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太阳宝宝和它的一家》.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055836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太阳宝宝和它的一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大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太阳宝宝和它的一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大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太阳宝宝和它的一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大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太阳宝宝和它的一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大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太阳宝宝和它的一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太阳宝宝和它的一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太阳宝宝和它的一家》.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太阳宝宝和它的一家大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太阳宝宝和它的一家。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开展幼儿对大自然的美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2、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五官变化,并画出各种各样不同表情的太阳宝宝和他的家人。3、引导幼儿用不同的线、形、颜色表达自己的感受。活动准备:大嘴鸭手偶、彩色粉笔、黑板,太阳宝宝示范画2幅,橡皮泥作品、粘贴画各一幅,幼儿用的小镜子、彩色笔、绘画纸假设干。活动过程:一、介绍自己和好朋友大嘴鸭,引入课题。二、引导幼儿观察五官变化,学习画不同表情的太阳宝宝。1、提问:小朋友,你们会画太阳吗?2、假如我们要把它像人一样画成太阳宝宝,该怎样画呢?给它添上眼睛、鼻子、嘴巴

2、)3、大家看,这个太阳宝宝是快乐呢还是不快乐?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眼睛、嘴巴的样子眼睛在笑是像什么?弯弯的香蕉、小月亮嘴巴有什么变化?嘴角向上,嘴的形状像弯弯的饺子等想一想我们还可以把他的头发怎么变一变?4、假如我们要画一个在哭的太阳宝宝,该怎么画?加上眼泪眼睛、嘴怎样变化?请幼儿拿起桌上的小镜子,照一照,边照老师边引导幼儿观察,然后用粉笔记录5、想一想,宝宝生气时会是什么样呢?请幼儿做生气的表情,边照镜子边观察。三、老师出示示范画请幼儿欣赏,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太阳宝宝的表情和表现那种表情所用的线、形、色彩。四、这些会笑、会哭的太阳宝宝有趣吗?如今就让我们来动手画吧!我们可以画太阳宝宝一个再

3、添上花、树等背景,也可以画太阳宝宝的一家。大家可以想象画出不同的太阳形象,注意画出他们的表情,用各种各样的颜色把你们的感受表现出来。五、幼儿作画,老师指导。六、讲评和延伸活动:引导幼儿课余用其他的形式表现太阳宝宝,如用橡皮泥捏制,用剪纸粘贴 f132.更多教案延伸阅读小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太阳宝宝穿新衣艺术设计思路:在前面的活动中,发现孩子们对于画圆形的实物掌握的不是很好,因此利用白天和黑夜这个主题来帮助幼儿稳固圆形的画法。所以,我设计了借助圆形物体来帮助孩子们学会圆形的画法。在以往的绘画作品中,常常能在孩子们的画中找到太阳。但同时,我也发现孩子们的太阳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因此,本节活动,我激发孩子

4、们用勾线笔、油画棒等不同材料,让孩子们在涂涂、画画中画出不一样的太阳,从而体验色彩的美、感受活动的乐趣。活动目的:1、引导幼儿借助圆形的物体(圆形的碟子等)来画太阳,知道圆形是头尾相连。2、喜欢画画,体验活动的快乐,知道太阳会给大家带来温暖。活动准备:炫彩棒、勾线笔、圆形物体(碟子、双面胶水等)活动过程:一、回忆经历,引出课题。1、师:早上,我们一起去晒太阳,太阳公公晒在身上觉得怎么样?(暖暖的)浦老师可喜欢太阳了,你们呢?你们说还有谁也喜欢太阳?2、师:可是太阳公公今天不开心,不想出来了,到底为什么呢?(引导幼儿讨论)噢,原来没有漂亮的衣服怎么办呢?我们帮它穿衣服吧!二、引导讨论,画太阳:1

5、、太阳公公的身体-我们用圆圆的东西来画出太阳公公的身体吧!(借助圆形物体)2、穿新衣-太阳公公出来了,穿一件什么颜色的衣服呢?(红色)3、太阳公公的光辉-还缺什么呢?太阳公公的头发可多了、可长了,有的弯来弯去。用什么来画呢?4、太阳公公的宝宝也来了(出示太阳宝宝)我们小朋友那里也有太阳宝宝,帮太阳宝宝穿件新衣服吧!三、激发创造,幼儿作画:1、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借助圆形物体来画圆形,并掌握勾线笔的使用。2、注意个别引导,才能强的幼儿添画,才能弱的幼儿老师个别指导。3、提醒幼儿注意作画的常规和卫生习惯。四、展示评价,引导欣赏:1、老师和幼儿一起欣赏太阳。师:小朋友们的小手真能干,给太阳宝宝穿上了漂亮

