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对外关系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056614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朝的对外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明朝的对外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明朝的对外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明朝的对外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明朝的对外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朝的对外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朝的对外关系(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朝的对夕h关文件编码(008? TTIG-UTITD ? GKBTT ? PUUTI ? WYTUI- 8256)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 15 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宜城市小河镇小河初级中学 乔长明一、(一)教材内容分析:明朝初期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国家,郑和 下西洋 是在国家富强、科技发达的前提下进行的和平友好交往,标志着我国 古代航海事业 发展到了顶峰,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郑和远航架 起了中国同亚非各国 友谊的桥梁,同时为人类和谐相处提供了宝贵的历经 验,而且和当今世界和平与发 展的主题相吻合,意义深远。明朝中后期国力 衰微,倭寇猖獗,冲突与战争乂为近 代中国的民族危机

2、作了铺垫。而戚继光 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 爱国主义精神,在我国历史上, 每当遭受外敌侵略之际,都会成为一面激励人民的 旗帜。由于封建制度的腐 朽,资本主义的强大,明朝中后期开始一直演绎着被动外 交的局面,所以本 课是一个转折点,承上启下,地位非常重要。(二)【课标要求】明朝的对外关系学习要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学习提示:知道戚继光抗倭是反侵略斗争。 学习延伸:了解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的重要地位。(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 况。 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

3、 法: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 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除可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还可引导学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H豪感。(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学难点: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原因和影响(五)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比较容易接受感性材料,在教学 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借助历史地图等感性材料来学习历史。与此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将优 秀人物的品质内化为自己的素养,这样做都符合学生的心理发

4、展规律。美国有位教育 学家说过,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指 导学生模拟郑和下西洋,再谈谈自己的感受,将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图示分析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等。二、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播放郑和下西洋视频。导入: 600 多年前,郑和用智慧为舵、意志为桨,扬起和平的风帆,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这节课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明朝,体会一路传播友谊的成就感,感受激烈的战争场面,开始这次奇妙的旅行吧。老师把这节课分成两个篇章,下面,我们进入第一篇章的学习

5、:(二) 、讲授新课: (I )帆之荣 -郑和下西洋【自主学习 1】学生一起朗读教学目标,通读教材内容,用 5 分钟的时间思考完 成下列问题:温馨提示:首先,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出本节课的重点 知识 (可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在教材空白处做标注),然后将学习中个人不能解 决的问题 标出,由所在小组帮助解决,小组也无法解决的,可填写到后面“我的 疑问”处,以郑和下西洋、戚继备课上合作讨论解决。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以下表格。(有关光抗倭的有关问题)教师:除了以上的基础知识外,还有哪些困惑的问题学生列举(1、郑和成功 实现远航的原因 2、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3、抗倭斗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

6、、为什么说抗倭战争是反侵略战争 5、明朝的外交关系概况。 6、郑和、戚继光 人格魅 力。等)教师:下面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 600 多年前的那个冬天,跟随郑和下西洋。 从刘家港出发,到达占城、浮泥、苏禄、吕宋、爪哇、满剌加、榜葛剌、古里等 地, 南亚一些国家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继续航行,穿过阿拉伯海,一直到达红海沿岸,阿拉伯国家欢迎我们船队的到来;再继续航行到达慢八撒(即非洲东海 岸)非洲国家 热烈欢迎我们的到来。海路迢迢,水天茫茫,危机四伏、险象环 生,【想一想:】我 们船队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 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 资;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量的攻击(海盗等

7、)我(郑三宝)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表现出非凡的胸怀与气魄、超人的胆识与勇气、卓越的才能和智慧,以他的勤劳、勇敢和聪明,完成了一个人对国家的贡献、一个民族对人类历史的贡献。那么我(郑和)能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共同探究】郑和为什么能够成功完成远航 各小组讨论。(突破难点)(答案提示)客观条件:(1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2)造船水平的高超; ( 3)指南针的发明并使用于航海事业、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等。主观条件:( 1)郑和郑和吃苦耐劳,勇于探索( 2)统治者的支持。我们共同探讨】怎样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同学们了解了郑和下西洋的概况之后, 难免会有疑问,在郑和前后世界上还有没有人进行过这样大规模

8、的航海呢答 案是肯定 的。请同学们看 15-16 世纪世界航海活动对照表。在 15 世纪,欧洲的 着名航海家哥伦 布也进行了大规模航海活动,但与郑和相比他的航海就逊色多 了。多媒体: 15-16 世纪 世界航海活动对照表,通过图表展示,学生探究、分 析,得出郑和下西洋的待点,体 会郑和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不愧是世界 上伟大的航海家,他的七下西洋是世 界航海史的壮举。(郑和远航的地位)(突 破难点)读材料(一)郑和所到之处,带 去了明朝皇帝给当地统治者的友好书信 和礼物,受到各国统治者与百姓的热情接待。 材料(二)在郑和下西洋期间,各 国來华使节络绎不绝,渤泥、苏禄、满剌加等国的 国王都亲

