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培训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0567284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培训(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一、出口货物销售收入的确认出口货物销售收入的确认包括入账时间和入账金额两个方面,其确认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出口退税的所属期和退税额计算的准确性,从而对出口退税管理工作成果产生重要影响。1、出口销售额确认出口企业出口货物的销售额,以出口发票计算的离岸价为准,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必须以出口发票上的离岸价为计税依据计算“免抵退”税额,若出口货物采用离岸价以外价格成交并记账的,当期支付的国外运费、保险费、佣金要冲减当期出口销售额。生产企业出口货物的销售额以人民币计算,以外汇结算出口额的,应当按外汇市场价格折合成人民币。其销售

2、额的人民币折合率可以选择销售发生的当天或当月1日的国家外汇牌价(原则上为中间价)。生产企业应当事先确定采用何种折合率,确定后一年内不得变更。2、入账时间及依据。(1)生产企业自营出口,不论是海、陆、空、邮出口,均以取得运单并向银行办理交单后作为出口销售收入的实现。销售收入的入账金额一律以离岸价(FOB价)为基础,以离岸价以外价格条件成交的出口货物,其发生的国外运输、保险及佣金等费用支出,均应作冲减销售收入处理。(2)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应以收到外贸企业代办的运单和向银行交单后作为收入的实现。入账金额与自营出口相同,支付给外贸企业 的代理费应作为出口产品销售费用处理,不得冲减销售收入。(3)来

3、料加工复出口,以收到成品出运运单和向银行交单后作为收入的实现,入账金额与自营出口相同。按外商来料的原辅料是否作价,在核算来料加工复出口货物销售收入时,对不作价的,按工缴费收入入账;作价的,按合约规定的原辅料款及工缴费入账。对外商投资企业委托其它生产企业加工收回后复出口的,按现行出口货物退(免)税规定,委托企业可向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申请出具来料加工免税证明,由受托企业在收取委托企业加工费时据以免征增值税。(4)国内深加工结转,也称间接出口,是国内企业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原材料加工货物后报关结转销售给境内加工企业,由国内企业深加工后再复出口的一种贸易方式。其销售收入的确认与内销大致相同。二、

4、免抵退税会计科目的设置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根据业务流程主要可分:免税出口销售收入的核算、不予抵扣税额的核算、应交税金的核算、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的核算、出口货物免抵税额和退税额的核算,以及免抵退税调整的核算。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核算,主要涉及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和“应收补贴款”会计科目。(一)“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核算内容。出口企业(仅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下同)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发生额,反映出口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和实际支付已缴纳的增值税;贷方发

5、生额,反映出口企业销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缴纳的增值税额、出口货物退税、转出已支付或应分担的增值税;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多交或尚未抵扣的增值税;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缴纳的增值税。出口企业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中,应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金”、“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金”、“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等专栏。1、“进项税额”专栏,记录出口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出口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所购货物应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登记。2、“已交税金”专栏,核算出口企业当月上交本月的增值税额。

6、企业交纳当期增值税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3、“减免税金”专栏,反映出口企业按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税额。企业按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补贴收入”等科目。4、“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反映出口企业销售出口货物后,向税务机关办理免抵退税申报,按取得国税机关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审批通知单批准的免抵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按规定计算的应免抵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5、“转出未交增值税”专栏,核算出口企业月终转出应交未交的增值税。月末企业“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出现贷方余额时,根据余额借记本科目,

7、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上述五个专栏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借方核算。6、“销项税额”专栏,记录出口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收取的增值税额。出口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销售货物应冲销的销项税额,用红字登记。实行“免抵退”税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销售收入不计征销项税额,对经审核确认不予退税的货物应按规定征税率计征销项税额,但对出口不申报或逾期申报(特殊情况除外)需补税的按(出口货物离岸价格x外汇人民币牌价)(1+法定增值税税率)法定增值税税率计提销项税额,并相应调整出口货物已计算的不予抵扣税额。7、“出口退税”专栏,记录出口企业出口的货物,实行“免抵退”税

8、方法的,在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而应收的出口退税款以及应免抵税款。出口货物退回的增值税额,用蓝字登记;出口货物办理退税后发生退货或退关而补交已退的税款,用红字登记。出口企业当期按规定确定应退税额、应免抵税额后,借记“应收补贴款增值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贷记本科目。本专栏以及应退税额、应免抵税额的确定方法请参见第4点。8、“进项税额转出”专栏,记录出口企业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免税货物和出口货物免税等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应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按税法规定,对出口货物