6、的衣服,你喜欢哪个太阳宝宝,为什么呢?2、游戏:与太阳宝宝捉迷藏。(师幼同乐)师:太阳宝宝穿上了新衣服很开心,想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呢!大班上学期美术教案熊猫的一家活动目的:1、欣赏作品,感受作品中和谐、安详的意境。2、在老师引导下,乐意根据画面的内容大胆联想和表达。3、尝试模拟、创作关于熊猫的作品。活动准备:1、水墨画熊猫的图片。2、黑白灰绿等色纸假设干,剪刀、浆糊、抹布。3、幼儿用书:熊猫的一家。活动过程:1、调动幼儿的已有经历,会议熊猫的形象。老师:你们见过熊猫吗?在哪里见过的?熊猫是什么样子的?喜欢吃什么?2、出示熊猫图片,引导幼儿初步感受作品。老师: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3、引导

7、幼儿细致地欣赏作品,并大胆联想与表达。老师:画上的熊猫可能会再那里?它们在干什么?这两只熊买是什么关系呢?它们在一起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两只熊猫会说些什么呢?老师:附近还有别的熊猫吗?假如有,会是谁?那些熊猫怎么不在这里呢?它们在做什么?4、引导幼儿观察作品的用墨特点。老师:你能看出来画上哪里用的时浓墨吗?为什么这些地方用浓墨?哪里用的又是淡墨?为什么这些地方用淡墨?熊猫身上那些地方用浓墨那些地方用淡墨?猜猜看画家是怎么把浓墨和淡墨结合起来用的?5、幼儿尝试用剪纸黏贴熊猫。幼儿尝试用剪出的圆形、椭圆形黏贴熊猫,并在周围添画背景。6、交流作品。老师:你的熊猫在干什么? 大班美术教案:小猴的一家活动

8、目的:1.深化理解我国的民间工艺,认识“泥猴张”。2.熟悉猴子的外形特点,初步掌握手捏猴子的步骤及方法,大胆想象、设计猴子的动态及表。隋。3.能小组分工制作“小猴的一家”,有一定的合作意识。活动准备:1.“泥猴张”工作室视频。2.动物园各种动态特征的猴子照片,猴子的剪纸作品多幅,幼儿陶猴作品假设干。3.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活动过程:1.通过视频,参观、理解“泥猴张”工作室,欣赏名作。视频的欣赏,给幼儿以动态的感受,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民间工艺之美。2.通过看看、说说、学学、演演,熟悉猴子的外形特征。(1)欣赏猴子的照片。老师:说一说,猴子有哪些特点?(2)欣赏猴子的剪纸作品。老师:说一说,剪纸

9、作品中的猴子在干什么? (吹笛、敲鼓、扇扇子、拔萝卜、打伞、爬树、钓鱼等)(3)表演与设计。老师:演一演,你准备制作的猴子在干什么?表演一下它的动作。3.欣赏幼儿的作品,探究制作步骤。(1)欣赏以前幼儿制作的陶猴作品。老师:你知道这些陶猴是怎样做的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2)小组讨论并总结讨论结果。要点提示:1)让幼儿观察、总结制作的方法,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究。2)制作步骤:捏头部和身体。设计劫态,添加四肢。添加细节(眼睛、嘴巴、耳朵、尾巴、爪子等)。4.集体观看制作过程录像,讨论、解决详细问题。(1)捏塑整体造型:可以将头部和身体一起捏出来。先做一个圆柱体,再将颈部捏细些,区分出头与身

10、体。头部可以做大些,使猴子看起来更得意。捏塑法是一种最根本的方法,可以使双手变得更加灵敏,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2)粘贴四肢:粘贴前要构思好猴子的动态。粘贴四肢时,想方法使猴子坐稳、站稳。 (可参考“泥猴张”创作的“喜猴”、 “怒猴”、 “抽烟猴”、 “踢球猴”、 “舞蹈猴”等)(3)刻画表情:“泥猴张”注重表现猴子的面部表情,以猴来表达人的喜怒哀乐,以猴来表现人的思维活动。5.幼儿制作,老师指导。(1)制作要求:每人做一两只动态各异的猴子,和其他伙伴的作品放在一起,组成“小猴的一家”。老师:小猴的一家在干什么?谁是爸爸?谁是妈妈?编个故事说一说。由幼儿身边熟悉的人物启发创作“小猴的一家”

