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的特点与启示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0610663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的特点与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的特点与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的特点与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的特点与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的特点与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的特点与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的特点与启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 word 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的特点与启示内容摘要: 中国古代考核机制推行纵横有序、层层考核的制度,在两千余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完整且严密的制度体系。中国古代考核机制中考核内容合理全面、考核标准实绩与品德并重, 在实施过程中与监察、奖惩、退休制度相结合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用人机制,通过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选贤任能、奖勤罚懒、澄清吏治的作用。中国古代官吏考核机制中制度的设置及运作机理仍可以为现代领导干部考评机制的完善提供本土资源的借鉴。关键词:古代考核机制特点 启示政绩考核制度在古代称为考课, 也称考核、考绩、考查, 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由专门的人员和

2、机构对在职官吏的政绩、功过和德行进行考核。考核是各个朝代奖勤罚懒、选贤用能、改善吏治的重要制度措施, 通过考核, 分出优劣加以奖惩黜陟, 也是历代统治阶层约束内部成员的基本手段。一、古代考核机制的特点早在三代时候已经有考核机制的雏形,战国以来,初具规模,秦汉以降, 历代不断加以完善,在两千多年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严密且运作有效的考核机制。第一,考核内容合理、完整、系统传统考核制度在内容上规定上, 将责权一致的考核原则制度化, 包括:按照职务分工制定考核的内容和标准、 考核对象进行分类, 考核人员和机构的实行责任制和专业化, 考核期限明文规定。首先, 按照职务分工制定考核标准和内容。考核的

3、内容从实绩上讲,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各级行政主官的考核,另一类是对其他担任专门业务官吏的考核。对各级行政主官的考核重点一般集中在民生与稳定上,对教育也十分重视。对专门业务官吏的考核,其考核的内容则根据不同的职事制定不同的标准。如唐朝的“二十七最 ”,宋代的监司七事考,金代的十七最 等都是考核不同职务官员的依据和标准。其次, 考核的对象实行分类。考核对象涉及到京官与外官,文官与武官,高级官与中低级官等的分类。 隋唐以前,官吏考核的对象主要是地方诸侯和郡县长官,自唐朝开始,中央和地方官吏不论职位高低都要经过考核,又分京官考和外官考。宋代三品以上由皇帝和宰臣裁决,五品以上的文官由宰职负责,五品以上

4、的武官由枢密院负责。明清之际,京官、外官仍分别考核,对京官的考核称为“京察 ”,每六年一次;对外官的考核称为“大计 ”,每三年一次。此外,考核期限基本与任期制相结合。 历代对于考核期限的规定不尽一致, 如秦汉实行有一年一考, 三年一次总评定 ;唐代实行一年一小考, 四年一大考 ;宋代时候, 定为一年一考,三年一大考 ;明清则实行三年一考,六年再考,九年考满。-精品 word 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精品 word 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再次, 考核人员和机构实行责任制和专业化。两汉时期, 由皇帝考核三公,三公考核郡国守相,郡国守相考核县令长,县令长考核乡三老等,实行分级负责,层层考核的体制。

5、此外,中央政府部门还按职能向全国实行单项考核。唐代出现了专门考核机构 吏部考功司,标志着官吏考核机构专业化的开始。 宋代设审官院、 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明清由主要由吏部负责, 由都察院协同工作, 还有六科给事中负责监督, 徇私者按保举连坐法予以处分。第二, 考核标准实绩与品德并重历代的政绩考核准都既重实绩也重品德。从实绩上讲, 如前文考核内容中所述,根据官吏不同职务而分别制定,虽然不同朝代都会根据本朝的具体情况有所更改变化,但总体上都是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考核。 除了按照职务分工制定的对实绩考核的标准外,所有的官吏还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即道德品行的标准。考核的标准从

6、品德上讲,主要概括为官吏的 “善 ”,即为官的道德、品行、修养,这些都受到执政者集团的重视,体现在制度化的考核指标中。在隋以前,按照清正、治行、勤谨、廉能等进行评价;唐宋则是 “四善 ”,即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不懈;明清的德行标准则为清、勤、慎。儒家文化认为官吏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执政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官吏自身端正、恪尽职守, 廉洁奉公, 老百姓看在眼里, 自然信服, 官吏所做的事情才能得到百姓的认同。“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论语 ?颜渊 )。 “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生明,廉生威。 ”(清稗 ?官箴 )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官员的道德品行所产生的

7、影响力比制度法令的约束更为重要,所谓“有治人,无治法 ”(荀子 ?君道 )并不完全没有道理。制度是人制定的,也要依靠人来执行,制定制度的人如果率先破坏制度,那么再严密的制度也会失去作用。此外,官员的道德品行也关系到对政权是否具有忠诚感,没有忠诚感,即使再有才能,也会随时成为乱臣奸佞,“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周纪一 )毋庸置疑,官员的德行对于政治和行政都至关重要,于是 “德行 ”就成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对那些德行有亏、操守不佳、声名狼藉者给予严肃乃至严厉的处分,革职或永不叙用;对失察和隐藏不报的上级给予一定的连带处分。第三, 考核制度与相关制度配套实施考核制度作

