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青沙旅游产业园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编制说明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0568094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11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嵊泗青沙旅游产业园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编制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嵊泗青沙旅游产业园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编制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嵊泗青沙旅游产业园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编制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嵊泗青沙旅游产业园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编制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嵊泗青沙旅游产业园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编制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嵊泗青沙旅游产业园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编制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嵊泗青沙旅游产业园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编制说明(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嵊泗青沙旅游产业园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编制说明南京师范大学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2021.07目 录1 前言32 规划编制思路及原则62.1 规划编制思路62.2 规划编制原则103 区域建设用海需求及可行性分析113.1 区域建设用海面临的形势113.2 区域建设用海需求分析223.3大旅游客源市场消费需求分析263.4列岛型休闲度假旅游客源目标市场定位313.5社会经济效益分析324 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方案比选364.1区域建设用海功能定位364.2 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方案介绍384.3 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方案比选435 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推荐方案445.1 区域建设用海总体布局445.2 区域建设

2、用海实施计划616 施工方案及物料来源646.1 海堤工程施工方案647.2 陆域形成施工方案657.3 施工物料来源687 其他问题说明及相关材料707.1 基础资料汇编708.2 相关文件汇编898.3 专家咨询意见89嵊泗青沙旅游产业园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编制说明1 前言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和旅游消费需求的持续增加,我国进入了旅游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当前我国政府亦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将“积极发展旅游业”作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里指出“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

3、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浙江省政府则提出大力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在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努力把金融、物流、旅游、文化、信息服务等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和“加快发展海洋服务业”,以拉动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缓解生态压力、建设和谐社会。嵊泗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列岛风景名胜区,素有“海上仙山”的美誉。多年来,嵊泗通过对内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对外积极拓宽旅游客源市场,推介特色旅游产品,加大旅游宣传力度,目前已成为长三角地区著名的滨海旅游胜地。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的迅速发

4、展,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和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等项目的建设为嵊泗经济跨越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作为浙江省接轨上海的“对接点”,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的“蓝色通道的重要节点”,嵊泗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水污染影响,渔业资源日益衰减,特别是各国实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签订后,大大缩小了嵊泗渔民海洋捕捞的范围,渔业形势更为严峻,嵊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加快融入区域的步伐,立足现状,突出特色,合理开发利用现有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与升级,发展嵊泗列岛型大旅游产业是嵊泗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调整经济结构,逐步

5、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构建生态型、节约型、和谐型社会的必然产物。这些现状为嵊泗青沙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嵊泗鑫地建设开发抢抓机遇,根据嵊泗青沙海域自身旅游资源、环境、区位优势以及发展基础,科学定位旅游目标市场,实施产品创新战略,大力推进嵊泗海洋旅游产品体系建设,开发具有差异性的特色旅游产品,强调度假休闲、健康欢乐的旅游体验,努力把区位和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和市场优势,拟开发建设集海岛观光、休闲度假、海上竞技、游艇海钓、海鲜美食、商务、会议旅游、海景房产为一体,形象特色鲜明,服务设施齐全、综合效益良好的国际性海岛旅游产业园区。海洋旅游产业的产业链长、配套环节多、产业集聚力和带动力强,嵊泗青沙旅

6、游产业园区的建设将带动嵊泗海洋经济其他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增强海洋经济对嵊泗的辐射带动,创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嵊泗产业转型和升级,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建设特色鲜明、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海洋服务产业集群,为建设嵊泗旅游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嵊泗青沙旅游产业园区将成为嵊泗的又一个经济增长点,推动嵊泗成为长三角地区海岛型旅游基地、长三角海洋休闲旅游度假中心,华东重要的海上度假中心,海洋度假疗养中心,成为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经济发达、最宜人居的生态型海洋休闲旅游目的地。嵊泗青沙海域是嵊泗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为了有效缓解嵊泗经济迅速发展与建设用地供给不足的矛盾,对嵊泗青沙海域实施区

7、域用海建设是满足嵊泗旅游开发建设项目的用海需求,实现嵊泗旅游产业功能提升,推动嵊泗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在上述发展背景下,如何把握嵊泗青沙旅游产业园区区域建设用海的功能定位、发展职能,确定空间发展策略、配置基础设施,指导区域用海建设有序开展,提出和嵊泗青沙海域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嵊泗青沙旅游产业园区实际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区域建设用海空间规划尤为必要。受嵊泗鑫地建设开发委托,南京师范大学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和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共同开展了嵊泗青沙旅游产业园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的编制工作。项目组承担本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的编制工作后,对嵊泗本岛青沙海域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以及海域开

8、发利用现状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踏勘,走访了相关部门进行资料调查与搜集,并召开了多次座谈会。本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的编制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嵊泗鑫地建设开发多次与有关部门进行研究讨论,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经过与各方专家、地方政府进行多次讨论、修改,形成了最终规划成果。规划成果分规划文本、图件和编制说明三部分。本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区位于嵊泗本岛西侧青沙海域,填海活动所影响到的原有海岸线除部分岸线外大多为自然所形成的礁石海岸,规划用海范围为东经*,北纬*,填海影响到的原有岸线北部靠近嵊泗本岛的轮船码头(李柱山),岸线南部以一个小岛礁为界限(虎渔礁)。规划填海总面积预计为440.7公顷,占用岸线659

