吸热凝固

9、、放热固 态液 态 气 态熔化、吸热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凝华、放热 第四板块 电流和电路 电压 电阻一、 电荷及其作用1、 带电体的性质:能够吸引轻小物体2、 自然界只有正负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 使物体带电的方式有摩擦起电;接触带电;尖端放电等;4、 验电器:(1)原理:同性相斥;异性相吸;(2)作用:显示物体是否带电;5、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C6、 元电荷: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用e表示,e=1.610-19C。任何电荷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二、 电路1、 导体、绝缘体、半导体 (1)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2

10、)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3)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注意:绝缘体不是不导电,而是不善于导电,也就是说它仍然可以导电,只不过导电性能很差,可以近似认为它不导电。 2、电路的组成 (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2)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3)开关 (4)导线 3、电路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的比较电路图各元件连接方式电流路径用电器工作情况开关控制作用串联电路SL2L1L1L2S首尾相连只有一条电流路径同时工作同时停止一个开关可控制所有用电器,与位置物体无关并联电路并列连接首首相连尾尾相连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可单独工作互不影响干路开关

11、可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控制该支路用电器三、 电流1、 形成:大量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 方向:人为规定正电荷的移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3、 表示:电流用字母I表示,单位有A(安培)、mA(毫安)、A(微安)。进制为103。4、 电路中有电流的条件:(1)电路闭合;(2)电路两端存在电压;四、 电流和电压的测量电流表、电压表 欧姆定律1、 电流表(1) 认识:量程;最小刻度值;正负极(2) 使用:两个必须;两个不能;三先三后。两个必须必须将电流表串联接入被测电路中;必须使电流从电流表的 正接线柱(红色)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黑色)。两个不能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最大量程;不能将电

12、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上。三先三后先估测(试触)后使用;先画电路图后连接;先认清量程及分度值后读数。2、 电压表(1) 认识:认识量程与分度值(2) 使用:两个必须;一个不能;三先三后;两个必须必须将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必须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红色)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黑色)。一个不能所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三先三后先估测(试触)后使用;先画电路图后连接;先认清量程及分度值后读数。3、 电阻(2) 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决定因素1、 材料2、 长度: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大。3、 横截面积: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LS(3) 电阻公

13、式 R=(4) 滑动变阻器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导体长度来改变电阻。连接:连接时应该接上下两个接线柱。(5) 超导现象 部分物体当温度降低到某一特定温度时,它们的电阻突然变为零的现象。注意:电阻是导体的固有属性,不随电压电流的改变而改变。4、欧姆定律(6) 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表达式:I = 注意:(1)、在物理学中,所有公式中的物理量必须一一对应,并且全部要统一成国际单位。(2)、欧姆定律在应用时要注意“同一性、统一性、同时性”。 同一性 I、U、R对应同一个导体; 统一性 I、U、R单位要统一成国际单位; 同时性 I、U、R对应同一时刻; 注意:在电学实验连接实物图时,开关要断开,闭合开关之前,将变阻器的滑片调到最大阻值处。5、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电功率、电功之间的关系串联并联电压U=U1+U2+U3+UnU=U1=U2=U3=Un电阻R=R1+R2+R3+Rn=+电流I=I1=I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