8、为职官管理制度中的一项制度,它与相关制度如监督制度、奖惩制度、 致仕制度等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人事机制。其一,历代都规定考核制度中应有监察部门的人员参加,对考核公正与否和考核机关及人员是否枉法考核进行监督,考核制度与监察制度相结合。“监察能力的发展是作为组织的国家所创建的行政力量的基础。”对于考核不公事件或被监察人员指控的官员,职位高者由皇帝直接派人予以核实,如果发现枉法考核,考核的部门和人员要受到严厉处分。唐代设给事中、中书舍人,分别监督京官、外官的考核,被称为 “监中外官考使 ”。宋代对考核的官吏还有进行磨勘, 意为检查复核, 以防止申报不实或奖惩升降不妥。 明清对考核中监察制度的

9、配套实施尤为重视, 在考核的过程中有六科及十三道御史参与官吏考核, 而且在考核完了之后,还有科道官进行 “拾遗 ”。 所谓考察拾遗,即对应当考核黜陟的官员没有黜陟的进行弹-精品 word 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精品 word 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劾。任何官员只要在监察过程中被纠察出来,必然会受到处分,皇帝也不能干涉。其二, 考核的目的在于通过惩恶扬善,澄清吏治,考核制度需要同奖惩制度相结合。在考核中对成绩优异者给以升职迁官的奖励,这是对官员最为重要的一项奖励,也最为官员所看重。对于成绩优良者,大体上主要有口头或行文褒奖、加俸增秩、遣使劳慰、赏赐物品等形式, 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数种共同使

10、用。奖和罚同样重要,历代都对处分措施有严格规定。一般说来,处分是按照申诫、鞭杖、罚金、降秩、降职、罢官、判刑、抄家、处死等顺序,由轻到重地执行,有时还数罪并罚。考核中对那些不称职的官吏都要受到处分,而且受到处分的人数比例较大。利马窦在中国传教时观察到并记录下来明代考核外官的情形:“我自己亲眼看到, 即使皇上也不敢更改这次公开调查的审查官们所作的决定。受到惩罚的人绝不是少数或低级官。在1607 年举行的那次普查 (对外官的考核 )之后,我们看到对四千名官员作出了判决 ; 我说 看到 ,是因为所涉及的名单刊为单行本发行全国。”其三, 针对考核中因老、病等原因不再适合任职的官吏,采取强制退休的措施,

11、考核制度与退休制度结合。首先,考核制度与退休制度的结合,拓宽了退出的渠道,加速新老官员的新陈代谢。 由于在职官员可以通过种种途径获得实惠,在职与退休的待遇相差甚远,官员即使年老体衰也很少主动申请退休;而患病不能任职的官员自己不申报,吏部也很难知晓,以致使许多官员恋职不退, 造成庸官冗员满朝堂的机构臃肿和低效。于是在退出机制中加入了刚性的制度规定 考核退休,即强令老、病等不适合继续供职的官员退休。其次,退休前的考核将官员的政绩优劣与退休待遇密切联系在一起,对于那些兢兢业业, 恪尽职守的官员在退休后给予较高的待遇。 明代规定, 对于九年考满无过者, 退休时给予升两级退休的待遇。再次, 考核制度与退

12、休制度的结合, 在官员退出官僚系统时增加一层防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官员退休前的腐败。第四, 考核结果严格执行考核制度和机制建立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加以切实执行,尽可能的消除人为干扰因素,严格按照考核结果实行赏罚。 古代考核制度给予官员不同的政治、 经济待遇, 不但关系到官员的个人的荣辱,也关系到家族的命运,因此使大小官员有所顾忌、较为重视。凡是励精图治的历史时期,必然要整顿吏制, 而严格认真的执行考核制度就是整顿吏制的最重要的方式。 明史在论考察的成效时指出: “京察之岁,大臣自陈。去留既定,而居官有遗行者,给事、御史纠劾,谓之拾遗。拾遗所攻击,无获免者。弘、正、嘉、隆间,士大夫廉耻自重, 以挂察典为终身之玷”。法国人魁奈曾这样评述清朝的考核制度:“被称作 考吏肃 (K aoliszu) 的检查官员们一丝不苟地进行调查研究,甚至面对行皇帝和皇亲贵戚也无所畏惧。 这些检察官的权力相当大, 而且与他们的权力相适应, 他们有着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连皇帝本人在他的行为触犯了国家法律和规定时, 也不能免于受到他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