9、3米,西侧海域有一条海底电缆穿过,对填海活动有一定的限制,因此规划中在此上不做填海活动,留出约120公顷的海域面积作为海湾休闲娱乐的中心地带。本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期3年。实行南、北区分期建设,其中首期为南区,后期为北区。表1-1 嵊泗青沙旅游产业园区区域建设用海拐点坐标点号大地坐标(WGS-84) 经度纬度1234567891011121314152规划编制思路及原则2.1规划编制思路规划指导思想本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提出,抓住旅游产业园区建设的机遇,放眼区域,协同整岛规划、分步实施的规划指导思想。建设机遇。2021年5月9日,我国第一个旅游产业园在天津滨海新区揭牌。目前旅游产业园在我国是一个新型产

10、业,随着国家各种政策的支持,旅游产园区的建设势在必行,顺应时代的潮流,为嵊泗县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机遇。放眼区域。嵊泗青沙区域用海的开发建设对嵊泗县、舟山市和浙江省的保税职能扩展、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体现区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其功能定位、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空间布局要立足嵊泗县城,面向舟山一体化、服务长三角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对接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形成区域开放、联动发展的空间格局。协同整岛规划。嵊泗旅游产业园区区域建设用海是旅游业发展和城镇发展区功能扩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从构建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资源配置中心,向自由贸易区发展的目标出发,嵊泗旅游产业园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需协同整岛规

11、划,统筹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发展,合理配置嵊泗县资源,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旅游产业园区。分步实施。以国家旅游产业园区、旅游开发等有关法规和政策为指导,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分步实施规划,滚动发展。重点规划2021年嵊泗青沙旅游产业园区区域用海建设用地,形成发展动力,构建空间格局,发挥主体功能,为建设全国性的旅游产业园奠定基础。规划编制思路1、从大区域视角,分析嵊泗青沙旅游产业园区区域建设用海的发展目标、功能定位、职能和发展趋势。2、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嵊泗青沙海域生态承载力为依据,以建设有特色的旅游产业园区的要求为目标,确定嵊泗青沙旅游产业园区区域建设用海的适宜开发建设规模。3、从合理布局、

12、近远结合的规划思路出发,提出嵊泗青沙旅游产业园区区域建设用海的空间布局框架。4、从区域海洋旅游资源出发,充分利用嵊泗的海洋、岛屿岸线等海洋水域独特风光作为布局旅游项目的功能空间,挖掘和突出嵊泗青沙旅游产业园区区域建设用海的空间与景观特色。5、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分析、预测和评估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6、把握开发条件,提出利于操作的实施步骤。图2-1 编制思路图 工作方法表2-1 工作方法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内容现场调研本区域建设用海社会经济发展、自然条件与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情况调查;海域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资料收集海洋

13、功能区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相关产业发展规划资料收集;资源利用、产业发展、社会经济、环境保护有关的各种数据资料收集分析论证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区域建设用海需求及可行性、选址、规模、及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初步方案汇报讨论确定区域建设用海的功能定位、平面设计、总体空间布局文本编写主要包括区域建设用海的范围、规划期限、地理位置、功能定位、布局方案、实施计划、与功能区划和相关规划的协调性、规划实施产生的环境影响及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等内容图件编制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图、区域建设用海范围图、海域开发利用现状图、海洋功能区划图、平面设计图、功能分区图、用地规划布局图、规划项目图、规划实施计划图及

14、其他相关图件 技术路线图2-2技术路线图2.2 规划编制原则 规划原则本区域建设用海规划遵循科学可行,经济合理,环境保护的四项原则:(1)与相关涉海规划相符合、与区域发展协调的原则。海洋功能区划及其他涉海规划是科学使用和管理海域的重要依据,保证区域建设用海规划与海洋功能区划及其他涉海规划相符是实现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2)节约集约用海、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坚持集约、节约用海,坚持“生态为本,保护优先”,加强自然生态环境建设,促进规划区内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有序发展。(3)可持续发展与综合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在综合开发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全面体现

15、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开发活动不超过环境容量和资源承受能力,开发与保护并重,切实保护和改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障海域可持续开发利用,实现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4)适度超前、分期发展以及可操作性的原则。体现科学预见基础上的前瞻意识,强调科学合理地开发时序,注重良好的生态环境、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良好的居住景观环境、便捷的往来交通条件等的整体建设。同时需要因地制宜,在保证规划终极合理和延续性的前提下,保持适度弹性,以利于操作实施。围填海造地的平面设计基本原则(1)保护自然岸线的原则。围填海造地工程建设,应尽量不用或少用自然岸线,要避免采取截弯取直等严重破坏自然岸线的围填海造地方式。(2)延长人工岸线的原则。围填海工程的平面设计要尽量增加人工岸线曲折度,延长人工岸线的长度,提高新形成土地的价值。(3)提升景观效果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应在人工岸线向陆一侧留出一定宽度的景观区域,进行必要的绿化和美化。同时要注意营造人与海洋亲近的环境和条件。3 区域建设用海需求及可行性分析3.1 区域建设用海面临的形势嵊泗旅游面临五大转型.1从海岛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