9、不予抵扣税额的部分,应在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的同时,贷记本科目。企业在核算出口货物免税收入的同时,对出口货物免税收入按征退税率之差计算出的“不予抵扣税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本科目,当月“不予抵扣税额”累计发生额应与本月免税申报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税明细申报表中“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合计数一致。出口企业收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和视同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后,按证明上注明的“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用红字贷记本科目,同时以红字借“主营业务成本”。生产企业发生国外运保佣费用支付时,按出口货物征退税率之差分摊计算,并冲减“不予抵扣税额”

10、,用红字贷记本科目,同时以红字借“主营业务成本”。9、“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核算出口企业月终转出多交的增值税。月末企业“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出现借方余额时,根据多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贷记本科目。上述四个专栏,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贷方核算。为了便于理解,全面熟悉“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会计科目核算的全过程,面用“丁”字型账户反映如下:借方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方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的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退回所购货物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登记;当期上交本期的应纳税额;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A、免抵退税企业,当期有应纳税额;B、免抵退税企

11、业应纳税额为负数且绝对值(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免抵退税抵减额)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销项税额;当期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具体有:A、非正常损失、非应税项目、免税货物、简易办法货物耗用的外购货物或接受应税项目的进项税额;B、当期不予抵扣的税额,按出口货物征退税率之差计算,需结转到出口货物成本的;C、不符合退税要求,退税凭证不全等无法退税的,需结转到出口货物成本的;D、进口料件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用红字反映);出口退税A、按规定计算的出口货物应退税额、应免抵税额;B、已申报退税货物退关补税月底结转未交的增值税月底转出多交的增值税(二)“应交税

12、金未交增值税”科目的核算内容。出口企业还必须设置“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并建立明细账。月度终了,将本月应交未交增值税自“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入本科目,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记本科目;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入本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增值税)”。本月上交上期应交未交增值税,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月末,本科目的借方余额反映的是企业期未专用税票预缴等多缴税款,贷方余额反映的是期末结转下期应交的增值税。生产企业实行“免抵退”税后,退税的前提必须是计算退税的当期应纳增值税为负,

13、也就是说当期必须有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在出口退税的处理上,计算应退税时借记“应收补贴款”,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收到退税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补贴款”。(三)“应收补贴款”科目的核算内容“应收补贴款”科目,一些企业也使用“应收出口退税”科目,其借方反映出口企业销售出口货物后,按规定向税务机关办理“免抵退”税申报,在取得税务机关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审批通知单后,按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审批通知书上批准的应退增值税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贷方反映实际收到的出口货物的应退增值税。收到退税额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

14、企业已收到国税机关批复尚未办理退库的应退税额。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应免抵税额、应退税额和不予抵扣税额等会计处理,按财会字(1995)21号财政部关于调低出口退税率后有关会计处理的通知总概如下:借:应收补贴款增值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主营业务成本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四)“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 科目的核算内容出口企业还必须设置“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明细科目,并建立明细账。本科目借方反映的是出口企业经有权税务机关批准应补征的增值税税额冲减留抵税额和已补征的税款,贷方反映的是出口企业经主管国税管理机关核定应补征的税款,期末贷方余额

15、反映出口企业实际批准的应退税额小于企业账面应补税额的差额部分应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或主营业务成本中处理。(五)销售账薄的设置生产企业应根据出口业务设置自营出口销售明细账、委托代理出口销售明细账、来料加工出口销售明细账、深加工结转出口销售明细账,一般采用多栏式账页记载外销收入有关情况,内外销必须分别记账,按不同征税率和退税率分账页分别核算出口销售收入,并在摘要栏内详细记载每笔出口销售和运保佣冲减的详细情况,以便于国税机关审核出口退(免)税。三、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出口货物不予抵扣税额、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应退税、应免抵税的计算和确定上可按两种方法,这里着重对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各个环节的会计核算分别进行介绍。(一)购进货物的会计核算1、采购国内原材料。价款和运杂费记入采购成本,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记入进项税额,根据供货方的有关票据,作如下会计分录:借:材料采购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对可抵扣的运费金额按7%计算进项税额,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 材料采购原材料入库时,根据入库单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贷:材料采购2、进口原材料(1)报关进口出口企业应根据进口合约规定,凭全套进口单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