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上第五单元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0558603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2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六上第五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苏教版语文六上第五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苏教版语文六上第五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苏教版语文六上第五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苏教版语文六上第五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六上第五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六上第五单元(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启东市陈尚义小学语文备课专用纸教学内容:15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时1总序38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2.理清课文的脉络,练习给文章分段。3.学习课文对于一株柳的描写,体会其生存环境的特殊和生命的旺盛。教学重点: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结合课文内容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新词的意思。2.通过文本的学习,练习想象一株柳的生存环境。教学难点:想象一株柳生存环境的特殊,感受其旺盛的生命力。先学提纲:导学案P54学情分析: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考与调整一、凸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出示描写柳树的两首诗歌。青门柳 【唐】白居易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2、。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咏柳 【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说说柳树留给你的印象。3.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柳树的课文。板书课题。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一)检查预习的情况。1.读字词铁铸(zh) 虐(n)杀 摧(cu)毁 吟诵(sng) 艰苦卓(zhu)绝 韧(rn)劲 深邃(su) 凝滞(zh) 萌(mng)发 一茬(ch) 畏怯(qi)望而生畏 广袤(mo)无垠 寸草不生 铺天盖地 名贯古今 婀娜多姿 指名读,指名领读。集体纠正容易读错的字音。2.指导书写:虐 韧3.交流词语意思艰苦卓绝:课文中指柳树为了生存进行了超越寻常

3、的努力和抗争。望而生畏:畏:恐惧,害怕。看见了就害怕。广袤无垠:广:东西长度。 袤:南北广度。垠:边际;边界。形容广阔得望不到边际,辽阔无边。名贯古今:名:名声;名誉。贯:贯穿,进入。古今:古代和现代。从古到今都很有名。婀娜多姿:婀娜:柔软而美好。形容女性姿态各异,轻盈柔美。联合式;作补语、定语;含褒义,形容女子柔美。4.课文朗读小组内练习朗读,交流课文中的长句和含义深刻的句子。预设: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叶子如此

4、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篇绿阴。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一)再读课题,你产生了哪些问题。预设:这是怎样的一株柳?为什么只有一株?这株柳是谁种的?这株柳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呢?(二)围绕这些问题默读课文,看看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出示问题,默读后交流。(三)讨论分段1对照插图,说说课文哪些自然段描绘的是插图的内容呢?(课文的三、四、五自然段。)2.通过默

5、读课文,我们还知道了什么呢?预设:作者想象这株柳树的成长经历。和灞河边的柳树的对比。3.归纳分段。一(1)这是一株平常的柳树。二(2)这是一株令我望而生畏的神奇的柳树。三(35)为读者展示了一株巍巍然挺立于高原之上的柳树。四(67)作者对于这株柳树成长经历的猜测和想象。五(89)把这株柳树和灞河的柳树比较,赞扬了它的生命力。四、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学习课文第三段,感受这株柳树的生长环境,及它的现状。(一)感受环境的恶劣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描写柳树生长环境的词句。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2.讨论交流。预设: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赭

6、红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一棵树。3.这样的环境给你什么印象?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有一株柳树,你又有什么想法呢?4.练习文中“哦”的朗读。(二)感受柳树生命力的强大。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柳树的句子。说说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2.交流讨论。a这是课文中对于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描写,通过这段文字,你对这株柳树有哪些了解呢?b这株柳树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预设:高大、粗壮、茂盛c作者在介绍的时候是按照什么顺序的呢?(整体

7、到部分)d我们常见的树有哪些呢?其中哪种数你对它情有独钟,曾经仔细观察过的?学生回忆,简单交流。我们学着作者的方法,介绍一种我们常见的树。3.理解“壮观、独立”。对于这样的一株柳树,作者称之为“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4.联系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五、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补充习题P5152一、二、三板书设计: 15 青海高原一株柳铁铸(zh) 虐(n)杀 摧(cu)毁 吟诵(sng) 艰苦卓(zhu)绝 韧(rn)劲 深邃(su) 凝滞(zh) 萌(mng)发 一茬(ch) 畏怯(qi)望而生畏 广袤(mo)无垠 寸草不生 铺天盖地 名贯古今 婀娜多姿

