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级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高分通关五套卷之(四)附详解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056217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60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级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高分通关五套卷之(四)附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2023年《中级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高分通关五套卷之(四)附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2023年《中级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高分通关五套卷之(四)附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2023年《中级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高分通关五套卷之(四)附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2023年《中级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高分通关五套卷之(四)附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中级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高分通关五套卷之(四)附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级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高分通关五套卷之(四)附详解(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中级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高分通关五套卷之(四)附详解一、单选题1.设X1,X2,X27是来自均匀分布U(0,3)的一个样本,则样本均值的近似分布为()。A、AB、BC、CD、D答案:D解析:2.下列关于可靠性的表述正确的是()。A、产品功能越多越可靠B、产品维修越多越可靠C、产品结构越简单越可靠D、产品的可靠性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而提高答案:C解析:组成串联系统的单元越多,产品的可靠度越低。因此,提高产品可靠性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在满足性能要求前提下尽量简化设计,产品越简单越可靠。而产品的功能越多,维修越多,工作时间越长,产品的可靠性就越差。3.由于工序异常、测量错误或混有另一分布的少量数据

2、,这将导致直方图呈()。A、陡壁型B、平顶型C、双峰型D、孤岛型答案:D解析:当工序能力不足,为找出符合要求的产品经过全数检查,或过程中存在自动反馈调整时会出现陡壁形直方图;当几种平均值不同的分布混在一起,或过程中某种要素缓慢劣化时,常出现平顶型直方图;当有两种不同的平均值相差大的分布混在一起时,常出现双峰形直方图的形状。4.为了验证开发的产品的可靠性是否与规定的可靠性要求一致,用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在规定条件下所作的试验称为()试验。A、环境应力筛选B、可靠性增长C、可靠性鉴定D、可靠性测定答案:C解析:A项,环境应力筛选试验是通过在产品上施加一定的环境应力,以剔除由不良元器件、零部件或工艺缺陷

3、引起的产品早期故障的一种工序或方法;B项,可靠性增长试验是一个在规定的环境应力下,为暴露产品薄弱环节,并证明改进措施能防止薄弱环节再现而进行的试验;D项,可靠性测定试验的目的是通过试验测定产品的可靠性水平。5.设A、B为两随机事件,P(A)=0.7,P(A-B)=0.3,则=()。A、0.4B、0.5C、0.6D、0.7答案:C解析:已知A、B为两随机事件,P(A)=0.7,P(A-B)=0.3,所以P(AB)=P(A)-P(A-B)=0.7-0.3=0.4,则=1-P(AB)=1-0.4=0.6。6.有一批100000个的铸件产品送检抽查外观,若采用(100,15)的抽样方案,当p=10%时

4、的接收概率是()。A、0.951B、0.961C、0.972D、0.982答案:A解析:采用泊松分布计算法计算如下:7.控制图的上下控制界限可以用来()。A、判断过程中心与技术要求中心是否发生偏移B、判断过程是否稳定C、判断过程产品是否合格D、判断过程能力是否满足技术要求答案:B解析:控制图(ControlChart)是对过程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从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控制图上的控制界限就是区分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的科学界限,判定过程是否处于稳态。8.为提高某化工产品的产量,用L8(27)安排的一个正交试验,各因子的偏差平方和如表所示。A与B各水平组合下

5、试验结果均值如表所示。A、B、C和D各因子每一水平下的试验均值如表所示。当a=0.05时,F检验的临界值为F0.95(1,2)=18.5,下列结论正确的有()。A、因子A,B均显著B、交互作用AxB不显著C、因子C,D均不显著D、最优搭配为A1B2C2D2答案:D解析:A与B因子交互作用显著,不管因子本身是否显著,只要从各水平组合中找最好的即可,即选择均值大的,故选A1B2;因为C因子显著,所以寻找C因子的最大均值,即选择C2;又因为D因子显著,所以寻找D因子的最大均值,即选择D2。因此A1B2C2D2是最佳搭配。9.考察温度对某一化工产品得率的影响,特选5种不同温度进行试验,并在同一温度下各

6、进行3次重复试验,试验结果如表所示。因子A的平方和为()。A、303.6B、353.6C、1220D、50答案:A解析:已知因子A的水平r=5,试验次数m=3,所以因子A的平方和为:10.在一元线性回归中,给出n对数据(xi,yi),i=1,2,n,若其回归方程为,则下述结论不成立的有()。A、总偏差平方和ST=LyyB、回归平方和SR=bxLxyC、残差平方和SE=ST-SRD、残差平方和的自由度为n-1答案:D解析:总偏差平方和的自由度fT=n-1,回归平方和的自由度fR=1,所以残差平方和的自由度fE=fT-fR=n-2。11.某纺织公司规定每位纺织工看800个锭子,抽查工人30次,每次

7、1分钟,共接头50次。(t0.975()=1.96)每分钟断头率p的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是()。A、0.00150,0.00247B、0.00150,0.00266C、0.00175,0.00247D、0.00175,0.00266答案:B解析:因为800个锭子抽查30次,每次1分钟,则共抽查800x30=2400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共接头50次,所以每个键子每分钟平均断头次数(即每分钟断头率)的样本均值12.元器件计数法适用于产品设计开发的()。A、早期B、中期C、详细设计期D、定稿期答案:A解析:元器件计数法适用于产品设计开发的早期。它的优点是不需要详尽了解每个元器件的应用及它们之间的