11、,使幼儿创作的内容更为生活化。(2)指导要点:启发想象,鼓励创新,提倡合作。6.展示作品,欣赏评价。鼓励幼儿创编“小猴的一家”的故事。活动建议:活动延伸将幼儿的陶猴作品布置在陶艺区,利用游戏时间不断地丰富与完善,并鼓励幼儿编编、说说“小猴的一家”的故事。环境创设搜集有关“泥猴张”的图片、猴子的图片、猴子玩具等布置活动室。大班下学期美术教案虾活动目的1.初步理解国画的特点以及绘画工具,对国画感兴趣。2.欣赏画家用墨色的浓、淡变化表现出虾的根本特征与动态,感受国画的魅力。活动准备1.经历准备:事先观察过虾的样子,理解虾的构造。2.齐白石的名画作品虾两幅、齐白石老人画虾的录像、国画作品视频。3.毛笔

12、(大、中、小、勾边)几支,墨、宣纸等。活动过程1.出示齐白石的国画虾,激发幼儿兴趣,理解国画的特点。师:小朋友,画上画的是什么?这幅画和我们平常画的画有什么不同?小结:这就是国画,它是用毛笔、墨汁绘画的。国画主要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等。2.出示毛笔,认识绘画工具。(1)通过与铅笔比拟,知道毛笔的根本构造以及握笔姿势。握笔姿势:拇指和食指捏住笔杆,中指靠上,无名指小指靠在笔杆的内侧,手心像握着鸡蛋。(2)丰富幼儿对毛笔的认识。知道毛笔根据毛分硬、中、软,根据毛的多少分大、中、小。3.引导幼儿欣赏国画的用墨特点和虾的根本特征。(1)画上有几只虾,虾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虾的根本特征。(2)同一

13、只虾画家用墨有什么特点?哪些地方深,哪些地方浅?用毛笔亲自示范,通过比照,帮助幼儿感受墨色的深浅变化。(3)出示第二幅作品,引导幼儿自己发现虾的深浅不同,感受虾的不同动态。(4)介绍中国著名画家齐白石。4.欣赏齐白石老人画虾视频,让幼儿理解绘画过程。5.欣赏国画作品视频。活动延伸幼儿练习画水墨画虾,进一步感受水墨画的特点。大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彩色的蜗牛活动目的1、学惯用分割的方法装饰蜗牛螺旋形的壳。2、学会用漂亮的彩笔以及简单的点、线、圈等花纹装饰蜗牛。3、感知分割装饰的风格,产生关爱小动物的情感。活动准备1、范画一张。2、彩色笔人手一盒。活动过程一、听谜面,引起幼儿兴趣1、老师:名字叫做牛,不

14、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2、你知道它是什么动物吗?二、欣赏范画,学惯用分割的方法给蜗牛壳装饰花纹。1、出示范例,建议老师这样引导(1)小朋友,小蜗牛的房子漂亮吗?(2)怎样才能使小蜗牛有一个美丽漂亮的房子呢?(3)请你说说:画面上蜗牛的壳是什么形状的?(4)你知道怎样打扮小蜗牛的房子吗?2、引导并启发幼儿想出用线条分割法螺旋形切割成假设干块,再用圆、点、教案出自:线或简单的图形在每一个空格中装饰各种图案或花纹。三、交代绘画要求,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艳丽的色彩给蜗牛房子和长长的身体涂色。四、展示幼儿作品,完毕活动。表扬大胆作画的幼儿,对大胆分割图形,认真装饰画

15、面和色彩和谐的作品给予赞赏,引导幼儿看一看,比一比,谁的蜗牛房子最漂亮。大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奇异的风光设计思路:最新出台的3-6岁儿童学习与开展指南艺术领域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健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时机,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动物和植物是大自然中孩子最熟悉也是最喜欢的事物之一,为了让幼儿感受自然中蕴涵的生命力,萌发幼儿对大自然美的感受和体验,我选取了绘画大师卢梭丛林组画中的一幅画-奇异的风光作为幼儿欣赏创造的切入点,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等引导幼儿在欣赏绘画大师卢梭作品的根底上,学惯用明快的色彩表现出自己对森林的印象,并运用已有经历,选取大自然中动物与树木中的某一场景作画及在模拟与创造中体验绘画带来的乐趣。活动目的:1.在欣赏绘画大师卢梭作品的根底上,学惯用明快的色彩表现出自己对森林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