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知识点专项练习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0559175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知识点专项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知识点专项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知识点专项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知识点专项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知识点专项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知识点专项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知识点专项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知识点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古诗阅读。题西林壁_,_。_,_。1默写古诗。2解释下列字、词。(1)题:(2)缘:(3)不识:(4)西林:3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代诗人苏轼。前两句诗写了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在_、_、_、_不同位置观看的感觉。前两句诗的意思是。4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诗说明了这个道理,请写在横线上。_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

2、去分析。2. 日积月累。蜂唐罗隐不论_与_,无限风光_。_百花成_后,为谁_为谁_?1把诗句补充完整。2_写出了蜜蜂的辛劳,写两个四字词语赞美蜂:_、_。1句子训练营。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从“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与白桦之间_的关系。诗句中“_”一词写出雪中白桦的颜色美,“_”字把树当作人来写,把白桦落满雪花的样子写活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诗句中的白桦,最恰当的是(_)。A高洁 B高傲 C孤独 D挺拔句子训练营。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1仿照句子的结构,写一写天上的风雨来了,别的小动物会怎样。天上的风雨来了,_。2关于这首诗歌中的两

3、个“风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两个“风雨”的意思相同。B.第一个“风雨”指自然界中的狂风暴雨,第二个则比喻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烦恼、忧愁等。C.第一个“风雨”指自然界中的和风细雨,第二个则比喻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烦恼、忧愁等。D.第一个“风雨”的意思是由第二个引申而来的。3. 先将古诗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江畔独步寻花_,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_?1将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诗人_。3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桃花之美的_之情,也流露出诗人_的心绪。()(填序号)A.厌恶开心自在B.欣悦无奈、哀愁4. 阅读古诗和短文,完成练习。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

4、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不论平地与山尖(物体锐利的末端或细小的头 尖刻灵敏)(2)无限风光尽被占(占有 处于某种地位或属于某一种情形)2作者写出了蜂_的特点。3古诗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5. 按照求填空。独坐敬亭山众鸟_,_独去闲。_,_一敬亭山。1把诗句补充完整。2后两句诗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敬亭山的_。3解释后两句诗的意思。_6.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连江:_平明:_冰心:_3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_的气氛。

5、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_。江雨悄然而来,这是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_图。4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_7. 课内外比较阅读。雪梅宋卢钺梅雪_未肯降,骚人阁笔_。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二)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释:凌寒:冒着严寒。遥:远远地。知:知道。为(wi):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1读雪梅完成下面练习。(1)把雪梅这首诗补充完整。(2)在诗人笔下,“_”这一句表明了梅雪争春,谁也不肯相让。而诗人也无法评判,这是因为二者各有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_,雪没有梅_。2读梅花,完成下面

6、练习。(1)“_”一词点明了梅花生长的地点,“_”一词说明了当时的天气情况。(2)诗人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_。3比较这两首诗,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两首诗都是咏物诗,都赞颂了梅花的洁白与清香。B.卢钺写道“梅雪争春”,王安石写道“独自开”,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C.梅花歌颂了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D.雪梅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要谦虚礼让,和睦相处。8. 课内阅读。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_,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_。1把词句补充完整。2文分段,词分阕。这首词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

7、分叫_,后一部分叫_。抄写的时候,前后两部分之间应该_。3这首词一共写了_个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用波浪线画出来。从中我体会到_。作者重点写的是_,从“_”二字可以看出来。由此可知,我们在同时写几个人、几件事的时候,不要平均用墨,要有所侧重。4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除本首词以外,我还积累了_、_、_等词,我还能默写其中的一首:_9. 阅读秋晚的江上,回答问题。秋晚的江上刘大白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1本首诗共有_小节。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倦(_)瞬(_)3第一小节中的“驮着”一词能不能改成“带着”?为

8、什么?_4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5读完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_10. 阅读诗词,完成练习。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1下列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溪上/青青草B.醉里吴音/相媚好C.大儿/锄豆/溪东D.最/喜小儿/亡赖2这首词描绘的是一幅_的田园生活图,文中“_”一词突出了“小儿”的顽皮。3这首词中的三个孩子,你最喜欢谁?为什么?_11. 先将古诗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_,_?1补全诗句。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3

9、这首诗描绘了蜜蜂_的情景,赞颂了蜜蜂_的精神。12. 课文精彩回放。繁星(一五九)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1“天上的风雨来了”和“心中的风雨来了”中的“风雨”意思相同吗?如何理解“我只躲在你的怀里”这句话?_2说说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13. 阅读天地。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1诗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_2诗中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人?_3诗中描写了作者何种心情。_14. 课文精彩回放。繁星(七一)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1“是永不漫灭的回忆”一句中,“永不漫灭”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回忆”?_2“这些事”具体指哪些事?为什么“这些事”会成为“永不漫灭的回忆”?_3“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_4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