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娟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0609231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倪娟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倪娟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倪娟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倪娟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倪娟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倪娟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倪娟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复习题第一课时 地球的形状一、填空题1最初,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天圆地方)”的猜想。我国古代人认为,天像一个(锅);地像一个(方形棋盘),是(平)的。2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地球是:(浑天如鸡卵,地如卵黄,居于内)。3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的形状。41519年9月,(葡萄牙)的航海家(麦哲伦)带领他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直朝一个方向航行,1522年,船队又回到了(西班牙)。5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他们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6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

2、家是(麦哲伦)7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8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91961年,人类(第一次登上太空),遥望地球、观瞻地球的宇航员是(苏联)的(尤里加加林)。10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在太空中拍摄了第一张(地球)照片。112003年,我国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搭载“(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14)圈。他说:“(为了人类共同的事业,我们中国人也来到了太空)!二、问答请你设计地球的形状模拟实验?答:材料:地球仪、纸做的小船、火柴梗等。步骤:用纸做的一只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观察船进港,有什么发现?我的发

3、现:先看见进港的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没,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结论:地球是球形。第二课时 地球的表面1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2地球表面积是(519967866)平方千米。3地球表面主要由(岩石)、(水)、(大气)等物质构成。4地球表面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湿地)、(峡谷)、(沙漠)、(海洋和岛屿)等。5.七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极洲)。 6.四大洋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7.人类钻孔的深度只能达到(14)千米

4、。二、判断:1地球表面的形态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态的。( )2地球表面主要由岩石、水、大气等物质构成。( )三、问答题。1从前人们有“三山六水一分田”的说法,结合“地球的表面”的知识,你能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吗?答:“三山六水一分田”指的是地球的表面大部分是海洋占60%,陆地占40%,而陆地上三分是高山、沙漠,不适合人居住;只有一分土地供人们居住生活。第三课时 地球的内部一、填空1人类通过(地震波的传播)来猜测地球内部。2人类把地球内部分为三层,由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3.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地壳)二、判断:1地球内部存在着不同的物质。( )2

5、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14千米。( )第四课时 火山和地震一、填空1.(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2.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3.地球的内部温度(高),压力大,那里有炽热的岩浆.4.四大自然灾害是(火山喷发)、(地震)、(洪水)、(火灾)。5.(地震)是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而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6.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动)7.地震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8.(1976年),在我国(唐山)发生了一次7.6级的大地震,使那一带人们伤亡惨重

6、,损失很大。9.我国唐山大地震发生在(1976 )年。10.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是(候风地动仪),是我国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张衡)发明的。二、判断1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慢,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快。()2科学家根据火山、地震、地热等现象来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3地球表面积是510067866千米。( )4地震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三、问答题1.请你设计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答:材料:铁盒、土豆泥、番茄酱、铁架台、酒精灯等。步骤: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

7、,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外溢现象。现象:番茄酱向外溢出。结论:这个实验说明,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2.请你设计地震的模拟实验?答:材料:毛巾、细干木棍等。步骤:把桌上的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在桌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观察毛巾会发生什么变化?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直至压断。注意当木棍被压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现象:毛巾会发生弯曲,成了褶皱状;木棍被压断时,听到“啪”的声响。同时手有强烈的震颤感。结论:地下岩层受到巨大的压力,发生褶皱时,岩层内就会蓄存很大很大的能量;当岩层受到的挤压力超过岩层的坚固的程度的时候,岩层就会

8、被压断。一旦岩层被压断、发生断裂时,就会施放出特别大的能量,发出巨大的声响,引起大地剧烈地震动起来,这就是地震。3.当地震发生时,你怎么保护自己?答:在地震来临时,如果在家中,可以躲在厨房和厕所里;如果在学校,要尽快跑到操场等空旷的地方;如果在教室,尽量躲在课桌、讲台下。第五课时 地表的变迁一、填空1.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山脉,最高的山峰是我国的(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是(8844.43)米。2.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山体的岩石中发现了鱼、海藻、海螺的化石,可以推测喜马拉雅山曾经是 (大海)3我国北宋时期卓越的科学家(沈括),晚年有一部著作梦溪笔谈。书中阐述了关于(地球演变)、(地质变

9、化)的精辟见解。4.海边礁石是(受海浪的冲击)而形成的。5.风蚀石是(受风对岩石的作用)形成的。6.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7.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由叫做(侵蚀)。8.森林的价值有:(出售)、(释放氧气)、(防止空气污染)、(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地肥力)、(为鸟兽提供庇护所)。二、选择题。1、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C )。 A、哥白尼 B、布鲁诺 C、麦哲伦2、我国宇航员杨利伟搭载“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 A )圈。 A、14 B、15

10、C、163、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在太空中拍摄了第一张( B )照片。 A、太阳 B、地球 C、月球4、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 ) A、地壳的运动 B、地下的温度太高 C、人类的活动5、我国唐山大地震发生在( B )年。A、1967 B、1976 C、19806、下面的做法正确的是( C )A、向大海倾倒垃圾 B、乱伐森林 C、改造沙漠三、问答题。1、从前人们有“三山六水一分田”的说法,结合“地球的表面”的知识,你能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吗?答:“三山六水一分田”指的是地球的表面大部分是海洋占60%,陆地占40%,而陆地上三分是高山、沙漠,不适合人居住;只有一分土地供人们居住生活。2、当地震发生时,你怎么保护自己?答:在地震来临时,如果在家中,可以躲在厨房和厕所里;如果在学校,要尽快跑到操场等空旷的地方;如果在教室,尽量躲在课桌、讲台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