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财务指标异常-税务检查重点汇总情况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0558369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财务指标异常-税务检查重点汇总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常见财务指标异常-税务检查重点汇总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常见财务指标异常-税务检查重点汇总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常见财务指标异常-税务检查重点汇总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常见财务指标异常-税务检查重点汇总情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财务指标异常-税务检查重点汇总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财务指标异常-税务检查重点汇总情况(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财务指标异常、税务检查重点汇总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变动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 =一般纳税人专票使用量 -一般纳税人专票上月使用量。2、问题指向: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骤增,除正常业务变化外,可能有虚开 现象。3、预警: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超过上月 30% (含)并超过上月 10 份以上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购销合同是否真实, 检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是 否与签订的合同情况相符并实地检查存货等。主要检查存货类 “原材料 ”、“产成 品”以及货币资金“银行存款”、“现金”以及应收帐款、预收帐款等科目。 对于临时 增量购买专用发票的还应重点审查其合同履行情况。二、期末存货大于实收资本差异幅度

2、异常1、计算公式: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的比例。2、问题指向: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生产经营不正常,可能存 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 “应付账款”、“其它应付款 ”预“收帐款”以及短期借 款、长期借款等科目期末贷方余额是否有大幅度的增加, 对变化的原因进行询问 并要求纳税人提供相应的举证资料, 说明其资金的合法来源; 实地检查存货是否 与帐面相符。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变动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 = 税负变动率;税负变动率 = (本期税负 -上期税负) /上期税负 *100% ; 税负=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收入 *100%.2、问题指

3、向:纳税人自身税负变化过大,可能存在账外经营、已实现纳税 义务而未结转收入、 取得进项税额不符合规定、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期间购进货物 不取得可抵扣进项税额发票或虚开发票等问题。3、预警值: 30%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销售业务,从原始凭证到记帐凭证、销售、应收帐 款、货币资金、 存货等将本期与其他各时期进行比较分析, 对异常变动情况进一 步查明原因, 以核实是否存在漏记、 隐瞒或虚记收入的行为。 检查企业固定资产 抵扣是否合理、有无将外购的存货用于职工福利、个人消费、对外投资、捐赠等 情况四、纳税人期末存货与当期累计收入差异幅度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 = (期末存货-当期累计收入) /当期累

4、计收入。2、问题指向:正常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期末存货额与当期累计收入对比异常, 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3、预警值: 50%检查重点:检查 “库存商品”科目,并结合 “预收账款”、“应收账款”、“其他应 付款”等科目进行分析,如果 “库存商品”科目余额大于 “预收账款”、“应收帐款” 贷方余额、 “应付账款 ”借方且长期挂账,可能存在少计收入问题。实地检查纳税 人的存货是否真实,与原始凭证、账载数据是否一致。五、进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控制额1、计算公式:指标值 = (本期进项税额 /进项税额控制额 -1)*100 ; 进项税额控制额 =(本期期末存货金额 -本期期初存货

5、金额 + 本期主营业务成 本) *本期外购货物税率 + 本期运费进项税额合计。2、问题指向:纳税人申报进项税额与进项税额控制额进行比较,若申报进 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控制额, 则可能存在虚抵进项税额, 应重点核查纳税人购进 固定资产是否抵扣;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的购进货 物或应税劳务及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是否按照规定做进项税额转出; 是否存在 取得虚开的专用发票和其他抵扣凭证问题。3、预警值: 10%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 “在建工程 ”、“固定资产”等科目变化,判断是否存在 将外购的不符合抵扣标准的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申报抵扣,结合 “营业外支 出”、“待处理财产损溢

6、 ”等科目的变化,判断是否将存货损失转出进项税额;结 合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分析运费、 农产品等变化情况, 判读是否虚假抵扣进项税 额问题。实地检查原材料等存货的收发记录, 确定用于非应税项目的存货是否作进项 税转出;检查是否存在将外购存货用于职工福利、 个人消费、 无偿赠送等而未转 出进项税额问题;检查农产品发票的开具、出售人资料、款项支付情况,判断是 否存在虚开问题。六、预收账款占销售收入 20% 以上1、计算公式:评估期预收账款余额 / 评估期全部销售收入。2、问题指向:预收账款比例偏大,可能存在未及时确认销售收入行为。3、预警: 20%检查重点: 检查重点纳税人合同是否真实、 款项是否真

7、实入账。 深入了解企 业的行业规律判断其是否存在未及时确认销售收入的情况。七、纳税人销售额变动率与应纳税额变动率弹性系数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 =销售额变动率 /应纳税额变动率; 销售额变动率 = (本期销售额 -上期销售额) /上期销售额; 应纳税额变动率 = (本期应纳税额 -上期应纳税额) /上期应纳税额。2、问题指向: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实现销售收入而不计提销项税额或扩大抵 扣围而多抵进项的问题。正常情况下两者应基本同步增长,弹性系数应接近 1. 若弹性系数 1 且二者都为正数行业纳税人可能存在本企业将自产产品或外购货 物用于集体福利、 在建工程等, 不计收入或未做进项税额转出等问题;

8、当弹性系 数 1 且二者都为负数可能存在上述问题;弹性系数小于 1,二者都为正时,无 问题;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当弹性系数为负数,前者为正后者为 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后者为正前者为负时,无问题。3、预警值: 1 检查重点:检查企业的主要经营围,查看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经营方式以 及征管围界定情况, 以及是否兼营不同税率的应税货物; 查阅仓库货物收发登记 簿,了解材料购进、货物入库、发出数量及库存数量,并于申报情况进行比对; 审核企业明细分类账簿,重点核实 “应收账款 ”、“应付账款”、“预付账款 ”、“在建 工程”等明细帐,并与主营业务收入、应纳税金明细核对,审核有无将收入长期