9、自率领庞大的代表团 访问中国。苏禄王在归国途中病逝于山东徳州,明成祖 为其修建陵墓,以表哀 思。联系郑和下西洋宝船满载货物的用途:发展相互之间的友 好关系,两个材料 共同说明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 好往来。第 2 点,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对着郑和下西 洋路线 图和中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向学生解释:哪里是西太平 洋, 哪里是印度洋,突破教学难点),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为郑和现象(过渡) 28年昼夜星驰的行程, 30 多个陌生国度的停泊, 9万里波澜壮阔的远 航,七 下西洋的郑和给我们这个民族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10、 600 年斗转星移, 许多细节都已 隐没在历史之中,然而在沧海桑田的异国他乡,仍然能找到当年长 驶远驾的郑三保的 身影。在他到过的地方儿乎都有纪念他的活动,我们姑且称之展,拓展延伸】多媒体:印尼的三宝庙,泰国三宝公寺,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纪念 郑和纪念邮票及郑和下西洋电视剧图片。联系到课后活动第 1题(p74页),想一想为 什么要用“三宝”来命名其中含有怎样的历史信息(答案提示: 1431 年,明宣宗封郑 和为“三宝太监”,上述地方都是郑和船队到过的地方,用“三宝”来命名是为了纪念郑和。从 1405年到 1433年,郑和曾率船队 7次下西 洋, 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天的

11、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 西亚等国 家,郑和的船队都曾访问过。所到之处,郑和及随从人员都要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受到当地居民 热烈欢迎。)【拓展阅读】多媒体:郑和精神( 2005 年是郑和下西洋 600周年,我国在全球 举行了 纪念活动。郑和下西洋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被称为“郑和精神”,即敬业奉献、忠 心报国、敢为人先、科学探索、百折不挠、奋勇拼搏、崇尚和平、敦信修睦。我们都应该弘扬“郑和精神”,为自己的人生写上精神的一笔!) 下面请大家放松放松,让我们来欣赏一段歌曲凯歌,进入下一篇章的学习:( II )帆之危 - 戚继光抗倭读教材 P73 页材料研读,

12、想一想这首军歌表达了怎样的战斗意志(答案提示:它 可视 为戚家军战歌,它彰显万众一心,忠肝义胆的精神。宣示戚继光的治军原 则:主将爱 兵,军法森严,号令分明,赏罚必信。表达了爱国救民,杀尽倭寇的 坚定决心。)那 么什么是倭寇、倭患,抗倭的经过和结果又是怎样的呢请看多媒(多媒体展示倭寇形象图)教师简短介绍倭寇、倭患情况及相关史事。(元末明初,口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明朝中期,随着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待别是由于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弛(倭患形成原因)。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口益猖獗。所到之处,他

13、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倭患”是戚继光抗倭的原因。)这首军歌也就是戚家军的战歌,那么戚继光创建的“戚家军”跟我们学习过的什么军队相似【我思考我快乐】(岳飞岳家军)(多媒体展示以下两则材料)史料解读材料一:鸳鸯阵材料二: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均为名将。操行不 女口,而果毅过 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 光则飕发电举,屡摧 大寇,名更出大猷 上。戚继光用兵,威名震寰 宇。然当张居正、谭纶任国事则成,厥后张鼎思、张希皋等 居言路则废。任将之道,亦可知矣。多媒体出示问题:戚继光抗倭的基本情况)根据材料和教材,分组讨论戚继光平息倭宼的情况:后,

14、戚答案提示: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随 继光又平息福建、广东地区的倭患,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多媒体出示问题:结合材料二说说戚继光取得胜利的原因)拓展延伸,结合材 料 二,分组讨论:【共同探究】戚继光抗倭斗争取得胜利的原因(答案提示:( 1)、获得明朝政府的大力支持。( 2)、戚继光卓越的领导才能 和治 军严明。( 3)、得到沿海一带广大人民的支持,并且战争的性质是正义反 侵略的。)【共同探讨】为什么说抗倭战争是反侵略战争(答案提示:明中期海防松懈,倭 寇勾 结中国海盗,奸商经常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他们杀居 民,劫财 货,无恶不作,严重

15、威胁了沿海居民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因此,戚继 光领导的抗倭 战争,其性质是一场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是正义民族自卫战争。 学生可从什么是 “倭患”来理解。)【人物评价】读教材课后活动 2 (p75 页)说一说:这些诗句抒发戚继光怎样的 情怀 和抱负怎样评价戚继光(答案提示:答:反映了戚继光保国为民的理想,立 志荡平倭 寇的决心,表达了戚继光为抗倭保卫家园,维护祖国领土主权而不顾个 人名利地位的 伟大抱负和高尚品格。戚继光能在国家危难之时,立下远大志向, 挺身而出,时刻以 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他是我国历 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 雄和爱国主义者。) 学生【巧记妙背】。明朝前期国力强,郑和七次下西洋。首航出发刘家港,浩浩 荡荡 向西方。非洲东岸来贸易,红海沿岸去观光。二十八年七远航,郑和美名四 处扬。 明朝后期国立弱,东南沿海战事多。倭寇胆敢来侵犯,鸳鸯阵形来对付。I 万众一心撼泰山,忠肝义胆冲斗牛。台州大战九战九,继光抗倭真英雄以上歌谣反映了哪些知识点)三、课堂总结 师讲授: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 ?家之一,郑和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