8、启东市陈尚义小学语文备课专用纸教学内容:15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时2总序39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教学重点:课文语言优美流畅,用词华丽,情景交融,理解好文章中的句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尤其是课文57自然段,需要指导学生通过想象去感受柳树的不屈。教学难点:课文表面看是写物,但是作者实际是由物及人,托物抒情,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对于课文内涵的理解,柳树这种在逆境中不屈生存的斗志和勇气是每个人必须的力量,这是我们要在教学时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的难点。先学提纲:导学案P55学情分析:

9、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考与调整一、复习导入,链接新知青海高原一株柳,这是怎样的一株柳树,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读看。说说这株柳树给你什么印象,给作者又是怎样的印象?(神奇)二、品读感悟(一)学习第四段1.提示任务:作者说它是一株神奇的柳树,他猜测和想象了柳树的成长经历,自己读读第六、七自然段。说说神奇在哪里。2.自主阅读,边读边思考,并找出表现它神奇的句子。3.交流展示。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a.填空曾经,那里有过柳树苗子,但是它们不是(夏天旱死),就是(在寒冬冻死)。但是这株柳树却能活了下来,不能不说这是个(

10、 )b.朗读课文内容。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的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a. “一次又一次的摧毁”和“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是指( )b.这是一种怎样的经历,用我们的朗读来表现。注意其中的“多少”。4了解青海高原。你们知道高原上的干旱和寒冷有多严重吗?青海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被称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三千米以上。在青海高原,有的地方夏秋两季连续干旱,一滴雨也不下,年平均气温很低,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二十多度。在这样的环境下,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棵留下来了,我们真替他庆幸。这真是一株神奇的柳树。5说话练习高原风雪的虐杀:那是一个( )的冬天,( )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那是一个()

11、的夏天,( )(二)学习第五段1.比较“成长的道路”,感受一株柳的艰辛。作者陈忠实来自以柳树名贯古今的灞河,对柳树有着深情厚谊,然而面对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产生了别样的感觉,那是(崇拜到了敬畏的境地)。自主阅读:为什么会那样呢?家乡的柳树与之有何不同呢?找出课文中的描述读一读。然而,家乡水边的柳树却极易生长,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发芽,就生长,三两年便成为一株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柳树了;漫天飞扬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便急骤冒出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丛。展示交流:说说自己的对灞河柳树的认识。出示灞河柳树的图片。预设:容易成活(生活道路平坦) 婀娜多姿、风情万种(柔美)再来回忆一下青海高原上一

12、株柳树的成长经历。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对比朗读,男生读青海高原上一株柳,女生读灞河柳树。通过朗读,我们发现它们是(截然不同、迥然不同)的两种生活道路和命运。所以课文中这样写道:引读: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2.升华情感这让我想起了小草和大树中这样一句话:沉重的打击只能使弱者低头叹息。学到这里,你想对青海高原一株柳说写什么呢?谁能借用作者的话,表达一下对它的崇敬和赞美之情?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这株柳树让你想起了哪些人?青海高原一株柳和灞河柳树的比较让我们想到了课文开始的两个自然段,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个自然段。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

13、柳树。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a比较两句话分别用哪两个词语形容的,其条件有什么不同呢?平常在平原在水边神奇伫立在青海高原b现在你明白为什么用两个不同的词语吗?假如是在平原在水边有这样的一株柳树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在广袤无垠、没有树族、气候恶劣的青海高原上,能生长出这样的一株柳树来,让我感到吃惊,感到不可思议,感到害怕,这究竟是不是一棵树?这里用了一个词语突出了一株柳的形象伫立。理解伫立:长时间地站着说起伫立,是否让你想起课文中另外一个词语,你看寻找一下,哪个词语也是同样突出了柳树的形象。(撑立)体会“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14、让学生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一下这两个句子。做伫立状,让人望而生畏。呈撑立形,给人强大的感召。从作者的描述中,我们感受到他对于这一株柳树充满了( )。让我们怀着同样敬畏和崇敬的心情再次默读课文。三、检测完善补充习题P5254四、五、六板书设计:15青海高原一株柳惊见: 一方景观(壮观而独立)环境: 苍茫 干旱 寒冷教后反思:启东市陈尚义小学语文备课专用纸教学内容:16 草原课时1总序40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新词,理解课文内容,通过阅读感悟,感受草原自然风光,受到美的熏陶。从中了解伟大祖国的地域辽阔、景色秀丽,使学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2具体体会课文中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教学重点:朗读感悟,感受草原的自然风光,体会草原的美,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阅读后说说自己的见解。先学提纲:导学案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