9、 挂往来帐、 少计销项税额以及多抵进项税等问题; 审核进项税额抵扣凭证、 检查 有无将购进的不符合抵扣标准的固定资产、 非应税项目、 免税项目进行税额申报 抵扣的情况。八、纳税人主营业务收入成本率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 =(收入成本率 -全市行业收入成本率) / 全市行业收入 成本率;收入成本率 =主营业务成本 / 主营业务收入。一般而言,企业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以及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 主营业务成 本都会呈现增长的趋势, 所以成本变动率一般为正值。 如果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 超出预警值围, 可能存在销售未计收入, 多列成本费用、 扩大税前扣除围等问题。预警值:工业企业 -20% 20% ,商业

10、企业 -10% 10%2、问题指向:主营业务收入成本率明显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应判断为 异常,需查明纳税人有无多转成本或虚增成本。检查重点: 检查企业原材料的价格是否上涨, 企业是否有新增设备、 或设备 出现重大变故以致影响产量等。 检查企业原材料结转方法是否发生改变, 产成品 与在产品之间的成本分配是否合理,是否将在建工程成本挤入生产成本等问题。九、进项税额变动率高于销项税额变动率1、计算公式:指标值 =(进项税额变动率 -销项税额变动率) / 销项税额变动 率;进项税额变动率额 = (本期进项 -上期进项) /上期进项; 销项税额变动率 = (本期销项 -上期销项) /上期销项。2、问题

11、指向:纳税人进项税额变动率高于销项税额变动率,纳税人可能存 在少计收入或虚抵进项税额, 应重点核查纳税人购销业务是否真实, 是否为享受 税收优惠政策已满的纳税人。3、预警值: 10%检查重点: 检查纳税人的购销业务是否真实, 是否存在销售已实现, 而收入 却长期挂在 “预收账款 ”、“应收帐款 ”科目。是否存在虚假申报抵扣进项税问题。 结合进项税额控制额的指标进行分析, 控制额超过预警值, 而销售与基期比较没 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实地查看其库存, 如果库存已没有, 说明企业有销售未入账 情况,如果有库存, 检查有无将购进的不符合抵扣标准的固定资产、 非应税项目、 免税项目进行虚假申报抵扣的情况

12、。十、纳税人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 = (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 -全市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费用 率) /全市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 *100 ;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 = 本期期间费用 /本期主营业务收入。2、问题指向: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应判断为异 常,需要查明纳税人有无多提、 多摊相关费用, 有无将资本性支出一次性在当期 列支。3、预警值:检查重点:检查 “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账款 ”等科目的期初期 末数进行分析。如“应付账款”其他应付账款 “出现红字和”预收账款“期末大幅度增 长等情况, 应判断可能存在少计收入, 对这些科目的详细业务容进行

13、询问; 对企 业销售时间及开具发票的时间进行确认,并要求提供相应的举证资料。检查纳税人营业费用、 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的增长情况并判断其增长是否合 理,是否存在外购存货用于职工福利、 增送等问题, 检查企业采购的的渠道及履 约方式,是否存在返利而未冲减进行税额;对企业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的期初、 期末数据进行分析, 是否存在基建贷款利息挤入当期财务费用等问题, 以判断有 关财务费用是否资本化,同时要求纳税人提供相应的举证资料。十一、纳税人存货周转率与销售收入变动率弹性系数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存货周转变动率/吨肖售收入变动率;存货周转变动率=本期存货周转率宁上期存货周转率-1;销售收入变动率=

14、本期销售收入宁上期销售收入-1;存货周转率二销售成本 宁存货平均余额;存货平均余额=(存货期初数+存货期末数)*2.2、 问题指向:正常情况下两者应基本同步增长,弹性系数应接近1.( 1 )当弹性系数大于 1 ,且两者相差较大,两者都为正时,可能存在企业少报或瞒报收入问题;二者都为负时,无问题(2)弹性系数小于 1,二者都为正时,无问题;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 上述问题。(3)当弹性系数为负数,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后者 为正前者为负时,无问题。3、预警值: 1 检查重点:指标分析:在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较大,存货的流动性将 直接影响企业的流动比率。 因此, 必须特别重视对

15、存货的分析。 存货流动性的分 析一般通过存货周转率来进行。存货周转率(次数)是指一定时期企业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资金占用额的比 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 投入生产、 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效率的综合 性指标,其意义可以理解为一个财务周期,存货周转的次数。分析存货周转情况, 如存货周转率加快, 而销售收入减少, 可能存在隐瞒收 入、虚增成本的问题。针对疑点,应到仓库核实产成品验收、入库、发售相关记 录,是否存在商品发出未及时确认收入, 是否将自产货物用于在建工程、 分配福 利、对外投资等视同销售的情况; 检查售价偏低有无正当理由, 是否将应税商品 用于换取生产、消费资料等。十二、纳税人收入利润

16、率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 =(纳税人收入利润率 -全市平均收入利润率) / 全市平 均收入利润率。收入利润率 =本期营业利润 / 本期主营业务收入。2、问题指向:收入利润率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应判断为异常,需要 查明纳税人有无少列收入、 多列支出; 收入利润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 也 应判断为异常, 需要查明纳税人是否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 有无利用免税企业转 移利润。检查重点:同 “成本 ”、“费用 ”指标。十三、纳税人销售毛利率变动率与税负率变动率弹性系数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 = 毛利率变动率 /税负变动率。毛利率 =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收入。毛利率变动率 = (本期毛利率 -基期毛利率) /基期毛利率。税负=应纳税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