8、逻辑关系就可迅速估算出产品的故障率,但预计结果比较粗糙。13.某机械厂机加工车间长期从事传动轴的切削加工。最近,为了进一步提高加工质量,车间自发成立了QC小组,在确定课题后,对不同设备和班次的产品进行轴的重量和外後尺寸的波动调查。为了将对策进度纳入控制,他们可以使用()。A、树图B、亲和图C、网络图D、矩阵图答案:C解析:网络图又称为网络计划技术,它是安排和编制最佳日程计划,有效地实施进度管理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又称为矢线图。14.过程改进策略包括判稳和()两个环节。A、计算过程能力指数B、计算过程性能指数C、评价过程能力D、评价过程性能答案:C15.某种产品采用GB/T2828.1,现有连续

9、25批产品的检验记录及转移得分和严格度的部分结果,如表所示。其中,AQL=1.0(%),IL=II。从第()批开始转到加严检验。A、4B、5C、6D、7答案:D解析:GB/T2828.1中规定无特殊情况检验一般从正常检验开始,只要初检(即第一次提交检验,而不是不接收批经过返修或挑选后再次提交检验)批中,连续5批或不到5批中就有2批不接收,则应从下批起转到加严检验。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第3批和第6批没有接收,所以从第7批开始转到加严检验。16.某机械厂机加工车间长期从事传动轴的切削加工。最近,为了进一步提高加工质量,车间自发成立了QC小组,在确定课题后,对不同设备和班次的产品进行轴的重量和外後尺寸

10、的波动调查。经过验证,最后找到了问题原因所在,接着利用()帮助制定了一系列对策,并进行了评价。A、直方图B、因果图C、排列图D、树图答案:D解析:树图能将事物或现象分解成树枝状,把要实现的目的与需要采取的措施或手段,系统地展开,并绘制成图,以明确问题的重点,寻找最佳手段或措施。17.在排列图中,用累计频数表示()。A、发生次数B、各项目的累计作用C、各项目的成本D、每个项目相应的作用大小答案:B18.为提高某化工产品的性能指标,选择三个因子A,B,C,每个因子各取3个水平,并用正交表L9(34)安排试验,根据9个试验结果可算得各水平对应的试验结果之和如表所示。若取a=0.05,查表得F0.95

11、(2,2)=19.0,则显著因子有()。A、A;B;CB、A;BC、A;CD、B;C答案:C解析:据题意可得,FA=MSA/MSe=309/934.3319.0,FB=MSB/MSe=21/92.33c=MSc/MSe=201/922.3319.0,所以因子A、C为显著因子。19.一个由4个部件组成的串联系统,4个部件的故障率分别是:1=0.0002/h,2=0.0008/h,3=0.0004/h,4=0.0006/h。假设系统的故障发生服从指数分布,请回答下列问题。系统的MTBF为()。A、1000hB、500hC、100hD、200h答案:B解析:当系统的故障发生服从指数分布时,产品的故障

12、率为常数,则MTBF=1/。则系统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为:MTBF=1/S=1/:0.002/h=500h。20.抽样检验的检验批由N个()组成。A、部分产品B、单位产品C、样本D、样本量答案:B解析:检验批应由同型号、同等级和同类型(尺寸、特性、成分等),且生产条件和生产时间基本相同的单位产品组成。21.设XN(1,4),则P(0XA、2(0.5)-1B、1-2(0.5)C、2u0.5-1D、1-2u0.5答案:A解析:由于XN(1,4)正态分布,则U=(X-1)/2N(0,1),所以:P(0X=(0.5)-1-(0.5)=2(0.5)-1。22.在绘制亲和图时,用于贯彻方针目标时常用

13、的语言文字资料收集方法是()。A、回忆法B、文献调査法C、头脑风暴法D、直接观察法答案:C解析:在绘制亲和图时,语言文字资料的收集方法有:直接观察法、文献调査法和面谈阅读法、头脑风暴法以及回忆法和内省法。其中用于贯彻方针目标时常用的方法是头脑风暴法。23.对数正态分布所描述的随机变量有许多共同点,其中最重要的特征是()。A、这些随机变量都在正半轴上取值B、这些变量的大量取值在左边,少量取值在右边,并且很分散C、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经对数变换后服从正态分布D、为求对数正态变量事件的概率,可经对数变换后求相应正态事件的概率答案:C解析:对数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具有的共同特点包括:随机变量都在正

14、半轴上取值;大量取值在左边,少量取值在右边,并且很分散,这样的分布又称“右偏分布”;最重要的特征是:这些随机变量经对数变换后服从正态分布;若记正态分布的均值为率,可经对数变换后求相应正态事件的概率。24.质量控制是消除偶发性问题,使产品质量()在规定水平。A、满足B、改进C、纠正D、保持答案:D25.下列关于产品故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偶然因素引起的利用概率统计研究的故障称为偶然故障B、由老化、磨损等因素引起的故障称为耗损故障C、按故障的统计特性分为独立故障和从属故障D、按故障的规律分为致命性故障和非致命性故障答案:D解析:偶然故障是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故障;耗损故障是通过事前检测或监测

15、可统计预测到的故障,是由于产品的规定性能随时间增加而逐渐衰退引起的;按故障的统计特性产品故障可分为独立故障和从属故障。26.日本玉川大学著名质量管理专家谷津进教授曾将质量改进的步骤用图表示为()。A、AB、BC、CD、D答案:C27.()是产品在设计、制造中赋予的,是产品的一种固有的特性。A、固有可靠性B、使用可靠性C、基本可靠性D、任务可靠性答案:A28.影响产品质量的异常因素,其特点是()。A、容易发现和消除B、不值得消除C、生产过程所固有D、难以消除答案:A解析:偶因是过程固有的,始终存在,对质量的影响微小,但从技术上难以除去或从经济上考虑不值得消除,例如机床开动时的轻微振动等。异因则非过程固有,有时存在,有时不存在,对质量影响大,但不难除去,例如车刀磨损等。29.产品可靠性与其工作的时间长短密切相关,工作时间越_,可靠性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